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鹀
黄喉鹀 | |
---|---|
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雌性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鹀科 Emberizidae |
属: | 鹀属 Emberiza |
种: | 黄喉鹀 E. elegans
|
二名法 | |
Emberiza elegans Temminck, 1835
|
黄喉鹀,学名Emberiza elegans,又名黄豆瓣、黑月子、黄眉子、黄凤子、春暖、探春 。
生态环境
[编辑]黄喉鹀常常结成小群活动于山麓、山间溪流平缓处的阔叶林间以及山间的草甸和灌丛,极少活动于针叶林带,迁徙季节亦不结大群,途中会选择平原的杂木阔叶林落脚。
分布地域
[编辑]黄喉鹀主要分布在东亚一带,见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琉求群岛等地;在中国见于北起东北南至广东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其东北亚种的分布西线在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南、江西至广东东部一线,西南亚种见于以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为中心的一片广大区域,其分布区域在冬季南限可以抵达缅甸北部,夏季的分布北限可抵陕西,指名亚种见于台湾中部、琉求群岛等地。
特征
[编辑]黄喉鹀为中等体形的鹀属鸟类,体长约15厘米左右。雄雌个体同形异色,但无论雄雌,头顶均有一束羽毛高高翘起形成凤头,这是其他许多鹀属鸟类所不具有的,也是本物种的一个鉴别特征。本物种雄性头顶的额部、凤头、枕部、颊部以及喉部均为黑色,眉纹分为三段,眼先一小段眉纹纯白,其后骤然转为亮黄色,亮黄色的眉纹一直延续至脑后,形成一道环绕头顶后侧的黄色条带,第三段眉纹为白色,向下弯曲;颌部黄色,上喉部纯白,下喉部黑色;肩部、背部、腰部和尾上覆羽均为栗色,上背部杂以黑色纵纹,且羽端为白色;尾羽黑色,两条中央尾羽偏灰色,两条外测尾羽的外甲白色,这也是所有鹀属鸟类共有的特征;翅上覆羽与背部同色,中覆羽白色,大覆羽褐色,羽端白色,飞羽褐色;下体自喉部一下均以黄白色为基色,上胸部和两胁被粗大的栗色纵斑。雌性的凤头没有雄性那么明显,雄性头面部的黑色区域在雌性均为较不鲜明的褐色,眉纹和颌部的黄色亦不如雄性那般鲜亮,雌性的下喉部不具有黑色的围脖,其余部分与雄性基本相当。虹膜为栗褐色;上喙近黑色,下喙浅;双足浅灰褐色。
食物
[编辑]黄喉鹀平时以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在繁殖季节则以森林昆虫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据研究其取食对象主要包括禾本科植物以及豆科植物的种子、野果等。
繁殖与保护
[编辑]黄喉鹀在每年的3月至4月间开始繁殖行为,雄性在迁徙抵达繁殖地后很快就占据高树顶部开始鸣唱占区,并且旋即开始配对行为5月中旬开始筑巢,巢呈碗状,以问津、以及某些豆科植物的茎、根和苔藓等材料交织而成,内垫细草根、羽毛等柔软材料,巢平均外径约11厘米,平均内径约7厘米,高6厘米,深5厘米,巢址选择在树林中靠近地面的树枝或者树根旁边的地面上,地面巢较大,枝头巢较小,另外本物种有很强列的领域行为,在巢周围有面积很大的巢区,对巢区的控制非常严密。筑巢之后即行产卵,每巢产卵5枚左右,卵呈乳白色,表面有褐色斑点并且集中于钝端,孵化期13-14天。雏鸟生长迅速,留巢期11-12天,据郑光美等人的研究,雏鸟体重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渐近线16.0g,拐点3.9天,增长率0.550,其生长方程的具体形式为:
- 本物种未被列入保护动物目录,其在中国的分布地域广泛,种群数量较大,但是受到非法捕猎的威胁,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外部链接
[编辑]- ^ Emberiza elegan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2. [26 November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