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東庫克 (詩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庫克》是T·S艾略特《四個四重奏》中的第二首詩。創作這首詩的初衷,是由於艾略特本人想重新回歸詩歌創作的領域,而且,他還以《燒毀的諾頓》作為創作的借鑑模板。該詩完成於1940年初,隨後於同年《新英語周刊》的復活節版影印發表。「東庫克」其實是一個與艾略特的祖先有直接關係的小社區,也是一個教堂的所在地——艾略特本人的骨灰最後也存放與此。

全詩探討了大自然中時間與原有秩序遭到破壞的問題,認為這一切都歸咎於人類只顧自然科學而對自然毫無敬畏之心。領導者們被表述為「物質主義」和無法了解自然的真諦。而人類唯一的自我救贖方法就是不斷探尋自己的內心,了解到人性與自然萬物息息相關。唯有如此,人們才能真正了解到這個宇宙。

創作背景

[編輯]

1939年時艾略特對於進行詩歌創作產生了一種無力感。為了檢驗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寫詩,他開始模仿重現《燒毀的諾頓》,但將詩中描寫的地點替換成了另一處:東庫克。1937年艾略特曾遊歷至此,且這裡的聖邁克爾教堂後來存放了他本人的骨灰。[1]這個地方對艾略特和他的家人有着特殊的重要意義,因為艾略特的祖先安德魯·艾略特曾居住於此,直到1669年安德魯·艾略特離開了小鎮前往美國。[2]一塊獻給艾略特和他的骨灰的牌匾上寫着:「我的起點即是我的終點。為了你的仁慈,請為詩人托馬斯·斯泰恩斯·艾略特的靈魂祈禱。我的終點即是我的起點。」[3]

艾略特在1940年的2月之前成功完成了兩個詩節,又於該月完成了剩餘的創作。約翰·戴夫·海華德亨伯特·里德以及其他一些人幫助艾略特對詩歌進行了審閱和編輯。《東庫克》在1940年3月的《新英語周刊》的復活節版上發表,又在5月與6月再印,[4]且在9月份在費伯出版社獲得獨立發表。[5]在《東庫克》完成後,艾略特開始着手於創作《四個四重奏》。《四個四重奏》由四首圍繞同一主題的詩歌組成,其中,《燒毀的諾頓》是第一首,而《東庫克》是第二首。[6]

詩歌

[編輯]

《東庫克》是一首描繪夏末時節,探討地球與信仰主題的詩。[7]與《四個四重奏》中的其他詩一樣,詩中的五個小節分別對應着五個不同的主題:時間、經歷、洗罪、祈禱和完整歸一。[8]而第一小節中對「時間」主題的主題呈現為「我的起點即是我的終點」,而這句話可以被解讀為,如果我們給予時間恰當的注意力,它或許會引領我們走向永恆。

第二小節探討了扭曲原本自然秩序所帶來的破壞,與《燒毀的諾頓》中的第二小節里所描繪的自然的規律恰恰相反。[9]並且,詩中將理性知識本身描述為「不足以解釋現實」:那些一味追逐理性與科學的人都是無知的。甚至我們人類的進步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進步,而是在重複着過去犯過的錯誤。[10]

第三小節討論的是俗世的統治者們以及他們的不足之處。第四小節,作為正式詩節,以耶穌受難日彌撒為背景,展開了一系列巴洛克式的悖論探討。在第五小節,詩人回顧了他在「戰間期」階段探索詩歌創作的那段時光,認為那種老派的生活與創作方式是「基本上被浪費了」。他歡迎即將到來的暮年,將其視作一個新的機會來探索全新的生活,雖然這也可能只是一個重新發現「找回已失去的又再度失去」的過程。

儘管該詩充斥着不信任與黑暗色彩,第五小節的第一句依然充斥了希望的光輝,「因此,在這裡,我尚在半路」。這句引用於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的首句,「在人生的途中,我發現我已經迷失了正路」。[11]雖然降臨人世,走向歧途是命中注定,但堅持不懈穿過歧途走向光明也是如此。

主題

[編輯]

《東庫克》傳達了英國群體在二戰中求生的希望。[12]在一封1940年2月9日的信件中,艾略特曾稱:「我們對於瞬間的社會巨變基本不抱希望;相比於瞬息之間整個世界的改變,我們更傾向於希望看到我們自己生活的地方開始有些許變化的萌芽…在這場世界範圍的災難與倒退面前,我們必須保持着昂揚的鬥志,因為它能幫我們熬過這最漫長黑暗的階段。」[13]這首詩還以戰爭作為一種媒介,來銜接艾略特關於人類團結的觀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斯蒂芬·斯彭德聲稱「戰爭改變了艾略特的態度,讓他相信西方存在一個需要積極捍衛的事業。戰後,西方傳統社會需要統一的德國回歸。」[14]

這首詩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普遍認為《荒原》是表達幻滅這一觀點的主旨相反——儘管艾略特本人從未接受過這種解讀。[15]第二次世界大戰本身雖然只在艾略特的少數作品中有直接提及,[16]然而,二戰確實對這首詩造成了影響,尤其是戰爭造成的破壞,在詩中反映為對自然和天堂的破壞。[9]這首詩對於社會的描繪也與《荒原》十分相似,尤其是關於對死亡和瀕臨死亡的強調。詩中的場所與艾略特家族的發源地相關,而且,象徵性的,這裡也是艾略特家族的「終結所」。詩中的第二部分表示了自然現在面臨着被破壞,暗示着人類也會被毀滅,正因如此,科學和知識無法拯救人類。我們人類過去犯的錯誤變成了如今戰爭和衝突的導火索,為了避免被毀滅,我們需要變得更加謙遜。然而,黑暗吞噬了世界上的統治者們。而這,一部分原因歸於亞當誤食禁果,即原罪。基督是我們的救世主,我們需要通過尋求救贖來克服人類自身的缺點。艾略特稱,他一直致力於為人類而戰,並試圖幫助人類明白什麼才是重要的。惟有藉助基督,人才能得到救贖。[17]

出人意料的是,艾略特建議老人們出去探險。他警示人們應該用無意義的實際體驗來交換智慧,而且認為人應該尋求人生體驗。這一觀念在《荒原》中也有暗示,並且借鑑了但丁在《饗宴》中提出的思想。但丁認為老人應該回歸上帝身邊,並將這一回歸的過程描述得同奧德修斯的歷險記十分相似。但不同於荷馬筆下的英雄,但丁認為人應該在精神世界中而不是俗世中進行探索。但丁和艾略特所提出的這一觀點與聖奧古斯汀十分相似,都注重內心世界的探尋。[18]通過內心世界的探索,人類能相信救贖的力量,也能發現世界不止有黑暗。艾略特在詩中解釋道,我們人類通過時間其實都是緊密相連在一起的,而且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只有意識到了這一點,人類才能了解宇宙的真諦。反過來,人們才能擺脫時間對我們禁錮的枷鎖。正如羅素·科克所解釋的:「最終,對於那些對現實的理解要高於簡單的『出生、交配、死亡』的人來說,一個超越物質本身屬性和節奏的現實就是認識上帝,且永遠享受對上帝的信仰。」[19]

家人和家族歷史在詩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艾略特從《艾略特家族簡史》一書中了解到了自己家族的相關信息,其中說明了艾略特的家族曾在東庫克住了200餘年,而這段歷史隨着安德魯·艾略特的離開而中斷了。相似的是,艾略特在離開家人遠遊後也破壞了自己的家庭——那個他視作逐漸衰退的家庭。詩中,艾略特同樣強調了旅行以及內部改變的必要性。[20]

素材來源

[編輯]

根據艾略特的觀點,這首詩的詩性是植根於約翰·克利夫蘭、愛德華·本洛、威廉·布萊克威廉·巴特勒·葉芝早期作品的基礎之上的。[15]此外,許多意象也與斯特凡·馬拉美的詩歌有關。[9]在神學方面,艾略特的理論屬於東正教,且主要依附於聖奧古斯丁的著作中。除此之外,他還受到了一部分來自托馬斯·布朗聖十字約翰作品的影響。在把這些觀點應用到社會上時,艾略特深受克里斯托弗·道森著作的影響——道森認為理解上帝是邁向更美好社會的第一步。[19]


除了許多文學作品作為素材來源外,艾略特同樣從他自身的感受和經歷中汲取靈感,尤其是他在創作這首詩時感受到的巨大壓力情緒。[21]同樣,艾略特使用了朝聖者來到美國的意象,而他們的故事和他本人的童年經歷十分類似。尤其是他的母親曾創作過關於清教徒到達新英格蘭的詩歌,而艾略特在一本名為《艾略特家族簡介》的書中發現了與他家歷史相關的信息:東庫克這個地方,是艾略特的祖先安德魯·艾略特參加朝聖時離開的地點。[22]

注釋

[編輯]
  1. ^ Ackroyd 1984 p. 254
  2. ^ Pinion 1986 p. 6
  3. ^ Kirk 2008 p. 250
  4. ^ Ackroyd 1984 pp. 254–255
  5. ^ Bergonzi 1972 p. 150
  6. ^ Pinion 1986 p. 219
  7. ^ Kirk 2008 p. 248
  8. ^ Bergonzi 1972 pp. 164–166
  9. ^ 9.0 9.1 9.2 Pinion 1986 p. 223
  10. ^ Kirk 2008 pp. 250–251
  11. ^ John Ciardi's translation, New York, 1954, p.28
  12. ^ Gordon 2000 p. 353
  13. ^ Gordon 2000 qtd. p. 353
  14. ^ Bergonzi 1972 qtd p. 150
  15. ^ 15.0 15.1 Ackroyd 1984 p. 255
  16. ^ Bergonzi 1972 p. 151
  17. ^ Kirk 2008 pp. 250–252
  18. ^ Manganiello 1989 pp. 31–33
  19. ^ 19.0 19.1 Kirk 2008 pp. 252–253
  20. ^ Gordon 2000 pp. 348–349
  21. ^ Manganiello 1989 p. 41
  22. ^ Gordon 2000 pp. 346–348

參考文獻

[編輯]
  • Ackroyd, Peter. T. S. Eliot: A Lif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4.
  • Bergonzi, Bernard. T. S. Eliot.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1972.
  • Gordon, Lyndall. T. S. Eliot: An Imperfect Lif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0.
  • Grant, Michael. T. S. Eliot: The Critical Heritage.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 Kirk, Russell. Eliot and His Age. Wilmington: ISA Books, 2008.
  • Manganiello, Dominic. T. S. Eliot and Dan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9.
  • Pinion, F. B. A T. S. Eliot Companion. London: MacMillan,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