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巴拉斯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16年12月13日) |
巴拉斯子爵 保羅·巴拉斯 Paul Barras | |
---|---|
法蘭西督政府成員 | |
任期 1795年11月2日—1799年11月10日 | |
前任 | 首任 (接替先前公共安全委員會 讓-雅克·雷吉斯·德·康巴塞雷斯主席職務) |
繼任 | 職位廢除 (由第一執政官 拿破崙·波拿巴接任) |
第71任國民公會主席 | |
任期 1795年2月4日—1795年2月18日 | |
前任 | 斯坦尼斯拉斯·約瑟夫·弗朗索瓦·格扎維埃·羅維爾 |
繼任 | 弗朗索瓦·路易·布爾東 |
國民公會委員 | |
選區 | 瓦爾省 |
任期 1792年9月20日—1799年11月10日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法蘭西王國福克斯昂富 | 1755年6月30日
逝世 | 1829年1月29日 法蘭西王國巴黎 | (73歲)
政黨 | 山嶽派 (1792–1794) 熱月黨 (1794–1799) |
配偶 | 不詳 |
伴侶 | 蘇菲·阿爾努 泰蕾莎·塔利安 約瑟芬·德·博阿爾內 |
專業 | 軍官 |
宗教信仰 | 天主教會(曾受洗)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法蘭西王國 |
服役 | 法蘭西皇家陸軍 |
服役時間 | 1771年至1783年 |
軍銜 | 上尉 |
部隊 | 第54步兵團 |
參戰 | 英法戰爭 1778年本地治里之圍 |
保羅·弗朗索瓦·讓·尼古拉,巴拉斯子爵(法語:Paul François Jean Nicolas, vicomte de Barras,法語發音:[baʁas];1755年6月30日—1829年1月29日),簡稱保羅·巴拉斯。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一名政治家,在1795年至1799年間擔任法國督政府的第一督政官(實權最高領導人)。
早年生活
[編輯]他出生在福克斯昂富(位於今瓦爾省),是普羅旺斯一個貴族家庭的後裔。[1] 十六歲時,他以「紳士見習生」的身份進入朗格多克軍團。1776年,他搭船前往法屬印度。[1][2]
他的這次航程,遭到船難,他還是設法即時的到達本地治里市,參與第二次英國-邁索爾戰役期間的城市防禦。[1]不列顛軍隊圍城,1778年10月18日城市守軍投降; 法蘭西守衛部隊被釋放後,巴拉斯返回法蘭西。[2][Note 1]1782年至1783年,他參加該地區的第二次遠征,在著名的皮埃爾·安德烈·德·蘇弗朗海軍上將的艦隊服役。[1] 之後,他在法蘭西老家過著幾年相對沒沒無聞的休閒生活。[1][2]
國民公會
[編輯]1789年革命爆發,他倡導 民主的主張,並成為瓦爾省的行政長官之一。在1792年6月,他任職於奧爾良國家高等法院。在這一年後期,法蘭西革命戰爭爆發,巴拉斯成為法蘭西軍隊的特派委員,在意大利半島面對薩丁尼亞王國的軍隊,並作為瓦爾省的代表進入國民公會。
1793年1月,他投票支持處死國王路易十六。然而,他大多不在巴黎,而在法蘭西東南部地區執行任務。在此期間,土倫港戰役使他和拿破崙·波拿巴熟識。後來他與拿破崙的衝突使他淡化拿破崙作為一個軍人的能力,他在他的回憶錄指稱,以3萬名軍隊 (實際只有1.2萬名) 對少量保皇黨的防禦進行圍困;他設法盡量降低波拿巴在攻克該城市功勞。[3]當巴拉斯成為督政府的主席,他任命拿破崙為意大利部隊將軍的職位。[4]
熱月政變和督政府
[編輯]1794年,巴拉斯支持推翻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7月27日的熱月政變使他的聲名鵲起。隨後的一年中,當國民公會感受到來自巴黎的國民自衛軍不滿的威脅時,公會任命巴拉斯指揮軍隊進行防衛。1795年10月5日,拿破崙·波拿巴在他的任命下,採取暴力措施驅散杜樂麗宮附近街道的保皇黨和其他不滿者,這事件被稱之為未遂的葡月政變。隨後,巴拉斯成為督政府的五名督政官之一,這五人督政府掌管法蘭西共和國的行政運作。
由於他與約瑟芬·德·博阿爾內有肌膚之親,巴拉斯幫助促成了她和波拿巴之間的婚姻。一些他同時代的人聲稱,這是巴拉斯任在1796年初命波拿巴出任意大利地區陸軍總司令背後的理由。
1796年到1797年一連串戰役的勝利,波拿巴給了督政府前所未有的穩定局面。1797年夏季,保皇黨和倖存的吉倫特派在選舉中獲勝,督政府運作困難,巴拉斯開始策劃打擊保皇黨。1797年9月4日,波拿巴派皮埃爾·奧熱羅將軍、雅各賓派發動反保皇黨的菓月18日政變。
倒台和晚年生活
[編輯]巴拉斯在公開和私下中被指控的不道德生活,經常被引證為導致督政府跨台、進而創建執政府的主因。無論如何,波拿巴在1799年11月9日的霧月18日政變中幾乎沒有遇到阻力。同時,巴拉斯被視為是政變的支持者,但當波拿巴以第一執政官重組法蘭西政府時,他被晾在一旁。
由於巴拉斯積累了大筆財富,因此他晚年過著奢華生活。拿破崙將他軟禁在他擁有的格羅布瓦城堡內,之後流放到布魯塞爾和羅馬。1810年,拘禁在蒙彼利埃,直到法蘭西第一帝國覆亡後被釋放。他在巴黎特羅卡德羅去世,埋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雖然他是波旁復辟的支持者,在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統治期間,巴拉斯繼續被監管,同時他的「回憶錄」在他去世後被審查。
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參考書目
- Barras, Paul François Nicolas, Comte d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Chisholm, Hugh (編).
- Canteleu, Jean-Barthélemy Le Couteulx de. Bonaparte in Barras's Salon. Blaufarb, Rafe (編). Napoleon: Symbol for an Age,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New York: Bedford/St. Martin's. 2008. ISBN 0312431104.
- Richardson, Hubert N. B. A Dictionary of Napoleon and His Times. London: Cassell & Co. 1920 [2016-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2).
延伸閱讀
[編輯]- Barras, chef d'Etat oublié by Pierre Temin (1992). ISBN 2884150137. (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