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幻
外觀
硬科幻(英語:Hard Science Fiction,簡稱Hard SF)又叫硬核科幻,是科幻文學分支,相對於軟科幻,硬科幻強調科學細節和邏輯推導的合理性。彼得·史凱勒·米勒於1957年首次提出硬科幻這個名詞[1][2][3]。
定義
[編輯]硬科幻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對科學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學(可能的)的細節或準確為特性,着眼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4][5]。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處理手法:一些作者小心翼翼地避開難以置信的技術,如超光速旅行;而另一些人則允許這些在故事中作為重要道具出現,並對其構築的世界進行細緻的闡述來顯示這項技術是如何實現的。在後一類小說中,天文探索或物理現象常常比人物刻畫重要的多,但作者有時也會在故事中圍繞人物表現環境。
硬科幻的共同特點是故事情節依靠技術來推動和解決。作者也會儘量讓故事中的科技與出版時已知的科學認知保持一致。這是科幻界尤其是讀者對硬科幻的主要看法。
代表作品
[編輯]小說:
- 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1870年)
- H·G·威爾斯:《時間機器 (小說)》(1895年)
- 傑克·L·喬克:《靈魂之井的午夜》
- 艾薩克·阿西莫夫:《夜幕低垂》
- 史坦尼斯勞·萊姆:《索拉里斯星 (小說)》
- 斯蒂芬·巴科斯特:《Ring》
- 阿道斯·赫胥黎:《美麗新世界》(1932年)
- 以撒·艾西莫夫:《機械公敵》(1950年)
- 菲利普·狄克:《關鍵報告 (小說)》(1956年)
- 菲利普·狄克:《銀翼殺手 (小說)》(1968年)
- 羅伯特·海萊恩:《異鄉異客》(1961年)
- 亞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遊 (小說)》(1968年)
- 瑪格麗特·愛特伍:《使女的故事》(1985年)
- 金·史丹利·羅賓遜:《火星三部曲》(1992年)
- 理查·K·摩根:《碳變 (小說)》(2002年)
- 劉慈欣:《三體》(2006年)
- 安迪·威爾 :《火星任務 (小說)》(2011年)
- 詹姆斯·S·A·科里:《蒼穹浩瀚 (小說系列)》(2011年)
電影:
- 2001太空漫遊 (1968年)
- 魔鬼終結者
- 阿波羅11號
- 機器戰警
- 鑽石宮 (電影)
- 鐘點戰(2011年)
- 地心引力(2013年)
- 星際穿越(2014年)
- 全面進化(2014年)
- 絕地救援(2015年)
- 星際過客(2016年)
- 銀翼殺手2049(2017年)
- 視界戰(2018年)
參考資料
[編輯]- ^ hard science fiction n.. Science fiction citations. Jesse's word. 2005-07-25 [2007-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Earliest cite: P. Schuyler Miller in 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 ... he called A Fall of Moondust "hard" science fiction
- ^ Hartwell, David G.; Cramer, Kathryn. Introduction: New People, New Places, New Politics. The Hard SF Renaissance. New York: Tor. 2002. ISBN 0-312-87635-1.
- ^ Westfahl, Gary. Introduction. Cosmic Engineers: A Study of Hard Science Fiction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Greenwood Press. 1996-02-28: 2 [2007-10-07]. ISBN 0-313-29727-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8).
hard science fiction ... the term was first used by P. Schuyler Miller in 1957
- ^ Nicholls, Peter. Hard SF. Clute, John; Nicholls, Peter (編). 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 1993.
- ^ Wolfe, Gary K. Hard Science Fiction. Critical Terms for Science Fiction and Fantasy: A Glossary and Guide to Scholarship.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