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澄海行政區劃沿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澄海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東部,於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丁未(1563年2月20日)初置縣,1994年4月18日撤縣設市(縣級),2003年1月19日撤市設區[參1],現為汕頭經濟特區的一部分,行政區劃經歷多次演變。

明清時期

[編輯]
清嘉慶澄海縣疆域圖

嘉靖四十二年正月丁未(1563年2月20日),劃潮州府海陽縣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等三都,揭陽縣的蓬州、鮀江、鱷浦等三都,饒平縣的蘇灣都,共7個都八十二圖(鄉)一百三十四村置澄海縣,縣名取「澄靖海氛」之意,治所設於下外莆都之辟望村(今澄海區中心城區),隸屬潮州府。嘉慶十九年(1814年)時澄海縣劃分為2個鄉,7個都.58個圖,138個村。

澄海縣區劃一覽表(嘉慶十九年/1814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潮州府 縣治:辟望村(懷德鄉下外莆都)
懷德鄉 下外莆都
(分九圖)
辟望(含縣城及嶺亭、詹萊兩村)、南嶺(屬嶺亭)、嶺亭、詹萊、港口(安定)、仙家、信寧、昆美、外埔、東湖、埔美、田寮(龍田)、尾埭、上埭(之前尾埭、上埭合在一起稱埭頭尾)、下窖、上窖(玉窖)、田中仔、冠隴(冠山)
中外莆都
(分兩圖)
華富、峰下、內隴、北隴、官湖、石牌、上坑、下坑、斗門(之前石牌、上坑、下坑、斗門合在一起稱石斗坑)、山邊、東頭、後溪、渡頭(圖濠)、仙人橋
上外莆都
(分三圖)
東林、洪橋、橫隴、莊湖心、林湖心、溝頭、南界、剃林(紫林)、曲池(菊池)、夏塘
蘇灣都
(分十圖)
南洋、州子寨、程洋岡、前溪、管隴、里美、梅州、董坑、仙門、唐隴、梅圃、埭頭、仙市(新市)、大沙頭、南砂寨、北汕頭、西隴、水寨、月窟、樟林、塘西、鴻溝(黃芒溝)、鹽灶埔、曹坑、杜王洲、潮港、港口(港咀)、溝內、灣興、壇頭、陶輩、南畔洲、平樂埔、窖尾、海後、新寮、陳厝洲、蔡寮、西埭頭、上岱美、下岱美、東岱美
延德鄉 蓬洲都
(分十一圖)
大牙(大衙)、富砂、沈洲、內隴。外砂、下埔、橫窖(鳳窖)、漁洲、 疍家園、石厝隴(萬石)、鷗汀背、浮隴、東墩、吉貝隴、林鐵隴(西畔)、鱟塢(華塢)、砂尾(金砂)、官埭大路、打鐵洲、流尾、溪東西、西隴、赤窖、岐山、洋邊
鮀江都
(分十五圖)
西隴、溪東、蛇浦市、流合嶺港尾、下底、大井(玉井)、大場、天港箔子(箔子已廢,只存天港)、沙浦、蓮塘、舉橙(舉登)、小坑、所內、北門外、港尾、西園隴、石頭嶺、新寮、八斗、潯洄、北山寮
鱷浦都
(分八圖)
園前、大小長橋、溝頭、月浦上中下寨、小山兜、湖頭市、水吼橋、沙溝。
資料來源:明嘉慶《澄海縣誌》

民國時期

[編輯]

抗戰以前

[編輯]

民國3年(1914年)置潮循道以轄粵東二十五縣,治所設于澄海縣汕頭埠,民國9年(1920年)撤潮循道改設潮梅善後處,澄海縣屬之。民國10年(1921年),澄海縣廢都設區,全縣劃為在城、上外、中外、蘇南、東隴、樟林、上蓬、下蓬、鱷浦、鮀江十區。同年,汕頭埠、崎碌、媽嶼和龍眼、長廈、新湖、陵海、炮台、華塢、潯洄等村共面積17.75平方公里析出成立市政廳(汕頭市),與澄海分治。民國11年(1922年)始實施保甲制。民國l4年(1925年)撤潮梅善後處並成立東江行政善後處,後改為東江行政委員公署,澄海屬之。民國18年(1929年),上外、中外2個區合為上中區。民國21年(1932年)10月,全縣各級實施自治,全縣設九區,轄116個鄉2個鎮,並改隸東區綏靖委員公署,民國23年(1934年)增設至120個鄉2個鎮。

澄海縣區劃一覽表(民國21年/1932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東區綏靖委員公署 縣治:第一區(在城)
鄉鎮數 鄉鎮
第一區(在城) 15鄉 東社鄉、西社鄉、南社鄉、北社鄉、嶺亭鄉、東湖鄉、外埔鄉、信寧鄉、港口鄉、昆美鄉、龍田鄉、冠山鄉、玉窖鄉、華窖鄉、上埭鄉
第二區(上中) 18鄉 第一鄉、第二鄉、第三鄉、第四鄉、第五鄉、第六鄉、第七鄉、第八鄉、第九鄉、第十鄉、第十一鄉、第十二鄉、第十三鄉、第十四鄉、第十五鄉、第十六鄉、第十七鄉、第十八鄉
第三區(鱷浦) 4鄉 月浦鄉、水吼鄉、霞露鄉、溝南鄉
第四區(蘇南) 19鄉 第一鄉、第二鄉、第三鄉、第四鄉、第五鄉、第六鄉、第七鄉、第八鄉、第九鄉、第十鄉、第十一鄉、第十二鄉、第十三鄉、第十四鄉、第十五鄉、第十六鄉、第十七鄉、第十八鄉、第十九鄉
第五區(東隴) 1鎮10鄉 東隴鎮、東隴鄉、南明保鄉、銀砂鄉、南砂鄉、三岱美鄉、岱頭(埭頭)鄉、梅州鄉、董坑鄉、唐隴鄉、仙門鄉
第六區(樟林) 1鎮13鄉 樟林鎮、東社鄉、西社鄉、南社鄉、北社鄉、塘西鄉、新興街鄉、仙奩(仙隴)鄉、鴻溝鄉、鹽灶鄉、壇頭鄉、月窟鄉、上西壟鄉、樟南鄉
第七區(上蓬) 13鄉 第一鄉、第二鄉、第三鄉、第四鄉、第五鄉、第六鄉、第七鄉、第八鄉、第九鄉、第十鄉、第十一鄉、第十二鄉、第十三鄉
第八區(下蓬) 12鄉 鷗汀上鄉、鷗汀下鄉、官埭鄉、浮隴鄉、東墩鄉、金砂鄉、華塢鄉、岐山鄉、漁洲上鄉、漁洲下鄉、赤窖鄉、西隴鄉
第九區(鮀江) 12鄉 玉井上鄉、玉井下鄉、蓮塘鄉、皖浦鄉、金場鄉、賴厝鄉、溪東鄉、天港鄉、蓬洲鄉、舉橙(舉登)鄉、港尾鄉、沙浦鄉
資料來源:1992年《澄海縣誌》

民國25年(1936年),鮀江、鱷浦2個區合併為鮀浦區,同年改隸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戰時期及抗戰後

[編輯]

民國26年(1937年),全縣整編為3個區,即第一區(在城與上中2個區並)、第二區(蘇南、東隴、樟林3個區合併)、第三區(上蓬、下蓬、鮀浦3個區並),共轄62個鄉,6個鎮。民國27年(1938年),鮀浦從第三區析出為第四區,時全縣四區分56個鄉,6個鎮,至民國29年(1940年)再度調整為63個鄉鎮。

澄海縣區劃一覽表(民國34年/1945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縣治:第一區
鄉鎮數 鄉鎮
第一區 5鎮12鄉 東社鎮、西社鎮、南社鎮、北社鎮、嶺亭鎮、東湖鄉、外埔鄉、寧美鄉、埭窖鄉、冠山鄉、龍田鄉、華坑鄉、圖山鄉、夏南鄉、龍湖鄉、島東鄉、港口鄉
第二區 1鎮21鄉 東隴鎮、東隴鄉、南砂鄉、銀砂鄉、埭頭美鄉、建陽鄉、渡亭鄉、南灣鄉、水南鄉、樟林鄉、鴻溝鄉、鹽灶鄉、南徽鄉、塗城鄉、蘭溪鄉、四德鄉、永平鄉、槐澤鄉、敦睦鄉、德鄰鄉、北灣鄉、程洋岡鄉
第三區 17鄉 上社鄉、中社鄉、龍頭鄉、東溪鄉、大衙鄉、鷗汀上鄉、鷗汀下鄉、官埭鄉、東墩鄉、金砂鄉、壩頭鄉、華埔(下埔)鄉、漁洲上鄉、漁洲下鄉、月浦鄉、岐山鄉、浮隴鄉
第四區 7鄉 鮀東鄉、鮀西鄉、鮀南鄉、鮀北鄉、鮀中鄉、浦溝鄉、浦霞鄉
資料來源:1992年《澄海縣誌》

民國35年(1946年)4月撤區並鄉,全縣劃為27個鄉,4個鎮,轄231個村鎮。民國36年(1947年)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7年(1948年),全縣復劃為4個區,轄27個鄉,4個鎮。民國38年(1949年)4月,廣東省政區擴編,澄海劃歸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

澄海縣區劃一覽表(民國35年/1946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東區綏靖委員公署
轄村數 村鎮名
城北鎮 5 北社、西社、吳厝、埔尾、溪墘下
城南鎮 8 水歸池、嶺亭、南社、望美、鳳岡里、水溜口、尾埭、陳厝
城中鎮 1 東社
上中鄉 19 橫隴、龍尾、東林頭、東林尾、涵頭、溪東、斗門(島門)、山邊、高襯、溝頭、南界、廈塘(夏塘)、菊池、剩林、圖濠、沙壩、呂厝、湖心、洪橋
秀水鄉 5 東湖、外埔、信寧、港口、水溝尾(昆美)
冠華鄉 5 冠山、仙美、玉窖、華窖、上埭
龍華 8 上坑、下坑、官湖、北隴、峰下、龍田、內隴、華富
蓮南鄉 5 神州、建陽、德鄰、敦睦、槐澤
灣渡鄉 4 南灣、北灣、東灣、渡亭
蓮中鄉 6 鳳州、程洋崗、前溪、管隴、永平、四德
蓮北鄉 4 內底、凃城、北李、北朱
水南鄉 4 梅州、董坑、仙門、唐隴
南砂鄉 4 南砂、南畔州、明德里、仙市
銀砂鄉 4 埭頭美、梅浦、弓兜、銀砂
東隴鎮 2 東隴市、東里村
樟林鄉 3 月窟、頭沖、塘西
鹽鴻鄉 3 壇頭、鹽灶、鴻溝
上社鄉 14 新州(瀋州)、內隴、外砂、王厝、尾州仔、大坪、五香溪、新塭、四合、大沙溝、沙溝仔、戟溝、咸塭、紅肉塭
中社鄉 29 沙尾、浮州、十八戶、路窟、南宅、上三合、頭合、下牛埔、陳厝圍、中三合、中頭合、上牛埔、六合、新溪、下三合、八合、七合、九合、新村、十合、六份、下九合、大東壩、公壩、桶盤圍、十一合、下十合、壩尾、新坪
大東鄉 8 大衙、富砂、東溪、南社、鳳窖、龍頭、下埔、新鄉
壩頭鄉 27 劍門、牛擔、大埔窟、三目、東塭埔、鳳苔墩、塗池、頭壇(頭份)、頭圍、二圍、三圍、四圍、五圍、六圍、七圍、八圍、九圍、十圍、十三圍、大壩、北港、內八十畝、外八十畝、百二兩、外灰厝、柴井、南港
浮墩鄉 3 浮隴、東墩、吳厝
鷗汀鄉 2 鷗汀、西畔
金華鄉 1 金砂
漁州鄉 12 疍家園、漁州上、翁厝、李厝、漁州下、龍尾、石厝隴、吉貝隴、打鐵州、西溪、田地、龍地
官埭鄉 20 洋邊、官埭、海邊、坑田、稽厝、周厝塭、何高圍、陳厝圍、吳厝圍、方溫、東合、張厝、萬合圍、黃湖、紀厝圍、大圍、內塢、枝子圍、東壩仔、十一合州
岐山鄉 5 赤窖、西隴、岐山、大窖、新鄉
鮀中鄉 6 嶺頭、西園隴、西隴、大場、玉井、天港
鮀西鄉 3 新寮、八斗、植農
鮀東鄉 4 大頭西隴、蓬州、沙浦、鮀浦
鱷浦鄉 7 霞露、梅嶺、園前、湖頭市、山溝、溝頭、林厝寮
資料來源:1992年《澄海縣誌》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編輯]

共和國初期

[編輯]

1949年中共建政後,澄海全境劃為附城、蘇南、蘇北、上華、上蓬、下蓬、鮀浦以及隆都(當年自饒平縣劃入)八區,同時將隆都區的厚洋堤村劃歸潮安縣,並將潮安縣的溢洋和東山兩村劃入。1949年12月3日潮汕臨時專員公署成立,1950年2月10日潮汕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同年10月1日又改設潮汕專員公署,澄海縣先後屬之。1951年5月因土地改革需要新置海濱區及溪南區,海濱區轄蘇南區的南灣鄉、北灣鄉和四聯鄉、上蓬區的建南鄉和建北鄉、附城區的秀水鄉6個鄉,溪南區轄蘇北區的銀砂鄉、水南鄉、埭頭鄉、和浦鄉、岱美鄉、新聯鄉,同時劃隆都區的十五鄉歸蘇北區。同年,附城區改設城關鎮。1951年7月,粵東辦事處成立,次年澄海縣屬之,並於同年10月1日起屬潮汕專員公署。是年,全縣共設1個區級鎮和9個區,轄74個鄉和4個鄉級鎮。

澄海縣行政區劃(1951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潮汕專員公署 縣政府駐地:城關鎮
區(鎮) 鄉(鎮)數 鄉(鎮)
城關鎮 1鄉級鎮3鄉 西門鄉、埔美鄉、嶺亭鄉,在城鎮
蘇南區 1鄉級鎮7鄉 永新鄉、維新鄉、南徽鄉、塗城鄉、八聯鄉、三聯鄉、德鄰鄉,槐睦鎮
蘇北區 1鄉級鎮8鄉 東隴鎮、新光鄉、仁榮鄉、生禮鄉、觀平鄉、建民鄉、鹽壇鄉、上隆新鄉、下隆新鄉
溪南區 6鄉 水南鄉、埭頭鄉、岱美鄉、銀砂鄉、和浦鄉、新聯鄉
隆都區 1鄉級鎮6鄉 隆中鄉、北社鄉、西社鄉、西章鄉、隆西鄉、西靈鄉,店市鎮
上華區 9鄉 華仙鄉、豪華鄉、華夏鄉、華東鄉、華光鄉、華田鄉、華蓬鄉、華北鄉、華南鄉
上蓬區 8鄉 上東鄉、蓬南鄉、洲畔鄉、上社鄉、蓬中鄉、北中鄉、東南鄉、西南鄉
下蓬區 9鄉 漁一鄉、漁二鄉、鷗一鄉、鷗二鄉、浮隴鄉、東墩鄉、官一鄉、官二鄉、官三鄉
鮀浦區 9鄉 鮀東鄉、鮀西鄉、鮀南鄉、鮀北鄉、鮀中鄉、月浦鄉、鮀浦鄉、岐山上鄉、岐山下鄉
海濱區 9鄉 北灣鄉、南灣鄉、四聯鄉、建北鄉、建南鄉、港口鄉、寧美鄉、外埔鄉、東湖鄉

1952年6月南澳縣撤銷建制,改稱為澄海縣特區(因國務院沒有批准,沒有對外公布),全區成立7個行政鄉,即隆東、隆西、東山、西山、雲澳、深澳、青澳。1953年5月,南澳恢復縣級建制,特區撤銷。

澄海縣行政區劃(1952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潮汕專員公署 縣政府駐地:城關鎮
區(鎮) 鄉(鎮)數 鄉(鎮)
城關鎮 1鄉級鎮3鄉 西門鄉、埔美鄉、嶺亭鄉,在城鎮
蘇南區 1鄉級鎮7鄉 永新鄉、維新鄉、南徽鄉、塗城鄉、八聯鄉、三聯鄉、德鄰鄉,槐睦鎮
蘇北區 1鄉級鎮8鄉 東隴鎮、新光鄉、仁榮鄉、生禮鄉、觀平鄉、建民鄉、鹽壇鄉、上隆新鄉、下隆新鄉
溪南區 6鄉 水南鄉、埭頭鄉、岱美鄉、銀砂鄉、和浦鄉、新聯鄉
隆都區 1鄉級鎮6鄉 隆中鄉、北社鄉、西社鄉、西章鄉、隆西鄉、西靈鄉,店市鎮
上華區 9鄉 華仙鄉、豪華鄉、華夏鄉、華東鄉、華光鄉、華田鄉、華蓬鄉、華北鄉、華南鄉
上蓬區 8鄉 上東鄉、蓬南鄉、洲畔鄉、上社鄉、蓬中鄉、北中鄉、東南鄉、西南鄉
下蓬區 9鄉 漁一鄉、漁二鄉、鷗一鄉、鷗二鄉、浮隴鄉、東墩鄉、官一鄉、官二鄉、官三鄉
鮀浦區 9鄉 鮀東鄉、鮀西鄉、鮀南鄉、鮀北鄉、鮀中鄉、月浦鄉、鮀浦鄉、岐山上鄉、岐山下鄉
海濱區 9鄉 北灣鄉、南灣鄉、四聯鄉、建北鄉、建南鄉、港口鄉、寧美鄉、外埔鄉、東湖鄉
特區 7鄉 隆東、隆西、東山、西山、雲澳、深澳、青澳

1953年,辟下蓬區的金砂村和鮀浦區的大窖村、岐山新村劃歸汕頭市郊區,城關鎮和上華區合併稱第一區,蘇南區稱第二區,溪南與蘇北合併稱第三區,隆都稱第四區,上蓬區稱第五區,下蓬區稱第六區,鮀浦區稱第七區,海濱區稱第八區(劃出東湖、外埔、寧美、港口4個鄉歸第一區,南灣、北灣2個鄉歸第二區。上蓬區的洲畔村歸第八區),全縣設8個區,轄123個鄉3個鄉級鎮。1956年3月,實行撤區並鄉,撤銷原有8個區建制,將123個鄉和3個鄉級鎮並為42個鄉和2個鄉級鎮:
鄉級鎮:在城鎮、東隴鎮
:埔美鄉、信寧鄉、龍田鄉、冠山鄉、夏塘鄉、沙壩鄉、程洋岡鄉、塗城鄉、永新鄉、潮港鄉、槐澤鄉、德鄰鄉、灣頭鄉、和州鄉、南砂鄉、銀沙鄉、塘隴鄉、鹽灶鄉、鴻溝鄉、樟林鄉、十五鄉、南溪鄉、北社鄉、店市鄉、樟籍鄉、風窖鄉、李厝鄉、龍頭鄉、北中鄉、東南鄉、洲畔鄉、百二兩鄉、漁洲鄉、鷗汀鄉、浮隴鄉、官埭鄉、岐山鄉、月浦鄉、蓬洲鄉、玉井鄉、大場鄉、鮀西鄉
同年11月16日澄海縣始屬汕頭專區。 1957年1月,以上原有的42鄉和2個鄉級鎮被並為2個鄉級鎮和23個鄉,合併方案如下:

1957年1月澄海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新設鄉(鎮) 原鄉(鎮)
城關鎮 在城鎮、埔美鄉
信寧鄉 信寧鄉
冠山鄉 龍田鄉、冠山鄉
上華鄉 夏塘鄉、沙壩鄉
程洋岡鄉 程洋岡鄉
蓮陽上鄉 塗城鄉、永新鄉、盛州鄉
蓮陽下鄉 潮港鄉、槐澤鄉、德鄰鄉
灣頭鄉 灣頭鄉
溪南鄉 和州鄉、南砂鄉、銀砂鄉(除原岱美鄉)
水東鄉 塘隴鄉、岱美鄉(原屬銀砂鄉)
鹽鴻鄉 鹽灶鄉、鴻溝鄉
樟東鎮 東隴鎮、樟林鄉
十五鄉 十五鄉
南溪鄉 南溪鄉
店市鄉 北社鄉、店市鄉
樟籍鄉 樟籍鄉
風窖鄉 風窖鄉
外砂鄉 李厝鄉、龍頭鄉
新溪鄉 北中鄉、東南鄉
壩頭鄉 洲畔鄉、百二兩鄉
鷗汀鄉 漁洲鄉、鷗汀鄉
官埭鄉 浮隴鄉、官埭鄉
月浦鄉 岐山鄉、月浦鄉
鮀浦鄉 蓬洲鄉、玉井鄉
大場鄉 大場鄉、鮀西鄉

1957年12月再度縮編,全縣分城關鎮和上華、蘇南、隆都、溪南、蘇北、海濱、外砂、下蓬、鮀浦9個大鄉,其中下蓬、鮀浦2個大鄉於1958年3月劃歸汕頭市。

人民公社化時期

[編輯]

1958年9月15日,澄海縣人民公社成立,撤銷區鄉建制實行政社合一,並照搬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形式,將全縣改編為4個支隊,46個團,550個連,4130個排。第一支隊包括今蓮上、蓮下、灣頭、溪南4鎮,第二支隊包括今東里、鹽鴻、隆都3鎮,第三支隊包括今澄城、上華2鎮,第四支隊包括今外砂、新溪2鎮。1959年1月澄海撤縣並全部併入汕頭市郊區,並於5月將各支隊依次改名為蘇南公社、蘇隆公社、澄海公社、外砂公社,其後陸續分拆。
1959年11月,汕頭市析澄海、蘇南、蘇北、溪南、隆都、上華、壩頭7個公社復置澄海縣。1961年4月,外砂公社劃歸澄海縣,並於同年6月將其分拆為外砂公社和新溪公社;10月4日又將蘇北公社分拆為東隴公社、鹽鴻公社、十五鄉公社;1964年7月3日再從城關、東隴兩公社中分別析置城鎮、東隴鎮兩鎮。1965年,下蓬、鮀浦、岐山、官埭四公社陸續劃歸澄海。1967年3月22日汕頭專區設汕頭地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澄海屬之,同年3月16日改隸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

澄海縣行政區劃(1965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汕頭專區 縣政府駐地:在城鎮
居民辦事處個數 居民辦事處
在城鎮 4 城東、城西、城南、城北
東隴鎮 3 第一居民辦事處、第二居民辦事處、第三居民辦事處
人民公社
公社 生產大隊數 生產大隊
城關公社 13 埔美、西門、嶺亭、美埭、昆美、南美、東門、港口、信亍、外埔、東湖、仙居、新鄉
上華公社 13 冠山、上窖、下窖、上埭、龍田、華富、下坑、渡頭、下陳、南界、橫隴、沙壩、島門
蘇南公社 36 南灣、海後、北村、東灣、北灣、南份、盛州、渡亭、蔡寮、上村、下村、溝內、陳厝州、新寮、建陽、許厝、神州、李厝宮、槐澤、德鄰、永新、竹林、蘭苑、上巷、塗城、南徽、程美、管隴、潛溪、銀溪、雲一、雲二、東鄉、窨東、窖西、內底(里美)
溪南公社 21 董坑、梅州、仙門、塘隴、梅浦、仙市、大新、海岱、埭頭、上埭、下埭、口厝、弓兜、外蟻、內厝、銀北、雲英、東社、南社、西社、北社
東隴公社 12 北聯、東和、仁榮、南社、觀一、頭沖、塘西、新興街、月窟、東隴、南州、和州
鹽鴻公社 9 壇頭、上社、中社、上厝、港頭、鴻一、鴻二、鴻三、鴻四
十五鄉公社 16 隆城、溪西、三洲、南美、下寨、林畔、雅道、南塘、後浦、上墩、下長寧、新樓、西浦、東浦、碧砂、梅隴
隆都公社 16 下西、東山、南溪、上西、後溝、樟籍、前埔、鵲巷、福洋、後埔、上北、下北、後溪、前美、店市、前溝
壩頭公社 8 洲畔、南港、頭份、塗池、大埔窟、百二兩、柴井、北港
外砂公社 17 鳳窖、南社、大街、東溪、富砂、金洲、內隴、李厝。林厝、蓬中、下蔡、龍頭、鳳美、華老、華新、仁和、五香
新溪公社 15 北中、上頭、中頭、下頭、上三、下三、中三、七合、八合、東南、大興、東升、六份、西南、十一合
下蓬公社 6 鷗上、鷗下、萬吉西、漁上、漁下、漁五
官埭公社 8 浮西、浮東、官一、周厝塭、夏桂埔、陳厝合、辛厝寮、充公
鮀浦公社 10 鮀西、賴厝、大場、天港、玉井、鮀東、蓬洲、鮀北、兩豐、雙豐
岐山公社 5 鐵西、月浦、上岐、中岐、下岐

1968年蘇南公社易為東方紅公社;1969年5月,東隴鎮併入東里公社(由東隴公社改名所得);1970年2月16日,在城鎮併入城關公社,下蓬、官埭並為下蓬公社。1972年12月26日,將東方紅公社分拆為蓮上、蓮下、灣頭三公社。1974年1月,城關公社分拆為在城鎮和城關公社;東里公社分設為東里鎮和東里人民公社。同年下蓬、鮀浦、岐山3個公社劃歸汕頭市郊區。

改革開放時期

[編輯]

1977年4月,城關公社和在城鎮合併,成立在城鎮人民政府,同年5月4日改稱城關鎮;1980年5月15日,東里公社和東里鎮合併,成立東里鎮人民政府。1980年1月1日改隸汕頭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2月地市合併,澄海縣歸汕頭市管轄。
1984年行政區劃制度改革,重新設區建鄉,設11個區和2個區級鎮,合130鄉、1鄉級鎮,8居民辦事處,30管理區。

澄海縣行政區劃(1984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汕頭市 縣政府駐地:城關鎮
區鎮 下轄政區數 下轄行政區
城關鎮 5辦事處14管理區 城東辦事處、城西辦事處、城南辦事處、城北辦事處、環東辦事處,嶺亭管理區、外埔管理區、西門管理區、港口管理區,信寧管理區、東湖管理區、埔美管理區、南門管理區、東門管理區、昆美管理區、仙居管理區、新鄉管理區、上埭管理區、美埭管理區
東隴鎮 3辦事處16管理區 第一辦事處、第二辦事處、第三辦事處,新隴管理區、河美管理區、南社管理區、東和管理區、北聯管理區、觀一管理區、頭沖管理區、塘西管理區、新興街管理區、月窟管理區、東隴管理區、明德管理區、大圍管理區、和洲管理區、石丁管理區、南畔洲管理區
鹽鴻區 9鄉 港頭鄉,上社鄉、中社鄉、上厝鄉、鴻一鄉、鴻二鄉、鴻三鄉、鴻四鄉、壇頭鄉
溪南區 17鄉 東社鄉、西社鄉、南社鄉、北社鄉、董坑鄉、水東鄉、仙市鄉、海岱鄉、埭頭鄉、上岱美鄉、下岱美鄉、銀西鄉,外蟻鄉、內厝鄉、銀北鄉、雲英鄉、梅州鄉
十五鄉區 9鄉 隆南鄉、隆華鄉、隆北鄉、東光鄉、溪西鄉、南美鄉,南塘鄉、下長寧鄉、碧東梅鄉
蓮上區 7鄉 塗城鄉、永新鄉、竹林鄉、蘭苑鄉、上巷鄉、盛洲鄉、南徽鄉
蓮下區 16鄉 槐東鄉、槐澤鄉、德鄰鄉、建陽鄉、李厝宮鄉、渡亭鄉、蔡寮鄉、潮港鄉、建新鄉、程洋岡鄉、窖隴鄉、潛溪鄉、銀雲鄉、東前溪鄉、神州鄉、許厝鄉
灣頭區 5鄉 北灣鄉、南灣鄉、海後鄉、北村鄉、東灣鄉
隆都區 15鄉1鄉級鎮 東上鄉、南溪鄉、上西鄉、後溝鄉、樟籍鄉、前埔鄉、鵲巷鄉、福洋鄉、後埔鄉、上北鄉、下北鄉、後溪鄉、前美鄉、下西鄉、前溝鄉,店市鎮(含前溪村、店市居民辦事處)
上華區 17鄉 冠山鄉、上窖鄉、下窖鄉、龍田鄉、峰下鄉、華富鄉、北隴鄉,上下坑鄉、渡頭鄉、下陳鄉、南界鄉、橫隴鄉、東林美鄉、隴美鄉、湖心鄉、島門鄉、東林頭鄉
壩頭區 8鄉 塗池鄉、洲畔鄉、南港鄉、頭份鄉、大埔窟鄉、柴井鄉、北港鄉、百二兩鄉
外砂區 16鄉 蓬中鄉、林厝鄉、風窖鄉、南社鄉、大衙鄉、東溪鄉、富砂鄉、金洲鄉、內隴鄉、李厝鄉、下蔡鄉、龍頭鄉、華老鄉、華新鄉、仁和里鄉、五香溪鄉
新溪區 11鄉1居民辦事處 北中鄉、上頭合鄉、中下頭鄉、三合鄉、下三合鄉、七合鄉、東興鄉,東升鄉、六份鄉、西南鄉、十一合鄉;新溪居民辦事處

1986年11月開始大規模撤區置鎮,先後撤銷鄉130個和鄉級鎮1個店市鎮)建制,設13個鎮,撤併中原屬隆都區的下西鄉也被劃歸新置的東里鎮。

澄海縣行政區劃(1987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汕頭市 縣政府駐地:澄城鎮
村委會個數 居委會個數 村/居委會(自然村)
澄城鎮 8 11 居民委員會:城東、城南、城北、城西、環東、港口、信寧、東湖、西門、嶺亭、外埔
村民委員會:東門、昆美、仙居、新鄉、上埭、埔美、美埭、南門
東里鎮 15 7 居民委員會:西園、中興、東橋、新隴、南社、塘西、河美
村民委員會:北聯、東和、新興街、月窟、觀一、東隴(上西隴、水寨、東隴)、頭沖、明德、南畔洲、大圍(大圍、大洲)、和洲、石丁、西洋、龍潭、石頭坑(石頭坑,下南溪)
鹽鴻鎮 8 1 居民委員會:港頭
村民委員會:壇頭、上社、中社、上厝、鴻一、鴻二、鴻三、鴻四
十五鄉鎮 18 1 居民委員會:隆南
村民委員會:隆華、隆北、東光、溪西、南美、三洲、下寨、南塘、林畔、雅道、下長寧、上墩、後浦、西浦、碧砂、新樓(新樓、上長寧)、東浦、梅隴
溪南鎮 20 1 居民委員會:南社
村民委員會:董坑、梅州、仙門、塘隴、梅浦、仙市、海岱、大新(大渡頭,新埠)、埭頭、上岱美(東岱美、上岱美)、下岱美、口厝、弓厝、外蟻、內厝、銀北、東社、西社、北社,雲英(牛埔、英合)
隆都鎮 14 1 居民委員會:店市(前溪許、美頭、隴下、店市)
村民委員會:東山、南溪、上西(東鄉、夏厝、田邊、樟山、大巷、冠美、關腳、後溝(後溝、東溝)、前溝(前溝、後蔡、溝墘、仙地頭)、前埔、樟籍(樟籍、湖東、歐厝、堤仔尾、楊厝、鄧厝)、鵲巷(鵲巷、占厝,、福洋、後埔(上社、下社、龍溪、白沙宮、湖墘、路頭張、寧厝埔、後埔、堤兜、長其洋)、上北(宅頭、潭美、後陳、古宅、新鄉、侯邦、溢洋、龍美)、下北(前隴、喬梓里、下歐、何厝、貢林、雲路頭、貢余)、後溪、前美(前溪陳、居美)
蓮上鎮 6 2 居民委員會:塗城(閘門仔新鄉、塗城、回玲新鄉)、永新(鳳洲、溪坪新鄉、永新)
村民委員會:竹林、蘭苑、上巷、盛洲、南徽、里美
蓮下鎮 17 6 居民委員會:槐東、槐澤、德鄰、建陽、許厝、李厝宮
村民委員會:渡亭、蔡寮、上村,下村、溝內、陳厝洲、新寮、程洋岡(程洋岡、仙美)、管隴、窖東、窖西、潛溪、銀溪、雲一、雲二、東前溪、神州
灣頭鎮 5 1 居民委員會:北灣
村民委員會:南灣,南份,海後,北村,東灣
壩頭鎮 7 1 居民委員會:塗池(塗池、三目、娘宮、大壩)
村民委員會:洲畔(咸塭、四合、企馬線、大山溝、下水、山溝仔、透寮、東圍、溝茂)、南港(四圍、五圍、六圍、七圍、八圍、九圍、十圍、圍塭)、頭份(四十畝、頭圍、二圍、三圍、頭份)、大埔窟(大埔窟、牛擔、風台墩)、柴井、北港、百二兩(百二兩、八十畝、東塭仔、灰厝)
上華鎮 28 1 居民委員會:冠山(冠山、仙龍)
村民委員會:上窖、下窖、龍田、峰下、華富、北隴、內隴、官湖、上坑、下坑、下陳(下陳、廖厝)、菊池、南界、渡頭(渡頭、紫林)、蔡厝、太蛟、蛟頭葉、橫隴、東林美、沙壩、涵呂(涵頭、呂厝)、山邊、東林頭、隴美、湖心、島門、雲喬、下東溪
外砂鎮 15 2 居民委員會:蓬中、林厝
村民委員會:鳳窖、南社、大衙、東溪、富砂、金洲、內隴、李厝、下蔡、龍頭、鳳美、華埠、新華(新華、土尾)、仁和里、五香溪(五香溪、上塌)
新溪鎮 15 1 居民委員會:新合
村民委員會:北中(劉厝湖、南皇、十八戶、韓祠、張厝弼、下港堀、新田塭、老田塭、上牛埔、下牛埔、學埔)、上頭合(上頭合、笱籬)、中三合、中頭合(中頭合、海埔底)、上三合(上三合、四合)、東南、八合(八合、裙帶條)、下三合(下三合、陳厝園)、大興、七合(六合、七合)、東升(大十合、十合仔、公媼、桶盤圍、廿畝內)、六份、西南(下九合、下十合、壩尾)、下頭合、十一合(十一合、四圍、糖寮埔)
澄海區現行行政區劃

縣級市時期

[編輯]

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4]56號)澄海撤縣設澄海市,由汕頭市代管,行政區劃不變。同年,十五鄉鎮更名為蓮華鎮。1996年2月29日,澄海市撤銷市區澄城鎮建制,將其區域和上華鎮劃出的冠山等11個鄉一起,分設澄華、鳳翔、廣益三街道,全市轄3街道12鎮。2002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銷澄海市壩頭鎮和灣頭鎮建制,將其管轄的行政區域分別併入鳳翔街道和蓮下鎮,全市轄8鎮3街道辦事處。

市轄區時期

[編輯]

2003年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汕頭行政區劃調整,澄海將外砂、新溪兩鎮劃分至龍湖區,同時撤市設立澄海區,成為汕頭市轄區。 2007年底,澄華街道在新城區增設華文、華冠兩社區。2010年6月9日,澄海區調整了澄華與廣益兩街道的行政界線,將宜馨花園、御景苑、金裕苑等住宅區劃入澄華街道(屬華冠社區)[參2]。 澄海區現轄3個街道(鳳翔澄華廣益)、8個鎮(蓮下蓮上蓮華東里溪南鹽鴻上華隆都)。

汕頭市澄海區行政區劃(2009年)
行政隸屬:廣東省汕頭市 區政府駐地:澄華街道
社區數 行政村數 社區/行政村
鳳翔街道 19 環東社區、城東社區、城南社區、港口社區、信寧社區、東湖社區、外埔社區、東門社區、昆美社區、仙居社區、南門社區、塗池社區、洲畔社區、南港社區、頭份社區、柴井社區、北港社區、百二兩社區、大埔堀社區
廣益街道 11 城北社區、埔美社區、新鄉社區、華富社區、峰下社區、官湖社區、內隴社區、北隴社區、上坑社區、龍坑社區、龍田社區
澄華街道 10 城西社區、西門社區、嶺亭社區、上埭社區、美埭社區、上窖社區、下窖社區、冠山社區、華文社區、華冠社區
上華鎮 14 渡頭村、下陳村、菊池村、南界村、蔡厝村、太蛟村、橫隴村、蛟頭葉村、隴尾村、東林頭村、東林美村、島門村、山邊村、湖心村
隆都鎮 1 14 店市社區、東山村、南溪村、上西村、前溝村、後溝村、前埔村、樟籍村、鵲巷村、福洋村、後埔村、上北村、下北村、後溪村、前美村
蓮下鎮 30 渡亭村、蔡寮村、上村,下村、溝內村、陳厝洲村、新寮村、建陽村、許厝村、李厝宮村、槐澤村、槐南村、槐東村、立德村、神州村、程洋崗村、窖東村、窖西村、雲一村、雲二村、銀溪村、潛溪村、東前溪村、管隴村、北灣村、南灣村、南份村、北村、東灣村、海後村
蓮上鎮 8 塗城村、永新村、竹林村、蘭苑村、上巷村、盛洲村、南徽村、里美村
溪南鎮 21 南社村、董坑村、仙門村、塘隴村、梅浦村、仙市村、口厝村、弓兜村、外蟻村、內厝村、上岱美村、大新村、海岱村、埭頭村、銀北村、雲英村、東社村、西社村、北社村、梅洲村、下岱美村
東里鎮 3 19 西園社區、中興社區、東橋社區、塘西村、南社村、新隴村、河美村、北聯村、東和村、月窟村、大圍村、和洲村、新興街村、南畔洲村、石頭坑村、觀一村、頭沖村、明德村、西洋村、龍潭村、東隴村、石丁村
鹽鴻鎮 1 8 港頭社區、壇頭村、上社村、中社村、上厝村、鴻一村、鴻二村、鴻三村、鴻四村
蓮華鎮 17 隆南村、隆華村、隆北村、東光村、溪西村、南美村、後浦村、上墩村、新樓村、下長寧村、西浦村、南塘村、雅道村、碧砂村、東浦村、梅隴村、蓮新村

參考資料

[編輯]

    參:

  1. ^ 国务院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汕头市行政区划的批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 2003-01-19 [2011-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中文(簡體)). 
  2. ^ 关于做好澄华街道华文与华冠社区户口管理工作的通知. 澄海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0-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7) (中文(簡體)). 
  • 明嘉慶《澄海縣誌》
  • 1992年《澄海縣誌》
  • 1999年《汕頭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