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锡福宫

坐标24°54′25″N 121°08′34″E / 24.907044°N 121.142672°E / 24.907044; 121.14267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4°54′25″N 121°08′34″E / 24.907044°N 121.142672°E / 24.907044; 121.142672

锡福宫
为本宫前广场正面拍摄图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桃园市杨梅区红梅里大华街172号之1
主神三官大帝
例祭农历正月迎妈祖阉鸡比赛
领导重要人物:郑石榔(现任主委)
建立时间 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
地图
地图

锡福宫,是位于台湾桃园市杨梅区红梅里的三官大帝庙,在1994年因欲重建庙宇砍除后山树群,而引起护树运动。

历史沿革

[编辑]

早期历史

[编辑]

此庙兴建于同治元年(1862年)[1],香火与湖口三元宫、波罗汶三元宫、三湖三元宫一样都来自新竹县新丰乡、主祀三官大帝的中仑溪南三元宫[2]另一说来自头重溪三元宫[来源请求]。1912年,迁地于伯公山山麓,并合祀福德正神,于1917年竣工,正式更名为“锡福宫”[3]。今庙址为杨梅区红梅里10邻大华街172号之1[1]。旧庙在1943年毁于火灾[3],改为为日本军用稻草袋供应处[4]

战后时期,仕绅锺和桂提出再建,而于1958年落成[3]。伯公山的伯公祠也迁至他处[5]。1953年,万华集义轩、林业试验所赠写有“一”字的匾额[4]。1971年重整庙貌[3]

护树运动

[编辑]

1991年信徒大会通过拆除重建决议[6]。1994年起,庙方将神明迁移至铁皮屋内,准备重建庙宇[3][7]。此新庙规划为“现代贩厝式建筑”[8],计划设计有电梯,让信徒可到地下街小吃用餐[9]

伯公山树群
说明

来自外地的学生发现庙方在重建庙宇计划中,要砍除庙后的伯公山老树,因此在1994年引起护树、保护地方文化运动[8][9][10]。在1990年,杨梅镇公所就决定将里面两棵交错重叠生长的大叶榕、樟树提报县府列入保护[11]。陈板、曾年有、彭启原等几位青年向有关机构求援,但得不到帮助,遂组成名为“伯公山自救会”的组织,以“保庙、护山、救树”作诉求,也获得当地居民的声援[9]。他们为即将被砍的老树披上写有“树神”的红衣,并在四周挂起抗议布条[10]

庙方原先对于这些外来客十分不满,直到地方耆老出头,不得不和自救会协调,初次协议庙方将砍树改为移树,但通常移植的老树存活率并不高,因此自救会不同意移树之议[10]。庙方拒绝协调,趁夜拆下庙内雕饰钱卖给古董商,计划在该年7月3日举行动工仪式[9]。7月2日《民生报》就报导新竹的竹堑联盟联结其它团体发起的伯公山自救会,将于该晚举行名为“伯公山森林音乐会”的音乐会,还备有炒米粉、各式点心[8]。此音乐会有近千位杨梅人和外地来者参与,庙方只好宣布延缓拆庙砍树[9]

次年6月,杨梅文化促进会在伯公山发起第一届杨梅百年文艺季,以“杨梅”、“人”、“土地”为主题。由两百多位地方父老自备剪刀,特别订制一条一百米长的彩带,在伯公山高龄老树下共同剪彩。与会人士说明自发性的社区文化离不开生活,也有待全民当自己主人。[12]

在2012年报导时桃园县列册记录的二十九棵老树中,伯公山就占了十一棵[9]

展开重建

[编辑]

因计划重建时,庙内文物被低价变卖,引起二派人马争论,加上要原地整建或拆除重建也有争议,延误重建时程,此后即纷扰不断,到1999年成立重建委员会才敲定重建计划,2000年6月13日旧庙完成拆除。重建委员会主委张吉雄表示,新庙将以客家庙为蓝本,预计动支2亿元,并在后山规划公共休闲设施和景观公园。[13]

新庙庙地218坪[3][7]

新庙原申请建照有地下室设计,但部分信徒认为该处是龙穴,若设地下室会影响风水[6][14]。重建委员会遂变更设计,只在前堂设地下室,后堂众神登龛座位部分则保留原地基,完全不挖地下室,但还是有人反对,只好以投票决定[14]。2000年11月中旬,庙方寄发五百一十五分调查函给信众,开票结果有过半数的一百九十五票赞同辟建地下室[6]

重建工程一再延宕,直到2009年2月县府核准,才终于动工,2010年10月20日举行上梁,副县长李朝枝、立委郑金玲、杨梅市长彭圣富、县议员周玉琴、李家兴及多名代表、里长出席。建筑分为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物,重建经费共2亿6000万元。[7]
2014年11月20日办理圣殿重建登龛安座大典。
2014年11月28日上午7点三官大帝暨列位尊神入庙归火登龛安座。

祭祀活动

[编辑]

主神为三官大帝、配祀神农大帝观音菩萨天上圣母文昌帝君、福德正神等[1][3]。为杨梅地区的大平、杨梅、秀才、东流、梅新、红梅、永宁、杨江、水美等九个里的信仰中心[3]

1958年,红梅、杨江、永甯、太平、东流、永美、埔心、瑞塘、梅溪、杨梅等十里居民为了庆祝新庙落成,先募款廿万元作为建醮基本用款,在农历十月十一日排定为迎请诸神入坛、十二日念经、十三日普渡祭典,各要道路口搭建楼牌,上演野台大戏十台以上,每户还要宰杀毛猪一头[15]。当年报导时,警局还告诉《联合报》记者说因连日来各报舆论抨击斥资巨款,已渐渐减小声势[16]。为了11月23日开始的大祭,铁路局还在二日间增开六班次的台北至新竹间临时旅客列车[17]

1963年,距离石门水库不远的杨梅遭遇旱灾。该年4月,杨梅镇公所对锡福宫许愿求雨,但大会之后,一直并未下雨,致该地区两次稻作均无收成。不过乡公所依然通告全镇居民,自11月28日下午开始一律斋戒沐浴,以及各里长、镇民代表以及农事小组长等,须于29日上午6点,齐集锡福宫酬谢神功。此举引起《联合报》《黑白集》撰文指责镇公所。[18]

正月时庙方还会举办恭迎妈祖的花灯比赛,到元宵节也有阉鸡比赛[1]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1.3 周敏鸿. 《桃園錫福宮》走春看花燈 元宵賽閹雞. 《自由时报》. 2017-01-29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0) (中文(台湾)). 
  2. ^ 余学俊. 新豐鄉三元宮 12年重建完工 斥資上億 精雕三層樓高正殿神龕 三官大帝金身號稱全國最大. 《联合报》. 2005-04-23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叶志成. 楊梅錫福宮第七屆主委就職 盼成為宗教文化中心. 《台湾好新闻报》. 2017-08-14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中文(台湾)). 
  4. ^ 4.0 4.1 黄文杰. 神祕匾額 楊梅錫福宮追來歷. 《中国时报》. 2010-11-02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中文(台湾)). 
  5. ^ 罗平. 700年老樟樹 楊梅爭列古蹟. 《中国时报》. 2006-04-16 (中文(台湾)). 
  6. ^ 6.0 6.1 6.2 王昭月. 信眾投票決定 過半數贊同 錫福宮 擇吉啟建. 《联合报》. 2000-12-02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杨德宜. 楊梅錫福宮 昨上梁. 《联合报》. 2010-10-21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護衛地方文化 老廟拒翻新 竹塹聯合後山音樂會尋共鳴. 《民生报》. 1994-07-02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9.3 9.4 9.5 许芳菊. 老廟老樹第二次微笑. 《天下杂志》 (远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2-06-25, (第159期) [2017-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林秀芳. 《楊梅鎮護樹啟示錄》 鄉親鬥陣 救老樹. 《联合报》. 1994-07-23 (中文(台湾)). 
  11. ^ 余学俊. 老樹你儂我儂. 《民生报》. 1990-09-16 (中文(台湾)). 
  12. ^ 陈大鹏. 楊梅百年文藝季 溫馨揭序幕 不分男女老幼 兩百多位在地人自攜剪刀共同剪綵. 《民生报》. 1995-06-03 (中文(台湾)). 
  13. ^ 吕开瑞. 楊梅錫福宮昨夷為平地 隨即展開為期五年重建列車 規劃成地方信仰和休閒中心. 《联合报》. 2000-06-14 (中文(台湾)). 
  14. ^ 14.0 14.1 林文义. 寺廟建地下室 信徒公投 楊梅錫福宮創舉引起議論 縣府表示仍得依規定建造. 《联合晚报》. 2000-11-16 (中文(台湾)). 
  15. ^ 楊梅錫福宮落成 十里居民籌劃 舉行驚人拜拜 辛苦所得耗於一旦 浪費奢侈太划不來. 《联合报》. 1958-10-12 (中文(台湾)). 
  16. ^ 楊梅驚人拜拜 現已稍歛聲勢 警局方面現正盡力疏勸 當地鄉紳圖拉縣府下水. 《联合报》. 1958-10-18 (中文(台湾)). 
  17. ^ 便利進香客 火車加六班 台北新竹間臨時加車. 《联合报》. 1958-11-22 (中文(台湾)). 
  18. ^ 《黑白集》高山仰止. 《联合报》. 1963-11-29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