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時代
1558-1603 | |
之前 | 都鐸時期 |
---|---|
之後 | 斯圖亞特時期 |
君主 | 伊麗莎白一世 |
領袖 |
伊麗莎白時代(英語:Elizabethan era)是英格蘭歷史上由都鐸王朝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統治的時期。歷史學家經常將其描述為英格蘭歷史上的黃金時代。不列顛尼亞的象徵(英國的女性化身)於1572年首次使用,並將伊麗莎白時代描繪為英格蘭的文藝復興,通過古典理想、國際擴張和海軍對西班牙的勝利激發了英格蘭的民族自豪感。
英格蘭歷史上的這一個「黃金時代」[1]代表了英國文藝復興的頂峰,見證了詩歌、音樂和文學的蓬勃發展。這個時代以其戲劇而聞名,威廉·莎士比亞和許多其他人創作的戲劇打破了英格蘭過去的戲劇風格。伊麗莎白時代也是英格蘭對外探索和擴張的時代,而回到國內,新教改革變得更加為人們所接受,尤其是在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擊退之後。這也是英格蘭在與蘇格蘭的王室聯合之前的最後一個獨立時期。
伊麗莎白時代與其前後時期形成鮮明對比。伊麗莎白時代是玫瑰戰爭、英國宗教改革、伊麗莎白統治前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的宗教鬥爭以及後來的英國內戰和持續的政治衝突之間的短暫內部和平時期。議會和君主制之間的戰爭席捲了17世紀的剩餘時間。新教/天主教的分歧暫時由伊麗莎白時代的宗教定居點解決,並且此時的英格蘭議會還沒有強大到足以挑戰王室的專制制度。
英格蘭在這一期間最大的對手是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英格蘭和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和美洲發生了小規模衝突,並在1585年至1604年期間爆發了英西戰爭。158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率領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格蘭失敗,隨後英格蘭在1589年組建的德雷克-諾里斯遠征隊也受到了沉重打擊。英格蘭和西班牙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伊麗莎白死後第二年倫敦條約的簽署。
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的英格蘭擁有一個中央集權、組織嚴密且有效的政府,這主要是亨利七世和亨利八世的一系列改革以及伊麗莎白對任何持不同政見者的嚴厲懲罰的結果。在經濟上,英格蘭開始從跨大西洋貿易的新時代和西班牙和葡萄牙寶藏的劫掠中受益匪淺,最顯着的是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的環球航行。
早在伊麗莎白二世登基之前,「伊麗莎白時代」這個詞就已經在英格蘭和不列顛的歷史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並且這個詞現在仍然僅適用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的時代。
浪漫與現實
[編輯]維多利亞時代和20世紀初期理想化了伊麗莎白時代。《大英百科全書》認為,「伊麗莎白一世的長期統治,即1558年至1603年,是英格蘭的黃金時代。[2]英國和親英制的美國都有這種理想化傾向。在流行文化中,埃羅爾·弗林(Errol Flynn)的電影中體現了伊麗莎白時代那些愛冒險的海員形象。[3]
作為對這種誇張表達的回應,現代歷史學家和傳記作家傾向於對都鐸時期採取更加冷靜的看法。[4]
政府
[編輯]伊麗莎白時代的英格蘭在此期間在軍事意義上並不是特別成功,但也避免了重大軍事失敗並建立了強大的海軍。總的來說,伊麗莎白女王為英格蘭提供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並且使得英格蘭更加繁榮,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西班牙貨船的劫掠、襲擊防禦能力低下的定居點以及出售非洲奴隸。伊麗莎白一世從前幾任英格蘭君主手裡繼承了一個幾乎已經破產的國家,她的節儉政策使得國家財政得到復甦。到1574年,她清除了所有債務,十年後,英格蘭王室甚至獲得了300,000英鎊的盈餘。[5]在經濟上,托馬斯·格雷沙姆爵士於1565年創立了皇家交易所,這是英格蘭的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也是歐洲最早的證券交易所之一。由於稅收低於同期其他歐洲國家,英格蘭的經濟擴張迅速;儘管財富分配不均,但伊麗莎白統治末期的人均財產顯然比初期要多。[6]這種普遍的和平與繁榮使「黃金時代」倡導者強調的有吸引力的發展成為可能。[7]
陰謀與暗算
[編輯]伊麗莎白時代也是一個充滿陰謀與暗算的時代,通常是政治性的,經常涉及伊麗莎白時代社會的最高層。由於宗教原因,馬德里、巴黎和羅馬的高級官員一直試圖暗殺伊麗莎白,並讓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取而代之,這將是英格蘭復興天主教的前奏。1570年,里多爾菲的陰謀被挫敗。1584年,在弗朗西斯·斯洛克莫頓承認他參與了推翻女王和恢復英國天主教會的陰謀。另一個重大陰謀是巴賓頓陰謀——這是最直接導致瑪麗被處決的事件,其中發現涉及雙重間諜吉爾伯特·吉福德,在女王的高效間諜大師弗朗西斯·沃爾辛厄姆的指導下行事。
在1603年的「再見陰謀」中,兩名天主教神父計劃綁架國王詹姆斯並將他關押在倫敦塔,直到他同意推行對天主教徒寬容的政策。最具戲劇性的是1605年在議會開幕期間炸毀上議院的火藥陰謀。它被及時發現並有八名同謀被處決,其中包括成為英國傳說中標誌性的邪惡叛徒蓋伊·福克斯。[8]
皇家海軍和無敵艦隊的失敗
[編輯]雖然英格蘭在亨利八世時期建立了皇家海軍,但愛德華六世和瑪麗一世卻將其視為一支海防部隊。伊麗莎白一世則將海軍力量列為國家戰力的重中之重。[9]她通過約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克等「海狗」來掠奪了從新世界運送金銀的西班牙商船。在伊麗莎白時期,英格蘭的海軍船廠是技術創新的領導者,皇家海軍的將領們也為當時的海戰設計了新的戰術。1573年,英國造船商的全新設計可以使船隻航行得更快、機動性更好,並能夠搭載更大口徑的火炮。[10]在此時期之前,海戰主要是兩艦接近以便士兵可以登上敵艦進行肉搏,而搭載火炮後,海戰就變成了使用火炮來擊穿敵艦的裝甲從而擊沉敵艦。當西班牙最終決定入侵並征服英格蘭時,無敵艦隊遭到了慘敗。卓越的英國船隻和航海技術挫敗了入侵,並在1588年徹底摧毀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標誌着伊麗莎白統治的頂峰。從技術上講,無敵艦隊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西班牙過於複雜的戰略需要入侵艦隊和岸上的西班牙軍隊進行協調。此外,西班牙大炮的糟糕設計意味着它們在近距離戰鬥中重新裝填的速度要比英國人慢得多。雖然西班牙和法國仍擁有更強大的艦隊,但英國也在逐漸縮小差距。[11]
歷史學家傑弗里·帕克(Geoffrey Parker)推測,如果西班牙人在1588年成功在英格蘭海岸登陸,那將會帶來可怕的後果。他認為西班牙軍隊規模更大、經驗更豐富、裝備更精良、士氣更高、而且資金也更充裕。另一方面,英國本土的防禦薄弱且過時。英格蘭的士兵太少,他們充其量只是接受了部分訓練。如果西班牙進攻了英格蘭防守最薄弱的地方,那就有可能會在一周內占領倫敦。[12]
殖民美洲
[編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美洲大陸的發現震驚了整個西歐,尤其是像英格蘭這樣的海上強國。亨利七世曾委託喬瓦尼·卡博托率領航海船隊尋找通往亞洲摩鹿加群島的北方航線,這開始了對西北水道的搜尋。卡博托於1497年航行併到達紐芬蘭。[13]次年,他又帶領另一支船隊前往美洲,但再也沒有任何關於他或他的船隻的消息。[14]
1562年,伊麗莎白派遣私掠船船主霍金斯和德雷克從西非海岸附近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船隻上奪取戰利品。[15]當1585年英西戰爭愈演愈烈時,伊麗莎白批准進一步襲擊西班牙在美洲的港口,並襲擊試圖將財寶運回歐洲的西班牙貨船。[16]與此同時,有影響力的作家理查德·哈克盧伊特和約翰·迪伊也開始敦促英格蘭建立自己的海外帝國。因為此前西班牙就已經在美洲建立了良好的基礎,而葡萄牙從1580年開始與西班牙結盟,也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建立了一個雄心勃勃的全球帝國。法國此時也正在探索北美。[17]英國從此受到刺激並開始建立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其重點放在西印度群島而不是北美大陸。
從1577年到1580年,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成功環遊了世界。再加上他對西班牙人的大膽突襲以及他於1587年在加的斯取得的巨大勝利,他成為了英格蘭的英雄[18] [19]他的功績仍然為人稱道——但英格蘭並沒有跟進他的主張。[20]1583年,漢弗萊·吉爾伯特航行到紐芬蘭,將聖約翰斯連同周圍200里格的土地全部併入英格蘭版圖。
1584年,女王授予沃爾特·雷利爵士一份弗吉尼亞殖民地的憲章;它以女王的名字命名。雷利和女王皆尋求一個可以掠奪西班牙艦隊的基地。於是雷利建立了羅阿諾克殖民地;但該殖民地里的所有人都突然消失了,消失的原因至今仍然是個謎。[21]1600年,女王特許組建了東印度公司。該公司在現在的印度和孟加拉國的海岸建立了數個貿易站,在後來的幾個世紀裡,這些貿易站演變成了英屬印度。伊麗莎白死後不久,更大規模的殖民活動就在印度次大陸開始了。[22]
與歐洲大陸的區別
[編輯]這個時代的英格蘭有一些積極的方面,使它有別於同時代的歐洲大陸社會。在伊麗莎白時期,酷刑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因為英國法律制度只對叛國罪[23]保留酷刑。英格蘭的獵巫運動始於1563年,大約有數百人被處決,儘管歐洲大陸上沒有那麼瘋狂。[24]儘管如此,與瑪麗一世時期相比,在伊麗莎白時期里有更多的天主教徒被迫害、流放和被處決。[25][26]
宗教
[編輯]伊麗莎白女王設法緩和和平息了當時強烈的宗教激情。這與之前和之後的宗教暴力的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7]
伊麗莎白說:「我不想在每個人的靈魂里開一扇窗戶」。她希望緩和前都鐸統治時期的宗教迫害——愛德華六世對天主教徒的迫害,瑪麗一世對新教徒的迫害——並似乎對英國社會產生了緩和作用。[28]
多年來,伊麗莎白沒有迫害天主教徒,因為她反對的是天主教,而不是她的天主教臣民。1570年,教皇庇護五世宣布伊麗莎白為異端,且不是合法的英格蘭女王,她的臣民不再需要服從她。教皇還派了耶穌會士和神學院學生秘密前往英格蘭傳福音並支持當地的天主教徒。經過數次試圖推翻女王的陰謀,天主教神職人員大多被認為是國家的叛徒,在英國遭到猛烈追捕。除非與英國當局合作,否則神父經常在被捕後受到酷刑或處決。公開支持天主教的人被禁止擁有工作;有時還被罰款或監禁。[26]這是有理可循的,因為天主教徒沒有因為他們的宗教而受到迫害,而是因為他們是支持女王的西班牙敵人的叛徒;但實際上,天主教徒仍將其視為宗教迫害,並將被處決者視為殉道者。
科學、技術與探索
[編輯]即便缺乏顯赫的科學家或正式的研究協會(下個世紀有艾薩克·牛頓爵士和皇家學會),伊麗莎白時代仍然取得了重大的科學進步。天文學家托馬斯·迪格斯和托馬斯·哈里奧特做出了重要貢獻;威廉·吉爾伯特於1600年發表了他對磁學的開創性研究。製圖和測量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古怪但有影響力的約翰·迪伊也值得一提。
這一時代的科技進步在很大程度上與導航這一實用技能有關。英國在探索方面的成就是值得注意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於1577年至1581年間環遊地球,而馬丁·弗羅比舍則探索了北極。英國人首次嘗試在北美東部沿海定居也發生在這個時代——1587年在羅阿諾克島的殖民地。
社會發展史
[編輯]自1960年代以來,歷史學家探索了伊麗莎白時期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涵蓋了當時的各個階層。[29]
醫療
[編輯]儘管城市里只居住着一小部分人口,但伊麗莎白時代的城市仍是人滿為患且衛生狀況不佳。大多數城鎮都沒有鋪設路面,公共衛生設施很差。沒有下水道或排水口,垃圾被直接傾倒在街上。老鼠等動物在這些條件下成長迅速。在較大的城鎮,例如倫敦,因缺乏衛生設施而引起的常見疾病包括天花、麻疹、瘧疾、斑疹傷寒、白喉、猩紅熱和水痘。[30]
黑死病在英格蘭的大流行發生在1498年、1535年、1543年、1563年、1589年和1603年。這種疾病迅速傳播的原因是攜帶這種疾病的老鼠數量顯著增多。[31]
與在英格蘭歷史上的前後時期相比,伊麗莎白時期的兒童死亡率較低,每1000名嬰兒中的死亡人數約為150人或更少。[32]如果一個人能夠15歲時,那個人基本上就可以多活40-50年。[33]
房屋和住宅
[編輯]伊麗莎白時期絕大多數英格蘭人是住在小村莊的佃農。與前幾個世紀一樣,他們的房屋是帶有一兩個房間的茅草屋,儘管在此期間的後期,屋頂也鋪上了瓷磚。但家具仍是非常基本,凳子比椅子更常見。[30]這一時期的房屋的牆壁通常由木材、荊條和塗抹材料或磚製成;石頭和瓷磚則在較富裕的家庭中更為常見。
規模較大的宅第有許多煙囪,主要用於放置多個壁爐,以保持房間溫暖。這些火也是烹飪食物的唯一方法。富裕的家庭需要許多房間,因為他們需要供來訪的客人和自家的僕人居住。[34]
城市
[編輯]在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期間,倫敦的人口從100,000人增加到200,000人。在此期間通貨膨脹迅速,使得貧富差距巨大,貧困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城市裡乞討。隨着工業的發展,許多地主決定將他們的土地用於製造目的,取代在那裡生活和工作的農民。儘管底層人民生活困苦,英國政府仍傾向於將錢花在戰爭和探險航行上,而不是用於福利上。
貧困
[編輯]在這一期間,大約三分之一的英格蘭人生活在貧困中,而富人則希望通過施捨來幫助無能為力的窮人。[35]都鐸王朝的法律對身體健全的窮人,即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很嚴厲。那些離開教區尋找工作的人被稱為流浪者,並有可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36] [37]
在1576年,英格蘭首次提出了為身體健全的窮人提供濟貧院的想法。[38]
教育
[編輯]在伊麗莎白時期之前,很少有孩子能夠去上學。[39]當時能夠進入學校的學生非富即貴。從伊麗莎白時期開始,普通人家的男孩被允許從4歲開始上學並在7歲時轉入文法學校。女孩要麼被父母留在家裡幫忙做家務,要麼被派去工作賺錢養家,所以並沒有被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在當時的人眼中,男孩應該接受工作教育,而女孩則應該接受婚姻和管理家庭的教育,這樣她們結婚後就可以照顧家庭和孩子。[40]富裕的家庭有時候也會聘請了一名家庭教師。許多英格蘭的城鎮和村莊有一所教區學校,當地牧師在那裡教男孩們閱讀和寫作。在學校,學生們學習英語、拉丁語、希臘語、教理問答和算術,學生們通常用抄寫字母表和主禱文來練習書法。學生通常每周上課六天。學校的一天從早上6點到7點左右開始,大約在下午5點結束。小學的上課時間較短,主要是為了讓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也能有課外工作的機會。伊麗莎白時期的學校總體而言很嚴苛,老師也很嚴厲,經常體罰行為不端的學生。[41]
伊麗莎白時期的教育從家庭開始,父母在家中需要教孩子們正確舉止和尊重他人的基本禮儀。[42]這一時期的男孩必須上文法學校,但女孩很少被允許進入小學以外的任何教育場所,並且只能接受有限的課程。[42]小學面向所有5至7歲的兒童。只有最富有的人才允許他們的女兒接受教育,而且只能在家裡。
伊麗莎白時期的英格蘭有兩所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一些男孩大約14歲可以進入大學。[43]
飲食
[編輯]食物供應
[編輯]在伊麗莎白一世的整個統治時期,英格蘭的食物供應充足,並沒有大規模的饑荒。雖然有時候收成不好造成了一定的困擾,但通常只是針對局部。[44]在城鎮,食物的價格是由法律規定的。[45]
貿易和工業在16世紀蓬勃發展,使這一時期的英格蘭更加繁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層和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然而,下層階級並沒有得到多少好處。由於英格蘭在食物上主要是自給自足,1590年代的一系列歉收造成了底層人民的的飢餓和貧困。由於羊毛貿易業的成功,社會減少了對農業的關注,導致下層階級進一步挨餓。坎布里亞郡是英格蘭最貧窮和最孤立的地區,從1594年開始遭受了六年的饑荒。疾病和自然災害也導致糧食供應短缺。[46]
在17世紀,食物供應有所改善。從1650年到1725年,英國沒有發生過糧食危機。相比之下,這一時期法國異常容易受到饑荒的影響。歷史學家指出,在小麥歉收後,英國的燕麥和大麥價格並沒有顯著的上漲,但在法國,其他農產品的價格暴漲。[47]
英格蘭在這一時期接觸到來自新世界的新食物(例如馬鈴薯),並在那個時代發展了新的口味偏好。富裕的人可以享受各種各樣的食物和飲料,包括茶、咖啡和巧克力等異國情調的新飲料。法國和意大利廚師開始出現在鄉間別墅和宮殿中,帶來了食物準備和口味的新標準。例如,英國人開始喜歡酸性食物——比如上層階級的橙子——並開始大量使用醋。紳士們越來越關注他們的花園,種植新的水果、蔬菜和草藥;麵食、糕點和干芥末球開始出現在英格蘭人的餐桌上。杏子成為了是高檔宴會上的特別款待。烤牛肉在這一時期仍然是那些負擔得起的人的主食。其餘的人則以麵包和魚作為主食。幾乎所有的人都喜歡啤酒和朗姆酒。[48]
飲食習慣
[編輯]伊麗莎白時代的飲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社會階層。麵包是伊麗莎白時代飲食的主食,不同社會階級的人吃不同品質的麵包。上層階級吃稱為manchet的優質白麵包,而窮人則吃由大麥或黑麥製成的粗麵包。
- 低層階級的飲食
窮人的飲食主要是麵包、奶酪、牛奶和啤酒,少量的肉、魚和蔬菜,偶爾還有一些水果。馬鈴薯在這個時期剛剛進入英格蘭市場,並且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貧困農民在市場上做小額買賣,將高質量的食物出售,以獲得更高的報酬,相比之下,給家人剩下的食物質量就略差。放久了的麵包可用於製作麵包布丁,麵包屑可用於使湯、燉菜和醬汁變稠。
- 中產階級的飲食
中產階級家庭食用的肉類種類繁多,可以在鹿肉、牛肉、羊肉、小牛肉、豬肉、羊肉、家禽、鮭魚、鰻魚和貝類中進行選擇,鵝肉則是一種特殊的享受。有經濟能力的人使用豐富的香料來抵消舊鹽漬肉的氣味。在小花園裡可以種植蘆筍、黃瓜、菠菜、生菜、豆類、捲心菜、蘿蔔、胡蘿蔔、韭菜和豌豆等蔬菜,以及藥材和調味料。有些人自己種植杏子、葡萄、漿果、蘋果、梨、李子、草莓、黑醋栗和櫻桃等水果。沒有花園的家庭可以與鄰居交易,以低成本獲得蔬菜和水果。水果和蔬菜主要用於製作甜點,如糕點、餡餅、蛋糕和糖漿。[49] [50]
- 上流社會的飲食
在伊麗莎白時期,富人的莊園和宮殿裡擺滿了精心準備的大餐,通常供多人食用,並經常伴有娛樂活動。上流社會的宴會主要是對個人身份和財富的體現。
婚姻
[編輯]伊麗莎白女王的婚姻狀況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和外交話題,同時也進入了流行文化。伊麗莎白的未婚狀態激發了英國人對童貞的崇拜。在詩歌和肖像畫中,女王被描繪成處女或女神或兩者兼而有之。 [51]伊麗莎白視她的童貞為美德:1559年,女王告訴下議院,「最後,這對我來說就足夠了,一塊大理石將宣布一位女王,在這樣的時代統治,生為處女,死亦處女」。[52]
社會文化
[編輯]劇院
[編輯]隨着威廉·莎士比亞的戲劇到達巔峰,以及克里斯托弗·馬洛和許多其他劇作家、演員和劇院的興起,伊麗莎白時代文藝復興的高雅文化在劇院中得到了最好的表達。歷史題材特別受歡迎,更不用說通常的喜劇和悲劇。[53]
文學
[編輯]伊麗莎白時代的文學被認為是英語文學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除了舞台劇和戲劇之外,它還見證了詩歌的蓬勃發展。這一時期出現了十四行詩、斯賓塞詩節和戲劇性的無韻詩等新的詩歌形式,以及散文,例如歷史編年史,小冊子和第一部英文小說。埃德蒙·斯賓塞、理查德·胡克和約翰·萊利以及馬洛和莎士比亞都是伊麗莎白時代的主要作家。[54]
音樂
[編輯]在宮廷、教堂、鄉間別墅和當地節日中,音樂家的需求量很大。重要的作曲家包括威廉·伯德、約翰·道蘭、托馬斯·坎皮恩和羅伯特·約翰遜。[55]
美術
[編輯]人們常說,與意大利和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相比,英國的文藝復興來得更晚。在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時代,英格蘭的美術主要由外國人主導——從亨利八世時期的小漢斯·霍爾拜因到查理一世時期的安東尼·范戴克。然而,在這一大趨勢下,英格蘭本土畫派也正在發展。在伊麗莎白統治時期,喬治·高爾始受到更多關注和讚賞。 [56]
參閱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 From the 1944 Clark lectures by C. S. Lewis; Lewis,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Oxford, 1954) p. 1, OCLC 256072
- ^ Elizabeth I and England's Golden Age. Britannica Student Encyclopedia
- ^ The Private Lives of Elizabeth and Essex (1939) 和 The Sea Hawk (1940).
- ^ Patrick Collinson. Elizabeth I and the verdicts of history. Historical Research. 2003, 76 (194): 469–91. doi:10.1111/1468-2281.00186.
- ^ Melissa D. Aaron, Global Economics (2005), p. 25. In the later decades of the reign, the costs of warfare – defeating the English Armada of 1589 and funding the campaigns in the Netherlands – obliterated the surplus; England had a debt of £350,000 at Elizabeth's death in 1603.
- ^ Ann Jennalie Cook (1981) The Privileged Playgoers of Shakespeare's London, 1576–1642,,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 49–96 ISBN 0691064547.
- ^ Christopher Hibbert (1991) The Virgin Queen: Elizabeth I, Genius of the Golden Age, Da Capo Press, ISBN 0201608170.
- ^ J. A. Sharpe (2005) Remember, Remember: A Cultural History of Guy Fawkes Da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74019350
- ^ Julian S. Corbett (1898) Drake and the Tudor Navy, With a History of the Rise of England as a Maritime Power 2 vol.
- ^ Parker, Geoffrey. THE DREADNOUGHT REVOLUTION OF TUDOR ENGLAND. The Mariner's Mirror. 1996-01, 82 (3) [2022-10-18]. ISSN 0025-3359. doi:10.1080/00253359.1996.106566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7) (英語).
- ^ Geoffrey Parker. Why the Armada Failed. History Today. 1888, 38 (5): 26–33.
- ^ Geoffrey Parker. If the Armada Had Landed. History. 1976, 61 (203): 358–368. doi:10.1111/j.1468-229X.1976.tb01347.x.
- ^ Kenneth Andrews (1984) Trade, Plunder and Settlement: Maritime Enterprise and the Genesis of the British Empire, 1480–163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27698-5) p. 45
- ^ Niall Ferguson (2004) Colossus: The Price of America's Empire, Penguin Books, p. 4 ISBN 0143034790
- ^ Hugh Thomas (1997) The Slave Trade: the History of the Atlantic Slave Trade, Simon & Schuster, pp. 155–158 ISBN 0684810638
- ^ Niall Ferguson (2004) Colossus: The Price of America's Empire, Penguin Books, p. 7 ISBN 0143034790
- ^ Trevor Owen Lloyd (1994)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9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73134-5, pp. 4–8.
- ^ John Cummins. 'That golden knight': Drake and his reputation. History Today. 1996, 46 (1): 14–21.
- ^ Bruce Wathen (2009) Sir Francis Drak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ro, D.S.Brewer ISBN 184384186X
- ^ John Sugden (1990) Sir Francis Drake, Random House, p. 118 ISBN 1448129508
- ^ David B. Quinn (1985) Set fair for Roanoke: voyages and colonies, 1584–1606, UNC Press Books, ISBN 0807841234
- ^ Kenneth R. Andrews (1985) Trade, Plunder, and Settlement: Maritime Enterprise and the Genesis of the British Empire, 1480–163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276985
- ^ George Macaulay Trevelyan (1949) England Under the Stuarts, p. 25.
- ^ With over 5% of Europe's population in 1600, England executed only 1% of the 40,000 witches killed in the period 1400–1800. William Monter. Re-contextualizing British Witchcraft.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2004, 35 (1): 105–111 (106). doi:10.1162/002219504323091252.
- ^ Rafael E. Tarrago. Bloody Bess: The Persecution of Catholics in Elizabethan England.. Logos: A Journal of Catholic Thought and Culture. 2004, 7: 117–133. doi:10.1353/log.2004.0010.
- ^ 26.0 26.1 J. B. Black, The Reign of Elizabeth: 1558–1603 (2nd ed. 1959) pp. 166–88
- ^ Patrick Collinson. The Monarchical Republic of Queen Elizabeth I. London: Hambledon. 2003: 43. ISBN 978-1-85285-400-3.
- ^ Christopher Haigh, English Reformations, Relig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under the Tudors, 1993 p. 237 ISBN 978-0-19-822162-3,
- ^ On the social and demographic history see D. M. Palliser (1992) The Age of Elizabeth: England Under the Later Tudors, 1547–1603 (2nd ed.), pp 35-110
- ^ 30.0 30.1 Life In Tudor Times. Localhistories.org. [2010-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6).
- ^ Spread of the Plague. Bbc.co.uk. 2002-08-29 [2010-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5).
- ^ Bruce M. S. Campbell. Before the Black Death: Studies in the "Crisis" of the Early Fourteenth Century. Manchester U.P. 1992: 51 [2021-12-22]. ISBN 978071903927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26).
- ^ Richard Grassby. The Business Community of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Cambridge U.P. 2002: 94 [2021-12-22]. ISBN 978052189086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0).
- ^ Tudor Houses. Woodlands-junior.kent.sch.uk. [2010-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0).
- ^ John F. Pound, Poverty and vagrancy in Tudor England (Routledge, 2014).
- ^ Poverty in Tudor Times. Spartacus-Educational.com. [2019-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2).
- ^ Paul Slack, Poverty and policy in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 (1988).
- ^ Martin Pugh, Britain since 1789: A Concise History. La Nuova Italia Scientifica, Roma.
- ^ Joan Simon.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Tudor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2021-12-22]. ISBN 978052129679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 ^ Alison Sim. The Tudor Housewife. McGill-Queen's Press. 2001: 29–43 [2021-12-22]. ISBN 978077352233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 ^ Cressy, Davi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1976, 16 (3): 301–320. JSTOR 368112. doi:10.2307/368112.
- ^ 42.0 42.1 Lee E. Pearson. Education of childre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140–41. ISBN 978-0-8047-0494-6.
- ^ Tudor Schools. Woodlands-junior.kent.sch.uk. 2004-01-01 [2010-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8).
- ^ John Guy (1988) Tudor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30–31 ISBN 0192852132
- ^ R. H. Britnell. Price-setting in English borough markets, 1349–1500. Canadian Journal of History. 1996, 31 (1): 1–15 [2017-08-18]. ISSN 0008-4107. doi:10.3138/cjh.3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2).
- ^ Andrew B. Appleby (1978) Famine in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 Andrew B. Appleby. Grain Prices and Subsistence Crises in England and France, 1590–1740.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79, 39 (4): 865–887. JSTOR 2120334. doi:10.1017/S002205070009865X.
- ^ Joan Thirsk (2006) Food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Phases, Fads, Fashions 1500–1760, Continuum, ISBN 0826442331
- ^ Jeffrey L. Singman (1995) Daily Life in Elizabethan England,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pp. 133–36 ISBN 031329335X
- ^ Stephen Mennell (1996) All manners of food: eating and taste in England and France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 ^ John N. King. Queen Elizabeth I: Representations of the Virgin Queen. Renaissance Quarterly. 1990, 43 (1): 30–74. JSTOR 2861792. doi:10.2307/2861792.
- ^ Christopher Haigh (2000) Elizabeth I (2nd ed.), Longman, p. 23 ISBN 0582472784.
- ^ M. C. Bradbrook (1979) The Living Monument: Shakespeare and the Theatre of his Tim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295300
- ^ Elizabethan Literatur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21-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1).
- ^ Comegys Boyd (1973) Elizabethan music and musical criticism, Greenwood Press ISBN 0837168058
- ^ Ellis Waterhouse (1978) Painting in Britain: 1530–1790, 4th ed.,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pp. 34–39 ISBN 0300058322.
延伸閱讀
[編輯]- Arnold, Janet: Queen Elizabeth's Wardrobe Unlock'd (W S Maney and Son Ltd, Leeds, 1988) ISBN 0-901286-20-6
- Ashelford, Jane. The Visual History of Costume: The Sixteenth Century. 1983 edition ISBN 0-89676-076-6.
- Bergeron, David, English Civic Pageantry, 1558–1642 (2003)
- Black, J. B. The Reign of Elizabeth: 1558–1603 (2nd ed. 1958).
- Digby, George Wingfield. Elizabethan Embroidery. New York: Thomas Yoseloff, 1964.
- Elton, G.R. Modern Historians on British History 1485-1945: A Critical Bibliography 1945-1969 (1969), pp 26–50, 163–97.
- Fritze, Ronald H., ed.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udor England, 1485-1603 (Greenwood, 1991) 595pp.
- Hartley, Dorothy, and Elliot Margaret M. Life and Work of the People of England. A pictorial record from contemporary sources. The Sixteenth Century. (1926).
- Hutton, Ronald:The Rise and Fall of Merry England: The Ritual Year, 1400–1700, 2001. ISBN 0-19-285447-X
- Mennell, Stephen. All manners of food: eating and taste in England and France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6).
- Morrill, John, ed.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udor & Stuart Britain (1996).
- Pound, John F. Poverty and vagrancy in Tudor England (Routledge, 2014).
- Singman, Jeffrey L. Daily Life in Elizabethan England (1995).
- Strong, Roy: The Cult of Elizabeth (The Harvill Press, 1999). ISBN 0-7126-6493-9
- Wagner, John A.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Elizabethan World: Britain, Ireland, Europe, and America (1999).
- Wilson, Jean. Entertainments for Elizabeth I (Studies in Elizabethan and Renaissance Culture) (2007)
- Wright Louis B. Middle-Class Culture in Elizabethan England (1935).
- Wrightson, Keith. English Society 1580–1680 (Routledge, 2013).
- Yates, Frances A. The Occult Philosophy in the Elizabethan A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9.
- Yates, Frances A. Theatre of the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