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鸭
花脸鸭 | |
---|---|
雄鸟 科隆动物园、德国 | |
雌鸟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雁形目 Anseriformes |
科: | 鸭科 Anatidae |
属: | 鲜卑鸭属 Sibirionetta Boetticher, 1929 |
种: | 花脸鸭 S. formosa
|
二名法 | |
Sibirionetta formosa (Georgi, 1775)
| |
花脸鸭的分布范围 繁殖区 过境 非繁殖区
| |
异名 | |
|
花脸鸭(学名:Sibirionetta formosa)为鸭科鲜卑鸭属的唯一物种,又名巴鸭、黄尖鸭、黑眶鸭,亦俗称元鸭、晃鸭、王鸭、眼镜鸭。是一种涉水鸭,主要繁殖于东部俄罗斯,冬季在东亚过冬。
分类
[编辑]花脸鸭首次由德国自然学家约翰·戈特利布·格奥尔基于1775年根据双名法Anas formosa[3][4]进行正式描述。2009年发表的一项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发现,当时定义的鸭属(Anas)是非单系群。[5]根据这一分析,该属被分为四个拟议的属,花脸鸭被放置在由德国动物学家汉斯·冯·贝蒂奇尔于1929年提出的重建属鲜卑鸭属(Sibirionetta)中。[6][7]名称Sibirionetta来源于拉丁语中的sibiricus,指代西伯利亚,和古希腊语中的nētta,意为鸭子。种小名formosa来自拉丁语中的formosus,意思是"美丽"。[8]
描述
[编辑]花脸鸭的体长约为39和43厘米(15和17英寸),略大于绿翅鸭,尾巴较长。繁殖季的雄鸭极为显眼,具有鲜明的绿色后颈、黄色和黑色的耳羽、脖子和喉咙。它的头顶为深色,胸部为浅棕色,带有深色斑点。它有长长的下垂深色肩羽,灰色的两侧被前后的白色条纹突出。
花脸鸭的高度介于11.75至15.75英寸,平均体重约为1磅。
雌鸭看起来与绿翅鸭的雌鸭相似,但尾巴较长,在喙基部有一个明显的白点,喉咙为白色,并延伸至眼后。她还有一条明显的浅色眉毛,由较深色的头顶边界所包围。下翼也与绿翅鸭相似,但具有较深的前缘。绿色的翼镜羽具有不明显的肉桂色内边界。[9] 一些"雌鸭"在脸上有"缰鞍"标记,但有人建议,这些带缰鞍的"雌鸭"中,至少有一部分,甚至可能全部实际上是幼年的雄鸭。[9] 幼鸭的羽毛与雌鸭相似,可以通过浅色的脸颊斑点区分于普通绿头鸭。
在非繁殖季的(换羽期)羽毛中,雄鸭看起来更像雌鸭,但羽毛颜色更加浓厚的红棕色(赤褐色)。
分布和栖地
[编辑]分布于西伯利亚、日本、台湾、印度、以及中国东部(包括东北、华北、自山东南抵云南、广东、海南岛)等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它繁殖于西伯利亚东部的森林区域,从叶尼塞河流域向东至堪察加半岛、科里亚克北部、马加丹州东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部、萨哈共和国东南部和北部、中部伊尔库茨克州以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北部。它是一种迁徙物种,冬季在韩国南部、日本、台湾、中国北部和东部过冬,从北京沿海岸线向南延伸至越南边境,向西至云南,再向北至重庆和河南。[1][10]
一般生活于内陆河川以及湖泊。它繁殖于靠近苔原边缘的池塘及沼泽森林中。冬季它在低地淡水中出现。
状态
[编辑]这种物种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但在2011年之前由于狩猎和其冬季栖地的湿地破坏,被列为易危物种。[1] 这些威胁依然存在,但花脸鸭正在复原,冬季候鸟的数量增加,栖地面积也有所扩大。根据2010年在韩国南部冬季观察到的花脸鸭数量,全球成鸟数量估计约为107万,这是一个从1980年代的数万只和2000年代的数十万只大幅增加的数字。[9][11][12]
保育状况
[编辑]其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ibirionetta formos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10-01: e.T22680317A92855272 [2022-12-15]. 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80317A92855272.en . 数据库资料包含说明此物种被编入无危级别的原因
- ^ Appendices I, II and III (valid from 22 June 2022). CITES. [2022-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5) (英语).
- ^ Georgi, Johann Gottlieb. Bemerkungen einer Reise im Russischen Reich im Jahre 1772 1. Saint Petersburg: Gedruckt bey der Kaiserl. Ac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775: 168 (德语).
- ^ Mayr, Ernst; Cottrell, G. William (编). Check-list of Birds of the World 1 2n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1979: 464.
- ^ Gonzalez, J.; Düttmann, H.; Wink, M.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wo mitochondrial genes and hybridization patterns in Anatidae. Journal of Zoology. 2009, 279 (3): 310–318. doi:10.1111/j.1469-7998.2009.00622.x.
- ^ Boetticher, Hans von. Kritische Betrachtungen über Anatiden (PDF). Anzeiger der Ornithologische Gesellschaft Bayern. 1929, 2: 10–15 [11].
-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编). Screamers, ducks, geese & swans.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7.3.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2017 [10 July 2017].
- ^ Jobling, James A. The Helm 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rd Names.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2010: 163, 356. ISBN 978-1-4081-2501-4. The genus name is misprinted as Sibironetta.
- ^ 9.0 9.1 9.2 Dunn, John L.; Alderfer, Jonathan. National Geographic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North America 5th. 2006. ISBN 0-7922-5314-0.
- ^ Clements, James. The Clements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pecies factsheet: Anas formosa. 2012 [6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5 August 2011).
- ^ Planet Earth episode 1: "From Pole to Pole" (Television production). BBC. 3 May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