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七姊妹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七姊妹道西段

七姊妹(英语:Tsat Tsz Mui 或 Braemar Point[1])是香港东区的一处地方,位于北角东部,最初为香港岛的一条古老村落。具体范围为七姊妹道一带,电照街以东,英皇道渣华道交界以西之区域,七姊妹区之东就是鲗鱼涌区。

七姊妹的故事

[编辑]

相传当地一个古老村落,当中有七位少女自幼成为总角之交,情同姊妹,于是她们结义金兰,并立下“宁死不嫁”的誓言。[2]

后来三妹的父母决定将她许配给同乡,她却不敢违抗父母之命。七位姊妹在她出嫁前一晚相聚痛泣,为遵守“宁死不嫁”以及“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袛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结拜誓词,她们七人一起于当地海边投海自尽。翌日村民找不着她们的影踪,但海湾出现了七块礁石,形状就如七位少女,他们认为由七姊妹所变成。这七块礁石称之为“七姊妹石”,而当地的村落亦改名为“七姊妹村”。1934年,香港政府于七姊妹区填海兴建房屋,“七姊妹石”亦因此而长埋地底。[3]

2001年香港无线电视播放一套由七姊妹传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该剧亦名为《七姊妹》。

历史

[编辑]
1945年的东区地图显示七姊妹之位置

根据1849年的人口普查资料,七姊妹村有200多人居住,房屋有超过100间。

1911年香港中华游乐会于七姊妹区海边设置泳棚,成为当时香港游泳胜地,每年泳者达10万人次。1918年名园游乐场于该区设立。

1941年的香港保卫战中,有一路日军曾经于七姊妹区海边抢滩登陆成功。

1948年起,七姊妹区开始大规模发展公共房屋,然而该区逐步与北角西面融合,“七姊妹区”这名称亦逐渐被人遗忘,现时只剩下七姊妹道及七姊妹邮政局以“七姊妹”命名。

1980年代,港铁将鲗鱼涌站通车,车站设于鲗鱼涌西面,邻近七姊妹地区,令不少香港人把七姊妹误当成鲗鱼涌。

私人屋苑

[编辑]

公共屋邨

[编辑]

社区设施

[编辑]
模范邨内的七姊妹邮政局

酒店

[编辑]

交通

[编辑]

区内道路

[编辑]

途经的公共交通服务

[编辑]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巴士
专线小巴
红色公共小巴

教育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於1896-1899年間的香港島地圖出現於七姊妹附近出現Braemar Point的英文標示。. HK Map Viewer. [2020年3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2月25日). 
  2. ^ 香港故事|懷緬那些年月的“七姊妹”. 香港新闻网. 2024-01-28 [2024-09-26]. 
  3. ^ 七位金蘭姊妹不滿逼婚 手牽手投海自盡. 当代中国. 2023-03-05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