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各向异性
外观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小作品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移动请求
[编辑]- 非均向性 → 各向异性:合并编辑历史。—Iokseng(留言) 2011年3月2日 (三) 01:50 (UTC)
- 均向性 → 各向同性:合并编辑历史。—Iokseng(留言) 2011年3月2日 (三) 01:50 (UTC)
- (!)意见 有任何意见吗?若无意见,我再过几个钟头合并。(合并要比移动麻烦多,而且更难回复,所以我想确定一下无意见)。 --Nlu (留言) 2011年3月3日 (四) 16:25 (UTC)
- (!)意见 看起来无人反对,但今天我比想像的要忙。再过几个钟头。。。(当然,如果在这时间内有别的管理员有空。。。) --Nlu (留言) 2011年3月4日 (五) 01:40 (UTC)
- 完成 --Nlu (留言) 2011年3月4日 (五) 06:37 (UTC)
- (!)意见 关于名词的部分,个人认为非均向性或是非各向同性会比各向异性要来得贴切,因为各向同性的意思是某个参数在一空间中的各个方向皆同,并没有于某个方向上有特殊的分布,英文上则是Not directionally dependent。而各向异性在中文的意义上则倾向于‘各个方向皆不同’,然而Anisotropy并没有说different in all directions,只是Directionally dependent。Anisotropy也包括在一特定方向上不同,但是在其他方向均同的情况。由于Isotropy在学术界似乎已广为被翻译成‘各向同性’了,所以个人认为就Anisotropy而言,非各向同性会是更好的翻译。 --Hojohan (留言) 2015年10月23日 (五) 15:15 (UTC)
本页面含错误的地球物理及地质基本概念
[编辑]地质学文中叙述如下:
“在地球物理的研究领域常常使用的是地震波的非均向性,意指地震波在不同方向传递的波速不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岩石的组成矿物本身就是不具有均向性的,而且大部分的造岩矿物都具有此现象,例如石英、长石、橄榄石。当地震波传递经过此种晶体时,会造成垂直方向振动的波与水平方向振动的波波速不同,当地震波抵达测站后,测站会量到两个不同方向振动的波抵达之时间差。借由量测时间差,就可以推知地球内部矿物的分布情况。”
缺失地震波规模概念-在实验室利用声波(极高频率地震波)可测出矿物波速的各向异性,但在野外地震波为低频率,其波长大于矿物晶体大小百倍以上。地震波波速和矿物晶体无关。
缺失普通物理概念-地震波被激发时,自然产生纵波(垂直方向振动)和横波(水平方向振动)其速度和密度,体积模量及剪切模量而定。和矿物晶体方向无关。两种波抵达测站之时差,只能判断震源距离,和矿物分布无关。
缺失岩石学概念-岩石有不同矿物组成,矿物颗粒在岩石中的排列是非均一的(变质岩列外)。除非岩石由单一矿物组成,并且结晶轴排列一致,否则地震波波速和矿物晶体无关。
若要达到原文中之叙述,需待诺贝尔奖金级之突破
敬请专家斟酌--陈建民(留言) 2022年10月18日 (二) 03:3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