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月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òuzhī,又称yuèzhī,存在于公元前一世纪的古代国家。源自月氏,起源于先秦时期甘肃西部和新疆东部(敦煌祁连间)的一个部落。西汉时期,为匈奴所迫,北迁至现今的伊犁河流域一带,其后又西迁至中亚的阿姆河北边,并使南边的大夏国臣服[1][2],随后发展为贵霜帝国

名称

[编辑]

在古汉文中,月氏的月有两个传统读法,一认为,应为肉部首读肉,另一认为应读为月亮的月。

佛教《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中的伅真陀罗王,梵文为Chandradhãra,为月亮(Chandra)支持(dhãra)之意,即汉文的月支。由经文中的地名,可知这部经典在健陀罗所写成。学者古正美因此认为,月支或月氏为汉文意译,其名称来自月氏人的月亮信仰,伅真陀罗王即月支王,为贵霜王朝丘就却[3]

古正美认为,月氏即大月氏,因其帝国势力强大,因此被汉朝冠上大字,称为大月氏。

历史

[编辑]

冒顿单于时代,匈奴帝国扩张势力,月氏多次遭击败,开始向西发展。

前162年,月氏再度被匈奴攻击。冒顿单于的儿子老上单于杀掉月氏国王,并把国王的首级割下带返匈奴,把他的头盖骨作杯来使用。月氏人立王后为王,往西迁,来到粟特。在这里,大月氏征服大夏,并在当地立国,被称为大月氏。立国后,因著贸易中转而变得繁荣。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了解到月氏王被老上单于砍头这个消息就立即传诣召募能出使月氏的人,因为出使月氏必须经过匈奴张骞前来应募,他带了一百多人向西而去。出了陇西,果遇匈奴骑兵张骞一行人全被活捉带到了单于面前。单于得知张骞要出使月氏后恼怒地说:“月氏在我西边,你们汉朝想遣使从我头上过?我想出使南越国,汉天子答应吗?”于是单于将张骞扣留在匈奴十年,逼他娶妻生子,希望消磨他的意志,但是张骞始终记得他的使命。

终于有一日,张骞趁著匈奴监督看守不严的情况下逃走,翻山越岭,向西走了几十日,来到了大宛,大宛国王听说了他的遭遇和西汉的丰美富庶,非常高兴,很想和汉朝通好,就派向导领导张骞到康居,再转程到大月氏。可是此时的大月氏国已经新立了国王,使大夏国臣服,并且占据了一块水草肥美的土地,过着无忧无虑的游牧生活,已经不再有向匈奴报仇的意念。而且,大月氏考虑到汉朝与他们距离太远,难以帮助他们。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始终不能够达成使命,最终回朝。

大月氏相传是把佛教带入中国的国家。当时是西元前2年,有大月氏国王的使者伊存,把浮屠经等口述经典传入于阗。不过,亦有人指这种说法比较草率。

公元前140年,大月氏人南下到大夏,分为五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一个酋长,称为翕侯,公元一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约公元16—65年)打败其他翕侯,统一五部落,建立起贵霜王朝

参考资料

[编辑]
  1. ^ 何光岳, 郁夷、大月氏的来源和迁徙, [201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8) 
  2. ^ 《史记》:“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阿姆河)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闲,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馀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号小月氏。”
  3. ^ 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台湾商周出版,2016年3月。ISBN 9789867747846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史记/卷123》,出自司马迁史记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后汉书·卷88》,出自范晔后汉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魏书·卷102》,出自魏收魏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北史·卷097》,出自李延寿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