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
F. Hoffmann-La Roche有限責任公司 | |
---|---|
公司類型 | 公共(總公司:羅氏控股,以RHHBF.PK名義進行股份交易) |
股票代號 | SIX:ROG |
成立 | 1896年10月 |
創辦人 | 弗里茨·霍夫曼 |
代表人物 | Franz B. Humer(CEO) William M. Burns(藥學部CEO) Heino von Prondzynski(診斷部CEO) Jonathan Knowles(研究所) |
總部 | 瑞士巴塞爾 |
標語口號 | 「We innovate Healthcare」 |
產業 | 製藥 |
產品 | 醫藥 |
營業額 | CHF 533億(2016)[1] |
稅前盈餘 | CHF 140.69億(2016) |
稅後盈餘 | CHF 95.76億(2016)[1] |
總資產 | CHF 768.19億(2016)[1] |
資產淨值 | CHF 264.02億(2016)[1] |
員工人數 | 94,052(2016)[1] |
網站 | http://www.roche.com/ |
羅氏(德語:F. Hoffmann-La Roche AG,簡稱Roche),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跨國醫藥研發生產商。它始創於1896年,現屬於羅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歷史沿革
[編輯]收購
[編輯]羅氏於2009年3月26日以大約468億美元完成收購生物制藥商基因泰克公司44%的未持有股權,並完全擁有此公司。
截至2014年6月底,羅氏持有日本中外製藥61.62%的股份。
2014年8月25日羅氏大藥廠同意以約83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生物科技公司InterMune,將取得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藥物吡非尼酮(pirfenidone)。
2017年12月22日羅氏以1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抗癌藥物生產商Ignyta。
2019年2月27日羅氏以每股114.5美元,斥資48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生物科技公司Spark Therapeutics
2020年5月,Roche公司宣布已收購美國Stratos Genomics公司,交易金額未公開。
2020年9月,Roche公司以3.8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總部位於愛爾蘭的Inflazome,從而獲得了其NLRP3炎性體抑製劑的控制權。
2021年3月,羅氏(Roche)宣布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GenMark Diagnostics[2]。
維生素類產品控制市場
[編輯]1973年,羅氏全球產品經理里歐·伊森在巴塞爾與歐洲經濟共同體對話,ECC提供了羅氏公司與競爭對手參與價格操縱和市場分配的證據,控告羅氏公司涉嫌違犯反托拉斯法。羅氏集團因此受到罰款處分,但是不幸的是ECC工作中的漏洞允許羅氏公司進行調查,最終發現亞當斯正是將公司推入不利境地的人。他因為提供未經授權的揭發資料(這一行為在瑞士是違法的)而被捕,被監禁起來。他的妻子聽說他可能面臨數十年的監禁而自殺。之後亞當斯很快被釋放了,但是隨後幾次又被捕直到逃到英國,在他的一本書中他描述了這段經歷。
1999年羅氏占領世界維生素市場40%份額。1990-1999年間,羅氏公司參與非法的維生素價格操縱協議,其他參與其中的公司還有BASF(德國)和Rhone-Poulenc SA。1999年,羅氏接受美國給予5億美元罰款的處罰,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一筆罰金;同一事件,2001年歐洲委員會給予的罰金為4.62億歐元,這也破了歐洲的罰金記錄。
2002年年底羅氏賣出維生素生意給荷蘭製藥集團DSM。
禽流感解毒藥物壟斷
[編輯]在最近的區域衛生部長會議上,菲律賓衛生部部長弗朗西絲科博士控告羅氏「壟斷」生產和分配藥品奧司他韋(Oseltavimir,商標達菲)。奧司他韋是公認的首選用於對抗鳥類流行性感冒,也就是眾所周知的禽流感的抗病毒藥。羅氏是唯一被授權生產此類藥品的公司。
菲律賓衛生部長抱怨,即使現在禽流感疫情已經在南亞地區十分嚴重,大批鳥類和家禽因此死亡或者被捕殺,但現在提供的藥品都集中在發達國家。Duque博士提議,即使羅氏擁有藥品的唯一專利,也應當將此專利或者授權分發給其他製藥公司,讓南亞高發國家地區如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菲律賓有更多的機會抵抗禽流感。Duque博士和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已經照見了世界衛生組織在菲律賓的代表,請求其呼籲國際社會給予更多的奧司他韋產品配額。
國際首腦,例如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表達了生產更普通的Tamiflu的願望,特別是為那些買不起品牌藥品的地貧窮第三世界國家。
2005年10月20日霍夫曼-羅氏公司決定授權其他公司生產用於禽流感的奧司他韋。
羅氏製藥公司在中國大陸
[編輯]羅氏公司最早於1926年在中國大陸設立子公司,後到抗日戰爭及國共內戰期間才撤出。1961年, 羅氏重返中國大陸。從1988年起,羅氏相繼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了辦事處,並開始計劃在中國大陸國內建設大型醫藥生產基地。
1994年5月,羅氏與上海三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公司位於浦東張江高科技開發區。
上海羅氏製藥有限公司,生產各種類型的抗生素、抗腫瘤藥、抗病毒藥和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如羅氏芬®、羅蕘素®、氟鐵龍®、一平蘇®、美多芭®、羅蓋全®、羅內®、驍悉®、他菲®等。一些新藥如賽尼可®、希羅達®、赫賽汀®等也正處於計劃生產階段。
除了藥物方面的合資項目,羅氏的子公司奇華頓羅亞公司還與上海三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上海奇華頓羅亞有限公司,生產適用於食品、香水、化妝品、洗滌劑等的香精產品。
1995年末,羅氏下屬的維生素和精細化工部門與上海的企業合作,成立了兩家合資公司。一是與上海三維製藥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羅氏三維(上海)維生素有限公司,生產用於藥品、食品和飼料的維生素E;二是與上海第六製藥廠合資成立羅氏泰山(上海)維生素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用於藥品、食品和飼料的維生素A。這兩個工廠都選址上海星火開發區,維生素A項目於1997年6月完工,維生素E項目於1998年完工。隨着1999年10月二期項目的建成,羅氏泰山成為了中國大陸最大的維生素A生產企業之一。
1996年末,羅氏又同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共同合資成立了以維生素B6生產為主業的羅氏新亞(上海)維生素有限公司,預計年產維生素B6 1000噸。
1997年羅氏進一步拓展在華投資,於該年12月16日同無錫中亞化學有限公司共同合資成立了羅氏中亞(無錫)檸檬酸有限公司,計劃年產2萬噸檸檬酸和檸檬酸鈉,並進一步擴充檸檬酸至4萬噸的年生產能力。
目前,羅氏在中國大陸的總投資額已近2億美元。1999年,羅氏產品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達2.5億美元。為了適應這一快速發展的需要,羅氏於1995年12月成立了控股公司---- 羅氏(中國)有限公司,管理並協調羅氏公司在中國大陸現有合資企業的發展,並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大陸的投資。
2019年10月21日,羅氏上海創新中心在上海張江高科羅氏園區落成。上海成為羅氏繼巴塞爾和舊金山後的全球第三大戰略中心[3]。
產品
[編輯]羅氏是全球領先的藥物和診斷產品研發公司。截至2019年,羅氏的藥物營收排名全球藥企中的第一名,而公司市值和總營收排名處於全球第2位。目前為止,羅氏的各地研究室共獲得三個諾貝爾獎。
羅氏過去的業務範圍主要涉及藥品、醫療診斷、維生素和精細化工、香精香料等四個領域。羅氏還在一些重要的醫學領域如神經系統、病毒學、傳染病學、腫瘤學、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皮膚病學、新陳代謝紊亂及骨科疾病等領域從事開發、發展和產品銷售。羅氏在瑞士的巴塞爾,美國的紐特立、帕洛阿爾托、南舊金山,英國的維爾維恩等地設有大型科研中心。其中,羅氏巴塞爾的醫學免疫學研究中心和美國的基因研究中心是重要的實驗機構。
由Fritz Hoffmann和La Roche(羅氏家族)共同創建於1896年的羅氏公司早期就以各種維生素和衍生物聞名於世。1957年它引入苯化重氮類鎮靜劑藥物(例如常見的安定和Rohypnol等鎮靜劑)的分級機制。它生產的痤瘡類藥物註冊商標如Accutane®和Roaccutane®是市場上治療惡性痤瘡的首選藥物。它還生產幾種HIV試驗和抑制藥物。1992年它購買了重要的聚合酶連鎖反應技術專利。他也是幾種抗癌藥物的製造商。
羅氏製藥有限公司是奧司他韋的專利持有人,目前他們生產的奧司他韋磷酸鹽膠囊劑是市場上唯一的奧司他韋製劑。
進入21世紀以來,羅氏在抗腫瘤藥市場上的份額有很大增長。由於它研發了赫賽汀(Herceptin)、美羅華(Mab Thera)和貝伐單抗(Avastin)為代表的單克隆抗體靶向腫瘤治療藥,在2000年-2005年間羅氏抗腫瘤藥的銷售額從16億美元激增至83億美元,並占據了全球抗腫瘤藥市場的25%。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Financial Report 2016. Roche Holding. [1 February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10-16).
- ^ 生物制药&医疗诊断龙头:罗氏控股Roche Holding(RHHBY). 美股之家. 2021-04-26 [2021-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9).
- ^ 投资8.63亿元!罗氏上海创新中心落成,上海成为罗氏世界第三大战略中心. [2019-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