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司馬益·牙生諾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司馬益·牙生諾夫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主席
任期
1983年—1988年
前任張世功
繼任巴岱
個人資料
出生1916年11月
 中華民國新疆省瑪納斯縣
逝世2010年7月9日(2010歲—07—09)(93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哈里旦·鐵依甫·阿吉
兒女5
母校撒馬爾罕農學院

司馬益·牙生諾夫維吾爾語ئىسمائىل ياسىنوف‎,拉丁維文:Ismail Yasinof,1916年11月—2010年7月9日),男,維吾爾族新疆瑪納斯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林學家。[1][2]

生平

[編輯]

1916年11月出生於新疆瑪納斯縣。母親生下他後就去世,後來父親也去世。兩三歲就成為孤兒的司馬益·牙生諾夫和兩個姐姐被伯父牙生帶到如今的阿圖什市松他克鄉夏馬力村委會下轄的吾斯塘博依村撫養長大。1925年起,在當地公共宗教學校學習,並參加家庭及阿圖什格達良村的農業生產。[2]

1934年5月,跟隨伊布拉音·吐爾遜等十多人到迪化市(今烏魯木齊市)參加被隆康廷開設的農業培訓班(學堂),成為當地到迪化市學習農業知識的首批學生。但他們途經阿克蘇庫爾勒兩地時耽擱,直到1934年12月才抵達迪化市。1935年1月,開始參加該農業培訓班。授課教員均是來自蘇聯俄羅斯族人,其中兩位教員精通烏茲別克語,但仍用俄語授課,由翻譯同步翻譯。幾門理科由阿布都熱合曼的先生(維吾爾啟蒙聯合會主管人)、艾力(塔塔爾族,知名知識分子)兩人授課。1935年11月,農業培訓班結束後,部分學生直接參加工作,另有部分學生隨第二批留學蘇聯學習農業知識的學生赴蘇聯,司馬益·牙生諾夫也隨這批學生到蘇聯,來到烏孜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農學院林學系學習林學。1937年,他的伯父牙生從阿圖什來到新疆的北疆,先在阿勒泰,後在塔城烏蘇伊犁地區經商。1938年暑假,仍在留學的司馬益·牙生諾夫曾回迪化市。[2]

1941年9月,司馬益·牙生諾夫從撒馬爾罕農學院畢業。1941年11月,回到新疆迪化市。進入新疆省政府建設廳工作。經建設廳的一位蘇聯林業專家介紹,司馬益·牙生諾夫來到迪化市六道灣苗圃(今新疆林業科學院)擔任林業技術員,培育苗木。不久,由技術員升為技師。他和林學家阿巴斯·色依提為六道灣苗圃的創建做出貢獻。[2]

1944年8月到1945年5月,由於自己有留學蘇聯的經歷,為躲避可能被中國國民黨方面的警察懷疑,他請長假離開迪化市,來到焉耆。正逢焉耆農林場在建一個規模較大的苗圃,他便應邀在此當技術員數月,指導苗圃建設。[2]

1945年5月,他回到迪化市六道灣苗圃繼續任技師,後又任工程師。1945年10月17日到1946年6月6日,張治中率領國民政府代表團同以阿合買提江·哈斯木為首的三區臨時革命政府代表團在迪化市和平談判,簽訂和平條款。該時期,三區革命對司馬益·牙生諾夫產生很大影響。1946年,六道灣苗圃改為農林試驗站,司馬益·牙生諾夫任站長。[2]

1947年7月,司馬益·牙生諾夫到伊犁,參加三區革命工作,在伊犁學堂(今伊犁中等專業技術學校)任教。後來,該校領導賽福鼎·艾則孜傳達了三區革命領導人阿合買提江·哈斯木的指示,將學堂改成「新疆中級專家培訓學院」。司馬益·牙生諾夫出任該校高級班教務主任。任內,他曾向來校視察的阿合買提江·哈斯木提出改善辦學條件的建議,獲艾合買提江·哈斯木重視。[2][1]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書記王震、副書記徐立清及各位委員分別介紹,1949年12月30日,司馬益·牙生諾夫等15位新疆各民族幹部在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所在地迪化市新疆分局辦公大樓集體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無候補期),司馬益·牙生諾夫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新疆發展的首批少數民族黨員之一。[3][2]司馬益·牙生諾夫的入黨介紹人是張希欽(新疆軍區參謀長)、辛蘭亭(新疆省副省長)。1950年代初,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和各區黨委、地委對三區革命幹部進行短期培訓,入黨後的司馬益·牙生諾夫也參加了此次培訓。[2]

1949年12月到1954年2月,司馬益·牙生諾夫在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的安排下擔任新疆省人民政府農業廳副廳長(廳長為塗治)、農業廳黨分組書記。1951年8月到1954年8月,主要在吐魯番和田等地參加減租反霸、土改等工作,歷任副組長和隊長等職。此後擔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黨委常委兼農村工作部副部長。1955年10月1日,新疆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閉幕時宣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自此他改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兼農村工作部副部長。1956年6月後,司馬益·牙生諾夫當選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屆黨代會代表,並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農村工作部部長,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黨委書記,還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後又連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委員。[2]

1961年深秋,以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處書記祁果、農村工作部部長司馬益·牙生諾夫為首的一行15人,在阿勒泰地委書記黃浴塵的陪同下,對阿勒泰地區以「公社為單位的核算」問題進行了為期20餘天的調查研究。1962年,伊犁發生「5·29」事件,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立即派出自治區工作組,到塔城、伊犁、阿勒泰等邊境地區宣傳「兩個命令」。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任命農村工作部部長司馬益·牙生諾夫為該工作組組長,在雍生琪等人的陪同下,到塔城、伊犁邊境地區宣傳「兩個命令」。[2]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農村工作部的同事們一直保護着部長司馬益·牙生諾夫,他未受到人身迫害。1971年,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系統、政府系統、財政系統幹部分別被送往呼圖壁東泉五七幹校、巴州的野馬溝五七幹校、芳草湖五七幹校。包括司馬益·牙生諾夫部長在內的原農村工作部幹部大部進入東泉五七幹校勞動兩年。[2]

1973年4月到1973年10月,司馬益·牙生諾夫被安排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幹部療養院。1973年11月,經上級領導安排,司馬益·牙生諾夫任新疆八一農學院(今新疆農業大學)臨時黨委副書記、革委會主任(後為學院院長)。[1]

此後,歷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林局局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辦公室副主任。1978年2月,司馬益·牙生諾夫當選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第四屆副主席。1978年6月到1979年3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委副主任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林局黨組書記等職務。1979年9月至1983年5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主管農牧業。同時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1981年前夕,司馬益·牙生諾夫帶領中國穆斯林朝拜團到沙特阿拉伯參加為期兩周的朝覲。1981年4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委主任。1983年5月至1988年1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第五屆委員會主席。1988年1月,因年齡原因,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他是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89年12月離休。[1]

晚年,他仍在關心新疆農牧民收入情況。在對南疆三個地州調研之後,他把材料整理為《關於促進克州、喀什、和田地區發展增加農牧民收入的建議》一文,於2004年4月3日向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領導作了匯報,引起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關領導的重視。80歲時,司馬益·牙生諾夫出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老齡委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名譽會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老年書法學會名譽會長。[1]

2010年7月9日,司馬益·牙生諾夫在烏魯木齊病逝,享年94歲。[1]

家庭

[編輯]
  • 妻:哈里旦·鐵依甫·阿吉
  • 長女:古麗娜·司馬益
  • 次女:沙代提·司馬益
  • 長子:傑蘇爾·司馬益。子女中排行第三,上有兩位姐姐。
  • 次子:居來提·司馬益
  • 三子:艾來提·司馬益[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司马益·牙生诺夫同志逝世. 新華網. 2010-07-24 [2015-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0).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人民公仆 行为典范. 天山網. [2014-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胡德平,张治中先生谈新疆,胡耀邦史料信息网,2014-03-28. [2015-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委員會
前任:
張世功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主席
1983年-1988年
繼任:
巴岱
教育職務
前任:
塗治
新疆八一農學院院長
1973年-1978年
繼任:
孟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