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立陶宛/精选传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精选传记

雅盖沃波兰语Jogaila),后称为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波兰语Władysław II Jagiełło),1348年?—1434年6月1日),立陶宛大公波兰国王。于1377年起统治立陶宛,其任期开始时,与他的叔父科斯图提斯共治。在1386年,他昄依天主教,取教名为瓦迪斯瓦夫,和年轻的波兰国王雅德维加结婚,加入龙骑士团,并以瓦迪斯瓦夫·雅盖沃的名义加冕为波兰国王,起初他和妻子共治波兰,妻子去世后他单独统治直到逝世。

他统治波兰共48年,实为后来统治波兰立陶宛两地长达几世纪的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奠基人,雅盖隆王朝之名来源于他,该王朝统治两国至1572年,为中世纪时期中东欧最有影响力王朝之一的格迪米尼兹王朝下的支系。

雅盖沃是中世纪立陶宛的最后一位异教统治者,其头衔为Didysis Kunigaikštis。作为波兰国王,他奉行与立陶宛结盟,抵抗条顿骑士团的政策。在1410年,联盟在格伦瓦德之战(坦能堡之战)获胜,而接下来的索恩休战使波兰和立陶宛的边境变得稳固,这也意味着欧洲的一支重要力量,波兰立陶宛联盟的诞生。在瓦迪斯瓦夫二世的任期里,波兰的版图得到了扩大,而且瓦迪斯瓦夫二世的统治时代通常被认为是“波兰的黄金时代英语Polish Golden Age”。



阿尔吉尔达斯·朱利安·格雷马斯立陶宛语Algirdas Julien Greimas,1917年3月9日—1992年2月27日),立陶宛语言科学家。格雷马斯长期旅居法国,其重要著作亦多于法国完成。格雷马斯最著名的哲学成就是提出“符号矩阵英语Semiotic square”(法语:le carré sémiotique,又称为格雷马斯矩阵),与罗兰·巴特都被视为是当代最杰出的法国符号学家。在结构语言学领域中,他提出了“指称”(signification)以及plastic semiotics的概念,也为符号学中的巴黎学派奠下了基础。除了符号矩阵之外,格雷马斯还提出了许多其他符号学上的重要理论,例如同相符素英语Isotopy (semiotics)行动素模型英语actantial model、叙述性计划(narrative program),以及自然世界符号学(semiotics of the natural world)。他对于立陶宛神话以及原始印欧宗教英语Proto-Indo-European religion的研究对于文学语意评论英语semiotic literary criticism具有重要影响。

格雷马斯的符号学具有生成性(generative)和转化性(transformational),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在第一阶段,他提出了行动符号学(sémiotique de l'action)的构想,使主体在遵循规范性叙事模式(canonical narrative schema)的情形下,根据他们对客体的追求来进行定义。规范性叙事模式依序由“指令”(mandate),“行动”(action)和“评价”(evaluation)这三个连续的步骤所组成。在此阶段,他构建了一种叙事语法并制定了一种叙事程序的语法,主体与客体在此一系统内进行价值的结合或分离。在第二阶段,他建构了认知符号学(sémiotique cognitive),主体必须能够透过模态语法来解释其存在和表现。认知符号学后来开启了第三阶段“情感符号学”(Sémiotique des passions),使学者得以探讨主体在不同的情感及知识水平下,如何对于同一客体进行截然不同的描述。



西莫纳斯·道坎塔斯立陶宛语Simonas Daukantas,1793年10月28日—1864年12月6日),立陶宛历史学家、作家及民族学家。作为首本以立陶宛语撰写的立陶宛历史书籍的作者,他被视为立陶宛民族复兴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 Revival的先锋之一。虽然只有少数著作在其在世时发行,但其作品在民族复兴后期被重新发现。其观点反映出十九世纪的三大主要趋势:浪漫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

道坎塔斯生于萨莫吉希亚的一个立陶宛家庭。他可能是自由佃农的后代,但其透过贵族出身的证明去取得大学学位及在政府中获得更高职位。他在克雷廷加热迈丘卡尔瓦里亚英语Žemaičių Kalvarija就学期间取得优秀成绩,其后在维尔纽斯大学修读法律,但其兴趣主要在语文学及历史学方面。毕业后,他在1825年至1850年间任职俄罗斯帝国政府。起初在里加利沃尼亚、爱沙尼亚和库尔兰总督府英语Baltic governorates工作,其后调往圣彼得堡元老院,并在此时开始对立陶宛大公国在14世纪至18世纪期间的法律文件档案进行研究。1850年,道坎塔斯因健康欠佳而从政府退休,迁回萨莫吉希亚的瓦尔尼艾定居,并获莫蒂埃尤斯·瓦兰丘斯英语Motiejus Valančius主教照顾数年。他曾希望获主教的协助出版部分著作,但主教专注于宗教书籍的发行,两人因而发生争执。1855年,道坎塔斯迁往今属拉脱维亚境内的亚温斯维尔劳卡拉脱维亚语Jaunsvirlauka,及后再迁至帕皮莱英语Papilė并于1864年在当地逝世。

虽然道坎塔斯懂得七种语言,但他只以立陶宛语着书。他是一个多产作家,出版过大范围的书籍,包括立陶宛历史研究、第一手历史文献、立陶宛民间传说合集、天主教祈祷书、供农民阅读的农业手册、经典罗马文献的译本,以及受《鲁宾逊漂流记》启发而撰写的青年小说,但只有少数作品在其生前出版。其四本历史研究著作中,他只在1845年出版了《古立陶宛人、高原人和萨莫吉希亚人的特征》(Būdas senovės lietuvių, kalnėnų ir žemaičių)一书。尽管他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心力在收集第一手文献上,其历史著作却深受浪漫民族主义影响,并教诲地将过去理想化。他运用了诗歌式叙述、修辞元素和富有感情的语言,使其历史作品更贴近文学作品。其历史学作品亦因其对立陶宛民族认同发展的贡献﹐而非其科学性质的内容而得名。随着维尔纽斯大学在1832年关闭,立陶宛再没有一个获专业培训的历史学家,直至1904年为止,而道坎塔斯的著作亦获广泛地使用。道坎塔斯视语言为民族的决断性因素,并表达了反波兰的民族主义情绪,使其成为立陶宛民族复兴的基础思想,并一直至21世纪仍存留在立陶宛的史学中。



维陶塔斯·阿兰塔斯立陶宛语Vytautas Alantas,1902年6月18日—1990年4月24日),出生时名为维陶塔斯·班杰米纳斯·雅克塞维丘斯立陶宛语Vytautas Benjaminas Jakševičius),是立陶宛作家、记者及政治思想家。阿兰塔斯曾在法国接受高等教育,回国后历任立陶宛通讯社记者、官方报纸《立陶宛回声报英语Lietuvos aidas》总编辑等职务。他是“民族主义者”(立陶宛语Tautininkai)组织的创办人之一;该组织由立陶宛民族主义联盟英语Lithuanian Nationalist Union的激进青年于1930年代晚期成立,由于该组织介入《掌舵报英语Vairas》的编辑权,因此这群激进青年的政治运动也以“掌舵者”(立陶宛语Vairininkai)留名于世。阿兰塔斯同情国家社会主义,被认为是战间期立陶宛共和国主要的极权民族主义思想家。纳粹德国占领立陶宛英语German occupation of Lithuania during World War II期间,他曾参与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组织,战后则移民美国,致力于文学创作。他是个多产作家,出版了7本短篇小说集、6本小说、15部剧本、4本非虚构作品和1本诗集,内容则大多与爱国情怀相关主题有关。

1940年6月,苏联占领立陶宛后,阿兰塔斯逃往德国;妻子和儿子则留在立陶宛,并于1941年6月被苏联遣送西伯利亚。在德国,阿兰塔斯受邀领导立陶宛行动前线英语Lithuanian Activist Front的文化委员会,这是立陶宛流亡者的政治运动,期待在纳粹德国协助下解放立陶宛。阿兰塔斯是该组织的激进右翼成员,并支持筹组立陶宛国家社会主义党立陶宛语Lietuvių nacionalistų partija普拉纳斯·格纳塔斯立陶宛语Pranas Germantas曾提议让阿兰塔斯担任立陶宛临时政府教育部文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但被立陶宛民族主义党阻止。阿兰塔斯后来受任为维尔纽斯剧院院长,他在三年任期中创作了3部剧本,其中2部得以上演。1944年,阿兰塔斯在苏联军队逼近时再次逃到德国,二战结束后仍继续流亡。1949年,阿兰塔斯移民至美国底特律,在福特汽车公司车厂当低薪工人,做到1968年退休为止。他懂法语和德语,却苦于英语。阿兰塔斯的余生都致力于文学创作,出版了几部小说、短篇小说和1本诗集。1967年至1971年间,阿兰塔斯担任立陶宛记者协会立陶宛语Lietuvių žurnalistų sąjunga理事长,该组织由海外的立陶宛媒体工作者组成。他曾有机会担任立陶宛期刊编辑职务,但他婉拒了。



碧露蒂·玛丽亚·菲洛梅娜·高蒂卡丝立陶宛语Birutė Marija Filomena Galdikas,1946年5月10日)是立陶宛加拿大籍女性人类学家、灵长类学动物学家、保育生物学家暨动物行为学家,也是一位作家,现为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曾获颁加拿大勋章,也就是加拿大的最高平民荣誉勋章

高蒂卡丝可说是灵长类学界的红毛猩猩权威。高蒂卡丝在积极为红毛猩猩保育和雨林复育发声同时,也并不怠慢田野调查研究的进度,她的研究年数一直在更新哺乳动物研究的最长纪录。高蒂卡丝后来的丈夫帕克·博哈(Pak Bohap)是达雅族的部落酋长,其为婆罗洲上的土生民族。高蒂卡丝撰写了不少著作,例如《伊甸倒影:红毛猩猩与我共处的年月》(Reflections of Eden: My Years With the Orangutans of Borneo),高蒂卡丝在这本回忆录叙述了自己在李奇营的种种体验,以及为将遭人捕捉的红毛猩猩再度野放回婆罗洲雨林,如何奔走与努力。

高蒂卡丝现为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的教授,该校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本那比,她也在印尼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大学享有荣誉教授的头衔。此外,高蒂卡丝亦为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国际红毛猩猩基金会英语Orangutan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董事长。



普兰齐什库斯·巴尔特鲁斯·希维茨基斯立陶宛语Pranciškus Baltrus Šivickis,1882年9月30日—1968年10月12日)是立陶宛动物学家,专业领域为发育生物学水生生物学英语hydrobiology软体动物学寄生虫学与土壤生物学,他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曾至菲律宾马尼拉菲律宾大学担任教授,1929年回到立陶宛,先后任教于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与维尔纽斯大学,之后在立陶宛科学院下的数个研究所从事研究,1956年获选为立陶宛科学院院士,为立陶宛水生生物研究的先驱。

1929年希维茨基斯回到立陶宛,任教于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1940年改至维尔纽斯大学担任教授,1944年起担任组织学与胚胎学科系的系主任,1945年因教学与研究贡献(特别是对立陶宛淡水动物的研究)获颁有功科学家称号,但1948年他因支持孟德尔遗传学,拒绝为符合苏联意识形态的李森科主义李森科-米丘林理论)背书而失去了教授职位,改至立陶宛科学院农学研究所的白索加拉家畜研究站任职,1952年希维茨基斯创立了寄生虫学实验室,隶属于畜牧与兽医研究所,1956年他获选为立陶宛科学院院士,同年改任职于生物学研究所,1959年至1960年为动物学与寄生虫学研究所所长,1960年至1968年负责管理无脊椎动物学的研究部门。希维茨基斯于1968年逝世,葬于维尔纽斯的安塔卡尼斯墓园英语Antakalnis Cemetery



明道加斯(Mindaugas,约1200年—1263年9月12日)是目前已知唯一的立陶宛国王。其出身、早年生活和权力上升的过程至今无人知晓;不过,在一份1219年的条约中提到他,称之为上等公爵;而在1236年的文献中,他又被提及为全立陶宛人的首领。无论当时和现代的文献论及他的夺权之路时,都提到其至关重要的婚姻和对敌人的流放与谋杀。 1230年代和1240年代,他将其统治版图向立陶宛本部的东南方延伸。1250年和1251年,在国内权力斗争时,明道加斯昄依罗马天主教;此举也使他得以与利沃尼亚骑士团,这一立陶宛人长期的敌人结盟。1253年夏,他加冕成为立陶宛国王,统治30万到40万人民。

在位10年,明道加斯在国家建设方面功劳卓著,而其与亲属和其他公爵的冲突仍在继续,且西立陶宛强烈抵制联盟的统治。他在东南方向扩张的领土受鞑靼人威胁。 1261年他与利沃尼亚骑士团断交,并有可能放弃天主教信仰。 1263年,明道加斯遭其侄特莱尼奥塔和另一位政敌道曼塔斯暗杀。他的三位直接继承人也遭毒手。直到特莱德尼斯在约1270年得到大公头衔,立陶宛的政治动乱才被平息。

明道加斯是唯一一位立陶宛国王;虽然自约盖拉之后的立陶宛大公也被封为波兰国王,但这两个头衔是彼此独立的。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明道加斯是立陶宛的建国者,他现在也被认为是阻止鞑靼人向波罗的海进军,令国际社会承认立陶宛,并使立陶宛向西方文明过渡的君王。 1990年代,历史学家埃德瓦尔达斯·古达维丘斯英语Edvardas Gudavičius发表调查报告,证明明道加斯在1253年7月6日加冕为国王。这一天现在被定为法定假日——建国节英语Statehood Day (Lithuania)



格迪米纳斯立陶宛语Gediminas,约1275年-1341年12月)是1316年至1341年间的立陶宛大公,也被看做是立陶宛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建立了立陶宛大公国并开疆拓土,其薨逝时,立陶宛的疆土已经南滨黑海,北达波罗的海。他是维尔纽斯城的奠基者,也是后来统治波兰-立陶宛联邦格迪米纳斯王朝英语Gediminids的奠基者。

格迪米纳斯继承的不仅是立陶宛本土而是大片的土地。比如:萨莫吉希亚新格鲁多克波德拉西波洛茨克、以及明斯克。然而,这些土地全都与立陶宛的宿敌条顿骑士团、利沃尼亚骑士团的土地相交错。 1319年,为抵抗条顿骑士,格迪米纳斯选择与鞑靼人结盟。格迪米纳斯的主要目标是将立陶宛从德意志人的侵略下拯救出来,他一生中都维持了本土信仰,而他的土地则是半异教半基督化的。他与本土宗教、东正教、天主教臣民和盟友的关系同样紧密。所以他在给教宗的信中所说的那些要求洗礼的话语到底是否只是政治操作,还是不得而知的。

格迪米纳斯将立陶宛军队在当时可能的范围内效率最大化,他还在边境上筑起一系列坚固的城池,包括维尔纽斯。起初他的治所在特拉凯,1320年后定都于维尔纽斯。 1341年,格迪米纳斯薨逝。



塔达斯·伊瓦纳斯卡斯(Tadas Ivanauskas,1882年-1970年)是立陶宛的一位动物学家,为立陶宛大学(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的建立者之一,立陶宛科学院院士,并建立了塔达斯·伊瓦纳斯卡斯动物学博物馆、考那斯动物园(今立陶宛动物园)、考那斯植物园(今维陶塔斯·马格努斯大学植物园英语Vytautas Magnus University Botanical Garden)、文特角英语Ventė Cape鸟类系放站与祖文塔斯保护区等自然科学机构。

伊瓦纳斯卡斯出生于维尔纳省利德斯基县英语Lidsky Uyezd(今属白俄罗斯),靠近立陶宛、白俄罗斯与波兰交界处,其父莱奥尼达斯·伊瓦纳斯卡斯立陶宛语Leonardas Ivanauskas是讲波兰语的立陶宛人,且为业余的博物学爱好者。1903年伊瓦纳斯卡斯于圣彼得堡皇家大学英语Saint Petersburg Imperial University(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修习自然科学,此时期从来自立陶宛的同学处习得立陶宛语。1918年与妻子霍诺拉塔回到立陶宛开设了一间学校,后担任立陶宛农业部的顾问,参与创立立陶宛大学,1929年成为动物学系的系主任。1940年至1941年伊瓦纳斯卡斯曾短暂任教于维尔纽斯大学,1945年至1950年任立陶宛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1946年至1956年再度到维尔纽斯大学担任动物学系系主任,1954年至1970年于考那斯医学院(今立陶宛医学院英语Lithuanian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担任教授。

1941年伊瓦纳斯卡斯获选为立陶宛科学院院士,1946年,伊瓦纳斯卡斯获颁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1982年,立陶宛科学院设立了塔达斯·伊瓦纳斯卡斯奖以纪念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