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垂直跳躍項目的排名規則
與其他田徑項目相比,跳高和撐杆跳高較容易出現成績相同的情況,故有着較複雜的排名規則。
現行規則
[編輯]根據國際田聯的現行規則,跳高和撐杆跳高比賽中成績相同的參賽選手,按照如下規則確定排名[1]:
- 在取得成績的高度上,試跳失敗次數較少的選手,排名在前。
- 若仍相同,則在本場比賽中,總的試跳失敗次數較少的選手,排名在前。
- 若仍相同,則不涉及爭奪冠軍的選手名次並列,涉及爭奪冠軍的選手進行加賽(若爭冠選手達成一致,也可以不加賽,並列冠軍)。
1992年奧運會男子跳高決賽,有五位選手的成績同為2.34公尺。哈維爾·索托馬約爾根據第一條規則奪冠,帕特里克·舍貝里根據第二條規則摘銀,其他三人根據第三條規則並列季軍。[2]
名次 | 選手 | 2.15 | 2.20 | 2.24 | 2.28 | 2.31 | 2.34 | 2.37 | 2.39 |
---|---|---|---|---|---|---|---|---|---|
哈維爾·索托馬約爾 | - | - | xo | - | o | o | xx- | x | |
帕特里克·舍貝里 | - | - | o | - | o | xo | xxx | ||
蒂姆·福賽思 | - | o | o | - | xo | xo | xxx | ||
阿圖爾·帕爾蒂卡 | o | - | xo | - | o | xo | xxx | ||
霍利斯·康韋 | - | o | - | xo | - | xo | xxx |
決名次跳
[編輯]跳高和撐杆跳高的加賽,即決名次跳(英文:jump-off),其賽制如下[1]:
- 在所有涉及選手取得共同最終成績的高度上,升高一個高度[a],涉及選手每人試跳一次。
- 若所有人都成功,則升高一個高度,繼續試跳。
- 若所有人都失敗,則降低一個高度,繼續試跳。
- 若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即分出名次。
- 重複以上過程,直到決出名次。(現行規則下,決出冠軍後,加賽即告結束,無需再決出其他人的名次)
201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跳高決賽,有四位選手的成績同為2.33公尺,其中三人參加爭奪冠軍的決名次跳。第一輪試跳2.36公尺,三人均告失敗。第二輪降至2.34公尺,德里克·德魯因成功,博赫丹·邦達連科和張國偉失敗。德魯因獲得金牌,邦達連科和張國偉並列亞軍。[3]
名次 | 選手 | 2.20 | 2.25 | 2.29 | 2.33 | 2.36 | 決名次跳 | |
---|---|---|---|---|---|---|---|---|
2.36 | 2.34 | |||||||
德里克·德魯因 | o | o | o | o | xxx | x | o | |
博赫丹·邦達連科 | - | o | - | o | xxx | x | x | |
張國偉 | o | o | o | o | xxx | x | x | |
4 | 穆塔茲·伊薩·巴希姆 | o | o | xo | o | xxx |
歷史變化
[編輯]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間,垂直跳躍比賽的選手排名只看最終成績,而不考慮試跳失敗次數,且銀牌和銅牌也需要決出單一得主,因此加賽的情況非常普遍。1936年奧運會女子跳高決賽,雖然只有多蘿西·奧德姆第一次試跳1.60公尺就成功,但她仍然要和第二次試跳才成功的恰克·伊博堯、第三次試跳才成功的埃爾弗麗德·考恩一同參加決名次跳。在伊博堯取得第一名後,奧德姆和考恩繼續比賽,以決出第二名。[4]
名次 | 選手 | 1.30 | 1.40 | 1.50 | 1.55 | 1.58 | 1.60 | 1.62 | 決名次跳 | |
---|---|---|---|---|---|---|---|---|---|---|
1.62 | 1.60 | |||||||||
恰克·伊博堯 | o | o | o | o | o | xo | xxx | o | ||
多蘿西·奧德姆 | - | o | o | o | o | o | xxx | x | o | |
埃爾弗麗德·考恩 | - | o | o | o | xxo | xxo | xxx | x | x |
二戰後,試跳失敗次數被納入考量,減少了決名次跳出現的頻率。同樣納入考量的還有試跳次數:若其他項均相同,則全場試跳次數較少的選手,排名在前。[5]1976年奧運會男子撐杆跳高決賽,塔德烏什·希盧薩爾斯基和安蒂·卡利奧邁基成績相同,前者因全場試跳次數較少而奪冠;若按照今天的規則,兩人將進行加賽,或共享金牌。[6]
名次 | 選手 | 5.00 | 5.10 | 5.20 | 5.25 | 5.30 | 5.35 | 5.40 | 5.45 | 5.50 | 5.55 | 5.60 |
---|---|---|---|---|---|---|---|---|---|---|---|---|
塔德烏什·希盧薩爾斯基 | - | - | o | - | - | - | o | - | o | xxx | ||
安蒂·卡利奧邁基 | - | o | - | - | o | - | o | o | o | xxx | ||
大衛·羅伯茨 | - | - | - | - | - | xo | - | - | o | - | xxx |
1981年起,全場試跳次數不再納入考量。[7]2009年,規則又略作調整:爭奪冠軍的決名次跳不再強制進行,若選手達成一致,可以共享金牌。[8][9]2020年奧運會男子跳高決賽,吉安馬科·坦貝里和穆塔茲·伊薩·巴希姆就選擇了共享冠軍。[10][11]
名次 | 選手 | 2.19 | 2.24 | 2.27 | 2.30 | 2.33 | 2.35 | 2.37 | 2.39 | 決名次跳 |
---|---|---|---|---|---|---|---|---|---|---|
穆塔茲·伊薩·巴希姆 | - | o | o | o | o | o | o | xxx | 不進行 | |
吉安馬科·坦貝里 | o | o | o | o | o | o | o | xxx | ||
馬克西姆·涅達謝卡夫 | xo | o | o | o | o | x- | o | xxx |
注釋
[編輯]- ^ 一般跳高為2厘米,撐杆跳高為5厘米,具體以現場技術代表或裁判長為準。
參考來源
[編輯]- ^ 1.0 1.1 C2.1 - Technical Rules [技術性規則] (PDF). IAAF: 60-62. 2020-01-31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8) (英語).
- ^ High Jump, Men, 1992 [1992年男子跳高]. Olympedia. [202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英語).
- ^ 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比赛成绩 (PDF). IAAF.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0).
- ^ High Jump, Women, 1936 [1936年女子跳高]. Olympedia.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英語).
- ^ IAAF Official Handbook 1979-1980 [國際田聯官方手冊 1979—1980]: 76-77.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英語).
- ^ Pole Vault, Men, 1976 [1976年男子撐杆跳高]. Olympedia.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30) (英語).
- ^ IAAF Official Handbook 1981 [國際田聯官方手冊 1981]: 77.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 (英語).
- ^ IAAF Competition Rules 2008 [國際田聯競賽規則 2008] (PDF): 138.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30) (英語).
- ^ IAAF Competition Rules 2010-2011 (In Force as from 1st November 2009) [國際田聯競賽規則 2010-2011(自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 (PDF): 16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11) (英語).
- ^ Tokyo 2020 Results of Men's High Jump Final [2020年東京奧運會男子跳高決賽結果] (PDF). IOC.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8-02) (英語).
- ^ 巴希姆和坦贝里:因金牌和友谊走到一起. IOC. 2021-08-09 [2021-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