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博物馆南门园区
25°02′01″N 121°30′57″E / 25.033512°N 121.515939°E
国立台湾博物馆南门园区是国立台湾博物馆的其中一个馆区,2013年11月30日开馆,位于台湾台北市。其前身为台湾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台北南门工场,为二战前台湾唯一及东亚规模最大的樟脑及鸦片加工厂[1],当时包含了现在爱国西路、罗斯福路、南海路、南昌路之间之区域。南门工厂后因樟脑结束专卖而停工,厂内设施自1960年代陆续改建。现存的红楼、小白宫、水槽和部分围墙在1998年被指定为国定古迹,并在之后规划作为博物馆,展示台湾樟脑等产业发展历史。
介绍
[编辑]红楼(樟脑仓库)
[编辑]樟脑仓库始建于1914年,其座落位置是第一代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木造厅舍的原址,1915年3月31日竣工,是用来存放樟脑及鸦片成品的仓库,为两层楼的红砖混合钢筋混凝土构造建筑,东侧设有半户外“上家”即棚架区,做为装卸樟脑成品的空间,称为“荷造场”。樟脑仓库由土生瑾作技师设计,因为清水红砖的外墙而被称为红楼,外墙的红砖与白色水平饰带具有辰野式建筑特色。为了方便货物进出,另增设2部升降机,这是已知台湾最早的货物专用电梯,为当时罕见且昂贵的建筑设备,于1917年12月启用,至1939年10月停用。[2]
1955年2月行政院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成立,使用红楼二楼全部及一楼的南半部为办公室,至1968年12月31日该委员会裁撤为止,红楼其余空间则充当台湾省烟酒公卖局职工福利委员会、木工厂等。1970年代红楼是公卖局南昌配销处所在地,也是洋烟酒的门市部。2002年改为台湾烟酒公司南昌门市。目前红楼一楼为南门工厂历史、樟脑及鸦片产业史的常设展厅,二楼为台湾产业史的特展厅,荷造场则作为委外之餐饮服务空间。[3]
小白宫(物品仓库)
[编辑]小白宫为建于1902年的“物品仓库”,主要用途为储放向印度、波斯、土耳其及中国购买的鸦片原料烟土。由总督府技师野村一郎设计,其外墙建材来自被拆除的台北府城的城墙石,为台湾现存少见的明治时期石造建筑。小白宫在1950年代至2000年代曾经先后被台湾省政府财政厅台北联络处、财政部国库署、保险犯罪防制中心等单位作为办公室使用,目前为可供外界租借的展演厅。[4]
水池
[编辑]红楼及小白宫之间的“四百石贮水槽”设立于1929年,是为了防范火灾的消防设施,深度约有120公分,战后改为鱼池。在修复时,池底铺设鹅卵石而使水深降为50公分,以维持游客安全;并在中间加设消防栓造型之喷水头,以纪念曾经作为消防设施的历史。[3]
久须乃木社分社
[编辑]1933年专卖局局长田端幸三郎发起建造神社“久须乃木社”,“久须乃木”为“樟树”的日文发音(クスノキ)[5]。久须乃木社的祭神为开拓三神、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大山祗命、熊野櫲樟日命,例祭日订定为《粗制樟脑樟脑油专卖法》实施的10月1日。久须乃木社设立于当时专卖局进行樟树调查时所发现的最大棵樟树旁,位于台中州新高郡蕃地和社(ホサ社);并且为了平时的参拜方便,在台北南门工场内设置了分社[6],位置在水池跟小白宫之间。久须乃木社分社在战后拆除,目前在常设展中有展出神社模型。在修复进行地下考古挖掘时,发现了久须乃木社分社石灯笼[7]。
沿革
[编辑]日治时期
[编辑]台湾总督府为了实行樟脑专卖,在1899年6月公布《台湾樟脑局官制》;且因当时台湾无现代的樟脑加工设备,于是在1899年7月征收台北府城南门外约11,000坪土地,新建事务室、试验室、仓库、收纳场、升华作业场、仕上场、汽罐室等,在1900年1月完工。1900年2月开始樟脑加工作业,初期称“台北樟脑局南门外试制所”,同年7月因应樟脑局改制而改称“台湾樟脑局樟脑制造工场”。1901年6月,樟脑局及负责鸦片加工的制药所并入专卖局,樟脑制造工场改称“专卖局南门工场”。1903年6月9日,台湾总督府公布《粗制樟脑樟脑油专卖法》,于是日本及台湾产的樟脑皆纳入专卖管制。1906年,南门工场内的鸦片工厂完工,于是鸦片生产便从小南门外的原制药所转移至南门工场。1931年10月,南门工场改称“专卖局台北南门工场”。[8]
樟脑的制造,需先在樟树产地的“脑寮”将樟木削成小片并加热蒸馏,可得到木片中的粗制樟脑及樟脑油。粗制产品经专卖局统一收购后,在台北南门工场进行再加工,将樟脑油中的樟脑升华去除杂质,最后生产出“改良乙种樟脑”;而樟脑再配给其他加工业者,主要制造赛璐珞以及医药、香料等[9]。
战后
[编辑]在1945年11月,台北南门工场由台湾省专卖局接收,改称“专卖局南门工厂”;在专卖局负责樟脑业务的“盐脑科”在1947年1月改组为“台湾樟脑公司”,二二八事件后,樟脑公司与此工场在同年5月改隶属台湾省政府建设厅。1948年3月,台湾樟脑公司裁撤,此工场由“台湾省政府建设厅樟脑局”管辖;而樟脑局在1952年11月底裁撤,此工场并入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易名“台湾省樟脑炼制厂”,位于山地的制脑业务、樟树处及各地办事处等机构则改隶台湾省政府农林厅林产管理局(今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1956年,樟脑炼制厂改名为“台湾省樟脑厂”。[3][5]
随着石化工业合成塑胶逐渐取代由樟脑制成的赛璐珞,1967年6月17日台湾省政府委员会决议裁撤台湾省樟脑厂,并将其以分期付款方式让售[10];蒸馏工厂在7月停工,升华工厂在11月停工,并在同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樟脑专卖。台湾省樟脑厂停工后,厂房陆续拆除,土地分割转售,机具公开拍卖[8]。台湾省樟脑厂土地陆续兴建了财政部财政大楼、中央银行总部、劳工保险局总部(仰德大楼)。
1998年6月南门工厂及专卖局一同被内政部指定为国定古迹,2006年9月由财政部国有财产局拨交国立台湾博物馆,纳入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首都博物馆群系统计划;2009年初开始修复,并在2013年底开放。[4]
参考资料
[编辑]- ^ 新闻稿. 臺博館解讀臺灣的鴉片戰爭 以古鑑今倡反毒.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16-09-06 [2021-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 ^ 林一宏. 〈臺北樟腦工廠原樟腦倉庫地下機坑之初步考證〉. 《国立台湾博物馆学刊》. 2010, 63(4): 27-39.
- ^ 3.0 3.1 3.2 南門館.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 ^ 4.0 4.1 台北新發現: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 台北市电影委员会. 2016-03-20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5.0 5.1 臺灣總督府時期林業檔案.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档案馆.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1).
- ^ 财团法人台湾山林会. 久須乃木社々祠建設趣意書. 台湾の山林. 1933-06-06.
- ^ 国立台湾博物馆. 久須乃木社. Facebook. 2019-12-02.
- ^ 8.0 8.1 隗振瑜等. 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竣工開園暨營運計畫.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15.
- ^ 久须乃木会. 官營樟腦工場四十年史. 久须乃木. 1939.
- ^ 臺灣省政府樟腦局檔案.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史档案资源系统.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