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克萨清真寺

坐标31°46′34″N 35°14′09″E / 31.77617°N 35.23583°E / 31.77617; 35.2358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Al-Aqsa Mosque
阿克萨清真寺
المسجد الاقصى‎ Masjid al-‘Aqṣā
基本信息
位置耶路撒冷旧城
坐标31°46′34″N 35°14′09″E / 31.77617°N 35.23583°E / 31.77617; 35.23583
宗教伊斯兰教
行政耶路撒冷伊斯兰瓦合甫英语Jerusalem Islamic Waqf
领导Imam(s):
Muhammad Ahmad Hussein英语Muhammad Ahmad Hussein
建筑详情
建筑类型清真寺
建筑风格伊斯兰建筑
建立时间705 CE
建筑材料石灰石(外墙、宣礼塔、立面)
钟乳石(宣礼塔)
金、铅和石(圆顶)
白色大理石(内部柱子)
马赛克[1]
详细规格
正立面朝向北-西北
容纳人数5,000+
穹顶2座大型 + 数十座小型
宣礼塔4
宣礼塔高度37米(121英尺) (最高)
地图
阿克萨清真寺在耶路撒冷的位置
阿克萨清真寺
在耶路撒冷的位置
地图
阿克萨清真寺,摄于1982年

阿克萨清真寺阿拉伯语المسجد الاقصى‎,'ælmæsʤıd ælæqəsɒːAl-Masjid Al-Aqsa英语al-Aqsa mosque),是一座位于耶路撒冷旧城圣殿山的清真寺或祈祷厅。“阿克萨”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遥远”,故又名远寺

正统哈里发时期乌玛尔(约634-644年)或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约661-680年)统治期间,一座小型礼拜堂曾在清真寺原址附近兴建。今日的清真寺位于该区域的南墙上,最初是由倭马亚王朝的第五位哈里发阿布杜勒·马利克或其子韦立德一世所建造的,作为岩石圆顶的会众清真寺使用,然而最初的清真寺在746年的地震中被摧毁后,随后由阿拔斯王朝曼苏尔于758年重建。并在780年由阿巴斯王朝的马赫迪进一步扩建,由十五个通道和一个中央圆顶组成。但在1033年约旦地震英语1033_Jordan_Rift_Valley_earthquake期间再次被摧毁。

现有的清真寺由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纳尔·艾丁英语al-Zahir li-I'zaz Din Allah重建,他将建筑减少为七个通道,并在内部装饰上增加精致的中央拱门,上面镶嵌植物图案的马赛克;目前的结构保留则11世纪的轮廓。并在定期的维护,不同王朝的统治下进行了多次建设,包括圆顶、正面、尖塔、内部结构的改建。1099年十字军东征该地后,清真寺曾一度用作宫殿,并成为圣殿骑士团的教团总部使用。萨拉丁于1187年攻占该地后,该结构恢复了其作为清真寺的功能。并随后的世纪中,包括阿尤布王朝马木留克王朝奥斯曼帝国巴勒斯坦托管地的最高穆斯林委员会以及约旦占领西岸期间进行了更多的修复。自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以来,阿克萨清真寺一直由耶路撒冷宗教基金英语Jerusalem Waqf独立管理。

当前阿克萨清真寺属阿克萨清真寺区的一部分,靠近包含犹太教基督教的多个历史和圣地,特别是耶路撒冷圣殿。由于整个区域因此具有高度的地缘政治意义,使得清真寺一直是以巴冲突的主要争议焦点。

历史

[编辑]

该寺由倭马亚王朝第5代哈里发阿布杜勒·马利克及其子在公元705年至709年间建造在原圣殿教堂的残基之上。780年毁于地震,932年由阿巴斯王朝第19任哈里发重建。11世纪加盖了圆顶,改建后的清真寺高至88米。1099年,该寺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入侵的十字军改造成教堂、兵器库和兵营。1187年耶路撒冷被萨拉丁易主后又进行了修复。

2013年3月,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访问约旦,双方签署了共同保护阿克萨清真寺的协议[2]。2015年10月,约旦和以色列签订协议,允许穆斯林前往阿克萨清真寺做礼拜。[3]非穆斯林则被允许在特定时间参观。[4]

2017年7月14日,3名以色列警察在圣殿山外遭以色列籍阿拉伯人枪击,其中2人身亡,袭击者随后逃到圣殿山。以色列警方在事发后封锁了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当天正是周五主麻日,这是半世纪来穆斯林第一次不被允许周五在阿克萨清真寺祷告。2017年7月16日下午,以色列警方重开耶路撒冷老城内之前遭关闭的商铺及被封锁的交通,并重开阿克萨清真寺,但在阿克萨清真寺入口处新设的金属探测器及监视器遭穆斯林抵制。2017年7月18日,据“阿拉伯新闻报”网站援引阿拉伯语媒体Elaph的报道称,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经私人途径通过美国高级别官员斡旋获得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重开阿克萨清真寺”的承诺。但2017年7月19日晚,以色列警方再度关闭阿克萨清真寺。正在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决定提前结束访问回国[5]

2021年5月10日,以色列一年一度庆祝耶路撒冷日的活动中以巴警民在阿克萨清真寺前广场发生冲突[6][7]。随后,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以色列的铁穹系统拦截了部分来袭火箭弹,即2021年以巴冲突[7]

2022年2023年,多名巴勒斯坦人在阿克萨清真寺与以色列警方发生冲突。[8]

建筑

[编辑]

阿克萨清真寺及其周围区域占地共14.4公顷(36英亩),尽管清真寺本身只占约1.1英亩(0.46公顷),但可容纳多达5,000名信徒[9]。 建筑物长83米(272英尺),宽56米(184英尺)[9]。不同于反映古典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岩石圆顶,阿克萨清真寺具有早期伊斯兰建筑的特征[10]

圆顶

[编辑]

阿克萨清真寺的圆顶是伦玛迪和阿巴斯王朝时期少数几个建在米哈拉布前的圆顶之一,其他案例包大马士革的伦玛迪清真寺(建于715年)和苏斯大清真寺英语Great Mosque of Sousse[11]

原始的圆顶由阿卜杜勒-麦立克建造,但至今已不存在。而今天所看到的圆顶是仿照阿兹·扎希尔的设计制作,该圆顶采用木头镶嵌上搪瓷的结构,然而在1969年,一场大火导致圆顶和内部装饰的14世纪画作遭到毁坏之后则采用混凝土和铅板重建圆顶。被认为无法修复的画作则使用布兰迪技术英语Cesare_Brandi进行了全面重建,并特意使用细线条来区分重建区域和原始区域。

正面

[编辑]

清真寺的正面建于公元1065年,是根据法蒂玛王朝的的哈里发穆斯坦绥尔·比拉的命令而建造的。它由拱廊和小柱子构成的栏杆装饰所点缀。虽然过去曾受到十字军的损坏,但正面后来在阿尤布王朝时期经过修复和翻新,并增建瓷砖装饰。此外,拱顶的部分材料则来自耶路撒冷十字军建筑中的雕刻和装饰材料。[12]

内部

[编辑]

清真寺有七个多柱式中殿,在建筑的南、西和东侧设有额外的小大厅。当前内部保存着121扇阿拔斯和法蒂玛时代的彩色玻璃窗。其中约四分之一于1924年修复。主入口对面拱门的拱肩上有马赛克装饰和铭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法蒂玛王朝时期。[13]

内部主要由45根支撑,其中有33根是白色大理石,另外12根则是石头所制。中央过道的柱排较为笨重,但其余四排则比例较佳。竹中柱头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中央过道的柱头较为笨重且呈现原始设计,而在圆顶下方的柱头则使用了科林斯柱式,由来自意大利的白色大理石制成。东侧走道的柱头设计较为厚重,呈现篮子状,穹顶的东侧和西侧柱头也采用篮子状,但尺寸较小且比例较均衡。这些柱子和桥墩透过建筑梁连接,梁被封闭在木质外壳内呈大致方形。室内大部分墙面都被白色粉饰英语Whitewash覆盖,但圆顶的鼓形部分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墙壁装饰则采用镶嵌艺术和大理石。[9]

1927年,当清真寺遭受地震损害后,部分意大利艺术家在修复过程中绘制了新的画作。此外,清真寺的天花板是由埃及国王法鲁克一世资助绘制的。[14]

敏拜尔

[编辑]

清真寺的敏拜尔是由一位名叫阿赫塔里尼(Akhtarini)的工匠根据阿勒颇国王纳尔·艾丁的命令建造。这座讲坛最初是努尔丁在攻克十字军占领的耶路撒冷后,所赠送给阿勒颇大清真寺的礼物,并花了六年的时间建造(1168年-1174年)。努尔丁去世时,十字军仍然控制着耶路撒冷,但在1187年萨拉丁攻克了该城市,才将敏拜尔迁移至此使用。该结构由象牙和精心制作的木材制成,木材上刻有阿拉伯书法、几何和花卉图案[15]

1969年,这个敏拜尔被丹尼斯·迈克尔·罗汉英语Denis Michael Rohan摧毁后,被一个更简化的敏拜尔所取代。[16]2007年1月,负责管理清真寺的伊斯兰宗教和社区领袖阿德南·侯赛尼(Adnan al-Husayni)表示将安装一个新的敏拜尔;新敏拜尔于2007年2月完成安装[17]。设计由贾米尔·巴德兰(Jamil Badran)根据旧敏拜尔的精确复制品所绘制的,并在五年内完成了这项工作。新敏拜尔是在约旦所建造的,并历时四年的时间使用传统的木工技术,即采用铆钉,而非钉子将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在设计敏拜尔时使用了电脑图像进行模拟。[18]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Al-Ratrout, H. A., Th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of Al-Aqsa Mosque in the Early Islamic Period, ALMI Press, London, 2004.
  2. ^ 约旦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约旦哈希姆王国大使馆. 2008-07-20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中文). 
  3. ^ 专稿:阿克萨清真寺何去何从? - TRT 中文. TRT Kanalları ve Programları. 2015-10-26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中文). 
  4. ^ 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访问圣殿山,中国及阿联酋要求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 观察者网. 2023-01-04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中文). 
  5. ^ 以色列再度关闭阿克萨清真寺,阿巴斯中断访华回国紧急应对. 澎湃新闻. 2017-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8). 
  6. ^ 东耶路撒冷爆发严重巴以冲突,至少180人受伤.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1-05-08 [2021-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中文(简体)). 
  7. ^ 7.0 7.1 巴以阿克萨清真寺前再爆冲突 添300多伤.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1-05-10 [2021-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1) (中文(简体)). 
  8. ^ 以色列警方进入阿克萨清真寺 与巴勒斯坦人发生冲突-新华网. 新华网_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4-05 [2023-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6) (中文). 
  9. ^ 9.0 9.1 9.2 Al Aqsa Mosque. Life in the Holy Land. [202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9) (美国英语). 
  10. ^ Gonen, 2003, p. 95.
  11. ^ Necipogulu, 1998, p. 14.
  12. ^ Hillenbrand, Carole. The Crusades: Islamic Perspectives. Psychology Press. 2000. ISBN 978-0-415-92914-1 (英语). 
  13. ^ The Encyclopaedia of Islam; By H. A. R. Gibb, E. van Donzel, P. J. Bearman, J. van Lent; p.151
  14. ^ Interior of the al-Aqsa (al Aqsa) Mosque in Jerusalem. Islamichistoryandtravel.com. [202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0) (美国英语). 
  15. ^ Oweis, Fayeq S. (2002) The Elements of Unity in Islamic Art as Examined Through the Work of Jamal Badra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15 July 2020. Universal-Publishers, pp. 115–117. ISBN 1-58112-162-8.
  16. ^ Wilson, Ashleigh. Lost skills revived to replicate a medieval minbar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14 April 2020.. The Australian. 2008-11-11. Access date: 8 July 2011.
  17. ^ Mikdadi, Salwa D. Badrans: A Century of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Palestinian Art Court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4 January 2009. Riweq Bienalle in Palestine.
  18. ^ Landmarks, Islamic. Mihrab and Mimbar of Masjid al-Aqsa. IslamicLandmarks.com. 2014-09-29 [2023-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英国英语). 

延伸阅读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