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瑜伽师地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瑜伽师地论》(梵语योगाचारभूमिशास्त्र罗马化:Yogācārabhūmi-śāstra藏语རྣལ་འབྱོར་སྤྱོད་པའི་ས威利转写rnal 'byor spyod pa'i saTHLNenjor-chö-pé-sa),简称《瑜伽论》,又名《十七地论》,西藏又称《五部地》(藏语ས་སྡེ་ལྔ威利转写sa sde lnga藏语拼音Sa-dé-nga),全论共五分,合计一百卷,梵语本仅存部分,但有汉、藏两译的全译本传世[1]

此论是以瑜伽修行为基础,建构共十地、通三乘的十七地,论证声闻独觉菩萨这三乘瑜伽师的所缘修行果位,是大乘瑜伽行唯识学派理论与实践的代表性著作[1]。《瑜伽师地论释》称“此论属菩萨藏阿毘达磨”。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旁出十支,广显其义[2]

题名

[编辑]

据遁伦(或作道伦)《瑜伽论记》,《瑜伽师地论》梵语题名为“瑜伽阿遮罗步弥舍萨怛罗”(Yogācārabhūmi-śāstra)。题名的Yogācāra通常是指“瑜伽行”,但若按梵语复合语之“有财释”的文法规则,Yogācāra也能解释为“瑜伽师”[3]

最胜子等所造的《瑜伽师地论释》解释“瑜伽”(Yoga)为“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以三乘行者的一切境、行、果都有方便善巧,有相应之义的缘故。“阿遮罗英语Ācāra”(Ācāra)为行处、所行、威仪、轨则、行法,《论释》于此释为瑜伽师,指:次第习行如是瑜伽的三乘行者,随其能力调化诸众生,为瑜伽师,或以瑜伽修行圆满的如来,持此瑜伽调化弟子,为瑜伽师。“步弥”(Bhūmi)为地,有四种解释:境界、所依、所行、所摄,若按第一种解释,是瑜伽师所行之境界,故名为地。“舍萨怛罗英语Shastra”(Śāstra)是论,用于问答决择诸法

《论释》说“欲令证得瑜伽师地”,又说“无倒辩说瑜伽师地”,又说“此论依止此地”,故以“瑜伽师地”为论名。

《瑜伽师地论》一共有五分,“十七地”位于《瑜伽师地论》的“本地分”(初分),《论释》解释初分名地,后四不名地,以初分为一部之总称。另外又提出因为“一切法皆是瑜伽师地,瑜伽师用一切法为依缘”,“十七地具摄一切文义,后之四分,皆为解释十七地”,所以可名为瑜伽师地。

作者

[编辑]

相传无著禅定兜率天,于弥勒菩萨受学《瑜伽师地论》、《庄严大乘经论》、《中边分别论》等,出定之后,将这些著作传述后世[4]

作者问题: 1)据玄奘所传,此论是弥勒菩萨说。 2)据西藏所传,此论是无著论师造。 3)现代佛教研究者如胜吕信静[5]等,多认为非个人著述,而是论师的集体创作,应是不同阶段集成的作品。成立的年代被认为大约是300~350 CE[3]。各品成立的年代不一。其中“本地分”先完成,“摄决择分”以下四分是后来逐渐增入[6]

汉译

[编辑]

玄奘译本

[编辑]

玄奘三藏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至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间,召诸名僧二十一人,在长安弘福寺译出全本,共一百卷。根据〈瑜伽师地论新译序〉,梵本有四万颂。译事是由玄奘执梵本,译为唐语,其他多位沙门负责笔受、证梵语、正字、证义、缀文,另外有朝廷官员担任监阅负责润文[7]

单行别出

[编辑]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玄奘又在大慈恩寺翻经院译出《菩萨戒羯磨文》一卷(本论第四十、第四十一卷的一部份)、《菩萨戒本》(本论第四十卷末及第四十一卷的别译)、《王法正理论》一卷(本论第六十一卷别译)。

另外,《瑜伽师地论》包括了《解深密经》除去序品外的全部内容(本论第七五卷至第七八卷),《解深密经》有玄奘的全译本,是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于弘福寺译出。

其他译本

[编辑]

在玄奘汉译之前,另有《瑜伽师地论》的部分译本。

玄奘所译的《菩萨戒本》,又称“瑜伽菩萨戒本”(本论第四十卷末及第四十一卷),其异译本:

  1. 《菩萨戒本》,一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地持菩萨戒本”。
  2. 《菩萨善戒经》,一卷,内题“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刘宋罽宾沙门求那跋摩译。
  3. 《优婆塞五戒威仪经》,一卷,题作求那跋摩译,彦琮录载为失译。

玄奘译出的《王法正理论》(本论第六十一卷),其异译本为不空译出的《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解深密经》除了玄奘的全译本(本论第七五卷至第七八卷),还有菩提留支的全译本,以及求那跋陀罗真谛的节译本。

弥勒讲堂于2018年出版《藏本瑜伽师地论新译》,为白话文译本,由邬金智美和廖本圣合译自西藏本的《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本论第一至第三卷)。汉译本和藏译本皆由五分组成,但是〈摄释分〉和〈摄事分〉在两译本的编排位置是对换的[1]

内容

[编辑]

本论的组织,共有五分,以本地分(十七地)为中心,其余四分是对本地分的解释[8]

  • 一、本地分(卷一~五十),梵名:*Maulībhūmi[9],或者*Bahubhūmika/Bhūmivastu[10],或作*Bahubhūmikavastu[11]
  1. 五识身相应地:说明五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
  2. 意地:说明心意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的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
  3. 有寻有伺地:欲界色界静虑的根本定及其未至定,为有英语Vitarka英语Vicāra
  4. 无寻唯伺地:初静虑和第二静虑间的中间定,为无寻唯伺。
  5. 无寻无伺地:第二静虑以上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之七根本定及其近分定,为无寻无伺。
  6. 三摩多地:说明静虑(四静虑)、解脱(八解脱)、等持(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等至(五现见、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无想灭尽定等)四种三摩呬多
  7. 非三摩呬多地:未能如法修定的十二种相。
  8. 有心地: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第一义,由此五门建立有心。
  9. 无心地: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第一义,由此五门建立无心。
  10. 闻所成地:闻所成慧。于五明中,特别细说内明、因明
  11. 思所成地:思所成慧。于自性清净、思择所知、思择诸法三种相,相应善巧。
  12. 修所成地:修所成慧。于四处、七支相应善巧。
  13. 声闻地:说明声闻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分为四瑜伽处。
  14. 独觉地:说明独觉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
  15. 菩萨地:说明菩萨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分为四瑜伽处。
  16. 有馀依地:说明有馀依涅槃
  17. 无馀依地:说明无馀依涅槃

窥基在《瑜伽师地论略纂》所说,此十七地可以境、行、果三种相摄。境摄前九地,行摄次六地,果摄后二地。

  • 二、摄决择分(卷五一~八十),梵名:Viniścayasaṃgrahaṇī

略摄决择十七地中深隐要义。即决择本地分中不尽要义,发挥唯识道理,于境谈八识,于行详菩萨,于果讲无住涅槃。又决择《深密》、《宝积》二经,此二经是唯识的开基。

  • 三、摄释分(卷八十一~八十二),梵名:*Vivaraṇasaṃgrahaṇī,或者*Vyākhyānasaṃgrahaṇī

解释契经的体、释、文、师、说、众、听、赞佛。

  • 四、摄异门分(卷八十三~八十四),梵名:Paryāyasamgrahaṇī

略摄诸经所有诸法名义差别。分为白品、黑品二门,白品门释师,乃至施、戒。黑品门则释生、老、病、死乃至贪、瞋、痴三毒。

  • 五、摄事分(卷八十五~一○○),梵名:Vastusaṃgrahaṇī

略摄三藏众要事义。分为契经事、调伏事、本母事。契经事分为行择摄、处择摄、缘起食谛界择摄、菩提分法择摄四门;调伏事分为总择摄、择摄二门;本母事立序辩摄一分;各明其义旨。

科判、注释与相关著作

[编辑]
  • 最胜子等造《瑜伽师地论释》,玄奘译,另有藏语译本。
  • 窥基著《瑜伽师地论略纂》,注释本论第一卷到六十六卷。
  • 新罗遁伦(或作道伦)集撰《瑜伽论记》,采集玄奘门下景、泰、备、基四大家及馀师十馀家之说。
  • 清素著《瑜伽师地论义演》,原四十卷,今存二十二卷。
  • 法成著《瑜伽师地论分门记》,为“本地分”与“摄决择分”的详细科判。
  • 日本增贺著《瑜伽论问答》。

西藏所存印度注释,有德光造《菩萨地注》和《菩萨戒疏》,最胜子造《菩萨戒广疏》,海云造《瑜伽行地中菩萨地解说》,皆为藏语译本[3]。韩镜清将海云造《瑜伽行地中菩萨地解说》汉译为《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真实义品释》,收录于《慈氏学九种译著》。

近代对《瑜伽师地论》的科判、注释等著作,有欧阳竟无〈瑜伽师地论叙〉、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和《瑜伽师地论披寻记》、太虚《瑜伽真实义品讲要》和《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罗时宪《瑜伽师地论纂释》、妙境《瑜伽师地论讲记》、常柏《瑜伽师地论讲记》等。印顺《杂阿含经论会编》将《杂阿含经》与《瑜伽师地论·摄事分》的“契经事”对照合编。

《瑜伽师地论》包括了《解深密经》除去序品外的全部内容,这部份的注释介绍参见解深密经#注释

另外,《显扬圣教论》为《瑜伽师地论》之纲要书。《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是《瑜伽师地论》中阿毘达磨内容的汇集。《大乘庄严经论》解说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之各种法门,则和《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有对应关系[9]

续藏经还有《瑜伽论劫章颂》一卷,是将本论第二卷中,有关的名目、次第、数量及成、住、坏、空,浓缩为偈颂。《东域传灯目录》和《新编诸宗教藏总录》称《瑜伽论劫章颂》窥基述,但最早登载此章颂的《灵岩寺和尚请来法门道具等目录》记载“劫章论颂一卷(世亲菩萨造,三藏义净译)”。

影响

[编辑]

《瑜伽师地论》包含了瑜伽行唯识学派的三大重要思想,卷五一说明阿赖耶识,卷六五说明三自性,卷二六~三四说明瑜伽行——止观之修行,而从〈本地分〉、《大乘庄严经论》、《摄大乘论》、〈摄决择分〉、护法论师在唯识各论题上的观点差异,可窥见唯识思想的发展与变化[3]

《瑜伽师地论》弘阐了佛教的戒、定、慧三学,其卷四一~四二,古来就常以“菩萨戒本”单独流通,卷九十九~一○○为“调伏事”,解释律典。卷二六~卷三四记载瑜伽师丰富的禅定教学。卷三六的“真实义品”,于“慧学”中特别重要[3]

另外,吕澂于1923年发表〈杂阿含经刊定记〉,指出《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在卷八五~九八的“契经事”是《杂阿含经》的本母[12][13]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藏本瑜伽師地論新譯:<五識身相應地第一>及<意地第二>. [2024-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0). 
  2. ^ 《成唯识论了义灯》:“诠教不同略有十支。支谓支分。并是《瑜伽》所有支分。言十支者。一《百法论》(名略陈名数论)。二《五蕴论》(名粗释体义论又名依名释义论)。此上二论天亲菩萨之所作也。三《显扬论》(名总苞众义论)。此论无著菩萨造。四《摄大乘》(名广苞大义论)。此论本无著菩萨造。释论天亲及无性等造。五《杂集论》(名分别名数论。亦名广陈体义论)。此论本是无著等造。今盛行者唯觉师子释。安惠菩萨糅。六《辨中边论》(名离僻彰中论)。此论本颂是慈氏菩萨造。释论天亲菩萨造。七《二十唯识论》(名摧破邪山论)。八《三十唯识论》(名高建法幢论)。此之二论本颂并天亲造。三十唯识释是护法菩萨等造。二十唯识天亲菩萨释。九《大庄严论》(名庄严体义论)。此论本颂慈氏菩萨造。释天亲菩萨造。十《分别瑜伽论》(名摄散归观论)。此是慈氏菩萨之所造也。”
  3. ^ 3.0 3.1 3.2 3.3 3.4 释惠敏. 〈瑜伽師地論導讀〉. [2024-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0). 
  4. ^ 《大唐西域记》卷五:“无著菩萨,夜升天宫,于慈氏菩萨所受《瑜伽师地论》、《庄严大乘经论》、《中边分别论》等,昼为大众讲宣妙理。”
    遁伦《瑜伽论记》:“无著为人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等。慈氏菩萨随无著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降于禅省,为说五论之:一瑜伽论。二分别观行,名分别瑜伽论。三大庄严论。四辨中边。五金刚般若。……唯有无著、天人共知感慈氏,化飡受诸教。”
    《成唯识论了义灯》:“即自发愿请弥勒菩萨下说大乘。令众生见皆得信受。即如其愿于夜下时。放大光明集有缘众。于阿逾阇国说十七地论。随所诵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十七地论竟。虽同一堂唯有无著得近弥勒菩萨。馀人但得遥闻。或有见异。时无著师更为馀说。因此馀人方始信受大乘法义。”
  5. ^ 胜吕信静“瑜伽论の成立に关する私见”(《大崎学报》一二九、一~五〇页)。
  6. ^ 释如石. 現觀莊嚴論一滴. 法鼓. 2002: 13–14 [2017-0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7. ^ 刘文军. 唐宋時代佛經譯場職司考 (PDF). 编译论丛. 2021, 14 (1): 1–18 [2024-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26). 
  8. ^ 星云大师. 瑜伽師地論. 星云大师全集. [2023-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4). 
  9. ^ 9.0 9.1 释惠敏. 梵本《大乘莊嚴經論》之研究 百年簡史與未來展望 (PDF). 正观. 2012, 62: 6–97 [2024-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29). 
  10. ^ Princeton Dictionary of Buddhism. Śrāvakabhūmi. ( T. Nyan thos kyi sa; C. Shengwen di; J. Shōmonji; K. Sŏngmun chi 聲聞地).. 
  11. ^ 廖本圣. 梵漢藏三本《瑜伽師地論》〈本地分〉 中〈五識身相應地第一〉及〈意地第二〉 之對勘研究 (PDF). 正观. 2018, 85: 91–185 [2024-05-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5). 
  12. ^ 蓝吉富. 經論講要 前言 呂澂居士的生平與學術成就. [2024-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0). 
  13. ^ 吕澂. 雜阿含經刊定記.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