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戰車/裝甲戰鬥
外觀
裝甲戰鬥
庫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德國與蘇聯於庫斯克爆發的一場決定性會戰。這場會戰中爆發了一系列規模數一數二的裝甲戰鬥,如普洛霍羅夫卡戰役,以及規模最大的單日空戰。
阿道夫·希特勒計畫消滅庫斯克突出部的蘇軍,以平衡他們不久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損失的大量軍事實力。德軍以南北兩方向進行向心的箝形攻勢,並最終殲滅被圍的蘇軍部隊。然而蘇軍卻早已洞悉德軍的意圖,於庫斯克建立了一連串的防線,並組織了大批後備部隊以作戰略反攻行動,最終證明了當閃擊戰在面對一個準備充足、彈性和多重縱深的防禦體系下所將導致的失敗結果。德軍攻勢速度減緩和削弱其裝甲矛頭的一連串工事,被迫通過一個複雜的巨大雷場、大量火砲預先瞄準的地區、隱蔽的反戰車強化陣地,共有8道間隔的堅強防線,其縱深達190公里,約為馬奇諾防線的8倍,並駐有大批反戰車砲和戰鬥載具。
當德軍因為庫斯克的連續戰鬥而筋疲力竭後已無法抵擋蘇軍所發動的反攻,後者於8月5日和23日分別奪回了奧廖爾和別爾哥羅德,並將德軍逐回攻勢發動前的邊界。這場戰役也是蘇軍第一個成功發起的夏季攻勢,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得以阻擋閃擊戰突破防線、施以戰略進攻的實例。克羅加提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波蘭戰役中發生的一次騎兵衝鋒戰鬥,發生於1939年9月1日波美拉尼亞克羅加提的一個小村子附近。波軍沿著普魯士東鐵路自丘涅希(Chojnice)7公里處,以騎兵攻擊德軍步兵營。在攻擊途中,波軍騎兵受到附近德軍裝甲運兵車的機槍攻擊,被迫撤退。波軍聲稱由於德軍攻勢受阻,算是達成了任務。
這場戰鬥發生於戰爭的第一天,也是突丘拉森林戰役的一部分。這個事件後來有一名記者來戰地採訪,並看到成為馬匹與騎兵的屍體,誤認為波軍騎兵攻擊德軍戰車,成為一個著名的誤解。納粹宣傳機關利用這個事件,宣揚波軍誤以為德軍戰車是《凡爾賽條約》限制下所製造出來的假戰車,而以長矛與馬槍對其衝鋒,造成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對波蘭騎兵的錯誤觀念法國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與英法盟軍進行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在結束為時六個月的「假戰」後,德國對西線盟軍發動了攻勢,盟軍按照準備已久的計畫,派遣機動部隊北上接敵,其他部份則以馬奇諾防線保護。實際上,德軍以北部部隊作為誘餌,另外集結了大量的裝甲部隊與機動車輛於中路,在盟軍進入比利時後即開始發動攻擊,穿過了盟軍認為戰車不可能通過的阿登森林,並一路直駛到英吉利海峽,將盟軍最精銳以及大部分的機動單位包圍,後者不得不從海上撤退。德軍再以機械化部隊作前導,將法國境內的剩餘盟軍擊潰,6月22日法國與德國簽署停戰協定,德國獲得了勝利。
波蘭戰役是納粹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波蘭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陸上作戰,世界各國對於德軍迅速達成的勝利感到驚訝,進而產生許多誤解或有很大爭議的觀點,部份錯誤資訊仍在今日的書版品中可以見得,例如最有名的「波蘭騎兵向德國戰車衝鋒」、「德國空軍於一天內消滅波蘭空軍」等,實際上是納粹宣傳機關加上眾多以訛傳訛的資訊所造成的不正確印象。另外,有軍事歷史學家將本戰役視為德軍新型態作戰模式—「閃擊戰」首次使用的作戰,並視其為德軍吸收西方軍事家(B·H·李德哈特、J·C·富勒和夏爾·戴高樂等人)的戰車理論而發展的結果,同樣地,這個論點也受到了相當的批評。
Portal:戰車/裝甲戰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