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1年2月20日)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
---|---|
作者 | 修昔底德 |
类型 | 历史 |
语言 | 古希腊语 |
主题 | 伯罗奔尼撒战争 |
发行信息 | |
出版时间 | 公元前5世纪晚期 |
出版地点 | 古雅典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记录,这场战争发生在伯罗奔尼撒同盟(由斯巴达领导)和提洛同盟(由雅典领导)之间。 它由修昔底德撰写;他是一位雅典历史学家,在战争期间还担任过雅典方面的将领。 他对这场冲突的描述被广泛认为是一部经典著作,被认为是最早的历史学术著作之一。 该作品分为八卷。
该作品对历史的分析通常发生在两个阵营之一。[1] 一方面,约翰·巴格内尔·伯里等一些学者将这部作品视为一部客观、科学的历史作品。伯里的评断反映了对历史的这种传统解释,即“严肃而超然,从纯粹的知识分子的角度写成,不受陈词滥调和道德判断的束缚,冷酷而批判”。[2]
另一方面,为了与最近与读者反应批评相关的解释保持一致,历史可以被解读为一篇文学作品,而不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记录。 这种观点体现在 W. R. Connor 的论述,他将修昔底德描述为“一位艺术家,他会回应、选择和巧妙地安排他的材料,并开发其象征和情感潜力”。[3]
历史方法
[编辑]修昔提底斯的《“历史”》对早期的史学有许多贡献。他的许多原则成为今天史学写作的标准。
编年
[编辑]修昔提底斯的创新之一是采用有严谨标准的年表,以年为单位记录历史,每年包含战事激烈的夏季与活动较少的冬季。因此跨越数年的事件在书中会被分为数篇分开叙述,有时在书中会被分隔较远,造成他会有在冲突中的许多事件当中摆荡的印象。这个方法和更早的希罗多德的历史比起来,希罗多德在年代中跳跃,使得频繁又迂回地导览,让它看起来似乎和时间地点没有关系,有鲜明的差异。
演说
[编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另一个特征,是修昔提底斯写入大量战争中主要人物的演说。包含雅典和斯巴达双方将军在战前对部队的演说,和许多政治演讲,以及各方的辩论。
中性的观点
[编辑]宗教的角色
[编辑]资料来源
[编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引述来源方面,修昔提底斯从不给出其消息来源,给出同一事件其它版本的记述的时候也寥寥可数。这一点同希罗多德显著不同。希罗多德频繁提到他讲述情节的其它多个版本以便读者可以自行判断各版本的真实性。与此相反,修昔提底斯努力给别人其叙述无懈可击和无可辩驳的印象。 不过读者仍不必太过怀疑其真伪,修昔提底斯对于史料应用方面,他写道:“这部历史著作读起来可能无法引人入胜,因为书中缺少虚构的故事。”又说:“我所描述的事件:不是我亲自看见的,就是我从那些亲自看见这些事情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考核过了”,他只晚希罗多德二十年,但有巨大的进步,希罗多德只是提醒读者辨别真伪,他说:“我的职责是把我所听到的每一件事记录下来,虽然我并没有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而修昔提底斯是亲自验证事实。这样的态度为史料批判是为史家诞生的基石。
引用方法
[编辑]作品大纲
[编辑]版本
[编辑]校勘本
[编辑]- Thucydidis Historiae,Ioannes Baptista Alberti编,罗马,Typis Officinae polygraphicae,1972-2000
译本
[编辑]- Richard Crawley, 1874: full tex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enjamin Jowett, 1881: full text
- Edgar C. Marchant, 1900
- Charles Forster Smith, 1919
- Rex Warner, 1954
- John H. Finley, Jr., 1963
- 谢德风译本,商务印书馆(大陆版,1960年初版;1977年修订,1985年再版);权力书局(台湾版,1984年,据1960年商务版,以黄文龙挂名),台湾商务印书馆(台湾版,2000年初版,据1977年修订稿)
- 徐松岩、黄贤全合译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陆版,200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大陆版,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