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石屋家园

坐标22°19′59″N 114°11′13″E / 22.33306°N 114.18694°E / 22.33306; 114.186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19′59″N 114°11′13″E / 22.33306°N 114.18694°E / 22.33306; 114.18694

活化后的石屋家园

何家园石屋,又称九龙城石屋联合道石屋,官方名称为侯王庙新村31至35号旧民居,是香港一座三级历史建筑,位于九龙九龙城[1]联合道前侯王庙新村寮屋区内,九龙城侯王庙对面;邻近香港兆基创意书院

历史

[编辑]
复修前的何家园石屋

约于1880至1890年代,何氏家族于现址土地上兴建了一幢楼高两层连果园和花园的半欧陆式华丽大宅,名为“何家园”。1940年代初香港日治时期,当时日军拆卸多条九龙城的乡村以扩建启德机场,因而在联合道一带上兴建平房安置无家可归的村民,日军先将残破的何家园大宅拆毁,并在其地基上兴建了包括现时石屋的两层高中式平房,并改名为“侯王新村”,其后又改名为“侯王庙新村”。战后大量难民涌入香港,平房区沦为寮屋区,称为侯王庙新村、荔枝园和何家园。[2]

寮屋区内开设多间片场,据称石屋曾作为附近的友侨片场之货仓,后租予“蓝恩记山坟墓碑工程”等公司为墓碑厂工场。包括侯王庙新村在内的寮屋区于2001年清拆,石屋成为村内仅存的建筑物。

建筑

[编辑]

石屋是一幢由5个单位组成的中国式村屋,以花岗岩混凝土建成,并有金字形由板瓦和筒瓦砌成的屋顶、木梯及铁窗框,厨房和厕所建于屋后方,反映当时的建筑特色。

活化

[编辑]
石屋家园对出的广场

2010年,香港政府发展局推行“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第二期,并由五旬节圣洁会永光堂属下非牟利机构永光邻舍关怀服务队有限公司成功投得石屋进行活化,获政府3,900万元资助复修,以社会企业方式营运。石屋已于2015年10月9日开幕[3],活化致力保存石屋的建筑特色,包括木建筑的结构、石砌以及部分用砖块建成的墙壁、金字形屋顶、设于门上的木锁和石插孔等,以反映香港于二次大战期间的建筑特色。32号单位改作文物探知中心作教学用途;另一个单位变成“怀旧冰室”,提供60个室内座位及露天座位;最接近联合道的31号石屋,曾是“蓝恩记”山坟墓碑厂,改作办公室及资讯中心;石屋家园屋外以“明阵”的概念构成地面设计,其图案以1964年同一地点的鸟瞰照片作为设计蓝本。石屋旁边增建一座新建筑物,设置一间多功能活动室和洗手间设施。


参考资料

[编辑]
注脚
  1. ^ 依2007年区议会分区图,前何家园地区划为九龙塘区之中
  2. ^ CONSULTANCY FOR HERITAGE IMPACT ASSESSMENT FOR REVITALIZATION OF THE STONE HOUSES AT JUNCTION ROAD, KOWLOON CITY INTO STONE HOUSES FAMILY GARDEN (PDF). 2011. 
  3. ^ 發展局局長出席「石屋家園」開幕禮致辭全文. [2015-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1). 
文献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