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中义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中义
Fred Young
出生(1900-10-31)1900年10月31日
 荷属东印度三宝珑
逝世1977年6月2日(1977岁—06—02)(76岁)
 印度尼西亚玛琅
职业电影导演、监制
活跃时期1940年—1974年

杨中义印尼语Fred Young,1900年10月31日—1977年6月2日),印度尼西亚(印尼)华裔电影导演和监制,于荷属东印度时期开始活跃于影坛。他青年时曾在荷里活修读电影,但在1940年才加入影坛,并在《虚假天堂》(Sorga Palsoe)一片中担任编剧。他曾参与36部电影的制作,并执导其中23部。

生平

[编辑]

1900年10月31日,杨中义出生于荷属东印度三宝珑府三宝珑的华人家庭[1]。他在荷属东印度接受初中教育[2],其后在1920年代与郑丁春The Teng Chun)和尼尔森·王Nelson Wong)一同赴美国洛杉矶修读电影[3]。杨中义投身影坛后亦曾与尼尔森·王合作[4]

杨中义在1940年加入影坛,在《虚假天堂》一片中担任编剧[2]。同年,他与SI·林(SI Liem)在巴达维亚(今耶加达)成立大华影业Majestic Film[5]。大华影业的首部作品《爱人》(Djantoeng Hati)由杨众生Njoo Cheong Seng)执导,并由SI·林和杨中义监制[6]。大华影业的第二部作品《母亲的眼泪》(Air Mata Iboe)同样由杨中义监制,杨众生执导,并由杨众生的妻子菲菲·杨Fifi Young)主演,为一部讲述一名年轻男人对拒绝让母亲居住的兄长展开复仇的悲剧[7][8]

1942年,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所有电影制作公司关闭,只剩馀一家仍继续运作[9]。杨中义在此时转投戏剧界,并成立泗水之星剧团(Bintang Soerabaja)。杨中义在1949年印尼独立后重返影坛,并协助成立泗水之星影业及执导其首部作品《同生共死》(Sehidup Semati)。同年,他亦执导了《一条手帕》(Saputangan)一片[2]

杨中义在1950年代以导演、编剧和监制的身份[10]持续活跃于印尼影坛[1]。1960年代,由于印尼排华运动加剧,他开始改用类近印尼语的笔名乌托莫(Utomo)从事编剧工作[1]。杨中义1960年代中期开始开始减少制作电影,但曾在1970年代短暂复出,最终在1977年6月2日在东爪哇省玛琅逝世[2]

作品

[编辑]

杨中义曾参与36部电影的制作,并执导其中23部[10]

脚注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