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各國曾用翻譯名稱列表
外觀
°
本列表收錄關於中國歷代對各國各地各族曾用的譯名。
東亞、東北亞及東南亞(除西域及漠北)
[編輯]- 羅剎(國)。清初曾用譯名,但尼布楚條約已棄用此名,也作羅車。
- 今譯俄羅斯,系從蒙古轉譯。蒙古語不習慣以「R」開頭,因此在前面加了「O」音,轉入漢語,即是「俄羅斯」。也作斡羅斯、鄂羅斯、峨羅斯、阿羅思、斡魯斯、兀魯斯、額利西、葛勒斯、縛羅答、尼羅斯。
- 莫斯哥未亞,來源於莫斯科公國。
- 倭(奴)
- (大)和
- 高麗和高句麗,有時稱句麗。句麗(古代朝鮮人又記音為「忽」)可能是古代韓語裡「城市」的意思。高麗來源於高句麗的簡稱,這一寫法起源於漢武帝時期設玄菟郡,下轄高句驪縣。這一漢字名後為朝鮮部分歷史政權正式認可和對內使用。被認為是朝鮮的舊稱,1973年、1980年金日成建議朝韓統一後使用高麗作為國號。
- 安南。679年下半年,唐高宗調露元年,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後遂成為中原政權冊封越南古代國王的封國國號,亦為越南古代政權對外正式使用過的國號。明史用名。後阮朝與清廷交涉改為今名越南。
- 交趾,又作交阯。源於南越國王趙佗將象郡拆分為交趾郡和九真郡。
- 今譯占城,又名占不勞、占婆,明史用名。
- 今譯賓童龍,明史用名。越南稱潘朧、潘郎。
- 今譯柬埔寨,明史用名。
- 又譯高棉。
- 真臘,明史用名。
- 暹羅,明史用名。
甘馬粦
[編輯]- 邦阿西楠省,今台譯。
- 蜂牙絲蘭省,菲律賓閩南語(咱人話)名稱。
- 馮嘉施蘭,明史記載名稱。
- 今譯蘇祿,明史記載名稱。
- 今譯三佛齊,又稱干陀利,明史用名。
馬來西亞
[編輯]- 。
- 滿剌加。明史記載名稱。
- 麻六甲。明史記載名稱。
- 今譯彭亨。明史記載名稱。
- 今譯柔佛,又名烏丁礁林。明史記載名稱。
- 。
- 咬𠺕吧,明史記載名稱。
- 蘇門答剌。明史記載名稱。
- 須文達那。明史記載名稱。
- 又譯馬魯古群島。
- 香料群島。
- 美洛居,俗稱米六合。均為明史記載名稱。
- 麻葉瓮。明史記載名稱。
- 又譯班賈爾馬辛、班遮馬沁。
- 文郎馬神。明史記載名稱。
- 今譯爪哇。明史記載名稱。
- 闍婆。明史記載名稱。
- 碟里。明史記載名稱。
- 啞齊。明史記載名稱。
- 南浡里。明史記載名稱
- 婆羅。因文萊位於婆羅洲得名,明史用名。
- 浡泥。明史用名
中亞、西域及漠北
[編輯]漠北
[編輯]西域
[編輯]其他諸部
[編輯]南亞
[編輯]瑣里
[編輯]- 今譯納加帕蒂南,又譯納格伯蒂訥姆。
- 瑣里。明史用名。
廓爾喀。沙阿王朝。
布魯克巴。
- 斯里蘭卡梵語古名Simhalauipa,意為「馴獅人」,因此有音譯已程不(漢書)、僧伽羅(大唐西域記),意譯師子洲、執師子國、獅子國。
- 斯里蘭卡古阿拉伯語Sirandib,有細蘭、錫蘭之名。
- 由於佛陀曾在島上說楞伽經,故又名為楞伽島,楞伽一詞即是今日斯里蘭卡的的蘭卡。
- 佛教典籍稱其為赤銅鍱(部)。
近東中東(西亞)
[編輯]- 波斯。舊稱,源於希臘人對伊朗人的稱呼。
- 巴剌西。明史用名。
歐洲
[編輯]- 紅毛夷。亦曾可用來稱呼荷蘭,後多特指英國。
- 披楞。同「佛郎機」一樣源自波斯語farangi,即外國人,藏語將這個詞轉稱為「pherang」或「phyigling」,並用它來指稱當時征服了印度的英國人,清廷在處理西藏事務的時候由此進而將其稱為披楞,但長期並未認識到其與紅毛夷是一個國家。
- 噶哩嘎達。實即加爾各答,曾經的英屬印度首府。清廷在第二次廓爾喀戰役時,應戰爭需要對「披楞」進行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披楞有了另一個名字,並確認了噶哩嘎達即紅毛夷,不過這個認識只被少數高層認識到,很快就又遺忘了。
- 英倫三島。實際上是指三個「land」,地,即「英格之地」、「蘇格之地」和「愛爾之地」。
英吉利。今有海峽仍稱英吉利海峽。
- 佛朗機。據考源自波斯語farangi,意為外國人。明朝從歐洲購入的火器統稱佛朗機炮,因多半從葡萄牙人手中中轉之故。明史稱殖民馬六甲、巴西及菲律賓者為佛郎機,未辨明西班牙(菲律賓殖民者)、葡萄牙(馬六甲、巴西、澳門殖民者)兩國。
- 佛郎機。明史稱殖民馬六甲、巴西、菲律賓者及澳門為佛郎機,未辨明西班牙(菲律賓殖民者)、葡萄牙(馬六甲、巴西、澳門殖民者)兩國。
- 干係臘。明史記載名稱。
- 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因此據稱曾有中國官員將西班牙與日本混淆。[1]
- 士班雅。《聖經》曾用譯名。
- 今譯西班牙來自閩南話。
其他地區
[編輯]非洲
[編輯]其他地區
[編輯]美洲大洋洲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陳, 贛一. 睇向斋闻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