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角膜後沉着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角膜後沉着物[1][2][3](keratic precipitates)是來自虹膜和睫狀體的炎症細胞及白細胞黏附在角膜內皮上,通過裂隙燈看到角膜內表面的沉積物。

角膜後沉着物分為羊脂狀(mutton fat)即肉芽腫樣、點狀(punctate)即非肉芽腫樣,兩大類角膜後沉着物[4]

臨床意義

[編輯]

KP的出現有兩個必要條件:

  1. 角膜內皮有損傷
  2. 前房有炎症細胞或者色素

也就是說,KP的出現前提是有眼內炎症的發生。正常的眼睛或者只有外眼的疾病(如結膜炎)是不會看到KP的,於病歷上一般寫成KP(-)。

KP(+)見於各種類型的葡萄膜炎

參考

[編輯]
  1. ^ 存档副本. [2023-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7). 
  2. ^ 存档副本. [2023-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7). 
  3. ^ HE Yanyan ,ZHANG Xixian .A clinical report of a case of keratopathy[J].Eye Science,2023,38(1):69-76.DOI:10.3978/j.issn.1000-4432.2022.12.02 何艷艷,張希嫻.一例角膜病變的臨床匯報[J].眼科學報,2023,38(1):69-76.DOI:10.3978/j.issn.1000-4432.2022.12.02
  4. ^ 張林娜; 程振英,田旭. 汉英眼科术语词典.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4 [2023-12-07]. ISBN 97873020922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