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賽蓮 (DIK-1-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賽蓮(DIK-1-1)Selam,DIK-1-1),又名塞拉姆、「迪奇卡小孩」(Dikika Baby)、「露西的小孩」(Lucy’s baby),為一具幼兒化石,年代距今約330萬年前,死時大概三歲,保存狀況罕見地完整,包含頭骨及軀幹,2000年在衣索比亞的迪奇卡(Dikika)被發現,於2006年《美國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發表,與曾被稱為「人類最早祖先」的露西(Lucy)發現處僅距4公里,同屬阿法南猿人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因此賽蓮有「露西的小孩」(Lucy’s baby)之稱,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露西的生活年代為距今320萬年前,比賽蓮晚了約十萬年。 [1]

賽蓮的發現,對於阿法南猿人阿法南猿人行動模式究竟是以雙腿在地面行走,抑或未脫離樹棲,使學者間產生爭論,但由於其骨骼保存相當完整,在研究人類遠古親戚的發展扮演著重要角色。[2]另外,由於賽蓮身上同時存在類人猿(apes)與人的特徵,代表賽蓮正處於人類演化的關鍵階段,[3]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人類起源研究所主任約翰森(Donald C. Johanson)曾有以下評論:「要是露西是20世紀世紀最偉大的化石發現,這個孩子就是21世紀到現在為止最偉大的發現」。[4]

發現

[編輯]

2000年12月由衣索比亞籍古人類學家阿連賽吉德英語Zeresenay Alemseged率領的團隊發現,地點位於非洲古國衣索比亞的迪奇卡(Dikika),一共花了五年的時間整理記錄出土的化石,並利用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牙齒的部分,確認性別為女性且死時年齡為三歲。「Selam」在許多非洲國家的詞彙中意思為「和平」,團隊希望能為該地區,甚至全世界,給予和平的祝福。[5]而阿連賽吉德認為,賽蓮最令人驚豔的在於她不只出土了完整的軀幹、腳甚至手指,更重要的是,她還保存了整個臉。[6]

遺址埋藏學

[編輯]

究竟賽蓮是怎麼死的?又是在怎樣的環境裡掩埋才能如此驚人地被保存下來?這個謎研究團隊亦尚未解開,就目前所知,賽蓮可能死於大洪水,瞬間被掩埋,因而能保存完整軀體。[7]

特點

[編輯]

腦容量

[編輯]

大概只發展到65%~88%的腦容量,仍發育中。[8] 一般而言黑猩猩三歲時幾乎已發展90%以上,故出生後不久即迅速適應四周環境;以賽蓮的年齡來說,若此時擁有一個仍成長中的腦,可說是現代人的特徵,因為人類在幼年時不斷擴張腦的發展,故需要父母長時間的照顧,而長期與父母相處同時意味著在學習,此階段便被稱為「童年」,為人類的一大特色之一。另外,父母有更多時間照顧幼兒,顯示在當時,亦即三百多萬年前已有相當複雜的社會組織結構。[9]

舌骨(Hyoid bone)

[編輯]

為第一個發現的阿法南猿舌骨,也是全世界僅次尼安德塔人的第二次發現。舌骨之重要在於其後影響了人類的發聲,然而舌骨極脆弱保存相當不易,特別是幼兒,故此次為考古史上大發現。在賽蓮的化石中,舌骨明顯仍停留在猩猩的階段,[10] 研究團隊的成員之一,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教授Fred Spoor認為,此發現提供了研究人類聲帶演化的初探。[11]

肩胛骨(Scapula)

[編輯]

為了能更對應我們垂直的脊椎,現代人類有著較寬的肩胛下窩(infraspinous fossa)和較側向的肩臼(glenoid fossa);黑猩猩則趨向擁有更窄的肩胛下窩與更加朝上的肩臼,以便符合脊椎的弧度。然而,賽蓮的肩胛上窩(supraspinous fossa)不若黑猩猩的窄,也沒有那麼彎的脊椎,這些特徵正介於非洲類人猿與人類之間,但整體而言,比較肩胛上窩及肩胛下窩的寬度,賽蓮仍舊較接近於猩猩。[12]

相關問題

[編輯]

樹棲與地面活動爭議。由賽蓮的肩胛骨特徵,顯示出其會在樹上攀爬,但是究竟賽蓮仍如同猩猩一般過著樹棲的生活,抑或早已完全在地面活動?關於對賽蓮的肩胛骨看法的分歧,引發了學者們的討論。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教授Fred Spoor:「有些學者可能認為此特徵繼承自祖先,並顯露出些微人的生活型態;另外有些人認為他們仍經常使用手臂攀爬。然而,這並不代表他們整天擺盪在樹林間,而是某層面上他們仍會攀爬,比如夜晚在樹上築巢或覓食。」。[13]

參考資料

[編輯]
  1. ^ Kate Wong撰、王道還譯. 露西的女兒 最古老的幼童化石. 科學人雜誌. 2012. 
  2. ^ Lucy’s baby’ found in Ethiopi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5). 
  3. ^ Zeresenay Alemseged找尋人類的起源. [2016-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6). 
  4. ^ Kate Wong 撰、王道還譯. 露西的女兒 最古老的幼童化石. 科學人雜誌. 
  5. ^ Zeresenay Alemseged找尋人類的起源. [2016-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6). 
  6. ^ Dikika Baby. [201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1). 
  7. ^ Meet the earliest baby girl ever discovered!. [201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8. ^ Becoming Human: Ou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016-06-16]. 
  9. ^ Scientific American editors, Becoming Human: Ou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2016-06-16]. 
  10. ^ Zeresenay Alemseged找尋人類的起源. [2016-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6). 
  11. ^ Dikika Baby. [201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2). 
  12. ^ Zeresenay Alemseged, Fred Spoor, William H. Kimbel, René Bobe, Denis Geraads, Denné Reed and Jonathan G. Wynn. A juvenile early hominin skeleton from Dikika, Ethiopia. Nature. 2006, (443): 299. 
  13. ^ Lucy’s Baby. [2016-06-1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