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蜂号航空母舰 (CV-7)

坐标12°25′00″S 164°08′00″E / 12.41667°S 164.13333°E / -12.41667; 164.13333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2°25′00″S 164°08′00″E / 12.41667°S 164.13333°E / -12.41667; 164.13333

胡蜂
USS Wasp CV-7
胡蜂号正进入汉普顿锚地。摄于1942年5月26日
概观
舰种航空母舰
舰级胡蜂级(1号舰)
前型约克城级
次型埃塞克斯级
制造厂霍河造船厂
动工1936年4月1日
下水1939年4月4日
服役1940年4月25日[1][2]
结局于1942年9月15日沉没
除籍1942年11月2日[2]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14,700吨
满载排水量19,116吨
全长741呎4吋
全宽80呎8吋
109呎(飞行甲板)
吃水19呎11吋
动力6座锅炉
2座反动式蒸汽轮机
2轴
功率75,000轴马力
最高速度29.5节
续航距离12,000海哩/15节
乘员1,800人(和平时期)
2167人(战时)
武器装备建成时:1座CXAM-1雷达英语CXAM radar[3]
8门单管Mk12 5英寸38倍径舰炮
4门4联装1.1英寸75倍径高射机炮
24挺M2.50重机枪[2]
装甲60磅塔楼
舰侧3.5英寸
舵机50磅[2]
舰载机设计:76架固定翼飞机
实际:84-90架固定翼飞机
3座升降台
甲板2座液压弹射器
机库2座液压弹射器

胡蜂号航空母舰 (CV-7)胡蜂级航空母舰的一号舰(亦是唯一一艘),也是美国第八艘以胡蜂命名的舰只。受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胡蜂号被迫多次降低吨位,使之看上去是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缩小版本。在美国加入二次大战后,胡蜂号先后参与了欧洲与太平洋海战,于1942年被日军潜艇击沉。

建造与配置

[编辑]
胡蜂号是第一艘安装了甲板边缘升降机的航母。

胡蜂号的建造背景极受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由于美国在批准建造约克城号企业号后,只剩下15,000吨可用作航母,海军只好将原本近20,000吨的约克城级设计,缩减至15,000吨,以多造一艘航空母舰。结果,新造的胡蜂号比约克城级少了25%的设备重量,连引擎也被大幅削弱。其引擎轴马力为75,000轴马力,比约克城级的120,000轴马力、埃塞克斯级的150,000轴马力、甚至轻型航母独立级的100,000轴马力,都低出不少。同时,胡蜂号基本上有效装甲为零,尤其对鱼雷的防御完全缺乏,后期追加的装甲亦无法补救这致命缺陷。

虽然该航母设计缺陷极为致命,但她所开创性使用的侧舷升降机以及轮机舱交错式布局的表现十分良好,这两个设计在后续的埃塞克斯级甚至是中途岛级航母得到沿用。

火炮方面,胡蜂号共安装了8座单管5英寸/38炮、4座4联装1.1英寸/75炮及24挺.50机枪。其中15挺在后来被拆除,翻新时又装上了30门20毫米机炮。[2]

胡蜂号的龙骨在1936年4月1日置放,并于1939年4月4日下水,1940年4月25日正式服役。

服役

[编辑]

和平时期

[编辑]
搭满战机的胡蜂号。摄于1940年12月17日。

加入现役的胡蜂号,仍未完成适航测试,故此迟迟未有参与海军任务。整个5月,胡蜂号都留在波士顿,在6月5日又进行了雷达检测,然后独自前往汉普顿锚地,于24日到达。稍后胡蜂号被派到加勒比海,并在关塔那摩湾庆祝了国庆日。胡蜂号也开始进行航母演练与飞行员选拔,日后海军击落数最多的王牌飞行员大卫·麦坎贝尔(David McCampbell)亦在其中。[1]7月9日却发生了一宗飞行意外:一架SB2U-2在回航时堕海,胡蜂号随即赶往数里外进行拯救,却只找到部分飞机零件,全机连同两名飞行员都葬身大海。

7月11日,胡蜂号离开古巴,在四日后抵达汉普顿锚地。第一海军航空团(1st Marine Air Group)将飞机运上机库,并在外海练习升降,直至一星期后于诺福克下船为止,胡蜂号则返回波士顿维修。船厂工人严谨地检查舰身,希望胡蜂号本身的设计不会妨碍日后作战。期间的8月10日,胡蜂号曾鸣二十一响礼炮,向到访的罗斯福总统致敬。[1]

8月21日,胡蜂号到外海进行引擎及舵机测试。期间,第七战斗小队(VF 7)及第七十二侦察小队(VS 72)成功在胡蜂号起降。8月28日胡蜂进入诺福克干船坞,维修引擎,直到9月26日才完成所有适航测试。

10月11日,胡蜂号加入第三航母分队(Carrier Division 3),并离开诺福克。这次她载上了24架P-40陆军战机,试验陆机与海机在航母的起飞能力。次日,陆军飞机历史性地成功在航母起飞-在二战时期,这个优点令胡蜂号活跃于二战战场。演练后胡蜂号前往古巴,并在当地进行一般飞行练习。在11月26日至1941年初,她一度返回诺福克,1月27日才回到关塔那摩,进行较大型海军演习。参与舰只包括得克萨斯号突击者号及大量驱逐舰。[4]返回诺福克途中,胡蜂号也模拟了一次夜战。

3月7日,胡蜂号在哈特拉斯角(Cape Hatteras)对开,拯救了一艘因风暴失事的船只。乘客送返岸后,她随即进入诺福克干船坞修理受损轮机,并在防空炮四周加上护甲。至3月30日,胡蜂号则为海军往来关塔那摩与诺福克运送物资。

要到7月,胡蜂号才从乏味的航空演练及例行演习中接到重要任务。美国在国际外交上愈加倾向英国,提供更多军事援助,大有加入大西洋战线之势。由于胡蜂号曾有陆航机升降经验,故被派住冰岛,运送战机给予英国。7月23日,32个陆军航空兵突然被派到舰上“临时”值班,次日早上,30架P-40C陆军战机依次吊入机库,紧接是一批陆军机师及记者登舰。胡蜂号与第1机动部队启程,在8月6日,舰上的P-40C依次起飞,胡蜂号则与三艘护航母返回诺福克。

8月的胡蜂号除了进行飞行演练外,亦曾出海进行军事任务。由于情报指德国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将在西大西洋攻击商船,而消息亦被英国战列舰罗德尼号确认:她在8月30日曾一度在20哩外发现该舰。胡蜂号以中立巡航身份协助追踪,并严格遵守“避免接触”原则,以免引起外交风波。不过,美国进一步倾向英国、与德国交恶,却是不争事实,稍后一艘美国驱逐舰更几乎被U潜艇攻击。[4]胡蜂号在8月至9月间,主要往来冰岛-纽芬兰百慕大进行护航及运输,期间海军军令部(Naval Operations)下达了攻击命令:“击沉所有发现到的德国及意大利战列舰!”[4]事实上,在10月17日、28日与30日,就分别有三艘美国驱逐舰在大西洋被“未知”敌舰雷击,其中劳本·詹姆斯号(Reuben James, DD-245)更被击沉[A 1]。不足两个月后珍珠港事件发生,美国于12月11日正式向轴心国宣战。

二次大战

[编辑]

早期

[编辑]
1941年5月,喷火战斗机从胡蜂号起飞,增援马耳他。这次已是胡蜂号第二次执行相关任务。

胡蜂号虽暂时未介入与德国的冲突,倒先参与了一场与维希法国的危机。美国海军一直担心在西印度群岛的维希法国海军,会试图突破封锁而返回法国,而错误情报又指法巡洋舰巴福勒尔号(Barfleur)已经离开港口。结果,胡蜂号与几架巡洋舰及驱逐舰被派往马提尼克,并警告法军巴福勒尔号只能选择留在港口,或者被击沉。赶到的美军舰队却发现巴福勒尔号从头到尾都没有打算出海,一直安待在港口,危机方告结束。[4]1941年的圣诞节前夕,胡蜂号返回汉普顿锚地,并于数日后进入诺福克船厂进行大修。

1942年1月14日,完成大修的胡蜂号在美国东北海岸进行了一次巡逻。3月16日,在返回诺福克之际,胡蜂号意外地与一艘驱逐舰相撞。虽然驱逐舰严重入水,但胡蜂号却损坏轻微。她在26日加入了由约翰·威尔考克斯(John W. Wilcox)指挥的第三十九机动舰队,前往欧洲增援英国舰队。不幸地就在次日,约翰·威尔考克斯在旗舰华盛顿号战列舰舰桥被海浪卷走。纵使能见度与海面状况恶劣,胡蜂号的侦察机依然成功起飞协助搜救,在1小时后找到指挥官的尸体,然而无法打捞。4月3日,胡蜂号与英国爱丁堡号轻巡洋舰的舰队汇合,前往斯卡帕湾布防。

地中海

[编辑]

大部分增援的美国舰艇都被派往护航商船(尤其是往来苏联与英国之间),但胡蜂号却被派往地中海马耳他。当地每日都受德国空军轰炸,且缺乏战机抵抗,胡蜂号再被派往运送战机。由美国本土带来的鱼雷与俯冲轰炸机都被卸下,换上了47架喷火式战斗机MK V,但保留了本身的11架F4F[4]

4月14日,胡蜂号加入了以名望号战列巡洋舰为首的W舰队,前往地中海。4月19日凌晨,胡蜂号摸黑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以免被轴心国甚至西班牙军发现。次日早上4时,F4F首先起飞警备,紧接是飞往马耳他的喷火战斗机,胡蜂号则即时调头返回英国。不幸的是,喷火机队中途被德国空军发现并且伏击,大半都被击落。

由于增援失败,马耳他形势继续恶化。英国首相丘吉尔只好请求罗斯福派胡蜂号“再试一次”。这次鹰号航空母舰(1918)亦参与其中, 5月3日,舰队再次出发。5月9日早上6时30分,舰队抵达起飞点。与上次相同,11架F4F又先起飞警备,然而这次任务又再发生意外:第一架起飞的喷火在刚飞离甲板便失速堕海,机师丧生。当所有带着无奈的英国机师起飞后,舰队随即全速返航。此时,一个机师错误地在2,000呎低空投下了辅助油缸。显然,飞机不但无法前往马耳他,更未必有足够燃油返回舰队。胡蜂号只好再次调头。7时43分,缺油的喷火战斗机勉强地降落(只差15呎便滑离跑道),舰队终于可以返回英国。讽刺的是,德国电台就在此时突然宣布击沉了“地中海的一艘美国航母”。虽然盟军都知道消息虚假,丘吉尔还是幽默地向胡蜂号发了感谢信息:“谁说胡蜂只能螫一次?”(Who said a Wasp couldn't sting twice?)[4]

而这几天,战争的形势亦起了变化。就在5月4日至5月8日之间,珊瑚海海战爆发。美军损失了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而中途岛上亦战云密布,太平洋战区极需要航空母舰支援。胡蜂号由英国赶回美国,在6月6日返抵诺福克,并进行维修。巧合的是,当日中途岛海战刚好结束。美军又失去了约克城号,而萨拉托加号于1月初被鱼雷所伤,当时仍在本土进行维修。换言之,太平洋上美国只有企业号大黄蜂号两艘大型航空母舰。胡蜂号加入太平洋战线,变得逼在眉睫。

太平洋战事

[编辑]
胡蜂号较少有的彩色相片。摄于1942年6月。相中的机队稍后将参与攻击瓜达尔卡纳尔。

6月19日,胡蜂号抵达圣地亚哥,并装载飞机。7月1日,胡蜂号则为数艘运输舰护航至汤加。抵达努库阿洛法四日前,胡蜂号的引擎发生故障,有赖维修员迅速更换轮机零件,胡蜂号才得以在18日顺利抵港。[4]

7月4日,日军登陆瓜达尔卡纳尔。由于瓜岛为战略要地,美军决定先在此进行反攻。胡蜂号、萨拉托加号与企业号都加入了弗莱彻的支援舰队,准备提供空中支援。8月6日,胡蜂号与两艘重巡洋舰抵达,并于早上5时放出机队。由于当日云层极厚,日军侦察机没有发现美军,登陆大致顺利,舰上的F4FTBFSBD摧毁了数个电台,以及机库等地面目标。除了一架F4F因用尽燃油而逼降在企业号,其他飞机都安全返回胡蜂号。7时胡蜂号第二批机队出发,并摧毁了残存的登陆障碍及碉堡。

8月8日,胡蜂号改为登陆部队进行空中掩护。当日,大批日本战机反击,三艘航空母舰仓促派出战机与日本战机正面交锋。由于双方不相上下,而据弗莱彻在傍晚的报告,他只有78架战机在手,而三艘航母的飞行燃料已将用尽。故此他下令三艘航母撤离。就在当日半夜,萨沃岛海战爆发。缺乏空中支援与及有效指挥的美军舰队大败,不过却无损登陆进程。

8月23日,正当舰队面对日军三艘航母:翔鹤号瑞鹤号龙骧号之际,胡蜂号因缺油而调离战场,没有参与东所罗门海战。海战后,企业号与萨拉托加号都受损而退下火线,进行维修,太平洋上可作战的大型航母就只剩下胡蜂号与大黄蜂号。然而,胡蜂号却未能在未来战役作更多贡献。

沉没

[编辑]
胡蜂号被鱼雷击中后发生大火。
奥拜恩号驱逐舰被鱼雷击中。在背景左方的浓烟是胡蜂号大火。

9月15日,胡蜂号与大黄蜂号的舰队在瓜岛东南巡逻。当日中午,胡蜂号的机队完成例行侦察,并降落补油。2时44分,瞭望台突然发出鱼雷警报:三支鱼雷正高速冲向右弦。事实上木梨鹰一指挥的日军的伊-19号潜艇共发射了六枚鱼雷。胡蜂号即时加速向右闪避,然而三支鱼雷仍直接命中舰侧,并引爆了舰上油库,舰体随即起火。未被发现的第四支鱼雷则插在舰侧,未有引爆。[4]

由于美军通讯不佳,而大黄蜂号又刚好阻碍了视角,其他舰只无从得知胡蜂号有何意外,只看到胡蜂号浓烟密布、渐渐失速倾侧、水兵忙于将起火的飞机抛到海中。数分钟后兰斯当号驱逐舰(Lansdowne, DD-486)也曾发出不完整的鱼雷警告。直到51分,奥拜恩号驱逐舰被第五支鱼雷击中,所有水兵都看到溅起的水花;而旗舰大黄蜂号看到马斯廷号驱逐舰的旗号警告,突然向右急转,舰队方才知道要回避鱼雷。然而,北卡罗来纳号亦来不及转向,在52分亦被击中。[5]

由于火势猛烈,而胡蜂号的防御脆弱,令舰身承受极大冲击。3时20分,舰长下令弃船。4时正,舰员全体撤离。稍后舰体又先后有四次爆炸,美军下令兰斯当号发射鱼雷击沉胡蜂号。讽刺的是,由于美军的Mark 15鱼雷的技术缺陷,首两支鱼雷未有引爆,兰斯当号的鱼雷兵索性将鱼雷由磁性引爆改为接触引爆,将舰上最后三支鱼雷射往胡蜂号。然而,胡蜂号到晚上9时,才完全沉没。[6]是次攻击造成胡蜂号上193人阵亡,367人受伤。

2019年3月13日,由微软公司共同创办人保罗·艾伦生前组成的调查团队宣布在南太平洋4345米深海底发现胡蜂号[7]

荣誉

[编辑]

胡蜂号总共获得两颗战斗之星。

另外,一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胡蜂号航空母舰 (CV-18)亦以胡蜂号为名,以示记念。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事后证实是德国潜艇U-552所为。159名船员只有44名生还。这也是首架美国军舰在二战被击沉,而当时美国尚未正式加入二战。

参考

[编辑]
  1. ^ 1.0 1.1 1.2 美国海军网页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9-05-06.
  2. ^ 2.0 2.1 2.2 2.3 2.4 存档副本. [2009-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1). 
  3. ^ Macintyre, Donald, CAPT RN. Shipborne Radar.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September 1967.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Dictionary of American Naval Fighting Ships
  5. ^ Blee, Ben W., CAPT USN. Whodunnit.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uly 1982. 
  6. ^ Smedberg, William M. III, VADM USN. As I Recall..."Sink the Wasp!".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July 1982. 
  7. ^ Deep sea explorers discover USS Wasp, another WWII aircraft carrier. CBS News. 2019-03-14 [2019-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