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琵嘴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勺嘴鷸
非繁殖羽
繁殖羽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鴴形目 Charadriiformes
科: 鷸科 Scolopacidae
屬: 濱鷸屬 Calidris
種:
勺嘴鷸 C. pygmaea
二名法
Calidris pygmaea
(Linnaeus, 1758)
200px
異名
  • Platalea pygmea Linnaeus, 1758
  • Eurynorhynchus pygmeus (Linnaeus, 1758)

勺嘴鷸學名Calidris pygmaea)又名勺嘴鷸匙嘴鷸,是一種小型的涉禽,僅在極少數的凍土層地帶上繁殖,並在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濕地越冬。按照IUCN紅色名錄的統計,其目前約有240-456隻成熟個體,其保護狀況於2008年被調整為極危。[1]

分類學

[編輯]

勺嘴鷸最早由卡爾·林奈在1758年,在其《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一書中首次介紹,並命名為 Platalea pygmeaPlatalea指的是琵鷺屬,種加詞pygmea意為侏儒,指其為該類群中體型最小者[2]

1821年,斯雲·尼爾遜(Sven Nilsson)將其歸類為單獨的勺嘴鷸屬Eurynorhynchus[3]

2012年的一項研究從分子系統學的角度很好地解決了勺嘴鷸的分類地位,它應屬於濱鷸屬,且最近緣的姐妹物種紅頸濱鷸[4]目前尚無新的研究改變這一結論。

特徵

[編輯]
頭部素描

勺嘴鷸外表上最獨特的地方在牠那湯匙形狀的嘴,但在野外可能不易辨認,體長一般達14至16cm,翅長98-106mm,嘴19-24mm,嘴尖左右寬10-12mm,跗節長19-22mm,尾長37-39mm[5]繁殖中的成鳥頭、頸及胸均為紅棕色並帶暗褐色縱紋。上身主要為黑色,有皮黃色至淡赤褐色的羽緣。非繁殖季中的成鳥體色沒有紅色,上身換上淡褐灰色及在覆羽上有白色羽緣。下半身為全白,腳黑色,虹膜為褐色[6]

勺嘴鷸在與同伴溝通時會發出柔軟的preep聲到刺耳的wheer聲。求偶鳴唱時,則會間歇地發出昆蟲般的嗡嗡聲及漸沉的preer-prr-prr啼囀聲。雄性也會透過演示短距離的盤旋、打轉及急速邊鳴唱邊下沉的飛行技藝以達致求偶目的[5][7]

行為與生態

[編輯]
勺嘴鷸的巢

勺嘴鷸每年六到七月在凍土層的海岸地區築巢,喜在長有苔蘚、矮柳及草的沙地,或在湖泊及沼澤邊等築巢,該物種在六月至七月在苔原的沿海地區築巢,選擇靠近淡水池的草地。 勺嘴鷸以蚊子、蒼蠅、甲蟲和蜘蛛等較小的動物物種為食,偶爾也進食苔原的苔蘚、種子植物的種子和細小的漿果。[7][8]

勺嘴鷸遷徙時常在沿海瀉湖、河口和潮間帶等地中轉,進食時把嘴深入泥中,一邊前進一邊左右移動頸部,以蝦和蠕蟲等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7][8]

棲地及活躍範圍

[編輯]

勺嘴鷸僅在俄羅斯東北地帶的楚科奇半島上及沿著堪察加半島的地峽附近繁殖後代[6]。每年冬天來臨前,牠們就會於太平洋的西岸進行遷徙。經過日本北韓南韓、中國華北地區華東地區的沿海灘涂,最終到達中國東南沿海東南亞越冬。多個東南亞國家均有勺嘴鷸來訪的紀錄,包括印度孟加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6],亦有部分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越冬[9]。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有迷鳥記錄。[10]

保育

[編輯]

保育歷史

[編輯]

根據文獻記載,1970年仍有近2000到2800對勺嘴鷸[11],2000年數目下降至1000對,2005年僅餘下少於400對,每年的個體數目均急速減少。如整體情況沒有改善,勺嘴鷸將可能在未來數年踏上滅絕之路。研究認為牠們數目急降的主因包括繁育生境及遷飛過程時中轉站的破壞。

其中位於南韓重要的新萬金濕地被新萬金防潮堤近40000公頃的大型填海計劃所破壞[6][12]。而每年亦有為數不少的勺嘴鷸在中轉站當地被捕獵[13]。此外,全球暖化導致牠們特有的繁殖地──凍土層的減少也影響了牠們可繁殖後代的機會。

自2011年起,英國野鳥和溼地信託(The Wildfowl & Wetlands Trust, WWT)開始針對性地進行人工繁殖的工作。為防止它們進一步滅絕,它們分別在2011年11月及2012年7月期間,從俄羅斯的極北地區將鳥蛋帶到英國位於告羅士打郡的保肓中心進行繁殖。兩年間共27尾幼鳥已從這中心中孵化。這項活動將一宜持續,直至在其南遷路程上的各個站點的保育工作均順利開展為止。[14]

現狀

[編輯]

現時其中轉站當中受保護的地區包括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香港米埔濕地及印度的卡利米爾角奇爾瓦湖[6]

201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在2009至2016年間對緬甸上莫塔馬灣(Upper Gulf of Mottama)的勺嘴鷸數量進行了持續調查,估計絕對數量下降了約一半,從244隻減少到112隻。研究人員認為,其主要原因是遷徙路線上其他地方的潮間帶棲息地喪失和狩獵。上莫塔馬灣仍然是勺嘴鷸在全球已知越冬地點中規模最大的一處。[15]

2020年,由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夥伴協定秘書處等數十所中國大陸科研單位、保育機構、高校、政府、非政府組織組成的勺嘴鷸保護聯盟進行了勺嘴鷸越冬調查,發布《2020 年中國勺嘴鷸冬季同步調查報告》,在杭州灣北部灣33個調查點共記錄到勺嘴鷸個體49隻,其中28隻記錄於廣東雷州附城鎮,為該次調查中最大的越冬地點。[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alidris pygmae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數據庫資料包含說明此物種被編入極危級別的原因
  2. ^ (拉丁文) Linnaeus, C.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Tomus I. Editio decima, reformata.. Holmiae. (Laurentii Salvii). 1758: 140. P. corpore supra fusco, subtus albo. 
  3. ^ Nilsson, S. Ornithologica Suecica volume II (1). 1758: 29. 
  4. ^ Gibson, Rosemary; Baker, Allan. Multiple gene sequences resolv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shorebird suborder Scolopaci (Aves: Charadriiformes).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2-07, 64 (1): 66–72 [2021-10-15]. doi:10.1016/j.ympev.2012.03.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31) (英語). 
  5. ^ 5.0 5.1 Hayman, P., J. Marchant and T. Prater (1986) Shorebirds. Croom Helm.
  6. ^ 6.0 6.1 6.2 6.3 6.4 Spoon-billed Sandpiper Eurynorhynchus pygmeus. Species factsheet.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8-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7. ^ 7.0 7.1 7.2 Nurney, David.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East Asia : Eastern China, Taiwan, Korea, Japan and Eastern Russia.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ISBN 978-1-4081-3873-1. OCLC 680617311. 
  8. ^ 8.0 8.1 Marchant, John; Prater, Tony; American Birding Association. Shorebirds : an identification guide to the waders of the world.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6. ISBN 0-395-37903-2. OCLC 11971139. 
  9. ^ 9.0 9.1 勺嘴鷸保護聯盟. 2020 年中国勺嘴鹬冬季同步调查报告 (PDF). 2020 [2021-10-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16). 
  10. ^ The First Record of Spoon-billed Sandpiper (Calidris pygmeus) in British Columbia. By Rick Toochin and John Toochin. (PDF). [2021-1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6-24). 
  11. ^ Unique wader faces extinction.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08-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12. ^ RESTORE Saemangeu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載RestoreSaemangeum網站,於2008年5月20日查閱
  13. ^ New hope for Spoon-billed Sandpipers. Birdwatch. [2008-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0). 
  14. ^ WWT. First ever spoon-billed sandpiper chicks hatch in the UK. [2012-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6). 
  15. ^ Aung, Pyae-Phyo; Moses, Saw; Clark, Nigel A.; Anderson, Guy Q.A.; Hilton, Geoff M.; Buchanan, Graeme M.; Zöckler, Christoph; Green, Rhys E. Recent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spoon-billed sandpipers Calidris pygmaea wintering on the Upper Gulf of Mottama in Myanmar. Oryx. 2020-01, 54 (1): 23–29. ISSN 0030-6053. doi:10.1017/S0030605318000698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