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煚
趙煚(532年—599年),字賢通,天水郡西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人,西魏、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
[編輯]趙煚小時父親去世,侍奉母親河東柳氏至孝。十四歲那年,有人偷砍其父墓地中的樹,趙煚見到後大哭,將那人捉住送官。遇到後魏右僕射周惠達,趙煚向他長揖不拜,痛哭陳述自幼喪父的孤苦,涕淚橫流,周惠達也被感動哭了,連連嘆息不止。
長大後北周太祖宇文泰引薦為相府參軍事。隨宇文泰攻破洛陽,在大軍回師後,又自請留在當地撫納亡叛,帥所領兵馬與東魏前後五戰,斬殺郡守、鎮將、縣令五人,俘獲無數,以功封平定縣男,累升官至中書侍郎。
北周立國後,遷陝州刺史。蠻酋向五子王在信陵、秭歸起兵作亂,趙煚將所部五百人,出其不意,將其擊破。他與陳朝大將吳明徹多次交手,前後十六戰,每挫其鋒芒。生擒陳裨將覃冏、王足子、吳朗等三人,斬首百六十級。以功授開府儀同三司,遷荊州總管長史。入為民部中大夫。又隨上柱國於翼從三鴉道伐陳,攻克陳朝十九城後而還。但因讒言,未能錄取軍功,除益州總管長史。未幾,入為天官司會,累遷御正上大夫。
趙煚與宗伯斛斯徵素來不和,斛斯徵後來外放為齊州刺史,因罪下獄,他自知罪重,就越獄逃走。皇帝大怒,懸賞捉拿,趙煚卻向皇帝密奏請求赦免。
楊堅任北周丞相,加趙煚上開府,復拜天官都司會。俄遷大宗伯。581年,楊堅登基後,趙煚進位大將軍,賜爵金城郡公,邑二千五百戶,拜相州刺史。不久擔任尚書右僕射,但很快就因違背皇帝旨意,被外放為陝州刺史,不久轉冀州刺史。趙煚體察民情,百姓對他很愛戴,曾經患病,百姓奔走相告,爭着為他祈禱。冀州谷薄,市井多奸詐,趙煚在市場上設置官方的銅斗鐵尺,百姓感到很方便。隋文帝知道後很高興,就頒告天下,成為常法。曾經有人偷盜趙煚田裡的蒿草,被吏員捉住。趙煚說:「這是刺史不能宣揚風化,不能怪罪於他。」勸告一番後就將他放了,又令人載着一車蒿草送給偷盜者。偷盜者很愧疚,比受重刑還難過。他以德服人,這類事情很多。隋文帝幸臨洛陽,趙煚來朝見,文帝慰勞他說:「冀州大籓,民用殷實,卿之為政,深副朕懷。」開皇十九年(599年)卒,時年六十八。子趙義臣嗣,官至太子洗馬。604年同楊諒造反,被殺。
家庭
[編輯]祖父母
[編輯]父母
[編輯]兄弟
[編輯]兒子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西安碑林博物館編;趙力光主編.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 上》. 北京: 線裝書局. 2007年10月: 25–26. ISBN 978-7-80106-630-5 (中文(中國大陸)).
- ^ 周曉薇,王其禕. 《贞石可凭 新见隋代墓志铭疏证》. 北京市: 科學出版社. 2020年8月: 105–109. ISBN 978-7-03-063746-8 (中文(繁體)).
- 《隋書》卷46《趙煚傳》
前任: 首任 |
隋朝尚書右僕射 581年 |
繼任: 趙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