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土作用
外观
(重定向自澱積)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7年8月31日) |
成土作用(pedogenesis)又称土壤发生[1]、土壤化育[2],是土壤形成的过程,也称为成土过程,这也是母质产生肥力而转变成土壤的过程。母质又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因此从母岩变成土壤,实际上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过程,即从母岩形成母质的风化过程和由母质形成土壤的成土过程。成土过程是在生物因素参与下发生的,它只能发生在地球上出现生命(特别是绿色植物)之后,成土过程一经发生,便不可能再孤立,它一定与风化过程同时进行,因为岩石开始风化也就开始了成土过程,因此两个过程是无法分离的。所以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可以看作是以母质为基础,与各个自然的要素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成土作用是作为土壤学的一个分支被研究,是研究土壤在它的自然环境中的研究。其他分支的研究是土壤形态学和土壤分类的研究。对成土作用的研究对于了解当前(土壤地理学)和过去(古土壤学)地质时期的土壤分布模式很重要。
基本作用
[编辑]- 添增作用:将有机物质(如腐植质等)或无机物质(如黄土等),覆盖在土壤的表层上。
- 淋溶作用:土壤内的水,将土壤的可溶性物质(矿物质、有机物)溶解并且向下搬移的作用。
- 淀积作用:在淋溶作用下,被向下搬移的可溶性物质在土壤深层累积的作用。
- 洗出作用:在土壤剖面中,将土壤的不可溶性物质,自上层土壤向下搬运移动。
- 洗入作用:在土壤剖面中,将土壤的不可溶性物质,由上层搬运至下层土壤堆积(洗出作用下移之物质堆积)。
钙化作用
[编辑]钙化作用(calcification)与上述脱钙作用相反。在干燥地区,因雨水不足以淋溶可溶性矿物,如碳酸钙等,故会在土壤中产生钙质的积聚作用,形成钙积层。
分层作用
[编辑]分层作用(horizonation)为经由各种成土作用,渐渐形成几个与地面平行的土壤分层的作用。
灰化作用
[编辑]在冷湿地区,低温导致落叶分解缓慢,形成极酸腐植质层,酸性溶液透过旺盛的淋溶作用进入土壤中,造成表层土壤的可溶性盐类、铁、铝等流失,只剩下硅酸盐类聚集在腐质层下方,而成灰白色的漂白层。
聚铁铝化作用
[编辑]高温淋溶旺盛地带,因为铁、铝无法溶解而残留在土层中,使土壤呈现红、黄色,并成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