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溪縣
長溪縣 | |
---|---|
縣 | |
742年—1286年 | |
945年,閩國滅亡前夕的行政區劃圖,長溪縣在閩國東北部 | |
歷史 | |
• 起源 | 溫麻縣 |
• 繼任 | 福寧州 |
歷史 | |
• 成立 | 742年 |
• 廢除 | 1286年 |
長溪縣,中國古縣名,其行政中心在今霞浦縣縣城,是寧德歷史中的行政區劃之一。長溪縣的前身是建立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的溫麻縣,長溪縣在建立之初的疆域大致為今寧德市蕉城區、福安市、福鼎市、霞浦縣、周寧縣、壽寧縣和柘榮縣,以及南平市政和縣一帶的地區。
歷史
[編輯]長溪縣前身溫麻縣的縣制建立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至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後,溫麻縣併入原豐縣。唐朝武德六年(624年)復置,由於原來的溫麻縣的行政中心是為造船而設置的,復置後,溫麻治所遷移至今連江地區並改名為連江縣,原來的行政中心改設寧遠鎮[1]:2-6。武周長安二年(702年),連江縣白鶴嶺(在今寧德市蕉城區南漈山)以北的地區析出重新設置溫麻縣[2],縣行政中心在今霞浦縣城西郊。天寶元年(742年),溫麻縣改稱長溪縣,縣治遷往城坊(今霞浦縣政府所在地松城街道)。[3]
開成年間,長溪縣南部寧川鄉、古田縣東部地區析出,設立感德場,仍屬於長溪縣。乾符五年(878年),黃巢起義軍借道長溪一度攻入福建,後福建地區由福建觀察使、威武軍節度使等藩鎮把持。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統治福建,長溪縣、古田縣、感德場均歸閩國管轄。龍啟元年(933年)將感德場地區由「寧川」「感德場」各取一字升格為寧德縣,其轄境大致包括今蕉城區、周寧縣和政和縣等地[4]。945年,閩國為南唐所滅,但閩東地區均被吳越國占領,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併入北宋,閩東地區隸屬於兩浙西南路,雍熙二年(985年)改為福建路。南宋淳祐五年(1245年),自長溪縣析永樂鄉、靈霍鄉置福安縣。元朝建立後,於1286年將長溪縣升為福寧州。[3]
政治
[編輯]長溪縣由縣令管轄,五代及以前的地方官員已不可考,五代有史記載的官員僅巡檢許光大一人。宋朝時期長溪縣縣令名單如下表[1]:275-276:
姓名 | 籍貫 | 科舉身份 | 備註 |
---|---|---|---|
方廷范 | |||
陳洙 | 進士 | ||
杜樞 | 慶曆年間任職 | ||
周尹 | |||
李廷龍 | 嘉祐年間任職 | ||
歐陽大卿 | |||
蔣璇 | 政和年間任職 | ||
熊浚明 | 紹聖年間任職 | ||
馬康侯 | 元祐年間任職 | ||
葉安節 | 大觀年間任職 | ||
劉既濟 | 淳熙年間任職 | ||
潘中 | 進士 | 元豐三年(1080年)於鹽田與葉儂部隊交戰中陣亡 | |
黃龜朋 | 福建邵武 | ||
方之泰 | 福建莆田 | 嘉泰年間任職 | |
姚迥 | |||
劉顯 | 開禧年間任職 | ||
宋儼 | 進士 | ||
劉鎮 | 兩浙樂清 | 嘉定年間任職 | |
楊士豁 | |||
蔡碩 | |||
江潤祖 | |||
楊志 | 福建龍溪 | 進士 | |
范夔 | |||
孫宥 | |||
袁正規 | 端平年間任職 | ||
鮑遜 | 兩浙平陽 | 淳祐年間任職 | |
毛誠之 | |||
黃格 | 福建南劍 | 《霞浦縣誌·職官志》中作黃恪 | |
許鑄 | 其時福安縣自長溪縣境內析置 | ||
李澤民 | |||
趙時樌 | 咸淳年間任職 | ||
李季可 | 德祐年間任職 | ||
李雄 | 開慶年間任職 | ||
劉淵 | 咸淳年間任職 |
爭議
[編輯]建制時間
[編輯]長溪縣的建制時期存在爭議。一說為武德六年(624年)或長安二年(702年),唐在溫麻縣原址設置長溪縣,屬泉州管轄[5][6]。而另一說法認為,唐於武德六年復置溫麻縣,一度併入連江縣後於長安二年重新設置,並於天寶元年(742年)改置為長溪縣[7][1]:7。
命名由來
[編輯]一說認為縣名源於流經今寧德、福安的交溪,是為閩東第一大溪流[8]。近年,寧德學者林春貴等人考證後認為,長溪縣的命名來源是發源於霞浦縣南金山的長溪。[9][10]
延伸閱讀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霞浦縣誌編纂委員會; 劉以臧; 徐友梧 等. 疆界沿革表. 霞浦县志. 霞浦縣: 福建省霞浦縣印刷廠. 1986 [1929].
- ^ 蘇冕(編). 卷100《江南东道十二·福州》. 太平寰宇记(四库全书本). [202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5).
長溪縣,東北八百里,舊十五鄉,今五鄉,本漢閩縣地,唐武徳六年置,其年併入連江縣,長安二年又置溫麻縣,以縣界有溫麻溪為名,天寶元年改為長溪縣。
- ^ 3.0 3.1 霞浦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霞浦县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9: 68–70. ISBN 7-80122-542-2.
- ^ 福建省志·大事記·後唐長興四年(933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十二月,升福州為長樂府,改閩縣為長樂縣、候官縣為閩縣、舊長樂縣為候官縣、福唐縣為福清縣;是年……升南安縣桃林場為桃源縣,後晉天福三年(938年)改為永春縣;升感德場為寧德縣;升閩縣永貞鎮為永貞縣,至宋乾興元年(1022年)改為羅源縣。」
- ^ 李吉甫. 卷二十九·江南道五. 元和郡县志. [202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2).
長溪縣,中下。西南至州水路八百里。長安二年割晉溫麻舊縣北四鄉置長溪縣。長溪,在縣南四十五里,流入大海。
- ^ 《舊唐書·地理志》載「長溪,武德六年置,其年併入連江,長安二年又分連江復置。」
- ^ 唐蘇冕編纂的《太平寰宇紀》卷100《江南東道十二·福州》中載「長溪縣,漢閩縣地,唐武德六年置,其年併入連江縣,長安二年又置溫麻縣,天寶元年改為長溪縣。」
- ^ 明嘉靖《福寧州志·沿革》中載「溪源來自慶元桃嶺下,來自壽寧大蜀山,來自政和西門嶺,皆流下福安、寧德入海。在唐,長溪未析之時,以上溪流俱在封域之中,山澗紆迴約直六日程,然後趨於海,其溪可謂長矣,故指此名縣。舊志『縣南長溪二十里通海』,此在州境者。」
- ^ 林春貴. 宁德长溪考. 福建史志. 2015, (5): 45-49. ISSN 1003-157X.
- ^ 林春貴. 唐长溪县取名考. 福建史志. 2016, (6): 35-37. ISSN 1003-15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