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莺歌汪洋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莺歌汪洋居
莺歌汪洋居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
新北市莺歌区文化路277号
建成时间 日治台湾大正七年(1918年)
官方名称莺歌汪洋居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宅第
评定时间2006年7月17日
详细登录资料

莺歌汪洋居,是位于台湾新北市莺歌区的民间建筑,现为新北市市定古迹。

历史

[编辑]

相传在1684年时,莺歌区当地已有客家籍移民入垦,植为农,其中余氏家族源自泉州,在乾隆时期入垦台湾,其家族之一人余海怣,在大正5年(1916年)继承父亲余振涂的“土垄间”(辗米厂)后转型为经营米业盘商“余合兴”字号。 将莺歌米卖到中国及日本等地,借由从事稻米加工的大盘交易而致富。[1]

为经营事业,余海怣并将从中湖里的余厝搬迁至现文化路上,以并以余海怣名中的“海”字为根据,藉以“汪洋即海”为名兴建汪洋居。该建筑物于大正7年(1918年)完工后,则为作为莺歌地区第一座洋楼启用,具有代表莺歌地经济发展的地标定位。[2]余海怣之子余德义并于1951至1973年间,连续担任台北县第一至第七届的县议员。当年莺歌地方士绅会在余议员的号召下,定期在每月25日在汪洋居聚落,所以取名“二五会”。[3]

当代,原本的碾米厂早已已拆除,三开间的店屋则在2006年7月17日指定为市定古迹。2021年,继承人将其中三分之一约30坪土地建物开价680万元出售,后则因文化资产身份遭到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撤止。目前建筑物由文化局维管中,并未开放参观。[4]

建筑设计

[编辑]

汪洋居为典型红砖牌楼厝建筑,格局共分为三开间,并带有等西式建筑装饰语汇等特征,主体构造为硬山搁檩结构。其立面砖砌使用英式砌法,并设有立面檐口和山墙,以砖的凹凸作为饰带、以及,门楣墙柱设有雕花、泥塑以丰富正体外观设计,山墙中间设有商号“汪洋居”匾额,一楼楣梁为混凝土造。

在空间利用部分,室内空间中第一进元作为店铺使用。并设有天井为界,划分前、后部分,二楼则为昔日余家人的居住空间,原共有三间卧房、神明厅、客厅等设施。目前建筑内部仍存有昔日米粮钱柜等功能设备。[5][6]

当前建筑物因屋顶渗漏及缺乏管理维护,导致木构件已经严重劣化,对古迹本体造成巨大破坏。[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彎街窄巷內看鶯歌的前世今生. 镜周刊 Mirror Media. 2018-04-28 [202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中文(繁体)). 
  2. ^ 中华民国文化部. 1916鶯歌汪洋居-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中文(台湾)). 
  3. ^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小鎮仕紳靠一條街致富蓋「汪洋居」!鶯歌的生活時空故事/城市學. city.gvm.com.tw. [2022-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4) (中文(台湾)). 
  4. ^ 好房网News. 鶯歌古蹟恐遭私售 新北文化局不准. 好房网News. 2021-04-13 [202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中文(台湾)). 
  5. ^ 〈臺北縣縣定古蹟鶯歌汪洋居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中国科技大学建筑学系. 2009. 
  6. ^ Comet115. 時光土場: 【老屋町】繁華時代的見證─鶯歌文化路的兩間古厝. 时光土场. 2015-01-30 [202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7. ^ 张安荞. 鶯歌古蹟「汪洋居」 無人管恐傾倒 - 地方.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6-05-08 [2022-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