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联合县
外观
抗日联合县、联合县[1]:35,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造的一种特殊县制。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沿用,称为边区县[2]。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侵华日军以北平、天津为据点,沿平绥、同蒲、平汉、正太、津浦等铁路干线,侵占华北地区。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创晋察冀边区,在华北地区开展游击战。联合县这一特殊的县制正是由晋察冀边区应对战争形势创制的[1]:34。通常在几个县连接的边缘地带建立根据地,新设县县名一般由原县名第一个字组成[2]。
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沿用。当时,国民政府控制县城和交通要道,中国共产党就在农村地区开辟解放区,新设各级政权。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胜利,解放区范围扩大,撤销边区县,归还原有建制[2]。
注释
[编辑]- ^ 1.0 1.1 李淑𬞟. 简析晋察冀边区的联合县政府. 《历史教学》 (天津市: 历史教学社(天津)有限公司). 2004, (2004年第3期): 34—38. ISSN 0457-6241. doi:10.3969/j.issn.0457-6241.2004.03.006 (简体中文).
- ^ 2.0 2.1 2.2 陈陵生. 支苗苗 , 编. 追记亳州革命史的五亳边区县. 亳州新闻网. 2019-07-26 [2024-08-19]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