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帝国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帝国主义国家

现代汉语术语帝国主义的主要意思有两类,分别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所用,前者所着重的是实施方的经济垄断性,后者强调实施者的对外侵略性;纵然中文写法一样,其实翻译来源是不同的概念,于是出现了这种同词异义的现象。

社会主义阵营理论

[编辑]

《现代汉语词典》[1]

[编辑]

“帝国主义”被定义做:

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基本特征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指帝国主义国家。

毛泽东思想

[编辑]

毛泽东认为,修正主义国家或“社会帝国主义国家”也可以实施帝国主义政策。他在关于帝国主义在中国侵略方面谈论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编辑]

列宁在1917年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共分十章,从经济观点较有系统地探讨了帝国主义。他的结论是:帝国主义政策多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实施,而且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基础实行帝国主义[2],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在列宁此后不久的另一篇文章《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中,他做出了更简要的勾勒:

  1.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分三个方面
    1. 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
    2.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3.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
  2. 垄断制表现五种主要形式;
    1. 成立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生产集中达到了产生这种资本家垄断同盟的阶段;
    2. 大银行占垄断地位,3—5家大银行支配着美、法、德三国的全部经济生活;
    3. 原料产地被各托拉斯和金融寡头占据(金融资本是同银行资本融合的垄断工业资本);
    4. 国际卡特尔开始(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这种国际卡特尔的数目已超过100个,它们控制着整个世界市场,并且“和睦地”进行瓜分(在战争还没重新瓜分它以前)。资本输出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现象,和非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商品输出不同,它同从经济上,从政治和领土上瓜分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5. 从领土上瓜分世界(瓜分殖民地)已经完毕。
1898年的帝国主义列强势力图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及军事干预转趋细致,但是这套富国输出资本、在经济上压榨穷国的框架仍吸引了不少学者及左派人士。后起的依赖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等,均可视为帝国主义论的余绪。

资本主义阵营理论

[编辑]
新兴欧洲诸帝国(代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代表法国玛丽安娜、代表德意志帝国威廉二世、代表俄罗斯帝国尼古拉二世及代表大日本帝国武士)瓜分旧帝国:中华帝国,代表清廷的清装官员惊惶却无能为力
著名的法国讽刺漫画,绘于1890年代后期。
殖民主义者塞西尔·罗兹及其希望自北到南贯通非洲的开罗-开普敦铁路计划,塞西尔·罗兹成立了戴比尔斯公司,拥有不列颠南非公司,非洲国家津巴布韦的前身罗德西亚也因此而得名

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或实践,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通过夺取其他国家的领土和奴役其人民建立经济及政治霸权,凌驾于别国之上。[3][4]

帝国主义一词带贬意及负面的,因为在被占领的国家中,大多数人受到剥削,只有极少数的人从中得利。帝国主义经常被认为在道德上应受谴责,而且这个词经常在国际宣传中被用来谴责和诋毁对手的外交政策。[4]

帝国主义是“一个国家的政策,借由殖民、军事或其他手段扩张其国力及其影响力”[5]。帝国主义对现今的世界有很大的影响[6]。像西方国家及日本在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所实行之新帝国主义对亚洲及欧洲的政治、经济地位。学者对帝国主义准确的定义仍有争议,像爱德华·萨义德就用此词来描述一个由中心国家及周围国家形成,有支配和从属关系的系统[7]

牛津字典对帝国主义的定义是“不平等的人类及领土的关系,一般会以是帝国的形式出现,基于优势及主导的行为,将权力及控制延伸到其他国家的人民。”[5]。帝国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强调政治主导权,也重视征服其他国家,使影响力扩张。帝国主义特别着重在一个国家可以掌控另一个国家[8]。帝国主义也有分为“正式”及“非正式”的,正式的帝国主义是指实体控制或是完全的殖民统治[8]。非正式的帝国主义不会如此直接,但仍然是有力的控制方式[8]

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塞缪尔·福耶尔英语Lewis Samuel Feuer将帝国主义分为二类:一种是“回归式帝国主义”(regressive imperialism),其中只有征服、剥削、减少或消灭不想要的族群,让想要的族群移居到国家以内,纳粹德国即为这类的例子。[9]另一种是“渐进式帝国主义”(progressive imperialism),是以世界主义为基础,希望可以提升所谓的“落后社会”,淘汰所征服领土中的生活水准及文化,使其中的人民融入帝国社会中,像罗马帝国大英帝国即为这类的帝国[9]

词源

[编辑]

帝国主义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词“imperium”,[10]这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主权”,或“统治”。[11]它在1870年代首次在英国变得流行,当时它带有负面的含义。[12]此前,该术语曾被用来描述拿破仑三世试图通过外国军事干预获得政治支持的行为。[13]该术语过去和现在主要适用于在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和日本在世界上的政治和经济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其确切含义继续受到学者们的广泛争论。[14]

历史

[编辑]

历史上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土耳其帝国蒙古帝国波斯帝国英国法兰西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俄罗斯帝国美国等及二战中的轴心国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大日本帝国等,都有以武力扩张领土,掠夺被占领土国家的资源,奴役当地人民,在此基础之上直接强权统治当地人民,或者建立起当地人的傀儡政权按照侵略者的意愿代理行使强权统治从而建立起本地人在武力胁迫下的政治经济霸权的行为,因此也可以叫做“帝国主义国家”。但“帝国主义”一词,是近代欧洲开始殖民征服世界后才正式出现。

帝国主义的形态不局限于对领土的占领和直接的政治统治,有着更为广泛的涵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在于强者对弱者的赤裸裸的剥削而非其采用的手段,如:以技术或者经济优势建立起技术和经济话语权也可被认为是帝国主义的可能形态之一。

历史上,大国的帝国主义更为引人关注,但是帝国主义并非强国的专利,小国往往也会有着惊人的帝国主义梦想。1978年12月,越南进攻柬埔寨就是其“印度支那联邦”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15]

孙中山的帝国主义论

[编辑]

孙中山对于帝国主义的论述,起先于兴中会时期,在清朝马关条约后,认为统治阶层无能及列强的威迫令中国陷入饱受列强瓜分的困境[16]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党人,认为令中国积弱惨受列强欺侮的根源在清朝,极力游说列强不要瓜分中国与支持革命党推翻清朝,至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17][18]

于1924年,在对于三民主义的演讲上[19],对于帝国主义提出较为具体的论述:

  1. 帝国主义是以政治力对于其他民族的征服
    1. 政治力的形式为“武力”与“外交”。
    2. 在西方势力未进入东亚以前,汉为东亚唯一帝国主义国家,例如汉代张骞与班固。而汉代中国形式,相比于西方武力是“霸道”,转以“平天下”的“王道”模式。
  2. 20世纪经济力辅导帝国主义实践
    1. 以原先政治力为基础,透过“经济力”进行隐侵略。
    2. 在中国,透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列强取得关税与银行优势,对中国进行经济力侵略,使得中国处于“次殖民地”地位。
  3.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为“济弱扶倾”
    1. 中国强盛后,不应当学列强专事帝国主义模仿他国,而是要辅助弱小民族,抵抗世界列强。

前述要点,孙中山在1924年在日本神户的“大亚洲主义”[20]的演讲中,做出了极为深刻总结。指出西方挟船坚炮利侵略是功利强权的“霸道”文化,东方中国是感化怀德的“王道”文化。中日为亚洲最大民族,应当对于世界有所责任,武装是用于自卫的,联合亚洲所有民族抵制西方侵略。而孙中山的国事遗嘱也再次强调“...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21]。”

环境决定论

[编辑]

环境决定论曾成为一些国家统治其他地区及人民的道德理由。此论点认为一个地区人民的行为是由其地区的环境及气候所决定,因此产生了统治这些地区的有效性。例如认为住在热带地区的人“较不文明”,因此殖民是正当的,带有文明使命。在欧洲殖民主义英语European colonialism在美洲、亚洲、非洲三波殖民主义时,即用此方式将当地人民分类。

若将全世界依气候分类,环境决定论认为北美及大西洋中部的气候会造成较勤劳、道德和正直的人,而地中海气候会造成较懒散、性滥交的文化,在道德上也比较低落,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气候则会造成较孩子气的个性。因此欧洲人的入侵是要来帮助这些地区的人,因为他们无法面对他们本身的挑战[22]

历史上的帝国主义

[编辑]
欧洲的奥斯曼帝国战争

曾被认为是实施帝国主义的有:亚述匈奴罗马帝国古希腊突厥汗国拜占庭帝国波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古埃及大英帝国法国德国蒙古意大利日本奥匈帝国俄罗斯美国苏联印度等。像蒙古的成吉思汗统治各国时,帝国主义即为其中基本的元素。历史上已知的穆斯林帝国英语List of Muslim empires and dynasties即有数十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欧洲殖民之前,也有许多帝国,像埃塞俄比亚帝国奥约帝国阿散蒂王国卢巴帝国英语Luba Empire伦达帝国英语Lunda Empire穆塔帕帝国英语Mutapa Empire。哥伦布前的美洲也有像阿兹特克印加帝国之类的大帝国。

文化帝国主义是指若一个国家在其社会制度及文化上有其影响力(即软实力),因此用其影响力而改变另一个国家在道德、文化及社会上的价值观。文化帝国主义不只是外国音乐电视剧电影等会在年轻人中风行的娱乐而已,而是整体的流行文化,使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及对自己国家的渴望越来越接近流行文化中描绘的外国。例如在冷战时期,Dallas影集中描绘的美国生活就改变了罗马尼亚人对生活的期待。更近的是韩国影片在朝鲜的风行。软实力在专制政权中仍有其影响力,因此专制政权会禁止外来流行文化的影响、管制网络及卫星天线。文化帝国主义也不是近代的产物,罗马帝国也会特意向当地的精英阶级表示罗马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好处及奢华,目的是让他们比较愿意支持罗马帝国。

其他国家的帝国主义

[编辑]

英国

[编辑]

英国的帝国主义在十五世纪时已经开始,在1599年成立了英属东印度公司,第二年伊丽莎白女王给予特许权[23]。英属东印度公司建立印度的贸易据点,贸易实力和之前已在印度设置贸易据点的葡萄牙相当[23]。1767年的政治活动造成对东印度公司的剥削,也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甚至几乎让英属东印度公司破产[24]

1670年英国也在洪都拉斯安提瓜岛巴巴多斯牙买加新斯科舍等地建立了殖民地[24]

由于欧陆国家帝国主义的野心,英国及法国有数次的冲突,像两国在加拿大的殖民即为一例。乔瓦尼·卡博托以英国为名,命名为纽芬兰岛,而法国在圣劳伦斯河河畔建立殖民地,称为“新法兰西”[25]

英国也在新西兰澳洲建立殖民地,当时这些地区已有原住民,有自身的土地及文化[26]。英国建立了这些英联邦的国家,其中有共通的国家认同[27]

在十九世纪末,在第二次波尔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国内曾经出现了一群被称为自由帝国主义者的主战派人士[28]

法国

[编辑]
法国-马达加斯加战争的法国海报

法兰西殖民帝国是法国的第一个殖民帝国,在1814年失去了许多的殖民地,殖民帝国结束。第二个殖民帝国在1830年攻占阿尔及尔时成立,在1962年阿尔及利亚开始独立时结束[29]。法国历史的特点是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也是这些战争使法国成为殖民国家[30]

16世纪起,法国在美洲建立了新法兰西,开始了法国在美洲的殖民英语French colonization of the Americas,之后17世纪在非洲亚洲建立了殖民地,亚洲的是由法国东印度公司管理。

在19世纪及20世纪时,法国是第二大的殖民帝国,仅次于大英帝国,面积最大是在1920年代及1930年代,为12,347,000 km2,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0,在二次大战前,人口有一亿一千万人,约为当时世界人口的5%[31]

德国

[编辑]

德国的帝国主义始于十九世纪。在拿破仑战败后,普鲁士参与了欧洲协调,后来统一了奥地利外的日耳曼民族,在普法战争后成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普鲁士王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1862–90)一直反对殖民,认为殖民地的获得、维持等成本超过可以从殖民地的获利,而且会让德国远离其主要关注的地区,欧陆本身[32]

德国民众希望德国用建立殖民地来提升名望,俾斯麦因此被迫执行殖民政策[33]。由1884年建立德属新几内亚开始[34]德国也开始发展自己的殖民地德属东非胶州湾租借地也曾是德国的殖民地。

纳粹德国纳粹党试图在欧亚大陆建立大德意志的计划失败,在二次大战后分为东德西德两国,在柏林墙倒下后才重获统一

日本

[编辑]

日本近代帝国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孕育形成阶段,从明治政府成立起到西南战争结束的1877年。在这期间,日本确立和巩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府,建立起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和警察、监狱,并开始对外实行侵略扩张。

第二阶段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体制完全确立阶段,以陆军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和《参谋本部条例》的1878年至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1894年。这一时期,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思想各领域均确立起帝国主义体制。

第三阶段是发展与演变阶段,从1895年在甲午海战中击败大清国至1945年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盟军击败。日本近代帝国主义确立后,几乎是每5年就对外用兵一次,而在1936年军政府上台后,则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的极端表现形式。

中国

[编辑]

中国帝国主义、中华帝国主义等词被用于描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影响力向中国境外扩张的情况。这个词可能具体指代扩张过程中的扩张主义思想英语Chinese expansionism战狼外交新权威主义[35]。一些人认为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比如菲律宾共产主义、反政府武装新人民军日本共产党、一些毛派组织及新左派(特别是一些中国新左翼[36]。中国在非洲的建设亦有时被指责为“新殖民主义[37][38]

参考资料

[编辑]
  1. ^ Zhongguo she hui ke xue yuan. Yu yan yan jiu suo. Ci dian bian ji shi;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硏究所. 词典编辑室. Xian dai Han yu ci dian = Xiandai hanyu cidian. Di 7 ban. Beijing https://www.worldcat.org/oclc/967310841.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OCLC 967310841.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2. ^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階段. [2015-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7). 
  3. ^ imperialism. [22 February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0). [...] the policy of extending the rule or authority of an empire or nation over foreign countries, or of acquiring and holding colonies and dependencies [...] 
  4. ^ 4.0 4.1 imperialism | Definition, History, Examples,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7) (英语). 
  5. ^ 5.0 5.1 Oxford Dictionarie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th ed.). Wiley-Blackwell. p. 373. ISBN 978-1-4051-3288-6
  6. ^ Mary Gallaher, et al. Key concepts in political geography (Sage, 2009).
  7. ^ 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Vintage Publishers, 1994. P. 9.
  8. ^ 8.0 8.1 8.2 Howe, Stephen. Empir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P, 2002. Print.
  9. ^ 9.0 9.1 Lewis Samuel Feuer. Imperialism and the Anti-Imperialist Mind.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9. P. 4.
  10. ^ Charlton T. Lewis, An Elementary Latin Dictionary, imperium (inp-). [11 Sept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3). 
  11. ^ Howe, 13
  12. ^ Magnusson, Lars. Teorier om imperialism. 1991: 19. ISBN 978-91-550-3830-4 (瑞典语). 
  13. ^ Magnusson, Lars. Teorier om imperialism. 1991: 19. ISBN 978-91-550-3830-4 (瑞典语). 
  14. ^ 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Vintage Publishers, 1994. p. 9.
  15. ^ “印支联邦”的破灭——越南入侵柬埔寨记实. 网易. 2008-07-28 [2015-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16. ^ 檀香山興中會成立宣言.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7. ^ 孫中山:支那保全分割合論.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8. ^ 孫中山:中國之現狀與未來.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19. ^ 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六講.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20. ^ 孫中山:大亞洲主義.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21. ^ 孫中山:遺囑—壹. [201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22. ^ Gilmartin, M. (2009). Colonialism/Imperialism. In Key concepts in political geography (pp. 115-123). London: SAGE.
  23. ^ 23.0 23.1 Painter, J. & Jeffrey, A., (2009). Political Geography 2nd ed., Sage. pg. 174
  24. ^ 24.0 24.1 "British Empire"British Empire | historical state, United Kingdom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5. ^ New France (1608 - 1763). [2015-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8). 
  26. ^ Painter, J. & Jeffrey, A., (2009). Political Geography 2nd ed., Sage. pg. 175
  27. ^ Painter, J. & Jeffrey, A., (2009). Political Geography 2nd ed., Sage. pg. 147
  28. ^ H. C. G. Matthew, The Liberal Imperialists. The Ideas and Politics of a Post-Gladstonian Éli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viii.
  29. ^ Robert Aldrich, Greater France: A History of French Overseas Expansion (1996)
  30. ^ Anthony Clayton, The Wars of French Decolonization (1995)
  31. ^ Martin Thomas, The French Empire Between the Wars: Imperi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2007) covers 1919–1939
  32. ^ Thomas Pakenham, ‘’The Scramble for Africa: White Man’s Conquest of the Dark Continent from 1876 to 1912 (1992) ch 12
  33. ^ Hans-Ulrich Wehler, "Bismarck's Imperialism 1862–1890," Past & Present, (1970) 48: 119–55 online
  34. ^ Hartmut Pogge von Strandmann, "Domestic Origins of Germany's Colonial Expansion under Bismarck" Past & Present (1969) 42:140–159 online; Crankshaw, pp. 395–7
  35. ^ Kaplan, Robert D. The Trap of Empire and Authoritarianism. The National Interest. 2018-03-05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4) (英语). 
  36. ^ Li, Minqi. China: Imperialism or Semi-Periphery?. Monthly Review. 2021-07-01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37. ^ el-Shafei, Alyaa Wagdy; Metawe, Mohamed. China drive toward Africa between arguments of neo-colonialism and mutual-beneficial relationship: Egypt as a case stud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021-01-01, 7 (2): 137–152 [2023-01-27]. ISSN 2631-3561. doi:10.1108/REPS-03-2021-0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英语). 
  38. ^ Etzioni, Amitai. Is China a New Colonial Power?. The Diplomat. 2020-11-09 [2023-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7).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