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
徐陵(507年—583年),字孝穆。祖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学家、政治家。其仕宦生涯从梁武帝末年直至陈后主即位,历仕九朝。祖父徐超之,南朝齐郁林太守。
生平
[编辑]徐陵郡望东海郯城,早年以诗文闻名,“八岁能属文,十二通老庄。及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宝志禅师摸他的头说:“天上石麒麟也。”[1]与庾信齐名,号徐庾体,与其父徐摛皆显贵。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任东宫学士。历任尚书度支郎等职。[2]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出使东魏。巧妙地应对了东魏一方前来接待的魏收的言辞挑衅。徐陵尚未归朝,南梁便爆发了侯景之乱,因而滞留东魏。梁元帝承圣三年(555年),南朝梁国都江陵被侯景攻破,梁元帝遇弑,北齐于是派遣贞阳侯萧渊明归国继承帝位,徐陵也得以跟从队伍归朝。徐陵回归后得到太尉王僧辩的赏识,被举为尚书吏部郎,掌管诏命的撰写。随后的政治斗争中,陈武帝诛杀了王僧辩,僧辩旧部任约趁虚偷袭陈国首都建康,徐陵为了报答王僧辩的恩情,参与了任约的计划。失败后,陈武帝释放了徐陵,并不加追责。陈文帝天嘉六年(565年),安成王陈顼及其部下鲍僧叡依仗权势,压制言论,徐陵听闻后,威严地在朝堂上对陈顼加以弹劾。并令殿中御史扶着他退下殿上,免去了其侍中、中书监的官职。天康元年(566年),徐陵被任免为吏部尚书,主管人事。徐陵针对当时求官、买官严重的情况加以治理,制止了侯景之乱以后出现的冗官现象。陈废帝时期,徐陵参与了顾命大臣陈顼的篡位计划,事成之后,受封建昌县侯。太建三年(571年),拜为尚书左仆射。陈宣帝准备北伐,徐陵力排众议推荐了吴明彻为北伐军统帅,从北齐王朝手中夺取徐泗之地。但随后数年时间,北周灭北齐,北周武帝夺取淮北,吴明彻被围投降,致使北伐取得的土地得而复失。陈后主即位时,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馀如故。至德元年(583年),徐陵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徐陵擅长宫体诗,诗风绮丽。曾编撰《玉台新咏》(十卷)并作序;共收汉至梁代共690首诗,是一部汉代至萧梁时期的诗歌总集。或云该集为陈后主宠妃张丽华编撰,但并无任何证据。另有明朝人辑录《徐陵集》,今存六卷。
家族
[编辑]子
[编辑]孙
[编辑]曾孙
[编辑]- 徐翁归,徐法言子,隋吴郡司户书佐
玄孙
[编辑]- 徐澄,徐翁归子,武骑尉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