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Laoxinyi/沙盒 - 韓國多元文化家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韓國的多文化家庭由未受韓國文化影響的人組成。這既包括有非韓國成員的家庭,也包括有韓僑脫北者的家庭。韓國正在調整政策,以適應他們在韓國的生活。

韓國的《多文化家庭支援法》[1]是將多文化家庭定義為一方通過婚姻移居韓國,而另一方是韓國公民的夫婦,或夫妻雙方通過婚姻成為韓國公民的夫婦。這一定義不包括配偶雙方均為外國人的合法居住在韓國的國際家庭。這可能會導致歧視,例如無法獲得政府對兒童保育或其他福利的財政支持。

定義

[編輯]

韓國的多文化家庭支援政策以取得韓國國籍的家庭為對象。它可定義為通過涉外婚姻實現兩種文化共存的家庭類型,也包括移居韓國的外籍工人家庭、朝鮮難民家庭、移居韓國的朝鮮族家庭等。

第一類是國際婚姻家庭,是指韓國公民與外國配偶結婚後組成的家庭。第二類是外籍勞工家庭,包括外國工人帶到韓國的家庭或在韓國組建的新家庭。這些家庭大多有孩子。第三類是脫北者家庭,是由正式登記的朝鮮居民組成的。這些人出於各種原因離開朝鮮社會。儘管有些脫北者會和家人一起逃離朝鮮,我們為了那些在韓國建立新家庭的人準備了政策。最後一類是在中國或俄羅斯出生和長大的韓國家庭,他們有着獨特的韓國文化,其祖先來自不同的背景,出於移民或者就業等目的離開韓國並在韓國定居。[2]

多文化家庭子女是指韓國人的配偶與文化背景不同的外國人所生的子女。多文化家庭子女最初被稱為混血兒或「 Kosian」。後來,人們開始使用價值中性的術語「國際婚姻的子女」或「國際婚姻移民的子女」。最近,人們開始使用「多文化家庭的子女」一詞。[3]

兒童分類

[編輯]

國際結婚移民者的子女

[編輯]

第一類是國際結婚移民的子女。這些子女的父母一方為韓國國籍,另一方為外國國籍。第二類是外國勞動者家庭的子女。外國勞動者將子女帶到韓國或在韓國生下子女。他們中的大多數擁有母國國籍,以外國人身份居住在韓國。他們無法獲得多文化家庭支援政策的援助。這是一項幫助多文化家庭適應韓國並支持其經濟自立的服務。但是,他們的數量有所增加,其中一些人獲得了韓國國籍。第三類是被稱為「脫北者」的朝鮮難民家庭的子女。他們通過入籍獲得韓國國籍。由於朝鮮分裂為南北朝鮮後,韓國和朝鮮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他們存在文化問題。[4]

移居青年

[編輯]

移民青少年是指父母與韓國人再婚,在母國長大後移居韓國的青少年,或國際婚姻家庭的子女,青春期在父母一方的國家長大後移居韓國的青少年。換言之,移居青少年是擁有外國國籍的學齡青少年,以及在母國成長過程中定居韓國的兒童。他們與擁有韓國國籍,從出生起就學習和使用韓國語的多文化家庭兒童在國籍方面有所不同。從多文化家庭法的角度來看,移居青少年就是「外國人」,因此移居青少年不屬於多文化家庭法律的管轄範圍。[5]

韓國的混血兒童

[編輯]

在韓國,作為一名混血兒意味着你要以少數民族身份開始生活。傳統上,韓國被視為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因此傳統上並不被支持混血兒。然而,隨着外國女性與韓國男性通婚的數量不斷增加,混血兒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對56名9歲至17歲青少年的調查結果發現,混血兒並不「純正」,不被視為為韓國人,而是被歸類為「介於韓國人和外國人之間的人」。同樣,該研究還發現,混血兒經歷過明顯形式的欺凌、辱罵、質疑國籍、排斥和歧視。很明顯,現有的基於血統和膚色的等級觀念清楚地表明了民族主義和韓國人的純正血統觀念對韓國人的影響有多大。[6]

膚色似乎在討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存在一個「膚色編碼等級」,這與韓國人如何看待種族和膚色有很大關係。膚色白的韓國人比黃色皮膚的人被賦予更高的價值,而皮膚深棕色和黑色的人被賦予較低的價值。這與朝鮮戰爭有直接關係,當時一些非裔美國士兵拋棄了韓國妓女或來自貧困家庭的婦女所生的嬰兒。這些孩子最終被稱為「黑鬼」或「黑人」,很難被接受。還有一個「出身編碼等級」,父母的出身和經濟地位成為一個因素。韓國社會歧視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混血兒。無論孩子或父母是否一生都生活在韓國並能說一口流利的韓語,他們的同齡人都不會讓他們完全融入「韓國人」的行列。[6]

在韓國,一滴「不同」的血液並不會像在美國那樣將他們歸類為某個特定種族,而是會將他們歸類為「外國人」——這總是被理解為不是真正的韓國人。因此,孩子們發現自己不得不在文化之間做出選擇,仍然永遠不會被接受為真正的韓國人。[6]

匹茲堡鋼人隊接球手赫因斯·沃德寫了一篇題為《漫漫回家路》的文章,文章中描述了擁有一位韓國母親和一位非裔父親的感受。韓國的混血兒描述了自己雖然不在韓國生活,卻在黑人和亞裔美國人社區中都感到自己像個棄兒。韓國的混血兒描述了同學甚至一些老師欺負和騷擾他們。沃德的母親透露,這就是她無法帶着兒子一起返回韓國的原因。[7]

賽珍珠國際組織(Pearl S. Buck International)是韓國一家致力於為混血兒童服務的組織。該組織在一項調查中發現,韓國混血兒童的小學輟學率為9.4%,而韓國兒童的輟學率為0%。[8]

近年來,各地政府一直在努力讓居民更好地了解多文化家庭。地方當局正試圖通過免費的韓語學校將外國居民融入社會。[8]由於韓國人口單一,這種多文化主義的新現象是社會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6]

現狀

[編輯]

2015年,多文化家庭的子女數量達到207,693人,其中6歲以下兒童數為11萬人,占比為60%。小學、初中、高中入學的適齡青少年人數每年增加7,000~10,000人,嬰幼兒人數也同樣如此。多文化家庭子女出生在韓國的占83%。但是,父母來韓國經商,取得韓國國籍後再帶孩子來的移民子女以及通過結婚而形成的多文化家庭也呈增加趨勢。[9]

法律方面

[編輯]

2008年制定了《多文化家庭支援法》,隨後,制定了多文化家庭綜合計劃。2016年又採取措施調整多文化家庭子女的生命周期。考慮到目前的情況,對多文化家庭的支援正在不斷增加。為了子女的生活,必須提供更好的福利和各種政策。

社會 • 經濟 • 文化方面

[編輯]

社會方面

[編輯]
多文化家庭學生人數

現狀:2015年小學、初中、高中多文化家庭學生人數為8.3萬人,多文化家庭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1.4%。2015年多文化家庭學生中,小學生約占73%,初中約占16.8%,高中約占10.2%。[10]

全校學校及多文化家庭學生的就學率

多文化家庭學生的就學率,小學就學率為97.2%,初中為75.6%,高中為76.7%。與總就學率相比,水平較低。總就學率,小學為97.2%,初中為96.2%,高中為93.6%。[11]

支持政策:韓國中央政府的多文化教育社會福利政策分為兩部分:公共教育體系內的多文化教育政策和公共教育體系外的多文化教育政策。公共教育體系內的多文化教育政策在教育部領導下的16個市級教育部和各學校層面實施。公共教育體系外,以女性家族部為中心,8個中央部門和地方政府參與教育福利。女性家庭部為多文化家庭提供適合不同生活階段的服務,並管理多文化家庭支持中心。[12]

經濟方面

[編輯]
韓國多文化家庭子女的就業率

現狀:2015年15歲以上多文化家庭子女就業率為27.1%。也就是說,在38,052名多文化家庭子女中,只有10,329名子女找到了工作。父母雙方都是外國人的子女就業率為39.6%。高於韓國母親和外國父親撫養的孩子(25.3%),以及外國母親和韓國父親撫養的孩子(24.7%)。[13]

多文化家庭子女的工作狀況

多文化家庭子女就業狀況的統計數據顯示,長期雇員占21%,臨時工占42.2%,日工占35.4%,僱傭雇員的個體經營者占0%,不僱傭雇員的個體經營者占0.8%,無償家庭雇員占0.6%。這表明,多文化家庭子女從事的工作不像正式雇員那樣穩定,而是像臨時雇員和日工一樣。根據統計數據,日工的比例,父母都是外國人的子女為16.1%,由韓國母親和外國父親撫養的子女為36.6%,由外國母親和韓國父親撫養的子女為39.7%。這意味着,由外國父母撫養的孩子比其他情況更容易找到穩定的工作。[14]

支持政策:多文化家庭兒童支援中心之一彩虹青少年中心,負責多文化家庭兒童就業培訓項目『Take tomorrow, Take my job(내-일을 잡(job)아라)』。『Take tomorrow, Take my job』是指通過自己找工作為未來做準備。通過就業培訓和就業支援,幫助多文化家庭兒童(移民青少年、多文化青少年、脫北者家庭兒童)更穩定地走向世界。教育培訓費用免費。支持對象為希望取得專業認證的16~24歲移民青少年、多文化青少年、脫北者家庭兒童。[15]

文化方面

[編輯]

多文化家庭的孩子經常會因為語言、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而對自己的身份認同產生不確定性。思維方式的不同,甚至與父母的溝通困難也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長得像韓國人的學生也傾向於羞辱父母的國籍[16]

支持政策:韓國各地方政府都管理着各自的支持項目,以建立多文化家庭兒童的身份認同。清州市多文化家庭支持中心為多文化家庭兒童提供各種服務。通過支持服務之一的「雙語環境項目」,該中心試圖恢復多文化家庭兒童的身份認同。[17]咸陽郡多文化家庭支持中心管理着針對多文化家庭兒童的「多功能項目」。「多功能項目」中的「理解我的情緒」講座是一項通過與其他年齡段的 15 名青少年分享情緒的經驗,幫助兒童加強積極的自我意識和身份認同的項目。一位官員說:「確實,由於多文化家庭的兒童在學校和其他場合對身份認同感到困惑,因此,培養同情心和分享自己的情緒有助於形成健康的身份認同。[1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MULTICULTURAL FAMILIES SUPPORT ACT. 2020-05-19 [2024-10-04] (多元文化家庭支援法). 
  2. ^ 김영숙(Young-suk, Kim), 우정한 (Jeong-han, Woo). 다문화가정의 실태와 지원정책 개선방안에 대한 고찰. 다문화콘텐츠연구. 2012 [2024-10-04] (對多元文化家庭現狀的思考及完善扶持政策的途徑). 
  3. ^ 박솔지(Park Solji). 다문화가정자녀의 자아존중감과 학습동기가 학교생활적응에 미치는 영향 = The Influence of Multi Cultural Family Children's Self Esteem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on School Life Adjustment. 학술연구정보서비스. 2010 [2024-10-04] (多文化家庭兒童自尊和學習動機對學校生活適應的影響). 
  4. ^ 박현숙 ( Hyun Sook Park ); 김광웅 ( Kwang Woong Kim ). 다문화가정 자녀 연구 동향 = Research Trends Regarding Children in Multicultural Families in Korea. 한국놀이치료학회지(Korea play psychotherapy journal). 2012: 459-485(27쪽) [2024-10-04] (韓國多文化家庭兒童的研究動向). 
  5. ^ 좌동훈(Jwa Donghun). 중도입국청소년의 사회문화 적응에 영향을 미치는 요인에 관한 연구 =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of immigrant youths. 숭실대학교 대학원(Soongsil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2013 [2024-10-04] (移民青年社會文化適應影響因素研究). 
  6. ^ 6.0 6.1 6.2 6.3 Claire Seungeun Lee. Narratives of ‘mixed race’ youth in South Korea: racial order and in-betweenness. 亞洲種族. 2016-08-24: 522-542頁 [2024-10-04] (韓國「混血」青年的敘事:種族秩序和中間性). 
  7. ^ Greenfeld, K. T. 漫漫回家路. Sports Illustrated. 2006, 104 (20): 60. 
  8. ^ 8.0 8.1 Jae-young, Kim. 我也想去上学. Korea Focus. 2006, 14 (1): 74–85. 
  9. ^ 이경진 기자(Lee Gyeongjin reporter). [취재후] 다문화 자녀 20만 명, 제도는 바뀌었지만…. 2016.03.25 [2024-10-05] (20萬名多文化子女,雖然制度有所改變……). 
  10. ^ 丁赫俊 記者. 韩国多元文化家庭学生首次突破10万人. 韓民族日報. 2017.09.01 [2024-10-05]. 
  11. ^ 전현우 기자. 쑥쑥 자라는 다문화 자녀…대학 진학률은 41%에 그쳐. KBS뉴스. 2022.06.27 [2024-10-05] (茁壯成長的多文化子女……大學升學率僅為41%). 
  12. ^ 공경윤. 다문화가정 자녀의 교육·복지 지원정책에 관한 연구 = A Study on Educational and Welfare Policy for Multicultural Family Children. 천안 : 남서울대학교 대학원,. 2014 [2024-10-05] (多元文化家庭兒童教育福利政策研究). 
  13. ^ 만 15세 이상 다문화가족 자녀 취업 여부. KOSIS. 전국다문화가족실태조사. 2016-08-17 [2024-10-05] (全國多文化家庭實態調查). 
  14. ^ 다문화가족 자녀의 종사상 지위. KOSIS. 전국다문화가족실태조사. 2016-08-17 [2024-10-05] (多文化家庭子女的從業地位). 
  15. ^ 무지개청소년센터, 내-일을 잡아라’ 직업훈련 실시. 동포투데이. 2016-07-04 [2024-10-05] (彩虹青少年中心實施"抓好明天-工作"職業訓練). 
  16. ^ 김현희. 다문화복지 아동․청소년의 실태와 과제 = The Actual State and Task of Multicultural Welfare for Children and Juveniles. 한국청소년보호지도학회. 2017: 75-92(第18頁) [2024-10-05] (兒童少年多元文化福利的現狀與任務). 
  17. ^ 뉴미디어팀 기자. "다문화가정 자녀교육·정체성 논의 돼야". 충북일보. 2016.05.12 [2024-10-05] ("應該討論多文化家庭子女教育和認同感"). 
  18. ^ 多文化家庭支援中心. 한울타리. [202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