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緬甸
外觀
上緬甸(緬甸語:အထက်မြန်မာပြည်,亦稱真緬甸)是緬甸的一個地理區域,與下緬甸相對,狹義上指包括曼德勒及其周邊地區(今曼德勒省、實皆省和馬圭省)的緬族傳統中心(又稱乾旱區),廣義上還包括克欽邦和撣邦。
在緬甸語中,上緬甸的人通常被稱作a-nya tha(緬甸語:အညာသား),而下緬甸的人則被稱為auk tha(緬甸語:အောက်သား)。
這個詞語由英國人首先使用,指現今緬甸的中部及北部地區。1852年的第二次英緬戰爭後,下緬甸被大英帝國吞併,上緬甸則在貢榜王朝的統治下保持獨立,直到1885年的第三次英緬戰爭。
上緬甸亦被視作緬甸本部及阿瓦王國。從歷史上來說,上緬甸的人口以緬人為主(下緬甸則主要講孟文,直到19世紀早期),而殖民地政府指定的英屬緬甸則包括了少數民族地域,如撣邦和今克欽邦。
上下緬甸之間的差異在一些政府部門中也有所體現,如緬甸教育部在上下緬甸均設有辦公室。一些報紙也會因地制宜,緬甸語版的緬甸時報就是一例,其中有關於上緬甸新聞的專欄。[1]在語言的差異方面,上緬甸語各方言之間的差別微不足道,特別是在選詞用字上;而在上下緬甸語之間則不然,比如在親屬稱謂方面,下緬甸語不像上緬甸語那樣,會區分出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而在伊洛瓦底江流域,雖然包括了下緬甸的部分地區,這裡的緬甸語卻相當一致。
參見
[編輯]出處
[編輯]- ^ အထက်မြန်မာပြည်သတင်းများ ကဏ္ဍ. မြန်မာတိုင်း(မ်). : c [27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9月17日).
這是一篇與緬甸地理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