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山自然公园
柴山自然公园,位于台湾高雄市西麓的柴山地区,其成立源自于1992年时的高雄市市民自主护山运动,期间包括数个环保团体与台湾政府各单位的协商,以及万人连署运动等等。吴敦义市府于1997年公布“高雄市寿山自然公园管理办法”,明订鼓山区海拔10米以上及西部海岸以东之柴山地区划定为柴山自然公园的范围。2011年成为寿山国家自然公园。
历史
[编辑]- 1992年5月1日,高雄地区环保人士成立柴山自然公园促进会(柴山会),进行推动柴山自然公园的成立,并与高雄市野鸟保护协会和中华民国自然生态保育协会共同举办生态解说员训练。[1]
- 1993年5月13日,柴山会发文台湾内政部促请将柴山成立自然公园。
- 1993年5月19日,内政部回函移送高市府工务局。
- 1993年8月7日,柴山会向台湾监察院陈情,监委赵荣耀召开研讨成立“寿山自然公园”相关事宜。
- 1994年7月10日,柴山会于登山口发起三万人签名催生柴山自然公园。
- 1995年1月8日,柴山会发函要求农委会依据新版野生动物保育法,划设“柴山野生动物保护区”
- 1995年11月7日,吴敦义市府争取寿山为自然公园,内政部原则上同意,并依据市府所定的“高雄市寿山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规定。
- 1997年7月23日,“寿山自然公园推动委员会”第一次开会,针对自然公园范围进行讨论,与会军方代表同意将军方未开放地区也纳入公园范畴,受自然公园管理办法管制。
- 1997年10月1日,“寿山自然公园推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确定自然公园范围包括西部海岸、中山大学及台泥矿区等高线十米以上,几乎涵盖整个柴山。
- 1998年3月29日,高雄市建设局开始为期10天净山活动。
- 2000年6月16日,柴山会、高雄市教师会、中华电信工会高雄分会向谢长廷市府陈情要求拆除柴山地区违章建筑。
- 2000年6月22日,谢长廷市府拆除当时立法委员林宏宗所违建的花园,现场并引发暴力冲突,当地违建土鸡城业主麦端宪殴伤环保团体人士李根政及杨娉育。[2][3][4]
- 2000年9月4日,高雄市动员官警六百多人进行净山活动及违建拆除作业。
- 2002年5月20日,成立寿山自然公园警察队。
- 2011年12月6日,“寿山国家自然公园”开园
台湾猕猴自然生态保护区
[编辑]台湾猕猴首次登上国际舞台是由于在1865年时英国首任驻台领事史温侯运送一对猕猴至英国伦敦,经比对后发现是台湾特有种,因此将台湾猕猴命名为Formosan rock-monkey[5]。柴山上的台湾猕猴自然生态保护区的位置约在龙泉寺旁两公里之处,但是由于猴群与人类的互动增加以及游客的不当喂养,部分学者也担忧柴山上的猕猴族群正逐渐丧失野地里生存的本能[6]。
木栈道规划
[编辑]为减少对地表草本植物的破坏,柴山地区主要登山路线所铺设的步道皆是木栈道,并设有凉亭和急救站。主要路径有二,一是从龙泉寺侧的入口,另一则是由动物园旁进入木栈道。而区内现所采用的木栈道不会直接与表土接触,优点是可以减少对地表草本植物的破坏,且小型动物可在木栈道之下活动。
物种危机
[编辑]近年来,由于柴山开放民众自由进出,也造成私辟休息区泛滥,外来登山客不断引入园艺植物栽植,以致长期下来已有多种园艺植物入侵柴山森林,其中以黄金葛、吊竹草最为严重,此二种植物可以进入原生林的地被,形成优势之族群并挤压原生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植被单一化[7]。也因为木栈道在柴山的大量铺设,许多涌入的登山客也大量盗采及破坏栈道周边的植物。据统计,2003年时,北柴山步道旁的密毛魔芋被破坏率高达15%[8]。
另外,1989年柴山开放后,由于台湾保育意识抬头,使得台湾猕猴族群大增,猕猴成群向登山客索食[9],甚或因向游客或当地居民抢食甚而咬伤游客的情况时有所闻。且由于长期的喂食,导致猕猴数量激增并冲击猴群间原始的互动,已严重影响柴山上猕猴健康的成长,慢慢丧失了在森林中觅食的能力。且部分柴山猕猴被台湾农委会家畜卫生试验所检验出感染人畜共通的猿猴B病毒,更增加与人类与猕猴间接触的风险。[10]而除人畜接触产生的疾病与猴群原始觅食的问题之外,由于猴群生活习性的改变,与人类社区互动的情形日益频繁,也增加了其他衍生的社会问题[11]。
除此之外,柴山地区被人类弃养而日益增多的野狗族群也开始威胁当地保育动物的生存空间,在2006年柴山驻军即曾通报发现野狗咬死山羌的案例[12]。
参考资料
[编辑]- ^ 《柴山自然公园大事记》,柴山自然公园促进会,1998年9月。
- ^ 《柴山民代后花园拆了 执法人员并劝离违规摊贩 离去时土鸡城业者涉嫌打伤人 绿色团体谴责暴力》,《中国时报》报导,2000年6月23日。(繁体中文)
- ^ 《柴山拆违建 爆发肢体冲突》,《台湾日报》报导,2000年6月23日。(繁体中文)
- ^ 《柴山暴力事件 市府态度沉默 环保团体谴责》,《台湾时报》报导,2000年6月23日。(繁体中文)
- ^ 程启峰:《柴山猕猴成高雄观光特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央社》报导,2006年1月30日。(繁体中文)
- ^ 林佳颖,《寻着树林的脚步》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环境资讯中心,2001年8月。
- ^ 《异形入侵!柴山生态危机》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6-07-18.。高雄市教师会生态教育中心新闻稿,2006年1月5日。
- ^ 林岱瑾,《密毛魔芋被破坏率高达15%—生命教育的失败示范》[永久失效链接]。《生态中心季刊》:第十三期,高雄市教师会生态教育中心,2003年7月。
- ^ 王瑞伶:《寿山抓泼猴 21只植芯片》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07-09-27.,《联合新闻网》报导,2005年4月7日。(繁体中文)
- ^ 王瑞伶、林顺良:《寿山猕猴 感染人畜共通病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新闻网》报导,2005年2月22日。(繁体中文)
- ^ 《柴山顽皮猕猴吃贡品 爬电线杆电死 害住户摸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森新闻报》报导,2005年4月10日。(繁体中文)
- ^ 林秀美:《柴山山羌 疑遭野狗咬死三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联合报》报导,2007年1月30日。(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