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拳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1年11月14日) |
意拳 | |
---|---|
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意拳研究會 |
分類 |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編號項目 | BJⅥ-10 |
登錄 | 2009年 |
意拳又名「大成拳」,為中國武術家王薌齋所創,源自形意拳。是中國傳統拳術之一,屬於內家拳。
包括:站樁、試力、步法、發力、試聲、推手、單操手、斷手、健舞。
是清末民初河北深縣(現深州)魏家林村人王薌齋先生在形意拳基礎上吸取眾家之長創立。無固定招法和拳套,強調以意念引導動作,故名大成拳(意拳)。
命名由來
[編輯]王薌齋早年學習形意拳,1926年自南方返回北京後,開始以意拳為名,一改傳統訓練法,教授門徒,但此時仍未有許多徒弟。1928年至上海授拳時,創立意拳社,門徒漸多。1940年,王薌齋在北京,著《大成拳論》(又名《拳道中樞》),該拳曾經被薦名大成拳,後又確名「意拳」。
拳理
[編輯]意拳注重站樁及意志鍛煉,完全撇棄套路模式,通過意識的鍛煉培養,由靜到動,由小動到大動,由慢動到速動,逐步而紮實地提升技擊實力和身體的快速反應能力,揭示了中國武術精髓的部分,獲得眾多中國武術愛好者的好評。目前意拳已經在中國、日本、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廣泛傳播。
功法
[編輯]- 意拳站樁
- 意拳試力
- 意拳摩擦步
- 意拳推手
- 意拳發力
- 意拳拳法
- 意拳試聲
- 意拳健舞
- 意拳散手
- 意拳白臘杆發力*意拳原傳長兵技是大槍術,某些傳人卻棄槍習杆,才有了白蠟杆術這一武學,姚宗勳一系的意拳便是以大杆/白蠟杆及短棍代替原傳意拳的大槍和長劍。
人物
[編輯]創始人
傳人
- 姚宗勛
- 韓星樵
- 韓星垣
- 卜恩富
- 張長信
- 趙道新
- 尤彭熙
- 葉希聖
- 崔瑞斌
- 林肇倫
- 姚承榮
- 姚承光
- 白金甲(北京)
- 王金銘
- 李全山
- 唐金騰
- 姚文明
- 伍智恆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蔣玲榮
- 嚴少強
伍智恆師傅談「意拳」
[編輯]「意拳」的特色是「意」的運用,追求「整體力」。我們會藉助形象的意念,使練習者更容易掌握正確的動作。「意拳」沒複雜的動作或套路,它強調發揮人的自然功能。通過站樁、試力、摩擦步、發力等,練習整體力(渾元力)後,不論運用何種動作,勁力也自然融入其中。愈了解得多,愈發覺「意拳」的科學性,如拳架中含有分力作用、勾起對方重心時所用的槓桿原理、鼓盪爆發時所涉及的慣性力、打圈捶(類似拳擊的鈎拳)時所用的離心力、發驚彈勁時利用的重力動能及彈力動能、力量平衡與身體平衡之間的關係,以及爭力線與爭力牆的運用等,都是符合物理學的拳道要訣。「意拳」非常注重站樁及意志鍛煉,撇棄套路模式,通過意識的鍛煉,由靜到動,由小動到大動,由慢動到速動,逐步而扎實地提升技擊實力和身體快速反應力。「意拳」雖沒有傳統的武術套路,但我們有七式基本訓練方法,就是站樁、試力、摩擦步、發力、搭手、試聲和斷手。此外,意拳還有器技的練習及實作,器技主要有大槍術與長劍術(亦即雙手劍術)。 意拳的訓練方法最基礎是由站樁開始。站樁,站樁換勁,發掘潛能,弱者轉強,拙者化靈,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整體力量。初練時約站十五分鐘,至四十分鐘為合格;試力,讓習者在慢練中體會意力合一的境界,在緩動中保持站樁時獲得的整體力量。練試力時,像拖泥帶水,發力要乾乾脆脆;摩擦步,讓我們的定步樁變成活步樁,在雙腿高速移動中,能保持力量及身體平衡,動時仍有靜時的整勁,動中求靜;發力,把試力動作通過精神激發而高速運動,便是發力,發力時要求整體爆發力不斷;搭手,又稱揉手,練習身體的本能觸覺,為實戰輔助訓練;試聲,通過發聲和增加腹壓,協助整體力的施放;斷手,又有人叫實作,是離手搏擊的意思,在實作中發揮意拳的整體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