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霞·乌克兰卡雅尔塔博物馆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3月31日) |
雅尔塔列霞·乌克兰卡博物馆 | |
---|---|
Музей Лесі Українки | |
成立 | 1977年12月23日 |
地址 | 乌克兰雅尔塔 |
坐标 | 44°29′31″N 34°09′43″E / 44.491944°N 34.161944°E |
类型 | 博物馆 |
馆长 | 奥历山德拉·维西奇(Олександра Вісич) |
策展人 | 斯维特兰娜·科切尔哈(Світлана Олексіївна Кочерга) |
网站 | www |
地图 | |
乌克兰作家和诗人列霞·乌克兰卡在克里米亚雅尔塔住宿两年,事后为她建立了雅尔塔列霞·乌克兰卡博物馆(乌克兰语:Музей Лесі Українки в Ялті)。
建筑物
[编辑]博物馆位于雅尔塔卡特琳因斯卡街8号(乌克兰语:8, вул. Катерининська)的一幢别墅(乌克兰语:дачі Ліщинського)内。别墅由一名雅尔塔建筑师普拉顿·特雷贝尼耶夫(乌克兰语:Платон Теребеньєв)于1884至1885年建造。靠近海边价格便宜,乌克兰卡很喜欢。她先在一楼定居下来,后来又移到二楼。在她的信中,作者对她的临时住所的描述如下:
今天我写信给我爸爸,讲一下我的新家:就在那里,就在二楼。在冬天,人家不住在一楼,也是对的,因为这里冬天时花园整也是绿色的,因此底楼总是有阴凉处,这在夏天非常好,但在冬天它消散湿度。在我一点“军事狡猾”的说服下,我的房东太太以 15 块钱的价格租给我了这所房子,尽管如此我亲自可以看到,根据当地习俗它值 20 块钱。 房子有一面对西一面对东的两扇非胶接复式窗户(……)、一张带弹簧的床、一张沙发、一把大扶手椅(而且没有撕裂!)、两张桌子,一个衣柜,(……),一个洗脸盆,“就像在车站一样”,(……)。门开向一个大玻璃砖门廊,其一半是我的,一半是邻居的,一位(……)女士,有 Лариса(15岁)和 Вітя(10岁)两个孩子。
——列霞·乌克兰卡,信函[1]
在雅尔塔时,乌克兰卡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广告:
懂6门语言,目前在城内寻找事业。
——列霞·乌克兰卡
之后,她找到了两位学生,特来到她别墅上课。女诗人与她一位学生(乌克兰语:Льоні Разумов)的家人有着非常温暖的关系。
乌克兰卡也关照了城市阅览室补充乌克兰语书籍,例如要求过母亲将塔拉斯·舍甫琴科的【Кобзар】寄到图书管理员的地址,
因为人们经常要求它。
——列霞·乌克兰卡
创建史
[编辑]1970年代初出现了雅尔塔创建列霞·乌克兰卡博物馆的倡议小组,即是诗人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时代。份子为诗人作品的基辅崇拜者、雅尔塔知识分子、当地历史学家及艺术家。特别是,该小组的成员包括:(乌克兰语)
- Микола Охріменко(酿酒师兼科学家、乌克兰卡前学生)、
- Євге́н Васи́льович Проню́к(基辅小组为首、人权斗士、90年代的政治家)、
- Цимбал Тетяна Іванівна(演员)、
- Олексій Нирко、Олександр Януш、Остап Кіндрачук。
由于它们的努力:
- 竖立了诗人纪念碑(雕塑家:Галина Кальченко,建筑师:Анатолій Ігнащенко)、
- 在诗人1897年的居住房子上安装了一块纪念牌匾、
- 开始收集展品。
由于1970年代苏联对知识阶层的迫害,博物馆的工作暂时暂停。
1991年,庆祝诗人诞辰120周年,【列霞·乌克兰卡和克里米亚】展览开幕。
乌克兰独立后
[编辑]1993年9月10日,由于乌克兰妇女联盟的雅尔塔分支《Prosvita》协会的压力和公众的压力克服了官员的阻力,雅尔塔市执行委员会决定授予所展览为【列霞·乌克兰卡博物馆】的身份。
2010年10月21日,乌克兰最高拉达建议乌克兰内阁采取措施确保修复雅尔塔乌克兰卡博物馆。[2]
俄占领克里米亚后,博物馆二楼被迫关闭。
-
博物馆
-
博物馆展览
参考资料
[编辑]- ^ Листи Лесі Українки 1897 р. 22.11.1897 р. До матері. [30 жовтня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жовтня 2020).
- ^ Постанова Верховної Ради України від 21 жовтня 2010 року N 2633-VI «Про відзначення 140-річчя з дня народження видатної української поетеси, громадського діяча Лесі Українки (Лариси Петрівни Косач-Квітк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