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环四围
下环四围,是指穿梭于澳门风顺堂区下环街区一带的四个“围”(葡萄牙语:Pátio)的街道,分别是幻觉围、南巫围、六屋围和凤仙围[1]。四围代表着澳门特定时期的围屋建筑与住屋特色,在1850年之前已经存在,具有历史及保育价值[2]。
目前四围的损坏程度不一,部分已经面目全非,围内的古屋多已无人居住,且因日久失修而愈来愈残破,变得不宜居住,甚至出现过倒塌事件,亦有随时继续倒塌的危险。当局曾推出保育及宣传计划,然而都被指收效甚微[1][2][3]。坊间质疑当局对当地具建筑艺术价值的楼宇和特色街巷的保护力度,又指若持续对缺乏保护和城市规划,澳门的特色围里很快便会消失怠尽[4]。
历史及概述
[编辑]下环区是澳门的老街区,是当地最旧的街区之一,与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相结合。昔日葡萄牙人最初登陆的妈阁亦是位于下环区,区内在当今仍保留着少数具历史价值和记载人文生活发展的古老街、巷、围和里,其中下环四围中现今只剩下六屋围保存得较为完整,而南巫围则面目全非[4]。
“围”与“里”是澳门现存最小层级的道路,宽度一般不超过3米,两者空间特性极为相似,主要的不同的是围普遍只得一个入口,里则是双向都开口的较长的巷道,然而也有一些在名称的用法与空间的定义上分别不明确的特殊例子,街道名册中更有同时使用围和里作为同一条道路命名的情况,例如“六屋围”又称“福六里”,“南巫围”虽以“围”作单位却有两个出入口。“围”在粤语中有“掘头巷”之意,是昔日组成澳门居民生活的肌里,从前在公共空间摆放桌椅吃饭、游戏、聊天,邻居之间的生活接触十分紧密 ,在门廊巷道可见牌坊、过街楼、土地(地主神)及水井文化等元素。澳门现存数百个围里,大多数围里内的房屋已改建为4至7层高的楼宇,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物的围大约剩下约20个,而围里内的历史建筑物总数剩下不到200幢[5][6]。
幻觉围/高楼里
[编辑]幻觉围(葡萄牙语:Pátio da Ilusão),又名“高楼里”。围内原由五间房屋组成,其中有两间已倒塌,仅余三间20米两层高的旧屋,一间有人出入,其余两间则是重门深锁,被指已空置多时[7]。另外,该围属于文物保护区内,受《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管[8]。
命名:幻觉围葡文名为“Pátio da Ilusão”,“Ilusão”直译过来就是幻觉的意思,据历史记载,过去住在该围的居民都为吸食鸦片的瘾君子,吸食过程中容易产生幻觉,因而直接命名。
建造年份:根据澳门街道统计名册与澳门宪报的查询,在1897年的澳门宪报中 ,并没有找到幻觉围的名字,其名称直到1906年的澳门街道统计名册中才可以找到,因此推测幻觉围的建造年代应该早于1906年。
布局:幻觉围只有一处出入口,处于水手西街拐角处,面积较小,约为386平方米。围内街道大致呈“一”字形,但宽窄不同。入口处由于设置独立的围门及避开旁边的临街地块,轻微向北折,呈口袋状。从入口进入一直到围内尽端宽度逐渐缩小,最宽处约为5米,最窄处约为3米,围内有小高度差,在出入口处与围内尽端都设有5级台阶。围内共有并排5个地块,均为大小相近、窄面宽、长进深的矩形地块。目前仅存4,6,8号建筑尚存,但损毁日益严重,其余两个地块现为空地。
建筑:幻觉围的建筑为传统岭南竹筒屋形式,两侧青砖墙承重,硬山搁檩,双坡瓦屋面。面宽约4米,进深介于13至14米之间,分上下两层,每层约59平方米。地面层正中设有入口,楼梯统一布置于建筑内部西侧,紧靠墙壁。内部功能布局以前厅后厨卫的方式布置,在厨卫与大厅之间用天井分隔,建筑后部开后门连通幻觉围后部的户外空间。幻觉围的围门较为高大,为砖拱门,上部有较小的百叶窗以及檐口装饰(山墙砖雕、彩画、石膏线、木枋)。门楼墙上承坡屋顶,屋顶由5根木檩承托,木檩直接搭接在两边的墙上,出挑较大。围门砖表面与围内住宅砖表面颜色相比更深,其次在砌筑砖之间的填缝也比旧有部分更为明显且整齐,有明显的翻新痕迹。围内建筑外观为典型的岭南传统青砖建筑风格,砖墙为“七顺一丁”砌筑。正立面两侧有端墙,屋檐下原有彩绘壁画,现已破损严重。挑檐下的封檐板仍保留,两侧端墙的樨头灰塑个别建筑仍清晰可见。建筑地面层的入口大门及墙基采用麻石砌筑,大门推测原为传统的三件套配置,但现已被改为普通铁门。葡式落地木质百叶窗大部分已经被破坏,个别窗台以下的百叶及栏杆被拆除并封堵。
2015年10月,围内仅存三间旧屋的其中一间屋顶发生倒塌。2016年,有传媒报导围内的环境情况恶劣,房屋破坏严重,而且倒塌事件后业主没有现身,政府部门也没有派员清理。附近居民表示围屋的天花板有瓦片跌落,内部疑似已经倒塌,担心破旧的建筑会进一步倒塌,影响人身安全。有社区服务咨询委员会委员表示,由于建筑物位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的缓冲区,业主只能对楼宇复修加固,不能清拆。半年过去后,政府一直没有理会,该旧楼没有作出任何维修,且破败的情况更加严重,有声音认为这反映了机制无法有效保护文物和保障公众安全[3]。
2017年,土地工务运输局应业权人申请,对相关地段发出规划条件图草案。澳门文化局对地段规划条件发出约束性意见,要求部分地段现存建筑物须保留立面及屋顶,不得增加高度,发展时要提交立面修复及保留方案供局方审批[8]。
六屋围/福六里
[编辑]六屋围(葡萄牙语:Patio das Seis Casa),又名“福六里”,围内为L形巷道,因由六间屋组成而得名,是下环四围里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围。六屋围一带的建筑物则已残破不堪,居民大多已经迁出,但围外墙身尚算保存完好,被认为是当地保留得较完整的建筑群。现存多幢青砖瓦顶旧楼,全部属于砖木结构的两层高楼,大部分被弃置多年致日久失修[9][7]。
建造年份:根据澳门街道名册的记载,在1880年的街道统计中 ,六屋围的名字还未出现,而在1897年的街道统计中 ,该围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可能是由于统计疏漏,在1906年的街道统计中 ,六屋围的的名字再一次消失,直到1925年的街道统计中 ,其名字才再次出现。合理推测,六屋围的建造年代应该在1880-1897年之间,具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
布局:六屋围的形态呈“L”形,围内原为六栋建筑,后期紧邻的高楼围10号建筑向该围开门,故而形成目前围内有7栋建筑格局,总面积约有416平方米。该围的道路为尽端式,设有围门,内部空间较为安静并独立于外部街道,形成完整的建筑群体。“L”型街道朝向出入口处较为狭窄,仅有2.6米宽,转向围内深处时,空间则变得相对开阔,宽度约4米,设有水井。该围总体上依地势而建,前低后高,地面有高差。
建筑:六屋围的建筑为传统岭南竹筒屋形式,两侧青砖墙承重,硬山搁檩,双坡瓦屋面。面宽约4米,进深9米,分上下两层,每层约36平方米。地面层的入口设于正中,一层设有独立入口,位于地面层入口旁边,紧贴侧墙,进门后通过楼梯上至一层。每座建筑上下两层独门独户,联排组合,类似今天联排叠加别墅。
名人故居:六屋围是被誉为“澳门现代美术之父”、在澳门绘画了数十幅当地风景画的俄罗斯籍画家乔治·史密罗夫(George Vitalievich Smirnoff,原名为尤里·维塔列维奇)抵达澳门后最初栖居的地方,其代表作有《南湾远望》、《圣玫瑰教堂》、《圣若瑟教堂庭院》等[10]。现时围内尽头的旧屋内有一名独居老人居住[9]。
六屋围在2011年10月发生建筑物屋顶倒塌事件,其后当局证实六屋围是属于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具有很高的保育价值[5]。
南巫围
[编辑]南巫围(葡萄牙语:Pátio do Bonzo),葡文街名中的“Bonzo”解作“和尚”,相传“南巫”是由“喃呒”演变而来,而“喃呒佬”是粤语对火居道士的俗称,由于澳门有不少以职业命名的围,故昔日在南巫围可能有“喃呒佬”居住。南巫围对出有一条“大和街”(葡萄牙语:Rua da Aleluia),“Aleluia”为哈利路亚(你要赞美主)的拉丁文,是一条天主教色彩浓厚的街道,代表中国宗教的南巫围和代表西方宗教的太和街近在咫尺,是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写照[9]。
现今南巫围已面目全非,围内的古旧建筑已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占了整个围差不多一半面积的荒地,且围边的建筑物已换成多幢高低不齐、花笼满布的楼宇。有别于另外三围,南巫围有两处出入口,有如一条U形通道[11][9],而那两处出入口几乎是南巫围仅存的建筑物[12]。
凤仙围
[编辑]凤仙围(葡萄牙语:Patio do Sal),又名“致和里”,葡文街名中的“Sal”是盐,在凤仙围对面有一处名为“盐里”(葡萄牙语:Beco do Sal)的地方,显示出昔日该处一带的居民可能是从事与盐有关的行业。凤仙围现时保留着两座三层高古宅,是澳门仅存少数的清末时期青砖建筑,拥有着金字顶和灰雕,有近约二百年历史,属于文物保护区内[13][9]。
布局:凤仙围属于“一”字型围里,围内有五栋建筑,分别为定强大厦、威顺大厦、嘉兴楼、1号、5号建筑物。主入口通过牌坊进入,围内主街道全长约17米,围里入口均分布在入口左侧,入口牌坊连接着三巴仔斜巷。凤仙围内建筑沿街道联排排列,与周边围外建筑紧贴布置。主入口与三巴仔斜巷相连接,围的南边为大和街/大和斜巷,北侧紧临下环街。
建筑:凤仙围是澳门仅存的清末时期青砖建筑,有着金字顶和灰雕,历史悠久,属于澳门文物保护区内。凤仙围的多幢建筑物属于何氏家族,建筑在用料、雕花、装饰等方面都较为讲究,是富有人家的象征[14]。围内尚存2幢清末青砖屋,除1号楼有人居住外,其他均已被封上围板,由于荒废多年,围内的卫生环境恶劣,大门外堆积了不少垃圾。在凤仙围1、3、5号楼的对面建筑,其立面已经损坏得比较严重,墙面有大面积的脱落状况。
名人故居:1824年,何永贵从广东番禺乡间来到澳门经营航运发家置业,他在下环大街建造了3间屋,并在屋后凤仙围建造5间3层高屋宇留给后代居住。因此,其子何国材,孙何英仲、重孙何超明等均在澳门出生,澳门回归后首名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是何永贵的后人,何家数代人均在澳门出生,世居致和里风仙围,即凤仙围一号[15]。
保育及宣传
[编辑]2005年,当局开始提出“旧区重整”,设立来自社会各界的21名非官方代表组成的《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计划将多个旧城区危楼重新规划,建设更舒适的社区环境[16]。
2010年,前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在立法会施政辩论中称,政府有意把幻觉围等地作出规划,计划与附近景点串联成游览步行路线,他又亲自介绍“游围秘笈”,宣传郑家大屋(郑家大屋在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将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旧建筑物成功修复的例子[17])附近以外的旅游点,文化局亦对下环四围作出研究,而民政总署将六屋围列入“漫步澳门街”导赏服务路线。澳门文物大使协会数次举办活动推广四围,亦关注围屋的倒塌事件。另外,《旧区重整咨询委员会》委托民间调研,建议政府对幻觉围做旧区重整时要突出该区的特色点,保存社区纹理和社区特色,建议不需要重建发展和大拆大建[1]。
五年过去后,仅余的围屋多已残破漏水,甚至有随时倒塌的危险,但少数建筑内仍有人居住,有住户甚至已不清楚业主是何人,“围屋旅游”在事隔多年后已没有人再提及[2]。坊间有声音表示“旧区重整”十年来没有作为,古屋要跟政策“斗长命”。虽然有多个政府部门都曾对四围有所着墨,但都因业权问题止步。新马路坊会常务理事崔家鸿表示对围内古屋因缺乏保养而逐渐被破坏而感到痛心,冀政府保育从一而终,别再“有心无策”。同年,政府将“旧区重整”更名为“都市更新”,委员会的21名代表由原来的各界人士组成更变,地产发展商和商界人士比例超过一半。委员会成员林宇滔表示,既然社会不信任地产商为主的《都市更新委员会》,政府就更应该增加委员会透明度,让社会监察。他认为市民等待旧区重整超过10年时间,必须要加快脚步检讨以往旧区重整的失败,尽快完成相关工作[1]。
2017年8月,工务局因应幻觉围业权人申请,对相关地段发出规划条件图草案。按文化局约束性意见,建议现存旧屋须保留立面和屋顶、不得加高。同年9月,工务局因应凤仙围5至7号业权人申请,对相关地段发出规划条件图草案,按文化局约束性意见,建筑物需保留立面,高度亦有一定限制[11]。
四围图集
[编辑]-
南巫围内的荒地取代了昔日的楼房,从围内可看到昔日围屋的痕迹。
-
海星中学附近的入口
-
太和围附近的入口
参考出处
[编辑]- ^ 1.0 1.1 1.2 1.3 遺城詩路「飲水・詩・緣 」. 澳门文物大使协会. [201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2.0 2.1 2.2 有意見倡保育下環四圍. 澳门日报. 2015-02-14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3.0 3.1 幻覺圍舊樓去年倒塌 至今沒人跟進 隨時有再倒塌危機. 澳亚网. 2016-04-08 [201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4.0 4.1 街坊總會倡保區內圍里 冀當局研高保育鳯仙圍. 街坊总会. 2015-02-17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 ^ 5.0 5.1 漫步澳門街-“圍里生活風情” (PDF). 民政总署. [2018-04-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10-30).
- ^ 漫步澳門街--永福圍. 城市指南(民政总署). [201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7.0 7.1 下環四圍等冧屋. 澳门街坊联合总会. 2015-03-08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 ^ 8.0 8.1 幻覺圍業權人申規劃條件圖. 正报. 2017-08-22.
- ^ 9.0 9.1 9.2 9.3 9.4 袁令轩. 《浪遊攝影澳門街》. 台湾: 跨版生活图书出版. 2012: 150–155. ISBN 9789881596994.
- ^ 畫家史密羅夫的足跡. 澳门街道网.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 ^ 11.0 11.1 鳳仙圍業權人申請規劃條件圖. 论尽媒体. 2017-09-20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8).
- ^ 下環舊區恢復人氣講易行難. 澳门日报. 2010-04-04 [2017-1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街總倡保護舊城區具特色圍里 冀當局研究保育鳳仙圍. 华侨报. 2015-02-24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 ^ 街總促明確舊建築保育標準. 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张鸿鑫. 中華文化乃支撐澳門文化之基石. 澳门杂志. 2011-07-25, (82) [2017-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30).
- ^ 舊區重整跨十年 政府成立“都更會”產商界過半席. 澳亚网. 2016-03-10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郑家大屋专题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