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刀
外观
(重定向自影子作家)
捉刀,指代别人行事、作文,从事此行为者俗曰“捉刀人”、“枪手”、“替枪”,是一种以代别人行事、作文,或代笔文学作品,如书、记事、剧本等为生的著作家。“枪手”、“捉刀人”也可指受他人委托,冒充他人出席考试的人。
典故
[编辑]“捉刀”一词,出自《世说新语》的故事:魏王曹操将要接见匈奴使臣,但自认容貌丑陋,姿貌短小,不足在外国称雄,就命“眉疏目朗,须长四尺余”的崔琰假装魏王,接见匈奴使臣。曹操自己扮成侍卫的武士,持刀站在床头。接见完毕,派间谍问匈奴使臣:“魏王何如?”使臣回答:“魏王之高雅名望果然非比寻常,但是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曹操听到此事,就派人追杀此识人之使臣。[1]
事例
[编辑]“捉刀人”又称“刀客”、“刀手”,近代以来由刀而枪,又称枪手。枪手与雇主私下交易并完成工作的过程被俗称为“替枪”或“请枪”。此种行为通常是违规或违法,并严重扰乱社会的公平原则,从而遭到舆论谴责。雇主通常指学生(特别是大学学生)、作家或出版商。枪手所从事的工作包括替考、顶替面试、代写毕业论文、代写作业、文章或其他任何秘密工作。
高士奇、查慎行曾为清朝康熙帝的捉刀人,沈德潜曾为乾隆帝的捉刀人。沈德潜死后,其门人将他为乾隆捉刀的诗作编入他的文集,乾隆因此大为恼火,将该人抄家。
现今
[编辑]时至今日,大学内的替枪作弊行为有日趋严重之态势,并已经成为一种黑色产业。“枪手”一词也因此往往特指该等受雇于大学学生的人,该等人通常是年长的学生、毕业生甚至是教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