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3涡轮扇发动机
Snecma M53 斯奈克玛 M53 涡轮扇发动机 | |
---|---|
类型 | 单轴低旁通比后燃器涡轮扇发动机 |
原产国 | 法国 |
生产 | 斯奈克玛公司 |
首次试验 | 1967年 |
主要应用 | 幻影2000战斗机 |
产量 | 675具(至1999年1月) |
衍生自 | 斯奈克玛超级阿塔涡轮喷射引擎 |
技术数据 | |
长度 | 4853毫米(M53-2/5) 5070毫米(M53-P2) |
最大直径 | 1055毫米 |
净重 | 1420公斤(M53-2) 1470公斤(M53-5) 1500公斤(M53-P2) |
压缩机 | 轴流式,3级低压,5级高压 |
燃烧室 | 镍合金环状燃烧室 |
涡轮 | 单级高压、单级低压 |
性能数据 | |
最大推力 | 最大军用推力:50.96千牛(最初型号) 最大后燃推力:83.43千牛(最初型号) |
耗油率 | 84公斤/秒 |
压缩比 | 8.5:1 |
涡轮前温度 | 1327摄氏度 |
空气流量 | 92公斤/秒 |
M53涡轮扇发动机是法国史奈克马公司于1967年根据超级阿塔涡轮喷射引擎为基础设计,目标包括模组化,简单化以及成本低于TF306发动机。M53作为阿塔(Atar)引擎的主要后继产品,最初计画于1975年开始用于可变后掠翼的幻象G4战斗机与经改良的幻象F1,以及在1970年代末期试飞的幻影2000战斗机和幻影4000战斗机,但最后仅有幻象2000进入服役,其馀机型不是停留计划阶段,便是没有进入量产。
由于只有幻影2000采用作为动力,到1999年1月为止,史奈克马交付了675具M53系列发动机,加上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的幻象2000-9订单,总计生产数量不超过800具。到2007年4月,服役中的644部发动机总运作时数超过111万小时
设计
[编辑]超级阿塔设计时间点约在1967年至1969年间,为了不重蹈覆辙转移TF30涡轮扇发动机时发生的错误教训,后来改称为M53的超级阿塔,当时采用模组化设计的概念,因此M53引擎可分成12个区块。1973年M53安装在卡拉维尔测试机上进行第一次飞行测试,并于1974年底安装在幻像F1上进行超音速飞行测试。M53采用模组化设计,可单独更换损坏的次零件模组且维修后不需进行整具引擎的全推力测试,模组化设计的概念也被惠普公司应用在JT9D引擎开发上。
生产次型
[编辑]M53
[编辑]第一具M53发动机于1970年2月展开测试,同年10月达到预估最大军用推力50.96千牛顿,1971年9月最大后燃推力满足设计要求的83.43千牛顿。第一次飞行测试于1973年7月展开,总共只有20具原型发动机。
M53-2
[编辑]第一种量产型,低压压缩段的叶片材料改为钛合金,发动机空气流量需求为84公斤/秒、发动机最大转速每分钟10,200转、旁通比为0.32、总压缩比8.5、海平面最大军用推力54.92仟牛顿,后燃推力83.43千牛顿。 M53-2使用在幻象F1-M53,幻象2000与幻象4000的原型机上。
M53-5
[编辑]从1980年-1985年间生产,使用在幻象2000战斗机初期型上。利用提高低压压缩段的转速,发动机最大转速每分钟10,500转、总压缩比提升至9.3,海平面最大后燃推力88.2千牛顿。
M53-P2
[编辑]M53-5的改良版,开发代号最初为M53-7,以适应重量增加的幻象2000。原型引擎在1981年6月完成首次试车,1982年6月完成50小时运作测试,1983年7月首度在幻象2000上安装试飞,1984年4月至1984年8月间完成测评,1985年4月第一台量产型M53-P2交货。
M53-P2改良的部分包括重新设计低压压缩段的转轴,轴承与叶片外型,并且增加叶片数量。发动机空气流量需求为90公斤/秒、发动机转速增加到每分钟10,600转、旁通比改为0.4、总压缩比9.8,海平面最大后燃器推力95千牛顿,最大军用推力64.3千牛顿。第一具发动机于1984年进入量产,配备于幻象2000-5、幻象2000N上;史奈克玛有开发同样引擎架构,但最大后燃推力增加到98.06仟牛顿的M53-P20型发动机,但无任何用户采购。M53-P2已在2005年停产,史奈克玛规划到2030年为止仍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援,本型引擎也是目前幻象2000家族仍在使用的型号,使用较早期引擎的机种均已退役。
M53-PX3
[编辑]虽然M53系列只有一型操作机种量产,但仍获得8国采用。在M53系列操作快满20年时,史奈克马在2002年起开始寻找金主升级M53,改良途径包括更换新的发动机全权数位控制系统(FADEC)与部分M88涡轮扇发动机零件,并降低涡轮进气温度;希望可以在兼顾延长操作寿命的同时,兼顾减重甚至增加8-10%推力的目标。但是到2003年仍未找到支持者,此计画最后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