跳至內容

使用者:Sumple~zhwiki/倫敦城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倫敦城牆(英語:London Wall)是英國倫敦的歷史城區,倫敦城城牆。倫敦城牆始建於古羅馬帝國時代,公元2世紀末至3世紀初,以後經歷屢次擴建和加固。此後的一千多年裡,倫敦城牆一直是倫敦城在戰爭年代的重要屏障。18世紀至19世紀,隨着倫敦的高速發展和擴張,城牆開始被大規模拆毀,但有一定部分被包入附近建築物的牆內而得以保存至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轟炸摧毀了倫敦城的大量建築,但包入這些建築物的千年古城牆卻很多存留下來,並得以重見天日。羅馬時代的倫敦城牆有六座城門,以後至中世紀時代增加到七座主城門,一座通往倫敦塔城堡的堡門,數座水門和兩座控制倫敦橋的橋門,此外在重要的城門外、離城牆一定距離的地方還有三座門坊(而非城門)形制的關卡。除了倫敦塔的堡門,現在所有門樓都已無存,只有一座關卡的門坊(「聖殿閂」)被異地重建得以保留。

歷史沿革

[編輯]

羅馬時代

[編輯]

中世紀

[編輯]

近代拆毀

[編輯]

20世紀重現

[編輯]

城門

[編輯]

勒德門

[編輯]
勒德門 (Ludgate)
勒德門門樓(17世紀)
勒德門地區(16世紀)

勒德門(英語:Ludgate)是倫敦城牆最西端的城門,是羅馬時代城牆始建時的五座原有城門之一。當時的勒德門通往位於現在的弗利特街的羅馬人墓地,並扼守弗利特河上的一處渡口。勒德門原址位於現在的聖保羅大教堂以西、教堂正前方,原來穿過城門的街道現在稱為勒德門山,此街道往西通過勒德門圓環之後成為弗利特街。城門原址在勒德門山街上,聖保羅大教堂和勒德門圓環之間大約正中的位置。

羅馬時代的勒德門在中世紀屢經損補之後,在1215年重建,此後門樓作為監獄使用。1378年開始,重犯被關押在臨近的紐門門樓上,而勒德門門樓被用於關押犯輕罪(例如欠債)的倫敦城自由民和教士。到1419年,由於當局發現勒德門監獄的待遇太舒適,以致囚犯寧願留下而不願還債出獄,因此將勒德門的囚犯轉至紐門,但不久由於紐門監獄的擁擠和不衛生又把他們轉回勒德門。作為監獄的勒德門房頂設計為鉛制平頂,以便囚犯放風,此外在底層也有一片放風用的平地。1450年,後來成為倫敦城市長的福斯特(英語:Sir Stephen Foster)出錢重建了門樓。成為市長後,曾因欠債被關押在此的福斯特取消了勒德門囚犯必須自負伙食費的規定。1586年,倫敦城的政府,倫敦市法團又重建了門樓,至1666年倫敦大火中燒毀,重建的勒德門最後在1760年和保留至此的其他城門一同拆毀。

勒德門的得名尚有爭議。謝菲(英語:Geoffrey of Monmouth)在神話歷史體著作《不列顛諸王史》(約1136年)中稱勒德門得名於先羅馬時代的不列顛王,勒德,但現代研究者一般認為勒德僅是神話人物,勒德門原意應該是「後門」、「便門」,另一種說法則是「洪水之門」或「弗利特河之門」之意。

勒德門唯一保存下來的遺蹟是1586年所建、1666年焚毀的門樓上的伊麗莎白一世雕像,和一組可能是表現勒德王和他的兩個王子的雕像。這些雕像現在位於弗利特街的西區聖登士頓教堂(英語:St Dunstan-in-the-West)門前。

紐門

[編輯]
紐門 (Newgate)
紐門門樓(17世紀)
紐門地區(16世紀)

紐門(英語:Ludgate)位於倫敦城西側,是羅馬時代城牆始建時的五座原有城門之一,從此門向西是倫敦通往不列顛行省西部、現在的錫爾切斯特(英語:Silchester)的古道。根據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考古挖掘,羅馬時代的紐門為雙券門,兩旁有方塔形的門樓。紐門原址位於現在的聖保羅大教堂西北、往南毗鄰俗稱「老柵欄」(英語:Old Bailey)的中央刑事法庭。通過紐門的街道現在稱為紐門街,是倫敦市中心的主幹道之一,此街道往西成為霍本橋(英語:Holborn Viaduct)。

1188年,紐門門樓按旨重建,此後就被作為監獄使用,14世紀開始紐門用於關押重罪刑事犯,而欠債等輕罪犯則關於南邊的勒德門。此後在1236和1422年又有擴建,直到1666年在倫敦大火中焚毀。1672年重建的紐門監獄從門樓延伸到紐門大街南邊的新建牢房。1767年(或說1777年),紐門門樓被拆除,1770年紐門監獄的其他建築拆除重建為新的監獄和刑事法庭。此時的紐門監獄成為了倫敦的主要監獄,從1783年開始監獄外的空地還是倫敦的絞刑刑場,1868年開始刑場搬到監獄內。1902年監獄關閉,原址重建成了現在看到的中央刑事法庭。

「紐門」是「新門」的意思。19世紀以前流行的說法是紐門是亨利一世斯蒂芬在位時(即12世紀初葉)、為了緩解勒德門的交通擁擠而新建的,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考古發掘表明紐門初建於羅馬時代,並且是城牆西側的主城門,而勒德門當時則是便門。「新門」的名稱可能是源於12世紀的徹底重建。研究者對紐門早期的名稱還有分歧,可能的名稱包括「宮內大臣門」、「西門」等。

奧德斯門

[編輯]
奧德斯門 (Aldersgate)
奧德斯門門樓(17世紀)
奧德斯門附近的羅馬時代城牆遺蹟

奧德斯門(英語:Aldersgate)位於倫敦城西北側,是羅馬時代城牆始建時的五座原有城門之一。羅馬時代的城牆在此處是東西走向的,在奧德斯門以東不遠處連接位於克里波門的方形堡壘的西南牆角。從此門往北原本是倫敦往北的主幹道。城門外向北的道路現在稱作「奧德斯門街」。城門原址即位於相連的(原為門外的) 奧德斯門街和(原為門內的)「大聖馬丁」這兩條道路的交接點,位於聖保羅大教堂以北偏東,倫敦博物館正南。

奧德斯門第一次有歷史記載的重建是1617年,當時「破敗不堪」 的門樓被拆除,同年重建為三券門:正中的大門洞行車,兩旁的小門行人。在1666年倫敦大火中門樓受損,經修補後一直使用到1761年,隨其他尚存的城門一起被拆除。拆除前的奧德斯門的裝飾在倫敦城各門中比較特殊,由於1603年,詹姆斯一世作為蘇格蘭國王,又繼承英格蘭和愛爾蘭王位時,是由此門入倫敦從而掌握政權的,因此門樓的裝飾都以斯圖亞特王朝入承大統為主題。朝外的正面,門洞上方飾有透雕的詹姆斯一世雕像,其上是皇家紋章,東闕上是《舊約》先知耶利米雕像,並刻有他關於猶太國未來明君入聖城繼承大衛王寶座的預言,西闕上則是《舊約》士師撒母耳雕像,並刻有一段關於他為以色列國立君王以護社稷的經文。門樓朝城內的背面則是浮雕的詹姆斯一世盛裝像。門樓上的房間原為倫敦城公告官使用,後來變成一個出版商的作坊。

奧德斯門的名稱來源有兩種傳統說法:一說來自一個名叫「奧德里赫」(英語:Aldrich)的撒克遜人(或說城門是此人出資建造),另一說此名是「赤楊樹之門」的意思,因為城門附近古時多赤楊樹(英語:Alder tree)。

奧德斯門現已無存,但遺址附近有較大規模的城牆遺蹟,經發掘整理現在原狀露天陳列。「奧德斯門」是倫敦城的25坊之一,歷史上分為「奧德斯門外」和「奧德斯門內」兩個分坊。

克里波門

[編輯]
克里波門 (Cripplegate)
克里波門門樓(17世紀)
克里波門地區(21世紀)

克里波門(英語:Cripplegate)位於倫敦城西北側,在羅馬時代城牆始建時的五座原有城門中建成最早。克里波門建於公元120年,當時不是城門,而是倫敦的主要城堡、位於城鎮西北角的方形羅馬式堡壘的北門。此後,在建造倫敦城牆時,堡壘的西牆和北牆成為城牆的一部分。到了中世紀時代,堡壘和城牆都經過了修建,同時代,隨着堡壘被廢棄,克里波門成為了城門。原來用於屯兵的堡壘被牆外、克里波門以北的新的防禦設施取代,這一系列的溝壕牆垛和屯兵區域被統稱為「瓮城」(英語:Barbican)。

克里波門在1244年由釀造行會出資重建,以後在1491年又一次重建,1663年整修,最後在1760年由於道路拓寬的需要被拆除。由於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此區域受到猛烈轟炸,幾乎被夷為平地,因此戰後在原來的城門和以北的瓮城地區建造了大型現代主義建築群巴比肯屋村巴比肯藝術中心——「巴比肯」即「瓮城」,由於此建築群建在原來的瓮城遺址上而得名。現在,「巴比肯」已代替克里波門成為這個地區的稱謂。

關於克里波門的得名,一種普遍的說法是此名意為「瘸子門」(現代英語中"cripple"是「瘸子」的意思),按此說法,「瘸子門」的得名是由於很多瘸子聚集在此門附近乞討,甚至還有說法之所以瘸子經常聚集在此是由於1010年聖愛德門殉教王(英語:St Edmund the Martyr)的屍骸因戰亂而轉移時,由此門抬入倫敦並在此顯靈治癒了附近的瘸腿農民。但研究者一般認為這種說法是望文生義的附會,沒有歷史證據。根據歷史文獻,此門名稱的原意比較可能是「廊道之門」,根據是中世紀早期文獻中此門被稱為「Crepelgate」,而「Crepel」在盎格魯-撒克遜語中是「隧道」或「廊道」的意思。有學者推論,由於出此門的道路穿過北面的瓮城防禦設施,一定在兩邊都有副牆,使得此路猶如廊道,而城門由此得名。

克里波門拆毀後有部分構件在附近旅店陳列,但現已無存。但是20世紀的空襲轟炸和考古發掘使得城門附近的城牆和其他防禦設施(包括羅馬時代碉堡的塔樓等)有較大規模的遺蹟被發現,現在在巴比肯屋村南部和附近區域按原狀露天陳列。城門遺址附近有克里波門街。此外「克里波門」是倫敦城的25坊之一,分為「克里波門外」和「克里波門內」兩個分坊。

墨門

[編輯]
墨門 (Moorgate)
墨門門樓(17世紀)
墨門地區(18世紀地圖),可見當日城門內側沒有直通的道路

墨門(英語:Moorgate),意為「門」,位於倫敦城牆北面中段,是倫敦城諸門中最晚建成的。由於此處的城牆外是稱為「沼田」的沼地,因此在此長期一直沒有主要道路通過。在羅馬時代,這裡是城牆上的一座便門。1415年,便門被拆除,在原門的西側建造了新的較大的木質門樓。1472年和1511年門樓屢次擴建,然後在1666年倫敦大火中受損。雖然此時諸城門已不具防衛作用,但1672年墨門仍與其它損毀城門一起重建,並第一次改建為石質門樓。1761-2年,墨門與其它剩餘城門一起拆除,拆卸的石料被倫敦市法團購回,由於加固正在改造的舊倫敦橋中段的橋洞。

墨門遺址位於現在名為墨門的街道和名為倫敦牆的街道的十字路口,位於倫敦博物館以東、巴比肯屋村東南、英格蘭銀行以北。

由於墨門原來不是正式城門,所以在城內一面一直沒有直通城門的道路。直到1846年,作為倫敦城改造的一部分,才修建了聯通墨門和倫敦橋的大馬路,其中穿過原城門的一段現在就稱為「墨門」。今天的墨門附近還有墨門火車站,是倫敦城四周的重要車站之一。倫敦城的市政廳也在附近。

墨門的名字意為「門」,來自於歷史上此處城牆外名為「沼田」的沼地。昔日的沼田現在改造成精美建築環繞的花園廣場豐士伯雷圓環(英語:Finsbury Circus)和更大型的綠地廣場豐士伯雷方場(英語:Finsbury Square)。

此外在墨門以東、主教門以西原有一處便門稱作「小墨門」,1755年拆除。

主教門

[編輯]
主教門 (Bishopsgate)
主教門門樓(17世紀)
主教門原址的標記:主教冠

沃德門

[編輯]

水門、橋門和塔門

[編輯]

牆外關卡

[編輯]

現存部分

[編輯]

路名和地名

[編輯]

「牆內」和「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