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国防军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17年12月23日) |
埃塞俄比亚国防军 የኢፌዲሪ መከላከያ ሠራዊት | |
---|---|
军事部门 | 埃塞俄比亚陆军 埃塞俄比亚空军 埃塞俄比亚海军(1955-1991) 埃塞俄比亚民兵 埃塞俄比亚警察 |
军力 | |
服役年龄 | 18 |
现役人数 | 182500人 (排名第23位) |
军费 | |
预算 | $4.5亿 (2007年) |
占GDP百分比 | 2.4% |
工业 | |
本国供应商 | 赫伯瑞特机工工程公司 贾法特军备联合工程厂 德卜勒泽特联合工程厂 德真飞机制造联合工程厂 霍米茨军火联合工程厂 纳扎瑞兹车检服装联合厂 朱契拉轧钢厂 布勒纳印刷企业 |
外国供应商 | 美国 以色列 意大利 俄罗斯 中国 |
埃塞俄比亚国防军(阿姆哈拉语:የኢፌዲሪ መከላከያ ሠራዊት)是埃塞俄比亚的军队。目前,埃军的领袖是斯拉吉·菲尔格斯(Siraj Fegessa)。由于2000年的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之厄立特里亚的一方的影响,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大小受到了波动,遂2002年兵力为400000人。[1]这个数字是1991年德尔格政权灭亡时的数据。然而,这个数据还比真实数据少,2007年1月索马里战争时,埃军宣称有30万的军队。[2]
埃塞俄比亚国防军由陆军和空军组成。因其为一个内陆国家,埃塞俄比亚没有海军。但在1950年,埃塞俄比亚在红海占领了一道海岸线,遂1955年组建了埃塞俄比亚海军。直到1991年,厄立特里亚独立分离埃塞俄比亚内陆时,此军队才解散。埃塞俄比亚今日拥有几个维修武器的工业防御组织,它们大多数都是在德尔格政权下为建立军工混成集团制定计划的制造业机构。
军队历史
[编辑]埃塞俄比亚的军队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在中东和非洲之间,政治文化也介于东、西方文化之间,遂它的军队被外国的侵略考验着。自西班牙到欧洲在阿杜瓦的侵略和21世纪反恐战争的局势,埃塞俄比亚在它的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外国军队的侵略。1579年,土耳其人试图从马萨瓦扩张领土,被击退。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纳斯四世也在1868年的古拉角击退了埃及人。欧洲人认为“埃塞俄比亚也许正在为古拉和阿杜瓦‘优越组合’而受难”,[3] 然而,埃塞俄比亚面对过很多次来自不同方向的进攻。
埃塞俄比亚的现代军队的历史应该从在欧洲各国于非洲扩张殖民地期间(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于阿杜瓦战役打败意大利王国的时候保卫自己的领土时算起。
近代史
[编辑]阿杜瓦战役
[编辑]阿杜瓦战役(The Battle of Adowa)是埃塞俄比亚国防军最有名的自卫战役,这场战役确认了埃塞俄比亚为一个独立国家。
1896年3月1日,靠近意大利王国边境的阿杜瓦发生了这场作为第一次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战役的决战。
在大多数的埃塞俄比亚贵族的帮助下埃塞俄比亚国防军成功的打击了意大利军队,也对抗了当时的种族歧视。学者佐德(Bahru Zewde) 如此评论:"这是一场黑人超越白人的胜利"[4]
埃塞俄比亚国防军为了能够执行伊索比亚王孟尼利克二世作战总部的战略,须先克服了分封体系以及其他客观状况。
首先在武器的运输上,须预防从俄罗斯送到伊索比亚的大量柏丹步枪运输线遭到意大利军和英国殖民当局的破坏。[5]此外,碍于伊索比亚内部的分封制度,整个部队几乎仅存农民兵。为了克服这点孟尼利克二世以近距接触战去面对意大利军队,来减少对手的火力上的优势影响。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孟尼利克二世声势渐长的军队袭击了意大利军。[6]
朝鲜战争
[编辑]二战后美国加大对伊索比亚援助和内政设计、媒体控制,把衣国变成其在非洲的代理人,与衣国签订了10多个军事和经济协定,援助占当时美国对整个非洲军援的一半。
1950年衣国国内舆论求战呼声日高,衣国大部分军方人士认为远在东方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即使有苏联和中国的支持,也不足以抵御美国第八集团军领头的联合国军,很可能不等衣国军进抵战场当年朝鲜战争就已经结束回家过圣诞节。海尔·塞拉西皇帝宣布派遣埃塞俄比亚军一个步兵营“卡格纽营”参加朝鲜战争。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其他问题的耽搁,卡格纽营的1153人于1951年7月才抵达朝鲜半岛,编入美军步兵第7师序列,此后一年多时间里他们一直没有参加战斗。1952年10月31日,联合国军指派埃塞俄比亚营向上甘岭发起攻击,在朝鲜战场待战一年多的埃塞俄比亚军终于等到参战机会。埃塞俄比亚营在战争中阵亡121人,负伤536人,共计657人。最终战役没有成功,直至1965年才撤离朝鲜半岛。
内战
[编辑]1962年埃塞俄比亚政府将厄立特里亚改为一州,激起厄立特里亚人反抗。厄立特里亚人组织“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展开长达30年的独立战争。
1974年发生军事政变,皇帝被废黜,不久后“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临时军政府”建立。1978年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临时军政府投向苏联,获得大量苏援。1987年,临时军政府主席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宣布废除临时军政府,并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在1980年代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1991年5月,门格斯图的政府被由亲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派掌握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武装推翻。1993年,在2年过渡期满后,厄立特里亚经全民公决,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1998年5月至2000年6月爆发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
武器
[编辑]埃塞俄比亚国防军武器目前以俄罗斯和中国进口为主。
名称 | 类型 | 原产国 | 备注 |
---|---|---|---|
PM | 半自动手枪 | 苏联 | [7] |
M1911A1 | 半自动手枪 | 美国 | [7][8] |
贝瑞塔M1938 | 冲锋枪 | 意大利 | [7] |
乌兹 | 冲锋枪 | 以色列 | [7] |
AK-103 | 突击步枪 | 俄罗斯 埃塞俄比亚 |
[8] |
AK及衍生型 | 突击步枪 | 苏联 埃塞俄比亚 |
[7][8] |
M16A2 | 突击步枪 | 美国 埃塞俄比亚 |
[7][8] 使用于联合国维和行动 |
AKM | 突击步枪 | 苏联 | 100,000+[7][8] |
贝瑞塔BM59 | 战斗步枪 | 意大利 | [7] |
HK G3 | 战斗步枪 | 西德 | [9] |
Vz. 58 | 突击步枪 | 捷克斯洛伐克 | [7] |
DP-27 | 轻机枪 | 苏联 | [7] |
RPD | 轻机枪 | 苏联 | [7] |
RPK | 轻机枪 | 苏联 | [7] |
DShK | 重机枪 | 苏联 | [7] |
PSL | 精确射手步枪 | 罗马尼亚 | [10] |
陆军
[编辑]装甲部队
[编辑]名称 | 类别 | 原产国 | 备注 |
---|---|---|---|
T-72 | 主战坦克 | 苏联\ 乌克兰 | 已交付 300+个。[11] 200多架来自乌克兰,60架是从乌克兰购买的,还有一些是从苏联服役的。 |
T-62、T-54/55 | 主战坦克 | 苏联 | |
BTS-5B | 装甲抢救车 | 乌克兰 | 4 Ex-Ukrainian; BTS-5B版;可能在交付前进行现代化改造[12] |
BMP-1 | 步兵战车 | 苏联 | 80[13]辆收到。这些车辆于1977年从苏联订购,并于1977年至1978年间交付。[12]目前情况未知。 |
YW-534/ Type-89 | 装甲运兵车 | 中国 | 2013年交付10台[12] |
WZ-523/ Type-05 | 步兵战车 | 中国 | 2013年交付10台[12] |
主力坦克为300多辆T-72和200多辆旧型T-55,另有约100辆BMP-1运兵车,2013年后向中国进口数十辆ZSL-93装甲输送车。[14]
炮兵主力是中国制WA-021式155mm榴弹炮、63式107毫米火箭炮另有俄国制BM-21火箭、D-30小型火炮数百门。
防空导弹由中国进口红旗HQ-64导弹,单配俄制ZSU-23-4防空炮、SA-3B短程导弹。
空军
[编辑]主战机
[编辑]空军规模微小,由10架MiG-23和14架Su-27组成,搭配轻攻击机L-39信天翁7架,直升机Mi-24约20架。[15]
飞机 | 起源地 | 类型 | 变体 | 在役 | 备注 | |
---|---|---|---|---|---|---|
战斗机 | ||||||
MiG-23 | 苏联 | 战斗机 | 15[16] | |||
Su-27 | 俄罗斯 | 多用途战机 | 18[16] | |||
军用运输机 | ||||||
波音757 | 美国 | 行政专机 | 2[16] | |||
安托诺夫 An-12 | 乌克兰 | 运输机 | 5[16] | |||
安托诺夫 An-32 | 乌克兰 | 运输机 | 2[16] | |||
C-130 大力神 | 美国 | 运输机 | C-130B/E | 2[16] | ||
直升机 | ||||||
Mil Mi-8 | 俄罗斯 | 通用直升机 | Mi-8/17 | 24[16] | ||
Mil Mi-24 | 俄罗斯 | 攻击直升机 | Mi-24/35 | 28[16] | ||
Alouette III | 法国 | liaison | 3[16] | |||
教练机 | ||||||
Aero L-39 | 捷克 | 喷气教练机 | L-39C | 24[17] | ||
SF.260教练机 | 意大利 | 教练机 | 4[16] |
来源
[编辑]- ^ 埃军官网. [201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 ^ 文章:埃军从美军身上学的东西. [201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 ^ Clapham, Christopher 1987. Transformation and Continuity in Revolutionary Ethiop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abites, Pierre.
- ^ Bahru Zewde, A History of Modern Ethiopia (London: James Currey, 1991), p. 81.
- ^ Leonid Artamonov, a Russian general, geographer and traveler, military adviser of Menelik II, as one of Russian officers of volunteers attached to the forces of Ras Tessema (wrote: Through Ethiopia to the White Nile).. [2011-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 ^ - WITH THE ARMIES OF MENELIK II by Alexander K. Bulatovich. [2011-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4).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Jones, Richard D. Jane's Infantry Weapons 2009/2010. Jane's Information Group; 35th Edition (January 27, 2009). ISBN 978-0-7106-2869-5.
- ^ 8.0 8.1 8.2 8.3 8.4 Archived copy. [2010-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05).
- ^ Gangarosa, Gene Jr. Heckler & Koch—Armorers of the Free World. Maryland: Stoeger Publishing. 2001. ISBN 0-88317-229-1.
- ^ Google-Ergebnis für http://www.militarypictures.info/d/697-3/psl_sniper.jpg. [27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 Guy Martin. Ethiopia buys 200 T-72 tanks from Ukraine. [27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1).
- ^ 12.0 12.1 12.2 12.3 Trade Registers. [27 Octo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5).
- ^ Czołgi Świata, Issue 41, p 11, 12
- ^ www.sipri.org. [2016-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3).
- ^ World Air Forces 2015 pg. 15". Flightglobal Insigh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 Retrieved 7 June 2015.
-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World Air Forces 2015 pg. 15. Flightglobal Insight. 2015 [7 June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 ^ 存档副本. [2017-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