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Karoke Cirno/沙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灰喜鵲
日本亞種(japonica),攝於日本橫濱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鴉科 Corvidae
屬: 灰喜鵲屬 Cyanopica
種:
灰喜鵲 C. cyanus
二名法
Cyanopica cyanus
(Pallas, 1776)
異名
  • Cyanopica cyana
趙佶(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卷描繪的灰喜鵲

灰喜鵲學名Cyanopica cyanus),俗稱鳶喜鵲長尾巴郎[2]山喜鵲喳喳子[3]灰鵲藍鵲馬尾鵲羊烏鵲藍膀喜鵲

俗名

[編輯]

日照稱鳶喜鵲,沂蒙山區叫山喜鵲喳喳子,魯西名為長尾巴郎,陝西秦嶺一帶叫灰鵲[4]江蘇江都高郵一帶稱之山連子,而在洪澤、金湖一帶稱呼作山雀[5]

形態描述

[編輯]

灰喜鵲體長在33—38厘米之間,翼展約38—40厘米,體重約78—120克。灰喜鵲雌雄同形,頭部有閃淡藍或淡藍紫色光澤[6]的黑色頭罩,延伸至眼睛、耳羽和頸背處,而喉部和下頜則是截然相反的白色,形成一個環繞頭部的淺色窄項圈,向下到胸腹部由淡黃白轉為淡灰色[6];上體呈灰色,翅膀上部呈灰藍色,最外側兩枚初級飛羽為淡黑色,其餘六枚在外翈變白,於是在翅膀折起時會在近末端形成一個白斑,羽尖有凹口(notch),羽軸呈淡黑色[6]尾羽為藍色,中央尾羽尖端有大面積白色羽尖,其餘尾羽僅有白色邊緣[6],且羽軸呈棕色;虹膜呈深棕色至黑色;和腿均為黑色。頭部相對較大,頸背部羽毛常立起,翅膀短而寬,尾羽很長,較寬,且從外到內階梯狀明顯,喙較小,又細又尖,鼻須短而密,腿略短,且並不粗壯。[7]

幼鳥與成鳥比較相似,只是頭罩羽色更偏棕色,且帶有淺色邊緣,表現出的顏色為黑白相間;翼覆羽帶有灰色邊緣,大覆羽尖端白色,形成窄橫紋,尾羽末端稍淺淡不明顯。第一年秋季時便基本與成鳥無異。[7]

頭部黑色,背部灰而下體白,翅膀和尾羽藍色,且尾羽長,體型比喜鵲稍小[6],在分布範圍內不易混淆[7]

分類

[編輯]

直到最近,藍尾灰喜鵲和此種鳥類被認為是同種,儘管二者分布區域顯著分離,但整體差異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地理變異輕微;形態測量和遺傳分析顯示,stegmanni、koreensis、kansuensis、interposita和swinhoei亞種應歸入指名亞種,而前四者在羽毛上的相似性也支持這一觀點;然而,swinhoei仍保留為單獨亞種,因為其上體和下體顏色與C. cooki非常接近。其他被提議的亞種如tristis(產於外貝加爾的奇塔地區)、pallescens(產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阿穆爾河流域)和jeholica(產於中國東北的熱河地區)都被歸入指名亞種。目前承認三個亞種。[7]

Cyanopica cyanus and C. cooki (del Hoyo and Collar 2016) were previously lumped as C. cyanus following AERC TAC (2003), Cramp et al. (1977-1994) and Sibley and Monroe (1990, 1993).[8]

stegmanni, koreensis, kansuensis, interposita, and swinhoei,目前均為指名亞種的異名

中文名 學名 IOC世界鳥類名錄[9]
Howard and Moore
國際鳥盟分類清單
世界鳥類手冊英語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7]
Clements 分布 形態描述
指名亞種 C. c. cyanus C. c. cyanus C. c. cyanus C. c. cyanus 海拉爾、蒙古北部及俄羅斯[6] 上體帶灰;下體白而沾灰[6]
東北亞種 C. c. stegmanni C. c. stegmanni 呼倫貝爾盟長白山鳳城市一帶[6] 上體灰色較淺;下體淡天藍,幾乎白色[6]
興安亞種 C. c. pallescens C. c. pallescens 小興安嶺一帶[10] 上體灰色更淺,且稍有棕色[6]
華北亞種 C. c. interposita C. c. interposita 秦嶺—淮河線以北,東北達赤峰,西北達鄂爾多斯,西至蘭州[6] 較東北亞種上體稍暗,灰色更多;下體淡天藍色沾棕[6]
甘肅亞種 C. c. kansuensis C. c. kansuensis 青海東北部、甘肅西北部[6] 上體與華北亞種類似,灰色更深;喙較短[6]
朝鮮亞種 C. c. koreensis C. c. koreensis 朝鮮半島[7] 1
長江亞種 C. c. swinhoei C. c. swinhoei C. c. swinhoei 甘肅西部、四川北部、長江中下游、浙江福建罕見[6] 較華北亞種上體更多淡天藍色沾褐;下體淡天藍色沾褐稍淺[6]
日本亞種 C. c. japonica C. c. japonica C. c. japonica C. c. japonica 日本[7] 體型較小,顏色更深,且翅膀和尾巴的藍色更加鮮艷[7]

分布

[編輯]

灰喜鵲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地區,分布北限為貝加爾湖,在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本州島中部、蒙古均有分布;在中國分布於東北各省,西至甘肅青海。南至四川長江中下游省區,分布南限直抵福建

曾嘗試在香港引入,但並未成功。[7]

灰喜鵲棲息於低山田野和樹林中,城市中,公園、小區也極易見到它們的身影。在很多城市已經成為優勢種;常見數十隻結成小群穿梭於樹木間。

灰喜鵲主要棲息於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區,低地的灌木叢中,尤其是河岸邊與大型喬木伴生的柳屬李屬植物混合而成的灌木叢。此外,該物種還出現於城市的公園和布滿雜草的花園中,以及樹木茂密的農場果園,而通常會避開密集的森林和山坡。[7]尤其在山區比較少見[11]。曾觀察到東北亞種在繁殖期上升到1800米的針葉林疏林中[6]

大多數灰喜鵲都是留鳥,但表現出複雜的繁殖後擴散行為[8]。但在濱海邊疆區的冬季,這種鳥會向各地分散,至附近的開闊地帶或近海島嶼上,有的會抵達黑龍江北部。而在日本未發現類似行為,僅在大雪後分布會向南撤退1—2公里。[7]

習性

[編輯]

灰喜鵲常集小群或大群活動,生性嘈雜,常通過鳴叫相互聯絡。不懼人,但如果人類過於接近仍會鳴叫報警,隨後整群飛走。有儲藏食物的習性。與喜鵲相比,較少驅逐猛禽[11]飛行低而緩慢[12],但比喜鵲稍快,略呈波浪形[5],振翅迅速,還可做長距離的無聲滑翔[10];常短距離飛行,停止後又迅速飛向他處[12]。可以適應零下6℃—32℃的環境[13]。野生狀態下壽命可達15年,而在人工飼養狀態下延長至20年[13]

灰喜鵲通常不其他物種表現出攻擊性,但可能會吃掉其他鳥類的卵以及開放式鳥巢中的雛鳥[13]

經常在林間穿梭似的上下跳躍飛翔,不喜在某一地久留[6]

一旦遭到敵鳥侵犯,便會群起攻之,隨後飛入林內迴避[3]

食性與覓食

[編輯]

灰喜鵲是雜食性鳥類,主要以昆蟲及其幼蟲(金龜子鱗翅目昆蟲等[6])為食,水果堅果也是主要食物來源。一項濱海邊疆區的研究顯示,這種鳥類在春季取食水果、蜘蛛和昆蟲,夏季則幾乎完全以蜘蛛和各種昆蟲為食,秋季食用水果和漿果,而在冬季則選擇在落葉層、蟲癭樹皮、漁民的餌料、動物屍體中搜尋無脊椎動物食用。[7]亦觀察到在農村廁所、糞坑處啄食蛆蟲[5]

灰喜鵲喜食松毛蟲刺蛾等農林害蟲[2]。不過有時也會進入果園啄食,造成一定程度的鳥害[6]。通常被視作農林益鳥[12]

圈養灰喜鵲的食性結果表明,灰喜鵲可以吃昆蟲,水果,種子,幼年小鼠;繁殖期可以餵食水煮蛋[13]

覓食時常成群結隊,最多可以達數百隻,並且跟隨者一個領頭鳥,一個接一個地在樹叢間飛行。到達新的覓食地點後,鳥群就會散開尋找昆蟲和果實;有的會飛向樹冠層,有時還會倒掛過來;有的則落在地面上,跳來跳去,尾巴高高翹起,在落葉層中翻找,或檢查樹幹。如果找到橡子松子,則會將其儲存在鬆軟的土壤之中。[7]

冬季為覓食早出晚歸,常前往五公里外的位置。3、4月時活動範圍逐漸縮小,盛夏時每天上午10時和下午15時在山林中覓食。[4]

在絕大部分地區,灰喜鵲都表現得警覺而羞怯;而在城市公園或村莊邊緣,會顯得尤其信任人類,會撿食食物碎屑,或在垃圾堆或垃圾桶里翻找食物。[7]

鳴聲

[編輯]

灰喜鵲的鳴叫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但目前研究尚不充分。典型的鳴叫聲為顫抖的、上揚的「screeep」,當其穿越灌木叢時,常以此為聯絡信號反覆發出。[7]也會發出粗啞的「zhruee」聲[10]

總體來說,灰喜鵲的鳴叫與藍尾灰喜鵲仍然比較相似。然而,對於swinhoei亞種,其發出的嘎嘎聲被描述為緩慢且帶有吱嘎聲,結尾時伴有高音的「keeow」,這一聲音讓人聯想到寒鴉(Corvus monedula)的叫聲。[7]

它 們常 穿梭 於樹木 的 中、下 層 , 飛行時略呈波浪型前進,速度比喜鵲快,並發出「Chep! Chep」, 2—3聲一度的鳴 聲,停息時則連續發生「ji—gur—gur、gur—」的叫聲[5]

繁殖

[編輯]

灰喜鵲一般在5—6月間產卵繁殖,俄羅斯東南部和日本的種群在五月下旬達到繁殖高峰。普遍認為是一夫一妻制,進行社會化的合作繁殖英語Cooperative breeding,在鬆散的群體中也成對活動。日照地區最早在3月中旬便進入配偶期[4]。求偶時,雄鳥會保持低頭的姿態靠近潛在配偶,同時略微展開翅膀振動;過程中雌、雄鳥常互相追逐[5];雄鳥還會向雌鳥遞出食物作為求偶禮物[13]。通常在棲息時交尾,但亦觀察到飛行時交尾的現象[12]

鳥巢英語Bird nest間隔平均在15—20米,但亦有觀察同一棵樹上有2—7巢[4]。協助撫養的鳥通常是上一年出生的成鳥,會與父母一同給幼鳥餵食。一項在青藏高原的研究表明,有協助撫養的鳥巢餵食頻率更高,且出巢幼鳥的體重也更重。築巢主要由雌鳥負責,雄鳥則負責銜拾巢材和餵食雌鳥[4],協助者一般也會參與其中,築巢約耗費10—18天;而灰喜鵲也有修補舊巢繼續使用的習性[4]。鳥巢由大量樹枝和細根構成,外部覆蓋泥土並飾以苔蘚[12];內襯柔軟的植物材料,此外還有動物毛髮等;椰子纖維是其築巢墊材的首選材料[13];也會在籃子和開放式巢箱英語Nest box中築巢[13]。鳥巢通常位於較長樹枝的外部葉叢之中,距離地面不超過2米,有時甚至與地面層同高,極少數情況下高達15米,常見於樹洞築巢。鳥巢呈杯狀,底部最窄,在上部三分之一處最寬,再向上略收縮,平均外徑17.8×16.5厘米,內徑11.6×10.5厘米,巢高12.8厘米,深9.0厘米[12]

營巢時間的 長短與產卵期關係很大 , 產卵期臨近時 , 一般 四 、 五天完成築巢 , 產卵期晚時拖延至10天左 右。(?)[4]

仿照灰喜鵲的自然巢形 , 用樹枝 、 泥土 、 毛 類等原料 ,在樹上築人工巢 ,可以招引繁殖 。 將 兩窩同時產出的卵合井在一巢內 , 亦能一起孵 育 ,被拿掉卵的一窩 ,親鳥仍能另選巢址繼續繁 殖 ,故可以人為地增加其繁殖數量 。[4]

巢未完全築好時便會開始產卵[6],每窩產卵2—10枚[13][12][4],通常為6或7枚;呈梨形或卵圓形,平均大小27.4×19.5毫米[12],顏色通常為綠棕色或灰色,且帶有斑點[13],重量在5.2—6.6克之間[6]

雌鳥獨自孵卵,孵化期為14到16天,期間比較敏感,若發現人類2—3次上樹接近鳥巢便會選擇棄巢[3];雄鳥有時遠離鳥巢,有時也會在巢區活動看護,清晨時在巢邊鳴叫,雌鳥偶爾也會和鳴;雌鳥會在清晨7—8點離巢1—2分鐘前往附近水源飲水[12]。雛鳥由雙親餵養,協助者亦經常參與,育雛英語Parental care in birds期為16—19天;每天餵食雛鳥三十餘次[2],期間性情兇猛,遇敵害則群起而攻之[4]。剛孵出的雛鳥僅在翅上可見羽根,其餘體表裸露,5—8天後才開始睜眼[5]

7月初,幼鳥會在幾周的時間中聚集成小群體,而在與相鄰領地的幼鳥群相遇後許多成員便會散開,之後成鳥會加入剩餘的幼鳥,一起準備過冬;在冬季不常分散的地區,家庭群體傾向於留存在當地鳥群中。[7]幼鳥離巢後仍然會向親鳥乞食,最長可達六個月[13]

灰喜鵲的巢常被大杜鵑[7][3]四聲杜鵑寄生

現狀與保護

[編輯]

灰喜鵲為IUCN認定為無危物種,分布廣泛,局部常見,且預計種群數量將增加[8]。其分布廣泛,而群居習性也使得灰喜鵲更為少見,尤其是在分布範圍的西部,種群尤為分散。在西伯利亞東部和中國大部分適宜棲息地內,該種鳥十分常見。而在日本廣泛分布於本州島中部,但在本州島北部分布受限;以前曾出現在四國島,但最近並無記錄;在九州島也曾廣泛分布,而最後一次記錄是在1968年;可能是由於引入喜鵲帶來的競爭使其局部滅絕。[7]

灰喜鵲可能會誤食氟乙酰胺或其他成分的滅鼠劑而中毒死亡[14]

灰喜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屬於三有保護動物。未被列入保護,由於某些城市綠化樹種的單一化和非本地化,在城市中形成了非常適應灰喜鵲生存的環境,造成了灰喜鵲數量的激增,它們數量的增長擠占了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這需要進一步的關注。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建有灰喜鵲保護和繁殖場地,主要目的為了保護松林。如日照濤雒鎮[2]

安徽的省鳥為灰喜鵲,安徽定遠縣建有灰喜鵲保護基地。

長白山區灰喜鵲的數量逐漸下降:1963年5月1一19日在林緣河谷闊葉林內,12小時35分鐘的統計,每小時遇見率2. 06隻,但1980年5月1—19日在相同的生境內10小時30分鐘的統計,每小時遇見率為0・19隻,由此可見一般數量下降,故應採取措施加強保護,使這種林農業的益鳥數量增加。 [6]

1983年,徐真拍攝科教片灰喜鵲》,由北京教育科學電影製片廠出品,體現了其覓食、交配、育雛等諸多習性,以及杜鵑巢寄生的現象,但亦有較多人為設計的情節。曾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1983年優秀影片獎、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科教片獎、第11屆葡萄牙聖塔倫國際農業環境電影節短片組一等獎、第17屆伊朗德黑蘭國際教育電影節英語Rosh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銀像獎。[15]

松毛蟲防治

[編輯]

人工飼養

[編輯]

這種鳥類可以成對、家族群體或單性別群體飼養。這種鳥類在圈養條件下繁殖較為困難。配對的鳥常常會不斷地搭建和破壞巢穴,或是搭建巢穴後從不產卵。它們通常性情緊張或害羞,可能需要一個較為安靜的展示環境。[13]

灰喜鵲不 但 可 以進行人工 飼養 , 而且 能養熟並可 考慮 人 工 遷移 。 飼養方法 也 比較 簡單 , 用一 木 籠 , 在籠 內備一 盛 清水的鐵盒 , 供雛鳥飲 用 , 每天 餵飼各種食料 。 一 只 雛烏每天 需 餵 二 十 多次 , 最 多一 次吃掉老熟松 毛 蟲 幼 蟲3條 , 一 天可 吃掉20條左 右 , 最 多能吃 掉45條 。 八 月上 句 , 一 只 雛鳥一 次可 吃掉 三 齡松毛蟲幼蟲34條[2]

據 初 步 觀 察 推算, 一隻灰喜鵲一年 中可 以 消滅松毛 蟲1500條左右[2]

將灰喜鵲 的兩巢的卵並在一個巢內 , 灰喜鵲親鳥 尚能一併孵育 , 而另一巢的 成鳥仍能繼續產 卵育 雛 , 這樣今後可 以人 為地增加其繁殖數量 。[3]

圖片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yanopica cyan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7. [1 October 2016].  資料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無危級別的原因
  2. ^ 2.0 2.1 2.2 2.3 2.4 2.5 日照縣濤雒公社華山大隊林業隊. 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初步观察. 林業科技資料. 1975, (3): 43-44+53. CNKI TREE197503013. 
  3. ^ 3.0 3.1 3.2 3.3 3.4 山東省日照縣林業局. 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试验初报. 中國林業科學. 1978, (3): 77-79. CNKI LYKE197803011.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張天印; 宋全夫; 張守林. 灰喜鹊的生态观察. 動物學雜誌. 1979, (4): 27-30. doi:10.13859/j.cjz.1979.04.013. CNKI BIRD197904012. 
  5. ^ 5.0 5.1 5.2 5.3 5.4 5.5 晏安厚. 灰喜鹊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四川動物. 1983, (3): 24-25. CNKI SCDW198303008.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陳服官.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九卷: 雀形目: 太平鸟科—岩鹨科. 北京. 1998: 152-156. ISBN 978-7-03-006150-8.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Madge, Steve. Azure-winged Magpie (Cyanopica cyanus), version 1.0. Birds of the World. 2020. ISSN 2771-3105. doi:10.2173/bow.azwmag2.01 (英語). 
  8. ^ 8.0 8.1 8.2 Asian Azure-winged Magpie (Cyanopica cyanus) - BirdLife species factsheet.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24-08-20] (英語). 
  9.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IOC World Bird List (v 14.2). IOC World Bird List. 2024 [2024-08-18]. doi:10.14344/IOC.ML.14.2 (英語). 
  10. ^ 10.0 10.1 10.2 MacKinnon, John.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22: 下冊 302. ISBN 978-7-100-20288-6. 
  11. ^ 11.0 11.1 劉陽; 陳水華.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長沙: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1: 322-323. ISBN 978-7-5710-0874-1.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陳鵬; 鄧明魯. 灰喜鹊生态的初步研究. 動物學雜誌. 1966, (1): 17-19. doi:10.13859/j.cjz.1966.01.005. CNKI BIRD196601005. 
  13. ^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Vyas, Katie. Species Fact Sheets (PDF). Avian Scientific Advisory Group. 2021-10-19 [2024-08-18] (英語). 
  14. ^ 沈夏淦. 一件不引起人们注意的“后患”. 環境保護科學. 1981, (2): 72-73. doi:10.16803/j.cnki.issn.1004-6216.1981.02.009. CNKI HJBH198102008. 
  15. ^ 趙遠. 《灰喜鹊》. 中國大百科全書. 2022-01-20 [2024-09-03]. 

外部連結

[編輯]


[[Category:1776年描述的鸟类]] [[Category:灰喜鹊属]]

記錄

[編輯]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Indo-Australian Zosteropidae 中國常見鳥類營巢偏好[1]

  1. ^ Han, Yuqing; Bai, Junpeng; Zhang, Zhen; Wu, Ting; Chen, Peng; Sun, Guanglong; Miao, Lingwei; Xu, Zhifeng; Yu, Liangjie; Zhu, Chaoying; Zhao, Dongqin. Nest site selection for five common birds and their coexistence in an urban habita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11, 690. doi:10.1016/j.scitotenv.2019.06.50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