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施劳弗高地战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施劳弗高地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的一部分

第一次攻击于夜间展开时,苏军大炮轰炸德军阵地。
日期1945年4月16日至19日
地点
结果 苏联胜利
参战方
 德国  苏联
波兰 波兰
指挥官与领导者
纳粹德国 哥德哈德·海因里希 苏联 格奥尔吉·朱可夫
兵力
112,143人
587辆战车
2,625门火炮
100万人
3,059辆战车
16,934门火炮及迫击炮
伤亡与损失
12,322人死亡 31,438人死亡

施劳弗高地战役(德语:Schlacht um die Seelower Höhen),是施劳弗-柏林攻势行动的一部分(1945年4月16日至5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最后的一场堑壕战。 战斗持续超过3天,从1945年4月16日至19日,大约有100万名隶属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78,556人属于波兰第1军团)的苏军,由格奥尔吉·朱可夫指挥下,攻击这个“柏林之锁”,这里由隶属于德国第9军团的11万人据守,[1]该军团由特奥多尔·布斯指挥,其隶属于德国维斯瓦河集团军

这场战斗通常被合并到奥德河-尼斯河战役里。施劳弗高地战斗为该场战役里,进行得最激烈的一场,苏军在奥德河及尼斯河数个点进行突破,施劳弗高地只是其中一个战场,而奥德河-尼斯河战役只是被视为是柏林战役的前奏。

战役结果为德国第9军团被包围并爆发哈尔伯战役

背景[编辑]

在1945年4月9日柯尼斯堡落入苏军手中,这令由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能移向奥德河东岸。在4月的前两个礼拜,苏军做了一次二战以来最快的调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接替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奥德河下游斯科特到波罗的海的防务,这使得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得以专心负责南半部的攻势。在另一端,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伊万·科涅夫指挥下,将部队自上西里西亚西北方移至尼斯河

这3个苏军集团共集结了250万人、6,250辆战车、7,500架飞机、41,600门大炮迫击炮、3,255台喀秋莎火箭炮、以及95,383部车辆[2]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拥有9个正规军团和2个战车军团包括77个步兵师、2个骑兵、5个战车和2个机械化军,8个炮兵及1个亲卫迫击炮师,以及1个混合炮兵和火箭发射器旅。该方面军有3,059辆战车及自走炮,及18,934门火炮及迫击炮[3]。11个军团中的8个被部署在奥德河沿岸。在北方,第61军团和波兰第1军团控制了从施韦特至与菲诺运河会合处沿河岸。在科斯琴的苏军桥头堡,第47军团、第3突击军团、第5突击军团和第8亲卫军团被集中参加进攻。第69军团和第33军团掩护向南至固本的河岸沿线。第2亲卫战车军团、第3军团及第1亲卫战车军团版作为预备队。第5突击和第8亲卫军团需直接面对敌军最强的防御区,在这里柏林高速公路通过该高地[4]

德国第9军团防守从菲诺运河至固本的战线,其中包括施劳弗高地。它拥有14个师及法兰克福要塞、587辆战车(512辆可以操作、55辆被修理中、20辆被运送途中)、2,625门火炮(包括695门高射炮)[5]。再往南的战线由德国第4装甲军团防守,以对付乌克兰第1方面军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将军在3月20日取代海因里希·希姆莱指挥维斯瓦河集团军。海因里希是德军中其中一位最好的防守战术专家。他正确地预言,苏联的重点进攻将集中渡过奥德河和沿施劳弗高地的东-西高速公路。他决定只以小规模前哨战作为屏幕以防守河岸。相反集中防守施劳弗高地,是奥德河高大约48米的高地及此处能眺望该河流而高速公路在此通过。他把在其他地区的兵力抽调至该高地。在奥德河的洪氾区因春季溶雪而饱和;德军工兵从上游水库放水,把平原变成了一片沼泽。在这背后他们建立了3道防线,延伸回柏林。最后一道防线是“沃坦”线,在前线背后10至15英里。这道防线包括反战车壕沟、反战车炮阵地、广泛系列的战壕和碉堡[6][7]

战斗[编辑]

4月16日早晨苏军以数千门大炮及喀秋莎的轰炸展开攻势。在日出之前,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渡过奥德河而乌克兰第1方面军亦渡过尼斯河并开启攻势。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拥有较大力量,但亦要面对大量德军[8][9]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第一波攻击对他们而言成了灾难,海因里希及布塞预料到苏军的攻势并将部队自第一道防线撤离,遍地的沼泽亦形成了很大的阻碍。在德军的反击下,苏军伤亡惨重。由于受到挫折,朱可夫投入了预备队,这些预备队原本是要等苏军取得突破后才要使用。到了黄昏时,苏军仅前进了4至6公里(来自第3突击军团的第77军前进了8公里),不过德军的第2道防线仍维持完整。朱可夫被迫向上级报告战斗并未如预期顺利。然而,在南方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却按计划顺利进行。为了刺激朱可夫,斯大林告诉朱可夫将会要求科涅夫率领部队北上,直攻柏林[10][11]

4月16日的损失[12][编辑]

军团 第1亲卫战车 第2亲卫战车 第61 第47 第3突击 第5突击 第8亲卫 第69 第33
阵亡 26人 ? 94人 169人 158人 369人 ? 312人 ?
受伤 117人 ? 204人 977人 483人 1,298人 ? 1,417人 ?

装甲部队损失:71辆战车或自走炮被击毁、77辆被击伤、40辆为战斗外损伤(故障,困在沼泽)。

第二天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按计划持续发动进攻。在4月17日黄昏时,德军的第二道防线被第5突击军团及第2战车军团突破。在右翼,隶属于第8军团的第4军,以及隶属于第1战车军团的第11战车军,亦突破了防线。第3以及第47突击军团又前进了4到8公里。

4月17日的损失[13][编辑]

军团 第1亲卫战车 第2亲卫战车 第61 第47 第3突击 第5突击 第8亲卫 第69 第33
阵亡 38人 ? 119人 210人 113人 615人 ? 308人 ?
受伤 175人 ? 284人 1,251人 417人 2,034人 ? 1,276人 ?

装甲部队损失:79辆战车或自走炮被击毁、85辆被击伤、15辆为战斗外损伤。

但是在南方,乌克兰第1方面军把由费迪南德·舍纳尔指挥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的左翼第4装甲军团迫退。舍尔纳保留2个装甲师预备队在南面以掩护中路,而不是使用它们来支援第4装甲军团。这是在战役中的转折点,因为维斯瓦河集团军和中央集团军的右翼及中路的阵地已变得站不住脚。除非他们后退至与第4装甲军团成一直线,否则他们将面临被包围。

实际上,科涅夫成功的攻击在施劳弗高地以南舍尔纳贫弱的防守,是与海因里西优越的防守有关。

4月18日一个成功的攻势发展到达主要突击集团第5突击及第8亲卫军团的界线。施劳弗高地被苏军自北面绕过,期间苏军受到德军的反击(亲卫队第11“北地”装甲掷弹兵师亲卫队第23“尼德兰”装甲掷弹兵师亲卫队第103重型战车营)。苏军在黄昏来临前前进了3到5公里,右翼则前进了3到8公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并抵达德军的最后一道防线。

4月18日的损失[14][编辑]

军团 第1亲卫战车 第2亲卫战车 第61 第47 第3突击 第5突击 第8亲卫 第69 第33
阵亡 90人 ? 95人 156人 119人 ? ? 88人 ?
受伤 355人 ? 365人 625人 416人 ? ? 297人 ?

装甲部队损失:65辆战车或自走炮被击毁、86辆被击伤、13辆为战斗外损伤。

第4天的4月19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冲破了施劳弗高地最后的防线,而且他们与柏林之间只有残破的德军编队。第9军团和第4装甲军团的残余被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及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单位包围,当时乌克兰第1方面军阵线已经突破战线及转向北方。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其它军团争双向西竞赛以与美军会师。截至19日日终时,德军东部战线已经不复存在。所余的只是仍在抵抗的包围圈[15]

4月19日的损失[16][编辑]

军团 第1亲卫战车 第2亲卫战车 第61 第47 第3突击 第5突击 第8亲卫 第69 第33
阵亡 135人 ? 86人 287人 166人 ? ? 204人 ?
受伤 678人 ? 363人 1,112人 594人 ? ? 652人 ?

装甲部队损失:105辆战车及自走炮被弃置、76辆被击毁、8辆是其它原因。

  • 第1亲卫、第47、第61、第69及第3突击军团从4月16日-4月19日的损失:3,957人阵亡、15,590人受伤。
  • 第33军团从4月15日-4月20日的损失:1,687人阵亡、 7,213人受伤、128人失踪、13人非战斗伤亡、206人染病[17]
  • 第5突击军团从4月11日-4月30日的损失:3,628人阵亡、13,702人受伤、60人失踪、476人为其它原因[18]
  • 第8亲卫军团从4月16日-4月20日的损失:1,2000-13,000人伤亡[19]
  • 第2亲卫战车军团(只有3个军参战)从4月16日4月21日的损失-265人阵亡、1,530人受伤[20]

总结[编辑]

在施劳弗高地的雕像。

在施劳弗高地上的防线是柏林以外最后一条主要防线。海因里希将军曾表示在施劳弗高地的战役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只可能坚持3或4天。在第4天,4月19日,进入柏林的道路(向西长90公里)仍然开放。到4月23日,柏林被完全包围和柏林战役进入最后阶段。两个星期之内阿道夫·希特勒自杀和在欧洲的战争得以完全结束

战争结束后,朱可夫的批评者说,他应该在直接沿高速公路进入柏林时已经暂停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攻击,及经由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战线渡过尼斯河。这将避开在施劳弗高地上强大的德军,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延误了向柏林的推进。但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集中在一条非常狭窄的战线,因此这样的动作可能是不可能的。其他方面军的指挥官,也可以及已经绕过主要的防线。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编辑]

  1. ^ Le Tissier, Tony. Zhukov at the Oder. New York: Praeger. 1996. ISBN 9780275952303.  Page 273.
  2. ^ Ziemke, Earl F. The Battle for Berlin: End of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68. ISBN 0-356-02960-3.  page 71.
  3. ^ Bitva za Berlin: Zavershayuschee srazhenie Velikoy Otechestvennoy Voyny (Battle for Berlin: Finishing battle of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Moscow: AST. 2007. ISBN 978-5-17-039116-5.  pages 170, 171, 550.
  4. ^ Goodenough, Simon. War Maps. Macdonald. 1982. ISBN 0-312-85584-2.  page 116
  5. ^ Isaev, Aleksey. Berlin 45-go.Srazheniya v logove zverya [Berlin 45. Battles in the beast's den]. Moscow: Yauza, Eksmo. 2007. ISBN 978-5-699-20927-9 (俄语).  pages 293-295.
  6. ^ Ziemke, page 76.
  7. ^ Zuljan, Ralph, Battle for the Seelow Heights - Part II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5-25.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World War II" at Suite101.com on 1 May 1999. Revised edition published in "Articles On War" at OnWar.com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5-14. on 1 July 2003.
  8. ^ Beevor, Antony. The Fall of Berlin, 1945. New York: Viking. 2002. ISBN 0-670-03041-4.  page 217
  9. ^ Ziemke, page 81.
  10. ^ Beevor, pages 217-233.
  11. ^ Ziemke, page 82
  12. ^ Isaev, page 400
  13. ^ Isaev, page 415
  14. ^ Isaev, page 426
  15. ^ Ziemke, page 84.
  16. ^ Isaev, page 438, 439
  17. ^ Isaev, page 438
  18. ^ Isaev, page 673
  19. ^ Isaev, page 665
  20. ^ Isaev, page 456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