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閘遺址
大運河 | |
---|---|
板閘遺址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淮安市生態新城 |
分類 | 古遺址 |
時代 | 明 |
編號 | 8-0000-1-005 |
併入 | 大運河 |
認定時間 | 2019年10月7日 |
板閘遺址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生態新城翔宇大道,枚皋路和裏運河交匯的三角地帶。是一座明代水閘遺址[1]:23。
2019年3月,板閘遺址列為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板閘遺址併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的大運河。
歷史
[編輯]因遺址發現時,所在地為淮安區淮城鎮板閘村,故得名板閘遺址[1]:23。而在明清時,板閘指水閘上為調節流量安裝的木板閘門[2]:5。
明朝永樂年間,平江伯陳瑄受命管理內河漕運。永樂八年(1410年),陳瑄尋沙河故道,加以疏浚,即清江浦。永樂十四年(1416年),陳瑄上奏,在清江浦上建板閘,合前四閘為五閘。當代研究者根據史料綜合,初建的板閘為木製水閘。永樂十五年(1416年),改建為石閘。板閘門在淮安城西北十里左右。其下游北十里有移風閘。因移風閘官吏一度代管板閘,故推測時人為稱呼方便,將板閘稱為上移風閘,移風閘稱為下移風閘[2]:7,9。
萬曆元年(1573年),移風閘代管板閘官吏被撤銷後,史料中僅見板閘之名。當代研究者根據板閘遺址的考古發掘,推測此閘為永樂年間重建、名為「板閘」的石頭閘,但無定論[2]:7,9。
考古發掘、保護
[編輯]2014年10月,淮安生態新城「板閘風情街」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大量條石。淮安市博物館進行實地調查和勘探,確定此處石砌建築為明代水閘遺址。隨後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淮安市博物館於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開展搶救性發掘[3]:27。
2015年4月至9月,淮安市博物館再度對板閘遺址發掘。與前一次發掘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3]:27。2016年,淮安市博物館再度發掘。歷次發掘總面積約5500平方米。遺蹟有水閘、古河道及包括房址、排水溝、道路等在內的建築基址。出土器物以瓷器、金屬器為主。推定此處水閘的年代上限為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下限在明代晚期。遺址整體年代為明清[1]:23。
2019年3月2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板閘遺址列為第八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板閘遺址總序號845,分類號Ⅰ-107,時代為明,歸入古遺址[4]。
注釋
[編輯]- ^ 1.0 1.1 1.2 胡兵、趙李博. 江苏淮安板闸遗址发掘简报. 《文物》 (北京市: 文物出版社). 2019, (2019年第2期): 23—36,97,1. ISSN 0511-4772 (簡體中文).
- ^ 2.0 2.1 2.2 張捷、劉飛. 淮安“板闸”名实考. 《淮陰工學院學報》 (江蘇省淮安市: 淮陰工學院). 2015, (2015年第6期): 5—9 [2024-08-06]. ISSN 1009-7961. doi:10.3969/j.issn.1009-7961.2015.06.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6) (簡體中文).
- ^ 3.0 3.1 張承文、淳慶、莊劍、李釧源. 淮安板闸遗址的结构安全评估与保护设计研究.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上海市: 上海博物館). 2021, (2021年第3期): 27—36. ISSN 1005-1538 (簡體中文).
- ^ 省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江蘇省人民政府網站. 2019-03-20 [2024-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9)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