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十八本 (赣剧)
江湖十八本,是赣剧对自家“看家戏”的一个总结。中国南方以高腔为主的戏种也多有“十八本”的说法,如婺剧、粤剧、川剧、湘剧等。
赣剧十八本:
|
|
|
|
|
|
历史渊源
[编辑]关于赣剧“江湖十八本”的起源,《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认为“赣剧流行的地区,在明代主要唱弋阳腔,清初以后,保留在这里的弋阳腔,因为战争的破坏而受到严重的摧残,原来上演的连台本戏大都失传,只剩下玉山、弋阳、贵溪、万年和波阳等地有所保留。这时在民间流传的弋阳腔,被大多数人称之为“高腔”,其中活跃在弋阳、万年的高腔班,留下十八本高腔戏,以维持它的正常演出活动。”[1]而《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认为“赣东北地区在清初流传的弋阳腔,虽然盛行很久最后仍濒于灭亡边缘,这才与饶河班的乱弹戏合流,保留了弋阳腔的部分遗产——饶河高腔班的高腔从声腔到剧码均属于明代弋阳腔的嫡派所传。饶河班的高腔相传有十八本老戏为其代表剧码。在明代,弋阳腔的连台本戏和传奇戏多达八十馀本。而剧码数量的减少,说明弋阳腔经过朝代更迭的浩劫,使其旧本大量失传。至此,弋阳县戏班凭著古老弋阳腔这块招牌,首先打出了十八本正本戏的旗号,并且影响很多剧种建立自己的‘江湖十八本’作为争取观众的竞争手段。”[2]
结合二者观点可知,赣剧“江湖十八本”的剧码无争议是嫡传自明代弋阳腔,具体称呼则出现于清初弋阳腔开始衰落后。但“江湖十八本”是否真有十八本,二者观点不尽相同。《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认为十八本高腔戏剧码确是存在于历史上,而《源流考辨》认为十八本只是弋阳腔艺者为增强自身竞争力而编凑成的一套剧码。但江西清代戏曲作家蒋士铨在其《西江祝嘏》中写到:
(杂小帽布袍上) 演就掌中舞,操成壁上军。酬神浑惯见,祝寿大新闻。来此是学宫了,不免进去。(见介) 班头叩头。(末) 你们叫什么班? (杂) 敝班就做糊品班。(末) 怎讲? (杂) 小的伙计三个,两个掌线,一个打家伙。三张口凑成一个品字,生意冷淡,只要糊得三张口就好。故此叫做糊品班。(末) 欠通,欠通。你们是什么腔? 会几本什么戏? (杂) 昆腔、汉腔、弋阳、乱弹、广东摸鱼歌、山东姑娘腔、山西卷戏、河南锣戏、连福建的鸟腔都会唱,江湖十八本,本本皆全。[3]
文中蒋士铨确切写道“江湖十八本,本本皆全”。周妙中结合蒋士铨的生平与《西江祝嘏》的创作手法,推断该作应作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 左右。[4]由此可知清朝中期江西已经流行“江湖十八本”的说法了,而此说的形成则应该位于清朝前期。
20世纪中期,海外陆续发现《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调簧》、《乐府玉树英》、《乐府万象新》、《大明天下春》六件晚明海外剧码选集孤本,六本剧码均出自江西艺人之手,如黄文华、刘君锡、殷启圣、龚正我、阮祥宇和匿名的“景居士”。而明朝嘉靖年间的书林詹氏进贤堂重刊《风月锦囊》,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古戏曲选本。孙崇涛考证此集也刻于江西,并有江西人所写序言。[5]
诸如《古城记》、《三国记》、《青梅记》、《金貂记》、《珍珠记》、《白袍记》、《长城记》、《十义记》等剧码多次出现在江西艺者所作的戏曲选本中,这表明此写剧码于明朝时期在江西已有演出市场。现存赣剧“江湖十八本”大多沿自上述明刊本剧码,内容上也基本一致,只是表现语句更加本地化。例如:
《新水令》:想真容,未写泪先流,要相逢不能够。泪眼描来易,愁容写出难。全凭著这枝笔,描不成画不就,万般愁。亲丧荒丘。要相逢,则除非是魂梦中有。[6]
《三仙桥》:提笔未写泪先流,要相逢不能得够。正是泪眼描来易,愁容想断肠。画真容全凭著这一管笔,描不成画不就,万般愁。伯喈夫,自你去后,陈留饥荒三载,你那爹娘双双饿殒,你那里知也未知,晓也未晓,夫哇,那知道亲丧在荒丘。要相逢,在那里则除非是魂梦所有。[7]
明·万历刊本《词林一枝》的曲词和今本之间的一致性可以证明赣剧“江湖十八本”的确是明代弋阳腔剧作的嫡传后代。
戏码品种
[编辑]赣剧“江湖十八本”除表演承自南戏传统的家庭剧题材之外,还有英雄演义等剧码。《青梅会》、《古城会》出自《三国传》;《定天山》出自《征东传》;《风波亭》出自《岳飞传》;《龙凤剑》出自《封神传》,等等。《源流考辨》一书通过不同区域的目连戏与后世形成的连台本戏的比较研究认为,“连台本戏的发展实际就是继承和发展目连戏文的结果”。[8]
弋阳腔的演出经常包含法事活动,赣东北即有“看大戏,做道士”的说法,弋阳县老艺人还认为“弋阳腔是道士唱目连演变而来”。[9]《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认为宋元时期在弋阳县落脚的南戏,本来专演《目连救母》戏文,但后来受赣地宗教习俗的影响,戏文逐渐变化,最终形成具有江西特点的南戏,称之“弋阳腔”。[10]
《目连戏》是弋阳腔的传统演出剧码。宋元时期的《目连戏文》只有四本,表演罗卜修行救母的故事。因为英雄演义的思想流行,江西艺人便按照《目连戏》的结构,编演《三国传》、《水许传》、《征东传》、《征西传》、《岳飞传》等大本戏,通称“目连-连台-大本戏”。赣地戏班正以演出此些连台本著称,清朝小说《歧路灯》中的宋云柚便说:“我今日来请看戏,江西相府班子,条子上写《全本西游记》。[11]
清朝时期,弋阳腔在演出时常把连台本戏拆开,抽出一本单独演出,各类戏本打乱之后合称“饶河高腔十八本”。[12]江西东河戏玉合班有306年历史,1952年散班,擅演高腔大戏,其剧码就有《目连传》、《西游记》、《三国传》、《铁树传》、《封神传》等,而且都是一本戏能演十天或十二天的连台本戏。
几百年来,赣剧一直保留著明代弋阳腔“目连戏”演出武打技艺的传统。弋阳腔著重于扑跌翻打的武技表演,并使用大锣大鼓制造热烈气氛,融说唱、舞蹈、武术、杂技于一炉。如两军对阵,双方主帅先以简单的刀枪交锋,然后便转为杂技表演,名之曰“清”或“打台”,开始双方士卒齐齐翻扑,继而逐个单翻,各显技能,再是对打,有三节棍、九节鞭、窜椅子、大板凳等,甚至有时还加入窜火圈、三上吊、抛钢叉等惊险动作。后因京剧的影响,逐渐只表演刀枪把子的武打动作。
脚注
[编辑]- ^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100页
- ^ 流沙,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66页,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88
- ^ 蒋士铨,西江祝嘏,763页,周妙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 ^ 蒋士铨,蒋士铨戏曲集·序言,周妙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
- ^ 孙崇涛,风月锦囊考释,11-1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0
- ^ 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第一辑) ,119页,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
- ^ 琵琶记曲谱( 赣剧青阳腔),22-23页,南昌,江西省赣剧院编,1961
- ^ 流沙,明代南戏声腔源流考辨,22页
- ^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13页
- ^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99页
- ^ 李绿园,歧路灯,84页,栾星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0
- ^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22页
参考
[编辑]-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北京,1998,ISBN: 9787507601275
- 《赣剧“江湖十八本”考》,白海英,广州,《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