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哥與鳶妖
外觀
鷹哥和鳶妖,是台灣傳說中分別位於鶯歌和三峽的巨大妖鳥,兩隻鳥因為阻礙到鄭成功的軍隊而被其所殺,死後化為當地的地標。
傳說
[編輯]傳說中,鷹哥和鳶妖是當地盤據的巨大妖怪,雙方互相對峙、吐出毒霧籠罩當地,直到鄭成功率軍經過時,因為在毒霧中迷失方向,且士兵還被鳶妖吞食,因此下令砲擊兩隻妖怪,鷹哥被打斷頸部、鳶妖則被炸斷下顎和鳥喙,兩隻妖鳥紛紛死亡,化為鶯歌石與鳶山,當時鳶山上還有留下被砲彈打中的痕跡[1][2]。
其他傳說
[編輯]另有傳說認為,鶯歌石本來就是顆長得像鷹哥的石頭,它會散發毒氣,並且碰到它的人或動物都會生病,之後才被斬斷頸部。另外,平溪也有吞雲吐霧的鶯歌精被打死變成白鶯石的傳說,跟鶯歌的傳說相當類似,很有可能是變體版本[3]。
據說鶯歌石即使遭斷頸,惡意仍未消散,《桃園廳志》記載:「若誤觸此石,災殃忽臻,六畜斃而疫癘流行,地方感其祟,至今人民相戒,無敢近者。」類似日本的「殺生石」[4]。
另外,也有說法聲稱賽夏族的夏姓家族以前在大溪、鶯歌、三峽一帶跟鄭成功的軍隊發生衝突,他們經常躲在石頭後面將路過的漢人殺掉,因此被誤認為是妖怪作祟而用大砲打它[5]。
現代研究
[編輯]事實上,鄭成功在占領台灣後很快就去世了,其勢力也沒有擴及北部區域,而且荷蘭在被鄭氏驅逐時,還佔領了北部一段時間,基本上是不可能來到北部。這則傳說很有可能是在鄭成功的信仰傳至北部後才逐漸出現、流傳開來的,而賽夏族傳說中的「鄭成功」很有可能也只是漢人的代稱[6],另外,「鶯歌」一詞最早源自「鷹哥」,之後變成「鸚哥」之後才又因改寫而變成「鶯歌」[7][8]。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陳培桂. 淡水廳志.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871. ISBN 9789860053463.
- ^ 片岡巖. 台灣風俗誌. 臺灣日日新報社. 1921(大正10年) [2020-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1).
- ^ 連橫. 雅堂文集.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2-03-01. ISBN 9789570007053.
-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 晨星. 2018-09-12 [2020-06-01]. ISBN 9789864431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 ^ 趙金山,《賽夏族族譜彙編》,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文化藝術協會,2011
- ^ 何敬堯. 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 聯經. 2019-05-09 [2020-06-11]. ISBN 9789570853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9).
- ^ 【鶯歌與飛鳶|考據篇】鄭成功斬妖除魔的起點. [2018-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8).
- ^ 陳佳穗,臺灣地名傳說所反映之居民集體意識研究,南亞學報,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